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739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 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44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docx

高考生物北师大版总复习讲义第十一单元第44讲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点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利用发酵法以果汁制作酒和醋

(1)实验原理

①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可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当酒精达到较高浓度时,可分瓶、密封、保存,得到果汁酒。

②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酒精氧化生成醋酸,得到食醋产品。

(2)安装发酵装置

请参照教材图示安装发酵装置。

(3)果酒制备

①果汁制备:

将成熟的葡萄洗净,用纱布包好榨汁,将果汁收集到烧杯内。

一般0.7kg葡萄可榨出果汁500mL。

②补糖加抑菌剂:

参照技能卡,用折射糖度计检测果汁中糖的浓度,加白糖调整其质量分数浓度为24%。

加入H2SO3,使其最终的质量分数为0.15%,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③接种发酵:

将果汁迅速倒入灭菌的发酵装置内,接入10%(v/v)已培养好的啤酒酵母菌溶液,盖好塞,夹紧进气管和排气管上的止水夹,在25_℃~30_℃条件下,厌氧发酵3~5d。

④取样:

从第2天开始每天取样测定糖的浓度。

将排气管连接加氧器,利用压差,从进气管取样。

当糖消耗量在20%以上时,可分瓶、密封,室温下保存1年或更长时间,以制成果酒。

(4)果醋的制作

①接种:

当制备果酒的果汁发酵液中糖的消耗量在10%左右时,用移液管接入10%(v/v)已培养好的醋酸菌溶液。

②耗氧发酵:

进气管连接加氧器,打开进气管和排气管上的止水夹,在25_℃~30_℃条件下,发酵3~4d。

利用压差取样,按照技能卡测定溶液中醋酸的浓度。

③过滤、灭菌:

当醋酸浓度达到质量分数4%~5%时,加入少量食盐,用双层纱布过滤,然后将滤液于90℃~95℃水浴杀菌10~15min后,完成果醋的制作。

2.相关知识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菌体大量繁殖,用于鲜酵母和干酵母的制备。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氧化葡萄糖产生酒精和CO2。

(2)传统的果酒制备常利用水果带入的酵母菌自然发酵。

果酒的酒精浓度一般控制在质量分数10%以上,这样才能较好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果酒不腐败,保证果酒的品质。

(3)醋酸发酵是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精生成醋酸的过程。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

(2)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 × )

(3)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 )

(4)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 )

2.如图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装置图。

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发酵瓶中葡萄汁的量是否恰当?

为什么?

提示 不恰当,因为葡萄汁的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而且不能将排气口淹没。

(2)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时,无论是利用糖源还是酒精,甲都需要打开,请说明原因。

提示 醋酸菌是需氧菌,在生活过程中始终需要氧气,如果氧气中断则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

(3)果酒搁置时间过久为什么会有酸味?

提示 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题组一 果酒、果醋制作原理的理解

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菌种相同

答案 C

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均发生在胞质溶胶中,产物是丙酮酸,而丙酮酸产生乙醇只能发生在无氧呼吸过程中,A、B两项均错;③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④过程是制作果醋的过程,需醋酸菌参与,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因此④过程也需要氧气参与,C项正确;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果醋在醋酸菌中发酵产生,D项错误。

2.果酒是以新鲜水果或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配制而成的,酒精度为7%~18%。

在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发酵可得到果醋。

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B.制作果醋的温度要比制作果酒的温度高些

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

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答案 B

解析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果醋的制作由醋酸菌完成。

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题组二 果酒、果醋制作的过程和条件分析

3.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B.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答案 A

解析 图1中的流程是酵母菌发酵产生果酒,及醋酸菌利用果酒发酵产生果醋的过程,但醋酸菌也可以在糖源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直接利用糖类进行果醋发酵,A错误。

个人用简易装置制作果酒时,所利用的酵母菌来自葡萄皮的表面,所以不能将葡萄冲洗次数过多,否则会冲洗掉野生酵母菌,B正确。

图2中的排气口弯曲可避免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C正确。

由于酵母菌在有氧呼吸阶段利用的氧气来自装置中的空气,且无氧呼吸阶段需要保持无氧状态,所以无需打开充气口,而发酵过程中都会有二氧化碳产生,所以要打开排气口;醋酸菌属于需氧菌,所以要始终将充气口打开,D正确。

4.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

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同学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酵母菌 

(2)葡萄糖 乙醇 CO2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 葡萄酒 葡萄酒

(4)未及时排气

解析 在制作各种酒的时候,常用酵母菌作菌种;酒精发酵为无氧呼吸,若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从而使氧气进入,导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的错误是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抑制了发酵的进行,一般发酵液不超过容器的2/3;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葡萄醋、葡萄酒、葡萄酒。

1.果酒、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以防葡萄汁流失及污染。

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且不要太干净,以防洗去野生型酵母菌。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方法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2.果酒、果醋发酵条件的控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2)严格控制温度:

果酒和果醋发酵应将温度严格控制在25~30℃。

(3)充气:

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考点二 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一、制作豆腐乳

1.实验原理

(1)传统生产豆腐乳的方法均为自然发酵,现代工艺多采用接种鲁氏毛霉或根霉进行发酵。

(2)鲁氏毛霉或根霉可分泌蛋白酶、谷氨酰胺酶等多种酶系,在后期发酵过程中,这些酶与调料中的酶或微生物等协同作用,使豆腐中的蛋白质缓慢水解,生成多种氨基酸。

另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有机酸与调料中的醇类作用生成酯,从而制成细腻、味香的豆腐乳。

2.方法步骤

(1)晾制豆腐块:

将豆腐切成约2_cm×2_cm×1_cm的小块,均匀竖放在灭菌的笼屉内,块与块之间间隔2cm。

摊晾5~6h,以表面干、里面湿为适度。

(2)接种:

将制备好的毛霉孢子悬液用喷壶均匀地喷洒在豆腐块上。

(3)前期发酵:

将笼屉置于20_℃左右培养44~48h,使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

(4)装瓶:

用手指轻轻地在每块豆腐表面揩涂一遍,使豆腐块表面形成一层菌膜,沿瓶壁呈同心圆方式一层一层向内侧摆放。

(5)腌渍:

装瓶时,每摆一层轻轻用手压平,撒一层食盐(下层食盐用量少,向上食盐增多),腌渍3~4d。

然后加一定浓度的盐水淹没表面。

整个腌渍周期冬季13d。

夏季8d。

(6)后期发酵(后熟期)

青方:

将腌渍好的豆腐块沥干,稍有收缩后,一层层摆入洁净的玻璃瓶中,在底层、中层和上层分别撒少量食盐,加清水淹没豆腐块,加盖密封,在常温下贮藏2~4个月。

白方:

将腌渍好的豆腐块沥干,稍有收缩后,一层层摆入洁净的玻璃瓶中,按每升加米酒0.5_kg、黄酒1_kg、白酒0.75_kg、盐0.25_kg的配方配制汤料注入瓶内,淹没豆腐块,加盖密封,在常温下贮藏2~4个月,成熟。

二、制作泡菜

1.实验原理

(1)泡菜主要是利用蔬菜自然带入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制成的。

蔬菜在带入乳酸菌的同时,还带有大肠杆菌等一些有害微生物。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随着乳酸菌的繁殖,产生的乳酸进一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2)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有害微生物能将蔬菜内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2.方法步骤

根据制作泡菜的原理,参考教材图示,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制作泡菜的实验,其中包括选择不同的泡菜材料、采用不同的食盐浓度、不加入白糖等不同处理方法。

(1)冲盐卤:

取一定量的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白糖,煮开后冷却备用。

(2)选菜:

精选鲜菜,用清水洗净,切成块状,晾干。

(3)泡制:

将晾干的菜装入坛中至满,加盐卤至淹没蔬菜,盖上坛盖,用水密封坛口。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 )

(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 )

(3)制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 × )

(4)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香辛料既能调节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 )

(5)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且呼吸类型与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类型相同( √ )

(6)制备泡菜时,盐水煮沸后可以立即使用( × )

(7)影响泡菜腌制的条件包括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 √ )

(8)泡菜的制作前期需要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 × )

2.请说出加盐、酒及香辛料的先后顺序,并分析豆腐不能成块、腐败变质的可能原因。

提示 先加盐,后加酒及香辛料(配制成卤汤同时加入)。

豆腐不能成块的原因是加入的盐太少,析水不充分;豆腐腐败变质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的盐或酒太少,或操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3.为什么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无氧环境?

提示 制作泡菜所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只有在无氧环境中才会进行乳酸发酵。

4.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为什么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提示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掌握取食泡菜的时机。

题组一 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分析

1.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B.加入盐和卤汤的顺序不能颠倒

C.如果密封不严,则在腌制过程中会感染杂菌而导致腐败变质

D.在高温环境中腐乳制作的时间可大大缩短

答案 D

解析 制作腐乳的最适温度一般是20℃左右。

2.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易于消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这些物质变化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

(3)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需加盐腌制,那么用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控制盐的用量,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腐乳的制作中,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毛霉 毛霉有成形(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蛋白质→小分子的肽、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酶、脂肪酶

(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解析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毛霉为真核生物,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毛霉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

(2)腐乳制作主要是利用了毛霉等真菌,因为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它们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从而易于吸收。

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蛋白质→小分子的肽、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

(3)腐乳的制作过程中用盐腌制的目的是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盐还可以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但要控制盐的用量,因为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在腐乳的制作中,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若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题组二 泡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分析

3.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B.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C.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时检测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答案 D

解析 好泡菜的标准是咸淡适中、酸度适中、亚硝酸盐含量低,所以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新鲜蔬菜。

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因微生物活动强弱而发生变化,所以应及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般采取比色法。

4.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答案 C

解析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较为活跃,它们进行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的形式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无氧环境。

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

①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②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

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2)防止杂菌污染:

每次取样用具要洗净,要迅速封口。

(3)氧气需求

①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

②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内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

(4)温度:

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室温即可,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

考点三 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制备

一、用蒸馏法从柑橘皮中提取芳香油

1.实验原理

(1)橘皮芳香油存在于柑橘类果皮的油细胞中,有一定的挥发性,且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2)在蒸馏时,因温度的升高和水分的侵入,果皮油细胞涨破,芳香油便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蒸汽通过冷凝器,经导管流入收集瓶,由于油轻水重,静置后油便浮在水面,再经分离即可得到芳香油。

2.方法步骤

(1)安装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原理,按教材图示的设计安装实验装置。

(2)设计实验:

根据教材表格中给出的条件,设计实验。

(3)准备材料:

将新鲜或晾干的柑橘皮洗净,剪碎(晾干的柑橘皮需浸泡3~4h)。

(4)称量加水:

称量一定量的柑橘皮,放入蒸馏瓶内,加水(加水量最多至蒸馏瓶体积的三分之二)。

(5)蒸馏:

连接冷凝器,按实验设计加热蒸馏。

收集蒸馏液,静置,分层,用移液管小心将上层油状物移入小量筒,静置后,测量油状物体积。

(6)计算: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油率并将结果填入教材表格。

出油率=芳香油体积(mL)/柑橘皮重(g)×100%

二、相关知识

1.芳香油是一类植物次级代谢物质,是植物体内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随水蒸气蒸出,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物质。

2.芳香油主要存在于芳香植物体内,因其原料易得、丰富、香型自然和使用安全,需求量日益增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日化工业和医药生产中。

3.橘皮芳香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因其易被氧化,在储存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光、防热、防潮。

目前,橘皮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溶剂浸提法和蒸馏法。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根据提取的芳香油的用途采取提取的方法( × )

(2)用柑橘和柠檬作为材料不适合用水中蒸馏的方法进行提取( √ )

(3)萃取是利用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进行提取的一种方法( √ )

(4)提取橘皮精油时,要将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5h,目的是防止压榨时滑脱( × )

(5)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出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 )

(6)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除了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之外,还有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 √ )

2.在水中蒸馏的操作中,如何避免加热时发生暴沸?

提示 蒸馏烧瓶下垫石棉网,并向液体中加入几片碎石或瓷片。

3.下图为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图,请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提示 错误1:

蒸馏瓶中的液体量太多,应占烧瓶容积的1/3~2/3。

错误2:

进水口和出水口装反,下方的是进水口,上方的是出水口。

题组一 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1.用蒸馏法提取玫瑰油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温度高,水和玫瑰油挥发得就容易,所以在高温下蒸馏效果好一些

B.为了充分蒸馏玫瑰油,应该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

C.在乳浊液分离的时候,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分开,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

D.水和油层分开后,应在初提取的玫瑰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油

答案 A

解析 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玫瑰油的品质就比较差,如果要提高品质,需要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

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有利于水和油分层,通过分液漏斗排去下层的水,得到初提取的玫瑰油,再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油。

2.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出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答案 A

解析 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它的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题组二 用蒸馏法从柑橘皮中提取芳香油

3.用蒸馏法从柑橘皮中提取芳香油的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不包括(  )

A.实验装置安装时,注意连接处要严密

B.保证实验过程中打开冷凝系统的冷却水

C.蒸馏瓶中的加水量注意要超过瓶体积的三分之二

D.实验过程中注意蒸馏不要将水蒸干,否则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答案 C

解析 蒸馏瓶中的加水量不超过瓶体积的三分之二。

4.在蒸馏过程中,要提高产品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