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068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docx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二

包头市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

(二)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1.(6分)(2017高一下·山东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

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有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

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

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

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

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深重的哀伤。

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

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

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

《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

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

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

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

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

(1)下面对“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

B.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

C.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

D.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

(2)以下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A.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

B.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

C.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

D.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

B.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己。

C.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D.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

2.(9分)(2019高三上·广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

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不同,5G是一种“量子跃迁”。

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

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

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

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

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

此外,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

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物连接起来。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

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5G时代将会颠覆什么?

》,《深圳商报》2019年1月13日)

材料二:

在3GP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是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C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

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

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图一:

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        图二:

各公司在Polar码上的专利数

(摘编自《透视5G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8年5月14日)

材料三:

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但在5G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告别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已经捉襟见肘。

在5G领域,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之所以在1G、2G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如今,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比美国和欧盟的人口总和还要多30%左右,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行业企业快速成长,都从客观上促进了5G产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5G时代,中国领先了吗?

》,《北京科技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四:

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

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

同时还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

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

怎样能够让5G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

此外,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

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

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

我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

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

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

专家表示,想要跨越这“三座大山”,构建开放、智慧和融创的5G产业环境是必须的。

(摘编自《5G商用:

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图一上看,在高通主导的LDPC码上,绝对数量上三星拥有的专利最多,但其他各方也有不少的专利,且专利数量份额相对较为均衡,很难做到一家独大。

B.从图二上看,在华为主导的Polar码上,华为几百件的专利不算很多,但其他公司的专利布局很多都是个位数,华为在这一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C.综合两项专利数量和投票结果,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高通,虽然在数字通道上败北,但在控制通道上扳回一城,长远看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

D.从5G标准投票会议的结果看,各方都想把标准定在自己专利比较多的方案上,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由高通主导的LDPC胜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既是一次技术跃进,也会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会将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

B.5G技术相比3G、4G具有“快”、“稳”、“密”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未来将催化出“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

C.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绝对领先地位,凭借人口、市场、技术和政策上的潜力和优势,中国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D.5G改变社会的美好愿景让人充满期待,但在应用场景与商用化上依然充满挑战,产业链上下游通信企业必须短时间内做好冲刺准备。

(3)为应对5G商用化的挑战,我国通信行业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12分)(2019高二下·莆田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眼金睛

侯发山

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

一般杂技演员都有绝招,否则,难以在这个行当里混,一招鲜,吃遍天嘛。

可能大家都看过“口中喷火”的杂技,演员嘴里能喷出长长的火龙,或一团一团的火球。

大高早就不玩这个了。

按他的说法,这个是初级的,他玩的是眼中喷火,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

想想就很精彩,刺激。

当初,这个杂技没名字,传得久了,大家就叫它“火眼金睛”。

大高有个徒弟叫阿三。

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

阿三一直想学习“火眼金晴”,这也是他当初拜大高为师的原因,大高没有答应。

问的次数多了,大高就告诉阿三,说眼里喷火是所有火术表演中最危险的,演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艺,竭尽所能去保证自身和周围观众的安全。

因为表演过程需要火焰、易燃物和有毒燃料的参与,一不小心非死即伤。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阿三却不以为然,以为大高自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跟老辈子那些师傅一样,都要留一手。

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

阿三耳濡目染,加上偷偷观看师傅练习,也学得八九不离十。

私下里,阿三瞒着师傅训练。

阿三练习的时候,没有使用燃料,他倒不是怕危险,怕被师傅发现,就用水来替代燃料练习,练习的重点是如何控制喷射的方向和连贯性。

这天,阿三的老父亲老树来看望阿三。

阿三正在配燃料(这个配方大高倒没有隐瞒,每次表演都安排阿三配制),当晚有一场表演,阿三不敢怠慢。

老树看到地上滚落的空酒瓶,顺嘴问道:

“用酒代替燃料?

咋不用汽油和酒精呢?

”阿三说:

“师傅说过,汽油和酒精是最危险的,千万不能使用,一不小心就会烧伤演员。

老树问阿三:

“你还没学会‘火眼金睛’?

阿三哀怨地说:

“师傅不教我。

老树叹口气,好久,才恨恨地说:

“当年我送你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个独门绝技。

阿三说:

“我偷偷学着呢。

“阿三,阿三。

”前台大高在喊。

“来了,师傅!

”阿三应答着出去了。

大高说:

“阿三,今天晚上你表演‘火眼金睛’。

“师傅,我,我……”阿三有点不自然,莫非师傅知道自己偷学的事儿?

大高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拍了拍阿三的肩膀,说:

“今天不是你老父亲来了吗?

你就好好给他老人家表演一番,我知道你能行的。

不慌张,我给你当助手。

“师傅……”阿三的不自然很快被感动代替。

接下来,大高就给阿三讲解了几个要点,然后鼓励他上台表演。

就这样,阿三几个跟头的热身之后,开始正式表演“火眼金睛”。

没想到,两股火苗刚从阿三的眼里喷出,只听阿三“啊”地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停地在大桌上翻滚——阿三的两只眼睛着火了!

大高明白过来后急忙扑火。

后来,阿三被送往医院,性命无忧,两只眼睛给烧毁了。

阿三的父亲老树要到官府告大高。

大高求情道:

“阿三残废了,今后怎么生活?

不如让他跟着我,我保证一辈子照顾他,并教他几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杂技。

老树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后来,师傅两人无意中说起那次意外。

大高说,那次燃料被人更换,添加了汽油。

阿三大吃一惊,气愤地说:

“师傅,果真如此?

您怎么不报官啊?

“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

”大高说罢,长叹一声。

其实,大高已经猜测到,那次从中做手脚的是阿三的父亲老树,害怕自己吃官司,来了个恶人先告状。

大高知道,一旦猜测被证实,老树的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

阿三呢?

他如何接受这个现实?

所以,大高没有报官。

有一次回家,阿三跟父亲老树说起这事。

老树默了半天,才说:

“阿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你要好好待你的师傅!

阿三懵懂地点了点头,感觉这天父亲跟往常不一样,有点怪怪的。

不过,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以至于到了今天,这门杂技也就失传了。

(节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6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事巧妙,开篇入题,简单的一句“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B.“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既暗示了阿三没学到“火眼金睛”绝技的原因,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大高认为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所以他虽然怀疑老树在燃料中做了手脚,却只好无奈地做出了不报官,自己一辈子照顾阿三的选择。

D.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巧用俗语,朴实无华而又极富表现力,像文中的“一招鲜,吃遍天”“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读来自然亲切。

(2)小说开头描写杂技“火眼金睛”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为什么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7高二下·山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刺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

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

统和十四年始仕。

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

韩家奴曰:

“利己误人,非吾所欲。

”乃归直取牛。

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

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

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

尝从容问曰:

“卿居外有异闻乎?

”韩家奴对曰:

“臣惟知炒栗:

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

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

不知其他。

”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

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

“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

今之徭役何者最重?

何者尤苦?

何所蠲省则为便益?

补役之法何可以复?

盗贼之何害可以止?

”韩家奴对曰:

“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

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

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

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

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

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

‘严刑峻法。

’太宗笑曰:

‘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

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兴,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

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

“授卿以翰林之职。

朕之起居,悉以实录。

”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

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

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

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

帝见,命去之。

韩家奴既出,复书。

他日,帝见之曰:

“史笔当如是。

”帝问韩家奴:

“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

”韩家奴以穆宗对。

帝怪之曰:

“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

”韩家奴对曰:

“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帝默然。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B.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C.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D.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书令,古代官名,指中书省的长官,掌管传宣诏命等事宜。

中书省和尚书省、门下省并称“三省”,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

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额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

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庙号。

帝王死后,奉入宗庙祭祀,都要给予相称的尊号。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

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

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

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

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不迎合皇上心理,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4)把文中划横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②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

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7·菏泽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小题。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①

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②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③,我自思量禹。

【注】①嘉泰四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为北伐做准备,词作于这期间。

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为当时府郡的行政中心。

②矻矻(kū):

勤劳不懈的样子。

③金山:

在镇江西北的长江中。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叠词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2)知道上却侧重怀古,下阕侧重感今,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6分)(2016·湛江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共3题;共7分)

7.(3分)(2017·衡阳模拟)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台湾民众对日本将核灾区食品输台一事表示强烈反对,而台湾当局对反对声充耳不闻,反而敦促行政管理机构优化作业流程。

B.港剧的黄金时代,人才济济,那个时代红起来的明星,有些现在还活跃在娱乐圈,如黄日华、苗侨伟、梁朝伟、周润发等。

但也有很多明星只是昙花一现。

C.只有尊重对方的人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刚愎自用的人往往到最后都会成为孤家寡人,非失败不可;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无疑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D.全国各地的疑难病症患者慕名找她问诊,无论是名流达贤,还是普通百姓,她都等量齐观,尽职尽责,认真仔细,把治病救人作为医生的神圣职责。

E.有人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发布一些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言论,公安部门对这些甚嚣尘上的做法和言论进行了打击和辟谣。

8.(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样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B.晚清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中国的征服,使中国文化的底气显得有些不足。

C.苏宁已不再只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此次入辽十周年庆典,苏宁在重视价格策略的同时更加重视服务策略,发起“价格+服务”等多方位的价值战。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9.(2分)(2016高三下·揭阳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他们是科学家,是我国科学发达和经济振兴的主要希望所在。

他们不断刻苦学来的达到世界水平的专门知识不是人人轻易能够掌握的。

      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定不移的忠诚,他们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名利,      祖国和人民需要,      是分内     分外,他们   勇敢而顽强地努力钻研的高贵品质,      是任何一个共产党员、任何一个爱国志士所能够和应该学习的。

A.而且只要无论 还是 都 却    

B.而且只有不管 或者 也 都    

C.但是只要不管 还是 都 却    

D.但是只有无论 或者 也 都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3分)(2019高二上·金华期中)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

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________。

预计到2015年,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________。

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

11.(7分)(2020高三下·北京开学考)语言基础应用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

(A)梧桐叶大,易受风。

(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