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3461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docx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

配建标准的讲解

一.制定背景

“十五”期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迅猛,全省生产总值(GDP)从2000年的6036.3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365亿元,2005年人均GDP达到3363美元。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五普”口径)达54%,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尤其近年来个人汽车贷款、车价和汽车进口税不断下调等利好政策的出台,汽车消费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

城市交通问题愈来愈严重,城市停车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停车难成为全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省原行的停车场的配置标准主要采用1988年10月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省内个别城市现行当地有关技术规定),时过境迁,该规则巳不能适应我省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新的形势需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配建标准较低。

由于该规则制定的时间较早,当时我国的机动车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配建标准整体水平也较低,尤其是对普通住宅停车设施未作规定。

2.分类粗糙,标准单一。

例如将旅馆划分为两种类型,接待国外旅客和接待国内旅客;住宅划分为外国人、华侨住宅和普通住宅两种;办公划分也以是否涉外分为两类。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这些界限已不是建筑物之间的主要区别。

3.没有体现区位差别。

同一城市中,由于土地使用存在性质、功能、区位上的不同特点,使各区域在城市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

中占有各自的地位,也使城市中各区域在停车需求的强度方面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省的城市发展需要,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环境,

为城市的配置停车场(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制定本标准。

二.制定过程

本《标准》于2003年9月接受任务,2005年6月结题。

2005年8月1日颁布。

历时近两年。

期间进行了全省8个城市的调查,这8个城市中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6个,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参考了《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杭州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设计标准与准则》、《上海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设置标准》、《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广州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设置标准》、《温州市规划管理技术审批规定》、《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资料。

初稿在全省建设系统和交警系统征集了意见,通过多次修改和省内两次专家评审,最后定稿。

三.浙江省城市停车现状需求的特征与问题

1.城市停车需求的数量特征

(1)需求增长迅猛。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个人汽车贷款、汽车进口税下调等利好政策的出台,汽车消费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

调查的6个小城市在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汽车保有量平均年增长率达26.8%。

杭州市区机动车拥有量1995年为58357辆,2000年市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91616辆,年平均增长率11.4%。

2001年萧山、余杭划入杭州市区后,市区机动车拥有量359475辆,2002年为438357辆,年增长速度为21.9%(图一)。

2002年杭州汽车销量就达到了8万多辆,为华东地区之最。

图1杭州社会机动车拥有量变化

(2)供给严重滞后,百辆汽车停车位数水平较低。

被调查的7个中小城市百辆汽车停车位数平均为34.9个;杭州市百辆汽车停车位数为28.56个(表一)。

理论上一辆汽车应配置1.15~1.3个停车位,但实际只有0.29~0.35个停车位,这就意味着每个车位有2.9~3.5辆车来争抢,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必然形成停车矛盾突出。

香港拥有机动车53万辆,停车位有48万个,两者比值接近1:

1,。

浙江省城市停车状况抽样调查表表一

城市

内容

桐乡市

海宁市

奉化市

丽水市

新昌县城

玉环县城

衢州市

杭州中心区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16

15

13

16.3

10.1

17.4

26.9

149.87

城市用地规模(k㎡)

15.8

13

15.5

14

15.2

15.3

23.1

227.43

城市人均GDP(万元)

2.23

2.43

1.52

1.42

1.96

2.57

1.93

/

城市汽车保有量(万辆)

0.64

0.57

0.5

0.66

0.56

1.23

1.53

13.13

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万辆)

0.5

0.35

0.09

0.23

0.30

0.46

0.42

/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

27.6

30.3

40.1

16.6

25.2

21.1

20.5

17.9

城市机动车停车泊位总数(万个)

0.2

0.27

0.22

0.15

0.33

0.21

0.35

3.75

社会停车场泊位(%)

7.0

32.9

28.9

12.0

9.4

22.8

5.6

23.7

路边停车泊位(%)

36.5

30.7

11.2

13.2

44.0

31.9

53.1

26.7

配建停车场泊位(%)

56.5

36.4

59.9

74.8

46.6

45.3

41.3

49.6

百辆汽车停车位数(个)

31.2

47.4

44.0

22.7

58.9

17.1

22.9

28.6

每百人汽车拥有数(个)

4.1

3.8

3.85

4.05

5.55

7.1

5.7

8.76

每平方公里汽车密度(辆/平方公里)

405

438.5

322.6

471.4

368.4

803.9

662.3

577.3

*上述资料时间为2002年

(3)存量闲置浪费,路面违章停车现象严重。

据对杭州市区5

处地下停车场库和2处立体车库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这些停车库中,2处立体车库已建成2~6年,但一直没有使用;2处地下停车场库因无车来停,已改变用途性质;3处使用的地下停车场,利用率最高的只有20%,低的不到5%。

在“停车难”叫得震天响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成了“静态交通”管理的一个“怪圈”,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路面违章停车现象普遍存在,停车秩序混乱,随意侵占人行道,甚至扩散到交叉口范围内、重要出入口和公交站点等地,加剧了交通拥堵状况,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

据2004年3月5日对杭州市12个路段的违章停车抽样调查显示,违章停放车辆占路面合法停车泊位的24.8%。

2.停车需求的时空特征

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各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停车压力。

在调查的6个小城市中,每百人汽车拥有数最少为3.8辆,最大为7.1辆,接近2倍;每平方公里汽车密度最少为322.6辆,最大为803.9辆,为2.5倍。

省内还有相当一批城市由于大量人员在外经商,其城市停车现象有候鸟特征,既一年中平常时机动车并不多,到春节或特殊情况下(如非典时期),城市机动车量激增,停车问题严重,如象山、温州、台州等。

另一方面,大中小城市又面临不同来源的停车压力。

杭州市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国际旅游城市,其停车压力来源除城市本身外,更多来自外部,尤其旅游旺季风景区、商业中心、宾馆、饭店、娱乐等设施停车压力更大。

第三,城市内部停车需求呈现高度集聚,中心区车满为患,区域停车需求差异明显。

因此,全省每个城市面临的停车压力差异较大,情况比较复杂,简单地制定一套统一的配建规划指标难度大,适用性差。

3.停车需求的结构特征

城市机动车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在城市机动车构成中,八十年代是货车、农用车、摩托车占较大比例,九十年代初,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城市机动车增长特别是小轿车增长和使用的重要源头。

到2000年以后,私家车的迅速增长又取而代之。

私人拥有车辆的增长占绝对优势,私人购买已经占小轿车销售量的80%以上。

调查的7个中小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基本占城市汽车保有量的44.1%,城市小轿车的保有量呈明显增长趋势。

4.停车需求的类型特征

在对省内7个中小城市和杭州大城市的13种建筑类型停车状况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建筑工程配建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本文仅对停车矛盾较突出的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和卫生医疗等项进行阐述。

(1)住宅区停车状况随机抽样调查表明:

四种类型的住宅区现有户均停车位与实际需要户均停车位均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D类住宅区,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7,这类住宅区多为老住宅区,建设时基本没有配备停车设施。

其次为C类住宅区,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2.85,这类住宅区多建设于90年代中末期,当时虽然私家车已开始出现,但由于政府、百姓对私家车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开发商的开发理念尚未转变,虽有一定的停车位配备,但配置标准较低,完全不能适应私家车进入千家万户的要求。

第三是B、A类住宅区,现有与实需差距分别为1:

1.70和1:

1.52,这两类住宅区多为近年来所建,按当时配置标准规范看,均配置了上限值。

但由于规范陈旧,对私家车发展速度估计不足,尤其A、B类住宅区住户的经济收入水平较高,汽车消费需求能力强等因素,造成停车位不够用(表二)。

住宅区停车状况抽样调查分析表表二

内容

类别

项目名称

规模

(户)

实有停车泊位(个)

实需停车泊位(个)

现有户均停车位(个)

实需户均停车位(个)

相互

比值

平均每户建筑面积>200m2或别墅的A类住宅区

春天花苑(衢州市)

40

52

60

 

1.09

 

1.66

 

1:

1.52

望湖小区(新昌县城)

90

100

120

卡森花园(海宁市)

114

62

120

林语别墅(杭州市)

180

233

270

桂花城别墅区(杭州市)

82

106

140

140m2<平均每户建筑面积≤200m2的B类住宅区

华庭小区(衢州市)

1400

600

1000

 

0.46

 

0.78

 

1:

1.70

世纪花园(海宁市)

454

265

400

长岭小区(奉化市)

100

20

70

秋水苑(杭州市)

490

290

410

山水人家(部分)(杭州市)

1500

650

1200

80m2<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40m2的C类住宅区

银桂小区(衢州市)

845

170

500

 

0.20

 

0.57

 

1:

2.85

秀水园小区(新昌县城)

120

120

120

锦绣一期(海宁市)

443

78

270

庭山小区(奉化市)

310

30

150

施家花园(杭州市)

720

82

350

平均每户建筑面积≤80m2的D类住宅区

鹿鸣小区(衢州市)

80

2

14

 

0.04

 

0.28

 

1:

7.00

水月亭小区(海宁市)

1103

28

300

花园新村(奉化市)

160

15

60

嘉绿西苑高教新村(杭州市)

326

10

100

(2)商业区停车状况随机抽样调查表明:

大型商业设施的停车状况最紧张,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3.07,由于大型商业设施大多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停车位的匮乏,对大型商业设施周边交通产生巨大影响。

其次市场的停车问题也很严重,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1.97,其中专业市场的停车问题突出,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2.09,摊主的货车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30%以上。

商业步行区的停车情况基本尚可,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1.28。

商业步行区的配置停车场往往与社会停车场结合,弹性较大。

(表三)

商业区停车状况抽样调查分析表表三

内容

类别

项目名称

规模

(m2)

实有停车泊位(个)

实需停车泊位(个)

100m2建筑面积平均现有停车位(个)

100m2建筑面积平均实需停车位(个)

相互

比值

大型商业设施

东方超市(衢州市)

5000

10

35

 

0.14

 

0.43

 

1:

3.07

国贸大厦(新昌县城)

15000

33

55

时代超市(奉化市)

3100

0

30

百货大楼(丽水市)

17000

20

55

玉环商城(玉环县城)

12800

12

40

东兴商厦(桐乡市)

10000

4

35

银泰商厦(杭州市)

30000

50

150

商业步行区

方门街(衢州市)

20000

50

50

 

0.32

 

0.41

 

1:

1.28

中山街(丽水市)

25000

76

100

惠政路(奉化市)

7000

38

80

康育路(玉环县城)

9000

42

70

河坊街(杭州市)

60000

180

200

市场

凤朝装饰市场(衢州市)

15000

15

50

 

0.36

 

0.71

 

1:

1.97

府前菜市场(丽水市)

15000

30

60

皮革城(海宁市)

30000

200

500

摩托车市场(桐乡市)

18000

70

80

炒货市场(奉化市)

8000

10

50

城关中心菜场(玉环县城)

18000

45

50

汽北小商品市场(杭州市)

18000

68

80

(3)办公设施停车状况随机抽样调查表明:

商务办公设施的停

车位比较紧缺,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2.62。

尤其商务综合楼,由于建筑功能复杂,公司、单位多,内部停车需求本身就大,加之前来联系工作、洽谈业务人员的机动车停放需求,停车泊位严重不足。

(表四)

办公设施停车状况抽样调查分析表表四

内容

类别

项目名称

规模

(m2)

实有停车泊位(个)

实需停车泊位(个)

100m2建筑面积平均现有停车位(个)

100m2建筑面积平均实需停车位(个)

相互

比值

行政办公

市建设局(衢州市)

2000

15

20

 

0.43

 

0.55

 

1:

1.28

县政府(新昌县城)

43000

90

110

交通局办公楼(新昌县城)

5800

30

40

市行政中心(海宁市)

38000

400

400

国税局(海宁市)

4800

70

100

市府北大院(奉化市)

8800

20

40

行政办事处(丽水市)

7000

20

50

建设大楼(玉环县城)

市政府大楼(桐乡市)

15000

20000

50

66

100

100

省卫生厅(杭州市)

25000

54

70

市府综合大楼(杭州市)

40000

81

120

商务办公

金城商务楼(衢州市)

8000

6

25

 

0.15

 

0.39

 

1:

2.62

一建大楼(衢州市)

6000

13

23

中国工商银行(桐乡市)

5000

15

30

华立房产(桐乡市)

3000

3

20

宏远大厦(海宁市)

15000

14

30

罗马大厦(丽水市)

18000

20

50

交通银行(奉化市)

6000

10

40

浙江移动分公司(玉环县城)

1400

0

15

平海大厦(杭州市)

20000

20

60

吴山商务综合楼(杭州市)

30000

68

100

(4).卫生医疗设施停车状况随机抽样调查表明:

大型综合医院的停车困难现象比较普遍,现有与实需差距为1:

2。

一方面,由于卫生医疗部门收入较高,工作人员的内部停车需求较大;另一方面,门诊部、住院部的外来停车需求更大,尤其住院部病人出院、亲戚朋友探望等外来车辆的比例占总停车位的40%以上。

(表五)

卫生医疗设施停车状况抽样调查分析表表五

内容

类别

项目名称

规模

(m2)

实有停车泊位(个)

实需停车泊位(个)

平均现有停车位

(个/100m2)

平均实需停车位

(个/100m2)

相互

比值

每床平均现有停车位(个)

每床平均实需停车位

(个)

相互

比值

卫生医疗

衢州市人民医院

53000(510床)

10

80

 

0.1

 

0.2

 

1:

2

 

0.12

 

0.23

 

1:

2

衢州市中医院

18000(150床)

22

50

新昌县人民医院

51000(450床)

25

50

新昌县中医院

13000(100床)

35

50

海宁市人民医院

36000(350床)

20

50

海宁市中医院

15000(120床)

0

20

奉化市人民医院

57000(500床)

30

100

奉化市中医院

13000(210床)

30

60

丽水市中医院

69500(530床)

45

75

丽水市人民医院

32000(250床)

60

80

玉环县人民医院

45500(400床)

60

100

玉环县中医院

19000(160床)

20

40

桐乡市人民医院

24000(180床)

50

80

浙医大妇保医院

25000(220床)

65

100

杭州市中医院

30000(250床)

15

40

综观停车需求的四大特征和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全省城市停车的总体状况为:

停车需求急增;泊位增量不足但存量闲置;停车需求来源与压力各异;私家车逐步占取主导;建筑配建停车严重不足。

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有停车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滞后因素;有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紧张的因素;有停车库(场)规划布局是否合理的因素;有停车配置与周边土地利用是否匹配的因素;有停车库(场)管理手段与收费价格是否合理的因素等等。

四.《标准》的基本内容

本《标准》的编制共分五章(总则、术语、一般规定、设置规则、配建指标),主要在两大方面对城市配建停车作出规定:

第一大方面:

主要根据目前建成使用的配建停车场调查情况来看,暴露出配建停车库(场)在位置选择和平面布置上的不合理,造成停车场交通组织和交通安全问题较多,既所谓的“难停车”问题,在第3、4章中对城市建筑工程的停车库(场)交通安全和畅通提出了要求和规定。

第二大方面:

主要根据目前建成使用的城市建筑工程的停车车位数和实际停车需求调查情况来看,暴露出停车车位数普遍显得不足,既所谓的“停车难”,尤其在城市商业中心区、住宅区内矛盾突出,在第5章中采用幅度配建停车位指标系体,对大、中、小城市不同建筑物的配建指标作出规定。

配建停车位具体指标是根据现状调查资料和参考其它城市有关停车配建资料,通过分析研究确定。

1.一般规定

(1)城市建筑工程的配置停车场(库)应与主体建筑位于城市道路的同侧,并应在建筑项目用地范围之内。

本条文规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主体建筑与配置停车场(库)不在

城市道路的同侧所带来的车辆和人流横穿道路,避免由此所产生的交

通堵塞及交通事故,因此要求位于城市道路特别是主干道两侧的建筑

应按标准分别在建筑项目用地范围之内配建停车位。

(2)城市道路同侧相邻建设的两宗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因建设用地较小,单独设置配建停车场(库)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经批准后可集中统一设置配建停车场(库)。

考虑到个别建筑项目尤其旧城改造项目,由于项目建设用地范围过小,单独设置配建停车场(库)难以达到规范设计要求,故允许在道路同侧上建设的相邻两宗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在统一申请、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前提下,经过批准后可集中统一设置配建停车场(库)。

(3)城市建筑工程的配置停车场(库)出入口,应与建筑基地出入

口、主体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以及基地内道路之间有合理通畅的交通

关系。

本条文规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由公共建筑、住宅吸引的车

辆在道路上上下客以及内部通道交通不顺所引起的交通堵塞,减少对城市道路的干扰,保证城市动态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我省城市中有许多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由于车流与车库、基地大门、建筑门厅的交通组织联系不尽合理,造成公共建筑门厅前、住宅小区大门前经常堵塞,并影响城市道路上的正常交通。

(4)城市建筑工程的配置停车设施可采用地面停车、地下车库、立

体停车楼等多种形式。

严禁占用规划批准的城市绿地和道路用地作停

车场,但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经批准后,可在绿地下面设置地

下车库。

本条文规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配置停车场(库)侵占规划批准

的城市绿地、道路用地等现象。

但考虑到个别建筑项目用地范围内有

城市防护绿带通过,为了提高用地利用率,允许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前

提下,如防护要求、景观要求、栽植要求等,经批准后,在绿地下面

可设置配建地下车库。

(5)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必须遵守本标准第4章和国家相关

的规范规定,平面设计应标明场内通道、车辆及人流路线走向、出入

口交通组织、停车车位、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等设施。

本条文规定是为确保基地内部道路和停车场内的车辆和行人的安

全、畅通。

(6)本标准规定的配置停车车位指标,机动车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单

位,非机动车以自行车为计算单位。

核算车位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

按表3.0.6所列的换算系数折合成小型汽车或者自行车的车位,核算车

位总指标。

车辆换算系数表3.0.6

车型

机动车

非机动车

摩托车

微型车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铰接车

自行车

三轮车

助动车

换算系数

0.7

0.7

1.0

2.0

2.5

3.5

1.0

2.5

1.5

城市建筑工程配置停车场(库)的机动车车型主要以小型车为

主,从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看,小型车以下的车种(含小型车、微型

车、摩托车)占92%左右。

而且,公共建筑、住宅吸引的机动车几乎

均是小型车及以下的车种,从快速增长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看,私人

小轿车占主导地位。

因此取机动车的设计车辆为小型客车。

非机动车

中自行车所占比例达98%左右,因此取非机动车的设计车辆为自行

车。

并根据各种车辆几种停车方式所需的停车面积的平均数与各自设

计车辆的比例得出各自当量换算系数。

(7)综合性建筑工程配置停车位总数应按各类性质及其规模,分别

计算后累计;群体布置的建筑工程,在符合配置停车设施总指标的条

件下,可统一安排,合理布置。

(8)建筑工程按配置指标计算出的车位数,不足1个的应按1个计算。

以上两条文主要针对综合性建筑工程和群体布置的建筑工程,其

配置停车位数的计算方法作出规定。

2.设置规则

(1)基地出入口设置

a)城市快速路上严禁开设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城市主干道上应严

格控制开设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设置在交叉口附近的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应开设在交叉道路中等级相对较低的城市道路上。

主要是针对基地在城市道路上设置车辆出入口,必将会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特别是城市路幅宽、流量大且车速快的快速道、主干路上,容易影响城市道路正常交通,造成交通事故频繁的情况,制定本条文。

b)开设在主干道上的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离交叉口道路红线转

弯圆弧的起端应大于120m或在基地的最远端;开设在次干道上的建

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离交叉口道路红线转弯圆弧的起端应大于100m

或在基地的最远端;;开设在支路上的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离交叉

口道路红线转弯圆弧的起端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