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315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预制T梁质量通病与防治

(1)、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造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漏筋现象,其直径通常在15以下。

原因分析:

 

①砼入模后振捣质量差、次振捣或漏振,轻为麻面,重为蜂窝;

②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抽拔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上与模板之间; 

③新拌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④浇筑前没有在模板上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砼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⑤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近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预防措施:

 

①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从插入到拔出的时间以控制在20s为宜,插入下层510,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位置;马蹄上口斜面宜作为砼分层控制的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式振实; 

②新拌砼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置时间过长的未初凝砼可拉回拌和站按设计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和;

③T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在浇筑上部砼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砼表面出现麻面; 

④浇筑砼时,无论哪种模板,均需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封堵可能漏浆的缝;

⑤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用脱模剂涂刷均匀。

修补方法:

 

①用稀草酸溶液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大不宜超过1; 

③水泥浆的配比为1:

2或1:

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搅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④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⑤修补完成后,用麻袋保湿养护。

(2)、蜂窝:

 

蜂窝是指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的蜂窝状孔洞。

 

原因分析:

 

①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②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砼坍落度过小;

③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 

④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和易性差,造成局部砂浆过少,混凝土离析。

预防措施:

 

①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并洒水湿润,浇筑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间; 

②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和水泥重新拌制;

③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的工作度相适应;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漏振,尤其要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④砼拌制时间应足够,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修补方法:

小蜂窝按麻面修补,大蜂窝修补方法如下:

 

①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清洗干净;

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③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

2~1:

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为13%的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④用抹子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尺将棱角取值;

⑤、修补完成后,保湿养护。

(3)、孔洞:

 

孔洞是指砼表面超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着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原因分析:

 

①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砼下料时被钢筋和波纹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②砼流动性差或砼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砼浇筑不畅; 

③未按浇筑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预防措施:

 

①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水平分层,采用浇筑马蹄部分,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他部位砼采用大料,按上述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②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要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以确保砼不出现空隙; 

③砼配合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砼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并在砼运输、浇筑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砼不离析; 

④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料厚度,走动卸料,避免吊斗直接一次卸料过多; 

⑤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砼当中。

 

修补方法:

 

①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砼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方倾斜,下部方正水平;

②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棉纱填满,保持湿润72h; 

③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应与原砼一致,为减少新旧砼之间的空隙,水灰比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的1/10000的铝粉; 

④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砼强度高一级的细石砼或补偿收缩砼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砼接触面出现裂缝。

(4)、“烂边”和“烂根”

原因分析:

 

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或橡胶带结合不紧密,振捣时砼表面失浆造成的。

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时出现砼蜂窝、麻面。

另外,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缝,也造成T梁“烂边”和“烂根”的原因。

 预防措施:

 

①接缝处贴橡胶海绵条,预制台座包边角钢表面粘贴橡胶海绵,以防止模板振捣时底边脱开台座,每次合模前发现海绵条烂掉的要重新粘贴; 

②在保证马蹄振捣的情况下,将原先每两道横隔之间的附着式振捣器适当减少到1个,并将振捣器位置调高,避免振捣器太靠近模板底边、拼缝; 

③拼缝两侧的振捣器起振时要保持同步,若不同步,模板拼缝的漏浆会增多。

修补方法:

 

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的处理办法进行修复。

 

(5)、水纹 

原因分析:

 

①砼出现泌水现象,在砼振捣后,贴壁出现水纹; 

②浇筑完马蹄后,浇筑腹板时误开附着式振捣器,上部浆体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 

③附着式振捣器振动力太大,模板轻微松动,模板与砼表面吸附力形成水纹。

预防措施:

 

①调整附着式振动器位置及每次开启时的位置与台数;

②拉紧模板对拉杆,可以采用双螺帽加强。

 

修补方法:

用砂纸或砂轮磨掉即可,亦可不作处理。

(6)、错台、跑模 

原因分析:

①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不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嵌缝; 

②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受振后胀开程度不一;

③砼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振捣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预防措施:

  

①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底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可每预制50片T梁即检修加强模板一次; 

②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保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 

③装模板时叮嘱操作工人检查拉杆的工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的拉杆螺母和已变形拉杆,砼侧压力比较大时,拉杆使用双螺母,振捣强烈时在螺母底下加垫减振弹簧垫片,防止拉杆蹦丝而出现跑模,亦可用精轧螺纹钢当对拉杆使用。

 

修补方法:

 

①将错台高出部分、跑模部分用铁钎凿除,露出碎石,使新茬表面比构件表面略低,稍微凹陷,呈弧形; 

②用水将新茬面冲洗干净,洒水使砼结合面充分湿润; 

③在基层处理完后,先抹一层水泥素浆打底,然后用1:

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自下向上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大力将砂浆压入结合面,反复搓动、抹平,修补用的水泥应与原砼品质一致,砂子用中粗砂,必要时掺拌白水泥,保证砼颜色一致; 

④为使砂浆与砼表面结合良好,抹光后的砂浆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

(7)、切角

切角指T梁张拉起拱后,梁端头马蹄底边砼发生斜截面破坏后掉角。

原因分析:

 

T梁张拉起拱后,支撑方式发生变化,由张拉前的面支撑改为线支撑,易发生斜截面剪切破坏。

 

预防措施:

 

把T梁底座楔形块前钢模板调低1,上面垫板一块宽10、厚的1的胶合板,这样张拉时支撑线随胶合板滑移,就不易发生斜截面剪切破坏的情况了。

 

修补方法:

打掉碎裂的砼切角,立封端模板和端砼一起浇筑。

(8)、裂纹

T梁裂缝主要由变形引起,称之为非结构裂缝,指变形得不到满足,在构件内部产生自应力,当该自应力超过混凝土允许应力时,引起混凝土开裂,多出现在T梁顶面和翼板底面。

 

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浇筑后处于塑性阶段,砼早期养护不到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砼开裂; 

②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结构随着温度变化受到约束时,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裂强度时,混凝土便开裂,即会产生温度裂缝; 

③过度振捣造成混合料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大;

 ④拆模过早或养护期内受扰动等因素有可能引起砼裂纹的产生。

 

预防措施:

 

 ①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浇筑时的温度,安排在早、晚或温度低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后及时养护,翼板顶面用湿麻袋覆盖,避免暴晒; 

②振捣密实而不离析,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收缩量;

③根据外界温度控制好拆模时间。

修补方法:

 

对于细微的裂缝可向裂缝灌入纯水泥浆,嵌实后在覆盖养护,或对裂缝进行清洗,干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行表面封闭;对于较深或贯穿的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

(9)、花面

原因分析:

  

①砼浇筑时,模板会因投料和振捣器激振,溅上许多水泥浆或在翼板模板上残留有未清理干净的水泥浆,拆模后在砼表面留下白斑点; 

②脱模剂涂抹不均或模板未清理干净,局部油脂集中,超模后成黑斑;

 ③腹板表面有石子的地方水分少、蒸发快、颜色浅,无石子的地方水泥浆较多、混凝土颜色较深,造成砼表面颜色不一致。

 预防措施:

 

①浇筑梁腹板时,用彩条布遮盖翼板底模板,防止散落到模板上;在浇下一层砼前将侧模板上溅落的水泥浆擦洗干净; 

②拆模以后用钢丝刷将模板上的灰渣清理干净,铁锈要用细砂纸擦拭干净,清理完后,用质量好的脱模剂均匀涂刷模板表面,用量应少,现油光即可,如果脱模剂过多会往下流造成砼局部颜色发乌,砼面颜色一致。

 

修补方法:

 

用细砂纸将黑斑精心打磨掉,即可现出砼本色。

对于白斑一般情况不作处理,当白斑处砼较松散时可按麻面的修补方法进行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