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83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docx

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下面选项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其中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短路,并且电流表示数不随人体重的改变而改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无论压力增大还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不管变阻器阻值变大还是变小,电压表都相当于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

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

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33.2gB.43.2gC.31.8gD.35.8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即1个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还有一个5g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

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

故选C。

3.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空心铁球和空心的铜球质量、体积都相等,分别给它们装满水后,再比较它们的质量

A.铁球的质量大B.铜球的质量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根据ρ=

得V=

可知,则铜的体积小于铁的体积。

但两球的总体积相等,则说明铜球内部空心体积大于铁球内部的空心体积,将两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则铜球装的水多,所以最终铜球的质量大。

故选B。

4.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

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

)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A.10克B.8克C.9克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

∴溢出的水体积:

V=

=

=10×10-6m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排=V金属球=V,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m酒精=

酒精V排=0.8×103kg/m3×10×10-6m3=8×10-3kg=8g

故选B。

5.有一体积为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A错误;

B.此固体的密度

故B正确;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不变,故C错误;

D.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甲物质的密度为2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5g/cm3,各取一定质量的甲、乙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A.2∶5B.5∶2C.4∶5D.5∶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两者的体积,利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表示出混合后的密度,可以得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

【详解】

设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混合后的总质量

混合后的总体积

甲乙混合后的密度

由此可得

故选C。

7.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0cmB.中学生100m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50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中学生百米速度在7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是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8.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

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

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

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取器材:

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

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1∶1B.1∶2

C.4∶3D.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

所以

,又因为V甲/V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故C正确。

故选C。

10.下列客观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一项是()

A.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9℃B.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5kg

C.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8dmD.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1.6m,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0.8m=8dm,故C符合题意;

D.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mL,故D不符合题意。

11.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

瓶底的面积为S,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

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可得,瓶中剩余液体的体积

瓶中未装液体的体积为

则瓶的容积为

根据

可得液体的密度

故选D。

12.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a、b两点距水面的深度相同,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

)()

A.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B.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C.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多

D.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容器内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甲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中液体的体积,根据

可知,甲中液体为水,乙中液体为酒精。

A.因为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两个容器完全相同,所以,a、c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根据

可知,a、c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又因为容器内所有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所以,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质量比酒精小,故A错误;

B.因为a、b两点距水面的深度相同,两个容器完全相同,所以,a、b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根据

可知,a、b两点水平面以下上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又因为容器内所有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所以,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比酒精小,故B错误;

CD.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抽出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

可知,抽出的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又因为容器内所有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所以,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少。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

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1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绘制了密度图象,新阳同学忘记了画水的密度图象,他应该画在()区域

A.A区域B.B区域C.C区域D.D区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

水的密度为

,当水的体积为

时,水的质量应为10g,结合图可知,水的密度应该画在C区域,故ABD错误,C正确。

15.甲金属的质量为3kg、密度为ρ1,乙金属的质量为4kg、密度为ρ2,如果把这两种金属合成一合金球(忽略体积变化),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为

A.(3ρ1+4ρ2)/7B.7ρ1ρ2/(3ρ1+4ρ2)

C.7ρ1ρ2/(4ρ1+3ρ2)D.(4ρ1+3ρ2)/7

【答案】C

【解析】

【详解】

可得,甲、乙金属的体积:

则合金球的体积:

合金球的质量:

则合金球的密度:

故选C。

16.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容器盛的是甲液体

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体积V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根据

可知

相同木块在a、b中都处于漂浮,则所受浮力

根据

可得

由图可知

所以

所以,由此可知,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故A不正确;

B.因为

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故B不正确;

C.由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且

根据

,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C不正确;

D.木块在a、b两容器中都处于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由于两个木块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

可知

故D正确。

故选D。

17.现有密度为ρ=5g/cm3的某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小球,一个球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

mb=6:

5,体积之比为Va:

Vb=2:

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球是空心的

B.空心小球的平均密度是3g/cm3

C.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与空心球的总体积之比为2:

5

D.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为8:

15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两小球密度之比为

密度大的为实心,因此a球是空心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

,因此空心小球a的平均密度是3g/cm3,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空心小球中实心部分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体积之比: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与空心球的总体积之比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18.下列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

B.

玻璃的温度与加热时间

C.

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D.

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象形状不是正比函数图象,故A错误;

B.玻璃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而图象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曲线:

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根据m=ρV,铝块的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

D.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19.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球一定为空心B.A球和B球一定为实心

C.A球和B球不可能是实心的D.三个金属球都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金属球A的密度是

同理金属球B的密度是

金属球C的密度是

因为

,并且三个金属球由同种材料制成,所以球C一定是空心的;而A、B两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故选A。

20.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细线、量筒

B.水、细沙、刻度尺、天平(无砝码)和量筒

C.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D.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要测出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需测出其质量和体积;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可用刻度尺测出边长,然后计算体积,或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

【详解】

A.由刻度尺可以得知金属块的体积,但无法测出金属块的质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根据天平的特点,将量筒放左盘,向右盘加细沙,使天平平衡,然后再将金属块放入右盘中,再向量筒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此时量筒中水的质量等于金属块的质量,读出水的体积数,结合水的密度计算出水的质量,可得金属块的质量,最终可得金属块的密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石块的质量,便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可用量筒和水测出金属块的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