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水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27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大水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大水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大水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大水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大水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大水院.docx

《八大水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大水院.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大水院.docx

八大水院

八大水院

北京的西山,山峦叠翠、林海苍茫、流泉淙淙、风景幽丽,自古就为皇家们选址修建皇家园林,尤以金代的金章宗和清代的乾隆两位皇帝为最。

他们都十分喜欢游山玩水,因此在西山一代多建行宫、园林。

如在金章宗时,不但出现了流传至今的“燕京八景”,还出现了当时著名的金章宗的“西山八大水院”,即金章宗在西山的八座行宫。

金章宗时还开创了“寺庙兼有园林”的造园艺术,故此有“西山园林皆章宗所造”之说。

西山八大水院至今,历经八百多年,现今仍是北京名胜。

但这八院都是哪八院?

有的有证可考或有迹可寻,有的尚有疑问。

  西山古刹大觉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的阳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

到金章宗时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清水院”。

该寺坐西朝东,是北京地区辽金时期寺庙面东的典形代表。

因古契丹、女真人崇信佛教,所以广建寺院。

他们又有“朝日”的习惯,认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神圣的,因此所建寺座都东向。

现大觉寺东北的香道上还有一面东的砖影壁,上书“紫气东来”。

寺内有驰名京城的古银杏“银杏王”,有龙泉(现寺内的“明慧茶院”用的就是龙泉圣水)。

寺内的碑刻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慨也”。

大觉寺北的金山上有金代古刹金山寺,该寺坐西朝东,寺内有金代古银杏两株,寺前有著名京师的金山泉,为金章宗时的八院之一“金水院”。

据史书载“金山翠碧幽谷,金水泉洌,至今不衰……”金山北的妙高峰麓,有唐建古刹法云寺,到金章宗时为八院之一“香水院”。

到清末为醇亲王奕譞的陵寝,人称七王坟。

据《天府广记》载“金章宗在西山设八大水院,此为一院。

草际断碑“香水院”三字尚在。

现七王坟有一古银杏,相传它还和慈禧与奕譞的矛盾有关。

在西山凤凰岭的古村落车耳营西北,有明代的“明照洞瑞云庵”,此处有一京城奇绝的“飞来峰金刚石上塔”。

这里原为金代的黄普寺,又称黄普院,古有清泉,现有一金代古银杏,据史书载“灵山高矗,圣泉中流,真圣境也”。

又有碑刻记“……溪洞清流,有金章宗创建之古刹黄普院”。

故有史地专家认为此处应为八院之一的“圣水院”。

 另外,香山公园的香山寺遗址自古就为京西名刹,据史料载“香山寺,京师天下之奇观也……有金章宗之台、之松、之泉也,曰祭星台、护驾松、梦感泉。

”香山寺面东,现有泉水,古银杏多株,故可为“潭水院”。

玉泉山芙蓉殿为金章宗所建,据《金史·章宗记》载:

“……章宗明昌三年八月幸玉泉山,六年四月幸玉泉山,七年五月幸玉泉山”。

玉泉山的玉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玉泉趵突”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芙蓉殿遗址有古银杏,故可为“泉水院”。

 以上六院,因都坐西朝东,有泉水,有古银杏(我国古代高僧们是用银杏树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的),因有上述三个条件,很多史地专家都认为可定为六院。

关于其他两院,则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位于石景山区天台山上的双泉寺应为“双泉院”。

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南的仰山栖隐寺(仰山寺)遗址应为“灵水院”。

还有的专家认为,海淀区的温泉应为“温汤院”,颐和园应为“金水院”,位于西山樱桃沟的金章宗看花台也应为一院。

另外,像位于海淀区温泉东的黑龙潭,位于凤凰岭的龙泉寺、上方寺以及位于石景山区三家店东北的隆恩寺遗址等,都是修建于辽金时代,而且都是金章宗经常驻跸游幸的地方,这几处是否也有八院之一,还有待于北京史地民俗专家的考证。

<<金章宗"八大水院"史迹与现状调查报告>>(节选)

北京是一座有着八百五十三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此长时期的作为封建王朝的首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也正是这八百多年都城史的积淀,才造就了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如此浓厚的皇家文化。

皇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皇家建筑来体现的。

如今,北京的皇家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

元代以前,特别是金代,保存下来的建筑实体已经是凤毛麟角,它们或沦为遗址或经过拆改变迁,已经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作为北京封建王朝建都的肇始朝代,金代在北京史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建筑方面,金代建筑具有相当的开创性。

我们研究北京,研究北京的皇家建筑,进而更加深入的探究北京的皇家文化,就不能拘泥于明清建筑的局限,要追根溯源,大胆对金代建筑遗存进行深入挖掘,这对丰富我们的研究视野,印证北京皇家建筑的传承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金章宗“八大水院”包括:

圣水院、双水院、灵水院、金水院、香水院、清水院、潭水院、泉水院。

它们是北京地区建立皇家行宫与园林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为以后北京西郊历代皇家园林的大规模建设起到了开山的作用。

其后身也大多发展成为了著名的寺庙、陵寝、园林。

它们的兴衰与发展,贯穿了北京的整个建都史,具有相当巨大的研究价值。

“八大水院”更应当作为“燕京八景”同时期的著名风物而与后者相齐名。

第一部分:

 圣水院

金章宗建之圣水院,又名黄普寺。

位于海淀区聂各庄。

由车儿营村西北进山,上行5、6里即是圣水院旧址。

圣水院坐落在白塔山下一条东西向的山涧之中,山涧半坡处恰好有一处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的空地,其四面被山石、林木包围,参天的松柏把本已阳光稀少的山谷遮盖的更加阴翳,山色空灵,引人入胜。

在这片空地的中段位置,平地之上突起一巨大岩石,高约15米,略向东北倒扑,异常壮观,被称为“金刚石”。

金刚石北有山洞,此洞外广而内收,旧时山泉自北面山中聚集到此,从一直径三十厘米的泉眼喷涌而出,名圣水泉,一时传之为胜。

这里一石、一洞、一泉南北呼应,形成一圈独具特色的山地小环境,这也是金章宗在这里兴建避暑宫苑的主要原因。

  圣水院在金元时期称为黄普寺,元明之际毁废,旧址上的金元遗存已经看不到了。

明朝英宗时,尚善监太监尹奉在黄普寺旧址西南兴建了一座庙宇,英宗御赐“敕赐妙觉禅寺”。

庙宇建筑一直保存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来被侵华日军占领并焚毁。

妙觉禅寺遗址上现存成化年间“敕赐妙觉禅寺”碑,已断裂倒扑。

趺座也已经残缺不全。

另有正统年间花岗岩石碑一通,碑阳勒刻尹奉书“敕赐妙觉禅寺记”。

此碑素面无雕琢,较完整。

该寺大雄宝殿还有遗存,台明柱础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其中,大殿中央曾经供奉过佛像的花岗岩须弥座也比较完整。

   尹奉于寺之东北又建瑞云庵,其地就在金代圣水院旧址上,庵前金刚石下有山门一座,额曰:

“明照洞瑞云庵”,过山门原有钟鼓楼一座,现已无存。

原先的那座山洞被命名为“明照洞”,并被雕凿成上、中、下三层,中层石洞作为僧舍面积最大。

此洞光绪年间仿窑洞样式开洞门五孔,中间三孔相通,并有石制门眉、门框,洞中墙体用白灰砌平,洞顶绘有“云龙”图样,旧时两旁供奉十八罗汉像。

洞底有造像一尊,最初供奉释迦牟尼,后改为南海观音。

原先洞中的圣水泉泉眼还可以找到,只是已经被填埋,不再涌水了。

“明照洞”东西有石阶可以登顶,最上一层向南可以俯瞰瑞云庵全景。

  瑞云庵建筑之最奇者,非金刚石塔莫属。

金刚石塔又称“千载寿塔”。

此塔就建在那块高15米的巨大山石之上,是尹奉圆寂后的葬身塔。

金刚石塔青砖缦砌,六角七层密檐式,塔高2.5米,是北京地区不多见的建筑奇观。

该塔民国年间被人拆毁,后补葺,但塔刹已毁,已经不是原貌了。

北京西山的“八大水院”

(一)

(2009-09-0820:

19:

29)

标签:

西山

八大水院

香山文化

北京香山

佛教

香山红叶

香山

乾隆

杂谈

分类:

北京香山园林文化

北京的历史有三千年,八百年以来又是辽、金、元、明、清各个封建王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众多帝王和皇亲国戚、文武宦官,都看中了北京西北郊这块享受山水之乐的宝地,争先恐后地兴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私人别墅。

最先在这里建皇家园林和行宫的是金朝帝王,其中有个最爱游猎的皇帝金章宗,他仅在北京西山一带就建立了著名的“八大水院”。

他从全国各地征召造园大师和工匠,进行修饰,其造园手法既具有南方的高超造诣,又与北方山水的自然美相融合,使我国的造园艺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金章宗在西山一带,选择山势高耸,林木苍翠,有流泉飞瀑,又地僻人稀的山林间修建了八大水院,作为他游西山时驻跸的行宫。

这八大水院至今还都存在,其中海淀区内有六处,石景山区有一处,门头沟区有一处。

 

海淀区的六处水院,有四处位于北安河地区。

沿着驻跸山、金山、阳台山一字排开,由北向南分别为:

 

  ①圣水院

  即黄晋寺,又名黄普院,位于今海淀区聂各庄乡车耳营村西北五里,驻跸山南麓,从龙泉寺向南,穿过杏园折西,过塔坡沟南山梁凹口处便是。

院内有明遗存的明照洞、瑞云庵遗址一座。

位于凤凰岭风景区南侧,在海淀区聂各庄西北面,车耳营村以西的山里。

该寺最早由金章宗完颜景创建,名曰:

黄普院。

明正统二年(1437年)赐额妙觉禅寺;弘治十四年又改称明照洞瑞云庵,俗称“皇姑院”。

明宣德九年(1434年)秋,尚膳监太监尹奉因公出差至昌平,闻州西南有古道场所,去后赞之曰:

“真胜境也”。

他从皇宫退役后落发为僧,偕同尚衣监太监崔安等辈,善舍金帛,原想在明照禅院洞前大兴土木,“因为山水暴涨,坍塌旧基,遂易向南约百十步许......”,另辟场地重建寺庙。

从宣德九秋开工至正统三年春告成,这就是妙觉禅寺的来历。

 

据碑文记载:

玄德九年......命比丘士能督工,第一代开山方欲修造,因为山水暴涨,旧基坍塌,遂易南向约百十步许,于正统三年春建成。

历经五年半时间,建有正殿、后殿、东西厢房四十余间,还建有钟楼、鼓楼。

寺内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十八罗汉、四大天王诸神。

院内有残留的石碑,并能清楚地看到碑上刻有的龙、龟图案。

从残留的碑文证实,妙觉禅寺是因“坍塌旧基”从明照洞瑞云庵前迁移出来的,而非洞寺两庙。

1941年秋,庙舍被日寇焚毁。

寺址及银杏树、古碑尚存。

 

瑞云庵坐北朝南,背依高山,傍临深谷。

山门用大块花岗石砌筑,山门的匾额书“明照洞瑞云庵”。

山门右侧兀出一块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

石高约15米,向旁倾斜,悬出深谷之上,壁陡峭不可攀。

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金刚石塔堪称此处奇观。

庵后有明照洞,是借助天然石洞开凿而成。

 

瑞云庵的遗址以南,两侧深涧之间,此处地势极为开阔,空地上长有一株高大的古银杏树,奇怪的是,它的根上又复生出了一棵新树。

空地上尚有残碑断碣隐没于荒草之间,这里就是妙觉寺的遗址。

残破的寺院山门、天王殿、方丈院等都还存在。

由此向西,经过一条深涧,有几处被当地老乡俗称为“石门”的遗迹,其实是辽代太监墓,现尚有墓塔一座。

  ②香水院

  即妙高峰法云寺,俗称七王坟。

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今七王坟后。

  墓主人为清道光帝第七子奕譞。

他是同治帝的弟弟,光绪帝的父亲,宣统帝的爷爷。

 

七王坟和九王坟相距不远,一个在半山腰,一个在山脚下。

据了解,醇亲王坟(俗称七王坟)和孚郡王坟(俗称九王坟)是目前除十三陵外,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清代陵墓。

全部修缮完成后,将作为重要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但具体以何种方式开放,还要待研讨后再做决定。

醇亲王墓俗称七王坟。

此墓自1868年开始修建,1890年醇亲王病逝后葬于此。

墓主醇亲王名奕譞,为清道光皇帝第七子,是光绪皇帝生父、慈禧太后的妹夫,地位十分特殊,曾任满洲都统、御前大臣等要职。

七王坟墓地由慈禧和光绪赐银5万两买山建造,所在地原是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香水院、明法云寺旧址。

1937年,该墓被盗,但整体格局至今保存完整。

阴宅建筑除碑亭于1998年进行过抢险修缮外,其余损毁严重。

去年文物部门投资30余万元进行修缮,目前损毁严重的过山门、碑亭、石拱桥等都已经消除了安全隐患,恢复解放前旧貌醇亲王奕(奕譞和九王是同母。

光绪是他儿子,宣统是他孙子,他一家出两位帝王,晚清帝系出于他一家,现今爱新觉罗氏最近支都是他的子孙,他本人在历史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