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处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694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待人处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待人处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待人处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待人处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待人处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待人处事.docx

《待人处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待人处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待人处事.docx

待人处事

待人处事

待人处事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待人处事

  【注音】:

dàirénchùshì

  “待人处事”与“待人处世”的注音相同,且词义很相近。

“待人处事”更接近具体做法,是讲对待、接待人和处理事情、事物,而“待人处世”则范围宽范,往往被理解为社会经验、人生哲学的一个范畴。

  【近义词】为人处世、为人处事、待人处世、待人接物。

  附:

待人处事36记

  1友谊第一,2以礼相待,3与人为善,4和蔼可亲,

  5不卑不亢,6充满自信,7善于沟通,8一视同仁,

  9换位思考,10助人为乐,11谅解宽容,12以诚待人,

  13拾金不昧,14遵纪守法,15谦虚谨慎,16掌握分寸,

  17遵重惯例,18通情达理,19尊老爱幼,20不忘故人,

  21宽宏大量,22仗义疏财,23见义勇为,24感恩报恩,

  25互利共赢,26安不忘危,27韬光养晦,28赞扬他人,

  29讲究方法,30善始善终,31讲文明,32不发怒,33不贪婪,34不嫉妒,35守信用,36和为贵。

  说明

  现在也许很少有人,不知道或没听说过“孙子兵法”或“三十六计”(下面简称:

“36计”)的了。

由于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以及争取主动的地位;用兵不厌诈;避实击虚;不用战争就能够使敌人屈服等理念和聪明智慧,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甚至影响着历代的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等等。

  今天,“36计”已经不仅仅限于军事领域,而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在许多方面如商场、公关、攻心等都有人在应用。

所以又出现“商战36计”,例如“胡雪岩经商处世36计”。

还有“新解36计”、“处世36计”、“百家讲坛36计”,甚至还出了许多“36计”的视频。

  然而,在对待朋友、待人处事方面,尤其是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待朋友问题上,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行为,宣扬传统的美德。

同时,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与人打交道,总要遇到待人处事的问题,这是人们的现实需要。

在这里,仅有克敌制胜的“36计”显然是不行的,只知道算计人的阴谋诡计是不行的。

当然,今天我们的社会上也有许许多多优良传统、新风尚、新观念、新思想,它们在社会进步等诸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而,这样的东西无疑是越多越好。

况且,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为了适合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迎合青少年的需要,我们编写了《待人处事36记》(下面简称:

“36记”)。

所谓“36记”,就是在待人处事方面的36条要记住的问题,是我们认为较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知道,“美德”自古以来就有,是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这四种作为主要美德。

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

我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

在今天的中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品德,被确认是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不同时代和社会,美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我们结合现实生活,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围绕人们的各种传统美德;并且参考了“学生礼仪”、行为科学提出的人的五种需要;以及专门的研究了礼仪、道德等问题;还借鉴了法国教育家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提出的人类18种美德,和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威廉?

贝内特(WilliamJ。

Bennett)的《美德书》中提出的人类本性中永远不变的十大美德等等,编写而成。

  “36记”看上去,每一条都可以单独使用,它们是独立的,然而合在一起更有力,是一个相关的整体,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优良传统的一个集合。

不过,仅限于“待人处事”方面,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许多多优良传统,在这里我们并没有提到。

  就待人处事这一个方面而言,其中不少优良传统似乎已超出了待人处事的范畴,同时也是如何做人的经典警句。

不过,除了我们提到的“仗义疏财”之外,这里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不需要你付出什么代价,不需要花钱破财,只需要你用心去做。

  待人处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待人处事。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广交朋友。

目前,有些地方已流行“绿色交友”、“网络交友”活动。

但是,交友都离不开奉献、友爱、互助等等,都会涉及到待人处事的许多方面的问题。

在社会上,人终生都是在与别人的接触中生存、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我们知道,就和谐道德观来讲,它的基本观点认为:

高尚道德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自然是高度和谐发展的社会。

  1.友谊第一:

指看重友谊,把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即在交往活动中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看成最重要的,放在首位。

我们说,友谊第一立意明确,首先抱着友好的态度待人,并希望进一步友好往来。

  人离不开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就要与人打交道,就有待人处事的问题。

对人不能一见面就抱有敌意。

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朋友,友谊是第一位的。

我们说,对人应该热情、友好,友谊第一非常重要。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曾是许多年前我国体育界对外交流的特色口号,在体育界曾经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

这是那个特定时期的提法,把对“风范”的追求,摆在“竞争”之上。

  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这次20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

“更快、更高、更强”。

人们已经认识到,友谊并不仅仅来自赛后的拥抱和恭喜,在赛场上玩命,就是对自己对手最大的尊重、最大的敬意。

  我们所讲的“友谊第一”,是讲对人要出自友谊之心,也可以说是有仁爱之心,表示友好之意。

在这里,“友谊”是我们待人处事的首选,是我们的出发点。

  2、以礼相待:

是指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礼貌待人,是待人的最好方法。

对人要讲究礼貌,讲究礼尚往来,古人说叫“懂礼数”。

别人对你有礼貌,你就要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应对方。

不仅要有礼貌,衣着也要得体,还有行礼、握手、招手、鼓掌等也都要有所讲究。

这就是说,要注重礼貌、礼仪。

俗话说“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3、与人为善:

指善意帮助人。

与人为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我们待人处事时,以友好、善良的心态对待别人。

这也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

其中包含要求所有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待人要以善意,做事要做善事,不能因善小而不为。

当然,有时好心待人而没有好结果,但不能因此而灰心。

因为“与人为善”本身不要求回报。

此外,与人为善贵在坚持。

就是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

  4、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它是待人的最好的态度,需要好的心态。

我们待人处事时,对人要态度温和,让人感到容易接近,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笑脸相迎、主动热情。

能够做到笑脸相迎、主动热情不仅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素质。

俗话说:

成功是从微笑开始的;要学会营造快乐;学会轻松愉快地解决难题。

  可见和蔼可亲主要是态度问题,这里不是对别人的要求,是要求你自己去做,是对你自己的要求,要见行动的,要做到的。

我们在这里推崇待人处事时和蔼可亲的态度,学会笑脸相迎、主动热情。

这就表明了我们的一种态度。

和蔼可亲也是把快乐传递给人们。

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人生短暂,与其事事张弓拔弩,不如“幽默它一把”,换个和蔼可亲的方式。

  我们鄙视没有礼貌、不通人情、六亲不认等那些做法和行径。

  5、不卑不亢:

是指人们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低三下四的,也不傲慢自大,即不自卑也不高傲。

不卑不亢是待人的最好表现。

要自尊自爱,就不能低三下四。

不卑不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需要一定的勇气,要勇敢面对。

  6、充满自信:

是信心十足、积极向上、快乐进取的意思。

充满自信是一种好的心态。

是待人处事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在日常工作中,你需要与自己的上级、下级、相关部门,尤其是你的客户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沟通。

如果有良好的沟通,办起事来就畅行无阻。

然而,许多人是由于没有自信,沟通不当或缺少沟通,结果不可避免地延误工作、失去机会。

  另外,谁都愿意选择像样的朋友,免不了要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甚至跟最有名气的人交朋友,这就要求你有一定的胆识,敢于接近大人物;人们在创业时,或步入社会开展工作,也会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那就要有一定的胆量、自信,不能胆怯、自卑。

  要想充满自信与人沟通和交往,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人与人的性格差异很大。

我们说存在决定意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

尤其是青少年人,要学会扬长避短,这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

  人最了解的莫过于自己了。

然而“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能够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自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们说,人有自知之明,才可能充满自信。

而只有充满自信,才能勇于与人沟通和交往,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

所以,能够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自己非常重要,是充满自信的前提。

  其实,人都是不断变化的,人的发展目标,也在时时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更自信。

  7、善于沟通: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待人处事最重要的环节。

善于沟通强调的是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要运用自如。

这说明你是否掌握了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和能力,也反映了你的智慧和聪明,有智慧,反应迅速、灵活。

即古人所说的“智”和“敏”。

人们相互沟通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要正确地阐述和表达自己要传达的信息,不要给别人以错误的印象。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在人们聊天、谈话的时候,语言(讲话内容)和声音、语调和外表(动作和表情)占全部印象的90%以上。

因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会使用你的眼睛,与人沟通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其次,学会使用你的面部和双手。

你与人谈话的过程中,实际上你的脸和手一直都在发出信号。

第三,学会使用你的肢体语言。

总之,恰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语音、语调,并贴切地加强语气,能够正确地阐述和表达自己要传达的信息。

2.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对方的意思、想法。

对于客户或者对方的需求、期望,恰恰都是由你“听”来的。

3.双方能够交流互动起来,进行下去,还要善于观察对方、询问对方,特别是提出恰当的问题,注重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你的态度也十分重要。

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

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进一步沟通。

  8、一视同仁:

是指对人、对朋友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我们的朋友有近有远,有的联系密切些,有的联系少一些,这都是人之常情。

朋友的性格、爱好、能力、学识,以及和你自身的各方面特点的结合程度是不一样的,合的来的,自然就亲近些。

我们讲的一视同仁,是他们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我们国家,每个公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包括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正直公平等,都是对这一点讲的。

所以我们对朋友不应该厚此薄彼、另眼看待,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坚持平等原则,这样公平合理。

一视同仁是对朋友的基本态度。

  9、换位思考:

就站在对方的位置想问题。

其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可能双方或多方之间并没有沟通,或没有条件沟通,但我们也要想到对方或者说想到别人的利益。

例如,你家里的音响声音大,就可能影响别人休息。

这就需要换位思考,替别人想一想。

这不需要找人家去沟通,自己去做就行了。

  行为科学认为人有五种需要。

在与人交往时,要了解他的需要是什么?

因为我们面对的朋友多种多样,性格各异,要善解人意。

其实,换位思考也好,善解人意也好,不需要复杂化,就是简简单单、自自然然,看看自己的心,然后按照它告诉你的去做,用心就好,自然就好。

  10、助人为乐:

指乐于帮助别人,或者说把帮助别人当做乐事。

也有人说,助人为乐是指帮助人就是快乐,就会有快乐的回报。

助人为乐无疑是一种美德。

有人认为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表现了一种精神。

有人认为:

助人为乐不仅是一种美德,助人是快乐之本,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成人之美就是一种助人为乐。

它们都含有奉献精神,不计报酬、不讲条件,是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

有的企业已将“成人之美”的行为,作为企业的一项永续经营的事业来看,认为每一位职工都要掌握。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要因为是小事就不去做了。

俗话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都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11、谅解宽容:

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表现为体谅、容纳、接受,也是一种宽容。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大英百科全书》解释为:

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他自己或被普遍接受的方针或观点持有耐心而不带偏见的容忍。

”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宽容是人类最本质的美德。

孔子认为:

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是‘恕’。

“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拥有一颗宽容、忍让的心,凡事用宽广的胸怀去坦然面对,包容别人的失误,改正自己的错误,生活才会更轻松。

  2006年时,南方日报评论员提出:

“建设谅解宽容社会”。

把“谅解宽容”作为一个词来使用,认为谅解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谅解宽容需要有仁爱之心,突出一个“仁”字。

宽容是待人的最高贵的品质。

该报评论员还提出:

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谅解,就多一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

  12、以诚待人:

是诚心实意地对待别人;就是以诚恳、诚实、诚意对待别人。

竭诚相待、真诚待人、以诚相待、诚恳待人等都是这个意思。

是指待人的一种态度。

以诚待人最基本的就是对人讲真话。

万不得已不能讲真话时,也不要讲假话,最好讲明原因,让人家谅解。

当然有时候还需要“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慌言往往能挽回很多东西,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以诚待人的关键是诚实,诚实是做人的一种美德,需要好的心态。

重要的还是要真诚,以心换心。

  13、拾金不昧:

是指拾到东西,或者各种贵重物品,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

拾金不昧需要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到。

  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时,从法律角度提出,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保管费等必要的费用或报酬。

可见,拾金不昧在法律的层面和经济补偿挂了钩。

但是,这并不影响:

拾金不昧是法律上对公民的起码要求,否则就意味着违法侵占。

在古代拾金而昧同样要受到处罚。

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也早已规定:

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专家认为:

“拾金不昧”不是一般的社会道德准则,而是属于传统道德底线,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防线。

做人就要路不拾遗、不昧拾金、穷不失义。

  14.遵纪守法:

这是原则问题,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原则。

是否遵纪守法,表现了一个人的原则性是否强。

遵纪守法也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历来人们提倡奉公守法,即奉公行事、遵守法令。

因此象遵纪守法这样的同意词、近意词很多。

我们提倡这样一种处事态度和道德素质。

遵纪守法首先要有正义感:

正大光明、公正廉明、克己奉公、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谁也不应为了讲义气,而去干违法乱纪的事。

其实,任何人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只有“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15、谦虚谨慎:

是做人的态度,即不骄傲自满,不吹嘘自己,不夸张抬高自己。

谦虚谨慎是做人最朴实的作风,需要好的心态。

谦虚谨慎也是我们提倡的做人的优良传统。

江泽民同志曾向我们提出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谦虚谨慎的人有自知之明,会闻过则喜。

  16掌握分寸:

指说话或做事掌握的尺度、界限适当、恰好,没有过分之处、恰到好处。

我们

  干什么事都要掌握分寸。

能否掌握好分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

  掌握分寸有几条要注意:

办事的场合;与人交往的时间;自己的行为举止,穿着打扮;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各个宗教信仰。

几个“不讲”:

挑拨是非的话不讲,即不讲闲话;侮辱人的话不讲;发牢骚的话不讲;埋怨人的话不讲;让人烦恼的事不讲;不知道的事不讲。

还有几个“不问”:

能勾起别人痛苦回忆的事,能不问就不要问;关系到别人隐私的话不要问。

几个不谈:

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

办事要有理、有力、有节(节制,就是要适可而止)。

  17、遵重惯例:

是说要了解待人处事的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并加以遵守。

比如说“客随主便”,这是我国人民习惯遵守的惯例。

对某些外国人提到客随主便时,要向他解释清楚这一点。

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也要遵守,例如:

先来后到、先下后上、入乡随俗、女士优先、服从多数,还有:

拐弯让直行、一客不烦二主、“兵来将挡”等。

此外,因地区、民族的不同,有不同的习惯和礼仪,都需要注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要遵守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也会发展,也有创新,象左行右立。

  18、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就是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顺应情理。

这是人们交往的一般常识,需要好的心态。

反应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通情达理就要讲究人情,以理服人。

讲究什么人情?

就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人情世故。

以什么理服人?

就是相信科学道理,用科学道理说服人。

待人处事应该通情达理,讲究正义、责任、正直、公平。

  19、尊老爱幼:

即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慈善,有同情心、有爱心。

尊老爱幼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但是,在社会上还有许多违反这种基本道德的做法。

甚至于有些不得不用法律手段来约束。

例如,在现在的婚姻法中,就有关于尊老爱幼的规定。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美德。

  20、不忘故人:

就是不忘乡情、不忘本,说明人的品德良好、慈善。

不忘故人是重友情的最好证明和见证,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我国人民有讲义气、重情意的传统。

这里面包含许多内容,例如有仁爱之心、有诚信、讲亲情,突出一个“义”字。

  不忘故人就是很讲义气、重情意,是受人尊重的。

做人要重感情、重友谊、广交朋友,不仅交新朋友,还不忘老朋友。

尤其是自己的条件变好了,就把老朋友都忘了,这是让人看不起的。

  21、宽宏大量:

形容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处事的方法有气度、气度不凡。

  这里讲宽宏大量主要突出宽以待人,心胸开阔放得下事。

宽宏豁达、慷慨大方,能与朋友有福同享,这些都需要有好的心态。

做人不要小心眼儿,不要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别人提个意见,就想不通、闹情绪。

甚至对于欺骗、刁难过自己的人,也不应以牙还牙,去欺骗、刁难对方。

应宽宏大度,给人以改过的机会。

要有宁可人负我,莫让我负人的精神。

海纳百川,大方一点,不会大方,就学大方一点。

如果大方真的让你很心疼,那就装大方一点。

比如,不推脱责任。

即使是别人的责任,偶尔承担一次又能怎么样?

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

  22、仗义疏财:

是指很讲义气、慷慨解囊、散发钱财,或是说在遇见别人有困难时给他们钱财,

  帮他们脱困。

讲仗义疏财,并不是让你“穷大方”,而是谨防变态的节俭:

吝啬。

而应该遇到需要援助的,该出力的出力,该捐献的捐献。

这里讲的仗义疏财正是不惜钱财帮助别人的精神,及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

这里突出一个“义”字。

我国人民自古就认为重义而轻财是高尚的,是一种美德。

  23、见义勇为:

见到合于道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这里突出一个“义”字。

我们提倡见义

  勇为,但决不是莽撞行事。

  这里我们所说的见义勇为,你付出的可能只是几声喊叫。

例如,你遇到有人落水,可是你不会游泳,怎么办?

那么你就视而不见吗?

你可以帮助呼救或联系救援,也可以在岸上想些营救的办法,这就是见义勇为。

在这里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精神,就是在你遇到有人遇险了,需要营救,你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出主意、想办法、有所作为。

而决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见死不救、隔岸观火,更不用说见利忘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了。

  24、感恩报恩:

不仅感谢恩情,也报答恩情。

  感恩报恩是一种美德,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里,首先是知恩,并予以感谢。

不知恩、感恩的人,会报答恩情吗?

我们认为,知道自己是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感谢,并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情、恩惠。

这里强调的是:

别人帮助了你,那你一定要感谢,一定要回报。

连谢谢都不会说或不愿意说的人,在待人处事方面是最愚蠢、最无知的表现。

别人对你作出努力、付出了,那怕你没有享受、享用、享有,你也应该感谢。

就是别人向你指出你的错误或缺点,也应当表示感谢,闻过则喜么。

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要回报,祖国的培养之恩就要回报。

  25、互利共赢:

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优势互补,实现多方面共赢,都有收益。

  互利共赢是人们交往、往来的最好结果。

尤其是企业间、合伙人之间,往往是双方或多方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及长期合作的基础。

买卖双方都有赚头,生意才能做得成。

这里突出一个“智”字,是待人处事最聪明的做法。

互利共赢体现了互利原则。

  现在,互利共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理念。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奉行的一条基本战略。

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则。

其实,互利共赢也是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的惯例。

  26、安不忘危:

就是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险,即在安全的时候、平安时不忘记危难,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应该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注意安全。

现在,注意安全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安全的需要,是行为科学中人的五种需要之一。

能做到在安全的时候,还想到不安全的因素,实在是明智的。

这里突出一个“智”字,是人们深谋远虑的一种表现。

因为安全是我们永远的需要。

人都几乎无时无刻要考虑到安全,尤其是对方的、其他人的安全也要考虑到。

我们这里所讲的安全,不仅仅是人身的安全,还包括财产的安全,以及各方面的安全。

只有安不忘危,才能人也安全、事也安全;才能使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得以保全,“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27、韬光养晦:

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

它和自己低调处世的意思基本相同。

是做人的明智之举,即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象是一种策略,其实也是一种美德。

看上去,韬光养晦讲的是如何做人。

其实,它包括的谦卑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别人处在重要的位置,自己则处于次要位置的作法,也是待人处事的好方法、明智之举,体现了“智”字。

  韬光养晦本身,表现出一个人的品味。

它是邓小平同志向我们提出的做人做事的警句之一。

做人要有涵养、要有城府、要有好的心态。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从做事开始,放下架子,低调一点,该屈就屈,能屈能伸,争取达到做人这样一种境界。

而反对锋芒毕露、张扬自大的做法。

  28、赞美他人:

称赞别人的优点,夸奖别人的成绩。

我们提倡学会称赞、夸奖和赞美别人,这不是说要阿谀奉承,而是对别人的优点、长处要称赞、夸奖,即充分肯定别人的优点、长处,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不是只知道挑别人的毛病。

  对别人,要欣赏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计较他的缺点,或者说与自己不合拍的地方。

这里强调的是尊重他人的优势和才华,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能够恰如其分的做好这点,则将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当别人取得成绩时,要不失时机的给予赞扬和祝贺。

这种及时赞美的话,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