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
《南京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南京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
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
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
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
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
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
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
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
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
然而,新闻不是爽文。
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
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
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
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
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恩障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
并不是。
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
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
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
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
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
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
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节选自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 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 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 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 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C. 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D. 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3)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D.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答案】
(1)D
(2)C
(3)C
【解析】【分析】
(1)D项,“而不讲求营销”表述错误,原文第六段相关表达是“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原文提到的意思是说,创作者不要被流量和情绪所绑架,选项说的是不讲究营销,属于以偏概全。
故选D。
(2)C项,“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表述错误,原文第五段相关表述为“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原文列举数据论证的是警醒媒体从业者们应该恪守自律,而不是题干所说的“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故选C。
(3)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于对创作者创作深度的思考。
A项,“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对创作者创作高度的思考,涉及的范围过大。
B项,“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意思为修改章节笔重写一篇文章更困难,更换一个字比取代一句话还艰苦,与材料含义不符。
D项,“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为上句要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下句主张要创作,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的新格调,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选C。
故答案为:
⑴D;⑵C;⑶C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
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
(2)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
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辩。
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
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
这些建筑的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
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自己的文化属性,而恰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
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方佛罗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
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
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
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
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
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
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
“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
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
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
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
千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壁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这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
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
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
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対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
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筑要想成为精神家园,需要的是乡愁和人文的淬火,而不仅仅是依靠外观的雄伟壮丽。
B. 建筑如果失去了本土的文化精神,模仿得再好,也只是赝品,只能附在别人的文化表层。
C. 中国的建筑风格大体上是兼容并蓄的,不拒绝“洋建筑”,在借鉴中呈现文化主体意识。
D. 建筑一旦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往往会引起质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将“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筑热”对比论述,指出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B. 文章先分后总,指出建筑要植根于历史文化,立足于地方特色,才能找到创新融合的新思路。
C.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推进,论述建筑在借鉴西方与古人时,要立足于本土、历史与文化。
D.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表明有了乡愁与人文的植入,建筑才能成为精神家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是说建筑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
B. 西式建筑热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仿古建筑热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文章对二者都作了否定。
C. 因为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贈、所以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综合整治保护。
D. 建筑在考虑文化基因、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仿效古人、借鉴西方,如此才能有发展有创新。
【答案】
(1)C
(2)A
(3)D
【解析】【分析】
(1)选项C,不拒绝“洋建筑”,理解有误。
原文说的是,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
故答案选C。
(2)选项A,指出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理解有误。
文中并没有说带来的危害。
故答案选A。
(3)选项A,是说建筑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
理解有误。
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选项B,文章对二者都作了否定。
理解有误。
原文说的是,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
选项C,强加因果。
原文说的是:
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
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
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
故答案选D。
故答案为:
⑴C;⑵A;⑶D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香何来
张玮
文学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建立书香社会”。
书籍,真的是有香味的吗?
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
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
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
纸和墨都是好东西,是大地上长出来的阳光下的生命。
大地上的植物经过很多环节,最后转化为书,也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开花结果。
它的香味更深地藏在了里边,我们一遍遍读书,打开它,也就是在享受它的气息。
眼下我们谈到阅读难免会有一种忧虑,就是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好像真的出现了阅读危机。
其实,我们尽可以放心,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这种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人类这个与生俱来的嗜好并没有改变。
问题在于其他,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
网络上的小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量,杂志、报纸、书籍的出版也増加到前所未有的数量。
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印数是一两万十几万不等,而放到网上,短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能达到几十万。
这又使我们不免疑虑:
纯文学作品在短时间里,会有几十万的阅读量吗?
原来,为数不少的人也就是用鼠标点开看一下,然后就走掉了。
他们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有深度的阅读少了,浮光掠影的阅读多了。
据统计,当下的纯文学印刷量已经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翻了好几倍,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教育程度的普及与提高,不同程度上使总的阅读量都较前大为増加了。
看来对文学阅读的忧虑,主要是因为缺少高品质的阅读者。
现在的阅读大半是闻不到书香的。
这除了因为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宇深处的蓄藏,还因为更多是从荧屏上阅读的缘故。
比起印刷的书籍,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离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太远了。
从荧屏上捕捉一些信息还可以,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
所以,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カ的人却不多。
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
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
不过,当我们真的离开荧屏回到书籍,那又会怎样?
现在打开一份杂志,翻阅书店或街摊上摆放的一些读物,情况也并不美妙。
对不少人来说,这些读物里面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本来是很好的纸印出来的,应该有书的香气,可是由于上面印的是许多不洁的内容,等于藏纳了污垢,这让我们从哪里去找书香?
一个留恋美好阅读的人,除了自己要苦苦寻笕好书,还要同时忧虑这个世界。
他常常想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忧虑,可是渐渐发现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实用主义盛行,到处是只问实利,不问手段。
他们痛苦地发现,有许多人为了商业利益,正不断推广文化垃圾,而优秀之作却没什么影响力。
那些适应商品社会游戏规则、沉醉其中的人会名噪一时,而那些深沉的阅读者,在群众中却显得很不合时宜。
急功近利型的写作,让那些对时代对读者对自己都有承诺的人感到越来越疲惫,因为日复一日的磨损,无论对肉体还是精神,都是严重的消耗。
文明之地不是以金钱多少来界定的,幸福之地也不是这样来界定的。
有人说庸俗与否只是个人事情,并不妨害别人。
其实哪有这样简单?
庸俗的人一旦管理了一个社区,他就会让全社区按他的低级趣味运行,到处散发出庸俗的气味。
这样的地方,我们还怎么能闻到“书香”?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
这辈子能到一个大地绿色蓬勃、人们手不释卷的地方去生活,那个地方不需要十分富有,但那里的人群是能够安静读书、不吵闹别人的。
是的,爱读书的地方一般都是绿色较多的,日子也安稳富裕。
说到底,书香扑鼻之地,也就是人类生存的幸福之地。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内容分析和艺术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统计,当下纯文学的阅读总量比以前大为増加,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质量也比以前大大提高。
B. 作者认为依赖现代传媒(比如网络)的阅读,不利于引发人们的思考力,很难建立书香社会。
C. 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阅读的现状,表达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忧虑。
D. 作者感叹当下社会“实用主义”盛行,产生的文化垃圾严重地消耗着人们的肉体和精神。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的“书香”包含了哪儿层含义。
(3)作者认为,从屏幕上阅读,难以慢慢揣摩文字。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C
(2)①书籍里藴藏着植物的气息,散发墨和纸张的气味。
②书籍中有美好的内容,读书过程中有着读者的思考。
③书中蕴含着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同意,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力的人却不多。
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
【解析】【分析】
(1)选项C,曲解文意。
“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忧虑”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期待”。
从文本内容可知: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
这辈子能到一个大地绿色蓬勃、人们手不释卷的地方去生活,那个地方不需要十分富有,但那里的人群是能够安静读书、不吵闹别人的。
故选C。
(2)根据对文章标题“书香何来”的把握,结合文本内容理解“书香”的含义,有以下文本内容可供答题使用:
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
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
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
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
现在的阅读大半是闻不到书香的。
这除了因为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宇深处的蓄藏,还因为更多是从荧屏上阅读的缘故。
一个留恋美好阅读的人,除了自己要苦苦寻笕好书,还要同时忧虑这个世界。
(3)首先考生要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如果是认同,就要结合文本中内容进行思考和作答,根据对以下原文内容的把握:
比起印刷的书籍,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离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太远了。
从荧屏上捕捉一些信息还可以,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
所以,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カ的人却不多。
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
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
考生可以从荧屏阅读的弊端上进行作答,深刻反思现代阅读的现状,进而去呼吁纸质的“书香”阅读。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书籍里藴藏着植物的气息,散发墨和纸张的气味。
②书籍中有美好的内容,读书过程中有着读者的思考。
③书中蕴含着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⑶同意,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力的人却不多。
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
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
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书香表层含义书籍里蕴藏的植物的气息和书籍里散发的墨和纸张的气味。
深层含义读书过程中读者的思考、书籍中美好的内容和书中蕴涵的作者对时代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⑶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
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
思路是:
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
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从荧屏上阅读,难以慢慢揣摩文字,都要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本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思维革命。
它将人类思维从有限的因果关系中解放出来。
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
一方面,微观史学研究将更趋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将更趋严重。
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
作为极其古老的认识活动,史学一直是人类实现自我认知、达致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
原始社会末期,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建构群体内部的认同,从而维系了较大规模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史学更是在促成民族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
蒙元和满清,虽为少数民族所建王朝,但都自觉继承了为前朝修史的文化传统,其动因之一就是为了确立本王朝在这一时间体系中的位置。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能长盛不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民族共同体,离不开传统史学在推动群体认同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历史学宣言》中呼吁史学家们摆脱微观史学的狭隘局限,为人类思考现在及建设未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这对于正在大数据时代走入史料无限之境的史学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及时的提醒。
大叙事需要宏大的形式和时空,但这两者都非其本质。
大叙事之“大”,主要体现在史学家的人文情怀上。
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兼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藉此颂扬乃至炫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曾经焕发出的勇气和荣光。
经典之为经典,除其事实详核外,更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
大数据时代,凡一切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都有可能由信息技术全部或部分代劳,唯有人文情怀是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技术无法染指。
作为一门思考人类自身的人文学科,史学必须警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所导致的工具性话语霸权。
唯大情怀者才能驾驭好大数据、利用好大数据,书写出真正关注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伟大叙事。
(摘编自许兆昌《大数据时代史学更应有大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思维革命,使人类思维不再受制于因果关系。
B. 大数据促进了微观史学研究的发展,但也使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更趋严重。
C. 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与大型史诗都属于史学的范畴。
D. 大数据时代里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