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736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社交礼仪.docx

第三章社交礼仪

第三章社交礼仪

一、见面与介绍

(一)握手

1、握手的由来: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

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

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

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2、握手的顺序:

主人、女士、年长者、社会地位高者享有主动权。

3、握手的规矩:

通常,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与ETSU教会的司机握手的例子)。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

多人同时握手时,不可交叉握手,待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表情要自然,友善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或者对方眼睛与鼻子之间的三角区,不要看着第三方。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洪森首相、泰国诗琳通公主),日本人是行鞠躬礼。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时拥抱、亲脸、贴面颊等。

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顺其自然,不必拘禁。

4、握手的含义:

支持、信任、祝贺、安慰、欢迎

(二)介绍

1、为他人作介绍:

(1)掌握介绍的顺序:

主人、女士、年长者、社会地位高者享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

(2)讲究介绍的礼仪:

(手的动作)。

2、自我介绍:

(1)实事求是;

(2)态度真诚

(3)角度:

(从介绍自己姓名的含义入手,IamYang,butIamnotyoung;从自己所属生肖入手;从自己的职业入手。

(4)自我介绍的艺术:

寻找适当的机会;当多人在场时(“我们认识一下好吗?

”“我是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周连勇”);引发对方先作自我介绍(诸如:

“请问您尊姓大名?

”“您是”)

(三)名片

1、名片的种类:

(1)社交名片(姓名、地址、电话号码)

(2)职业名片(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单位、职称、社会兼职)

(3)商务名片(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单位、职务、营业范围)

名片的规格:

(10厘米长×6厘米宽),通常为(9×5、5cm);

2、名片的用途:

(1)交往;

(2)致意(逢年过节);(3)送礼(送鲜花、花篮给友人);(4)留言(人不在);(5)请柬(熟人)。

3、索取名片的技巧:

(1)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

(2)谦恭地索取对方的名片:

我可以得到一张您的名片吗?

4、交换名片礼仪:

(1)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双手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不要将字体倒着给对方。

接受名片时,应用双手接,浏览一下并适当寒暄,切忌不看而直接放入口袋。

不要将名片放到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或遗忘在桌子上或随意丢弃。

(2)若对方是外宾,宜将名片上印有英文的那一面对着对方。

(3)双方同时交换,右手递,左手接;

(4)接过名片后讲“幸会”等话语,认真看或小声读;

(5)妥善收好。

5、名片的保存:

(1)按字母顺序分类;

(2)按行业分类(文化界、教育界、企业界);

(3)按国别或地区分类。

二、交谈与交往

(一)交谈技巧

1、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2、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朝韩敏感关系的话题

3、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话不投机半句多;忌看钟表,打哈欠;扫地。

(二)交谈礼仪

1、交谈时的目光(恭敬、友善、同情;):

目光很凶,能杀人

2、交谈时的距离:

(1)陌生人:

间距1.5米左右;

(2)熟人:

1米左右;

(3)亲友:

0.5米左右(可以交头接耳)。

3、交谈时的动作:

手势的幅度不宜过大,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或摆弄衣角。

4、常用礼貌用语

(三)交友艺术

1、选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2、慎交合得来的异性朋友

(1)意气相投的普通朋友(同学、同事,互相信任;纯真友谊):

有良好的社交圈的人的生活质量会更高,同时家庭、工作都比较满意的话。

(2)情投意合的男女朋友(男青年不要过分拘谨和粗鲁;女青年不要过分矜持和随便);中庸之道最合适,过犹不及。

(3)结婚后仍可与异性交往,但要掌握分寸,不可超出友谊的界限。

3、善交有真才实学的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四)舞会、沙龙与社交禁忌

(一)舞会

1、舞会的组织

(1)时间:

周末、节假日晚8点—10点

(2)地点:

交通方便,地方宽敞

2、参加舞会

(1)容貌整洁:

夏天冲个澡,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赴会。

(2)服装适宜:

合身、轻便,不穿钉子皮鞋、凉鞋、拖鞋,不戴墨镜。

(3)讲究公德:

参加舞会前数小时不吃葱蒜、韭菜、萝卜干等带刺激气味的食品;不在舞场乱扔果皮、纸屑等。

3、邀舞礼仪

(1)选择舞伴:

第一支舞曲和最后一支舞曲不宜邀请有舞伴者。

三支舞曲过后

(2)邀舞礼仪:

①征得被邀者的男伴或女伴同意;②不要牵手;③舞后送回并致谢。

4、拒邀礼仪

(1)不会跳;

(2)累了;(3)等下一曲吧。

(4)两位男士同时邀请怎么办?

(可同时拒绝)。

5、跳舞时应具有的风度

男士:

表现绅士风度;

女士:

展现淑女风采;

(1)神情自然;

(2)说话和气;

(3)交谊舞胸间一拳间距;

(4)动作优雅(不可叼着香烟跳舞)。

(5)三不:

不吸烟,不戴墨镜,不戴口罩。

(二)沙龙

1、沙龙的含义:

Salon,是意大利语,原意为大客厅,进入法国后引申为贵妇人在客厅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

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55)。

她出身贵族,因厌倦烦琐粗鄙的宫廷交际,但又不愿意远离社交,于是在家中举办聚会。

在欧洲的中世纪的时候,这个Salon是上流社会中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等人相互交流、铺撒关系网、交际圈的中心之地。

在Salon文化的范畴内,主导各位显赫权贵、或是富豪、大思想家、大文豪们的不是什么权威之人,而是一些女性。

这些女性充当了从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Salon文化的先锋角色,在任何一个知名的Salon内,它的名望都不是来自当世名人,也不需要多少贵族的资助,它都是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位杰出的女主人。

于是在众多的Salon之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一个有名的Salon往往会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主人,比如某公爵或伯爵的夫人。

而成功地主持一个Salon可以为她们赢得社会的赞誉,透出众多上流社会的人物,她们甚至可以主导一个时代的风气。

2、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

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3、沙龙的类型(5种):

(1)社交性沙龙;

(2)学术性沙龙;(3)文艺性沙龙(娱乐);(4)联谊性沙龙;(5)综合性沙龙。

4、举办沙龙的条件(3个):

(1)有一个宽敞的场所(客厅、草坪);

(2)有声望的沙龙召集人;

(3)慷慨的沙龙组织者(饮料、点心)。

5、出席沙龙礼仪:

(1)衣着整洁;

(2)按时出席;

(3)谈吐文雅。

(三)社交禁忌

1、忌开玩笑过度:

(1)看对象;

(2)看时间;(3)看场合;(4)讲究内容。

2、忌随便发怒:

3、忌恶语伤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出口伤人,覆水难收

4、忌飞短流长:

东家长,西家短。

嚼舌头、长舌妇,传播小道消息,小广播,不招人待见。

5、忌言而无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子云:

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些年来,我们见过太多的贼喊捉贼的骗子,口口声声诚信为本,实际上骗你没商量。

河北大学校长博士论文涉嫌抄袭。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6、忌衣冠不整:

7、忌忘恩负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忌以德报怨

8、忌不尊重妇女。

三、日常交往中的礼仪

(一)守时:

守时践约是国际交往中极其重要的礼貌。

失约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过早地抵达会时主人措手不及,迟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若因故迟到,须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致歉。

因故不能赴约,应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肯尼亚人的慢节奏。

(二)尊敬老人和妇女:

这是一种社会公德。

女士优先表现在上下楼梯或车辆、进出大门、穿脱外套大衣和入座、离座、与女士同行时走在靠马路一侧等。

(三)个人的习惯与容貌:

人们对一个人的初次评价都是根据他们的印象,因而对你个人的容貌应特别注意,即以貌取人。

要注意自己的衣服、鞋子、头发、胡须、指甲盖长短和是否干净,女士还要注意汗毛(不要透过丝袜露出来),穿晚礼服、游泳衣或者短袖衣服时,须把腋下的毛刮掉。

在众目睽睽之下梳洗是很不礼貌的。

唯一例外的是,现在大家公认女士可以当众擦粉、抹胭脂、涂口红。

但不能当众修指甲、梳理头发或者清理耳朵、牙、鼻、嘴或眼睛。

公开露面前,须将衣服穿好,并把扣子扣好。

携带一块干净的手帕。

折叠好的手帕要打开以后再用。

手帕可以用来擦鼻子、眼睛或者汗,但不要用来清理耳朵或者吐痰。

如果想擤鼻涕,就须擤到手帕里去,千万别擤到地上去,应尽量声音小些,使大劲擤鼻涕时很不礼貌的。

手帕用过后,切不可再看里面擤的是什么,也不可将手帕放在桌上。

在西方,人们认为吐痰是很不礼貌的。

假如觉得非吐不可,那就到厕所里去吐,不应随地乱吐。

(四)致意: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举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在西方,男子带礼帽时,还可施行脱帽礼,即两人相遇时可摘帽点头致意,离别时再戴上帽子。

有时与相遇者侧身而过,从礼节上上讲,也应回身说声“你好”,手将将帽子掀一下即可。

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

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者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者微笑致意。

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者表示欢迎,不可主动上前握手问候。

只能在领导人主动伸手时,才可向前握手问候。

若是遇到身份高的熟人,一般也不要径直去问候,而是要在对方应酬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再前去问候致意。

省委秘书长王敏在校庆招待会上。

(五)吸烟:

国外大部分公众场合都不允许吸烟,只有在看得见天空的地方才可以吸烟;ETSU规定在室外吸引须离开公共场合3米的距离才可以,美国驻华使馆入口处贴着提示:

本建筑外6米之内不准吸烟;教堂、博物馆、餐厅、剧院、商店都不允吸烟;宾馆有吸烟房;在不知道是否允许吸烟的地方,应事先问一下"我可以吸烟吗“;若有女士在座,应征得女士同意;主人不吸烟,又未请吸烟,那么最好不要吸烟。

在座的人多或者身份高的人士都不吸烟,一般不要吸烟。

在西方,男女吸烟十分普遍,且女士大多站在街道上吸烟。

(六)举止:

涉外人员的举止须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和蔼可亲。

站立时,身子不能歪靠在一旁,不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

坐时,腿不摇,脚不翘。

坐在沙发上不要摆懒散的姿态。

在公共场合不可趴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

走路脚步要轻,遇到急事可加快步伐,但不要慌张奔跑,或者东张西望。

两人行走时不要搭肩勾背,多人行路不可有意无意排成队形。

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可放声大笑或者高声喊叫。

在博物馆、图书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安静。

在隆重的场合,比如听演讲、看演出、举行仪式等,都要保持安静。

在ETSU看音乐会的白人和篮球场上的黑人这一现象的文化区别。

在公共场合不可用手抓挠身体任何部分。

为文雅起见,最好不要用手去摸头部或者身体,决不可把鼻涕擤在手上,不可用手抠鼻孔、挖嘴或者掏耳朵。

走进他人家中、教堂、讲演厅、戏院、饭店或者教室的时候,应将帽子脱下,不再戴上。

在公寓或旅馆的电梯上,若有女士在场,男人也应该脱下帽子来,但在地铁、办公大楼以及商店的电梯上就不必脱帽。

若你停下来与一位女士谈话,你应该脱帽,并在与她谈话过程中把帽子拿在手中。

在街上与女士同行,你应该靠外边走,即在人行道靠马路的一边走。

需要换边时,你应当从女士的背后走过去。

与女士同行时,应该让女士走在你的面前,在下列情况下例外:

下电车、下火车、下公共汽车或者从汽车里出来;上楼时,打开一道需要推开才能打开的门时;没有招待员领路,走过戏院通道时;没有服务员带领,在餐馆自行寻找座位时。

除此外,在一般情况下均应跟在女士后面。

陪伴女士乘火车或电车时,应设法给她找一个座位,然后再给自己找一个尽可能靠近她的座位。

若找不到,就应该站在她面前,尽可能靠近她。

若你坐在电车或公共汽车上,车上已经没有空位,这时又女士上车,你理应站起来将你的帽子略微一提,请她坐在你的座位上。

在社交场合,当一位女士进来时,你应该起立,等她坐下后你再坐下。

走进楼房居间时,应当为女士、年长者或者上司开门,并请他们先进去,即使对方是一位陌生人士,你也应该这么做。

按照中国礼节,任何人进屋子或递给你一些东西时,你都应该起立。

在西方,人们不这样频繁地起立。

比如,有人端给你杯茶或送一些食物来的时候,起立或者甚至做一种要起立的姿式都是不对的。

坐者不动,稍微点点头,笑一笑,说声“谢谢”就可以了。

若你是个男人,有一位女士、年长者或者级别高的人进屋时,你必须起立。

若你是女士,就不必起立。

女士只有在为她介绍男主人、主宾或者年龄大得多的女士时才起立,否则不用起立。

(七)访友:

访友做客应事先联系,待对方同意后按时赴约。

不速之客冒昧登门会使对方感到不快,应予以避免。

到达主人家,须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如果门没有关,应先问一声“我可以进来吗”?

等主人同意后再进门。

若是有人引导你到客厅请你稍候主人时,应站着等候,待主人出来说“请坐”后再坐下。

坐时须注意姿势,不可晃腿,也不要双手抱膝。

即使是十分熟悉的朋友,也不能太随便。

访友须掌握好时间,不能呆的太久。

西方人习惯,一般逗留45分钟到1小时左右,以不影响主人及其家人休息为宜。

当主人面露倦色或者谈话的高潮已过时,就应主动告辞。

(八)谈话:

1、谈话时应诚恳,语气须和蔼可亲,表达得体。

谈话内容应事先准备,应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或者交谈的目的,或寒暄几句就较快地进入正题。

那种东拉西池的闲聊会让人不胜其烦(尤其是与欧美人士交流,谈时要具体、有可操作性,切忌长篇大论,讲大道理)。

在交际场合,不可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

自己讲话的时候要注意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要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对方讲话时,要耐心倾听,目光应注视对方,不要左顾右盼,也不要去看手表、伸懒腰、打哈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若对方提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可轻易表态,可相机转移话题。

若是有急事要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谈话内容最好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不谈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

一般不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也不要打听对方的履历、工资收入、服饰价格、家庭财产及其他私事。

谈话中不可随意批评他人,尤其是长辈以及身份高的人,不可议论当事国的内政(我校美国专家在总统大选之年一般不轻易透露自己的投票倾向),不能随便讥笑和讽刺他人。

注意不可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谈话时可以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手舞足蹈,大声说话或放声大笑。

不能与谈话对方离得过近或过远,切不可拉拉扯扯,拍拍打打,尤其应注意不要口沫四溅。

3、男子一般不参加女士圈子内的议论,也不可与女士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侧目反感。

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能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4、在我国人们见面习惯说“吃饭了吗”(有别人是否有能力吃上饭的嫌疑,ETSU的fightforhunger活动)、“你到哪里去”、“干什么去“?

等,西方人习惯上认为这不礼貌。

5、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方面的事情。

一般不要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即使争吵起来,也不要讥讽辱骂、斥责,最后还应握手而别。

6、相互交谈,还应尊重对方的习俗。

比如:

法国人在交谈时习惯站得近一些,他们感觉到这样自在些;意大利人习惯用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语言;亚洲人交谈时不喜欢盯着别人的眼睛,而美国人却对不盯着他们眼睛的人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人不是觉得不好意思,便是难以捉摸,要么是不注意他们的讲话;巴西人说话时喜欢碰碰或者拍拍同他交谈的人,但大多数美国人视为不可思议。

7、座谈时,应安静地坐着,不要掰手指关节和碰撞双膝盖,不能用手指敲打椅子,也不能有其他焦躁不安或厌烦的表现。

有时候中国人在不该笑的时候发笑,使西方人感到十分震惊。

按照西方礼节,看戏看到悲惨的场面,看到别人诚心诚意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把事情办糟了的时候,或者听到有人提及亲属或朋友去世的时候,是不应该发笑(西方看交响乐和音乐会的时候,到最后长时间鼓掌,请最后压轴的表演人员再表演一个)。

一个会说话的人总是到处都受到欢迎,所以谈话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

应练习只讲一些别人感兴趣的事情,社交场合总是谈自己或自己的家庭是庸俗的,其他令人感兴趣的谈话题材很多,如文学、艺术、音乐、世界大事、社会问题、心理学、教育、体育等。

8、幽默与机智是极为可贵的。

2008年RRU的Bev在小天鹅吃涮羊肉,要了一盘乌鸡,她称之为奥巴马chicken,令人哄堂大笑。

在西苑宾馆吃海参,吃了一半,加上不太会用筷子,海参掉在桌子底下,她说Itisdiving。

9、力求避免从身体内部发出一切声音。

有些声音,比如咳嗽声、喷嚏,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可以原谅,但应转过头去避免他人,用手帕捂住口鼻,轻轻说声“对不起”。

应尽可能避免打饱嗝、打哈欠、擤鼻涕,假如实在无法避免,就轻声说“请原谅”。

(九)待客:

1、热情接待来访客人。

如果客人突访,应放下手边事情去接待客人。

接待客人时不要老看手表,这会使人认为你不耐烦或者变相下逐客令。

若有急事,应诚恳地向客人说明并表示歉意。

2、可以用糖果、咖啡、茶招待客人。

请客人吃饭,千万不要说“没什么好饭菜招待”之类的客套话,外国人认为这是不尊重客人,是失礼的行为。

当客人说不能再饮酒时,不能勉强人家再干一杯(比较熟悉的韩国客人例外)。

客人告辞时应有礼貌地送到门口。

(十)借物:

西方人们向别人借东西和借东西给别人时比东方人更讲原则。

在东方,人们对待这样的事比较随便,比较大方。

在西方借东西一定要还;如果不按时还,人们就认为他不诚实、不守信用。

还东西时如果损坏或用坏,不能完好无损地送还人家,按照惯例应该购置一件一样的物品还给人家。

若办不到,就应照价赔偿。

由于这些原因,西方人不象东方人那样经常向人借东西,最好做到尽可能不向别人借东西。

(十一)跳舞:

1、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交活动。

参加舞会,注意服装要求。

国外举行舞会,通常会在请柬上注明服装要求,男子以身穿燕尾服或西服为多,女子应穿长身的夜礼服,戴长手套。

即使天气炎热,如主人为表示请宽衣,男宾不可随意脱下外衣。

跳舞时,钮扣应扣好。

按照惯例,第一场舞,由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若夫人不跳,也可由已成年的女儿代之)。

第二场舞,由男主人与主宾夫人、女主人与男主宾共舞。

舞会上,男主人应陪没有舞伴的女宾跳舞,或者介绍舞伴给她们。

男主宾应该轮流邀请其他女宾,而其他男宾则应该争取先邀女主人共舞。

男子避免全场只同一位女子共舞,切忌男子同男子、女子同女子共舞。

2、男子邀请女子共舞时须注意礼貌。

请舞时,应立正,向对方点头邀请,等对方同意后,陪伴进舞池。

若对方不同意,不可勉强。

一曲完毕时,男子应当向女子致谢,并陪同送回原处坐下,并向其周围亲属点头致意后离去。

女子无故拒绝男子邀请是不礼貌的。

若实在不同意,可以婉言谢绝。

已经辞谢邀请后,一曲未终,不可再同别的男子共舞。

男子须与尽可能多的女子跳舞,同时要记住,第一及最后一次,必须和自己的舞伴跳。

男子如果仅仅与他自己的妻子跳舞,而忽略了其他女子,那也是不礼貌的。

(十二)探病:

探视病人应选择适当时机,尽量避开医疗病人休息时间。

对一般病伤者的慰问,可以适当赠送水果、鲜花等。

为照顾病人休息,逗留及谈话时间应较短。

并且注意避免谈论可能刺激对方或有关忌讳的话题。

(十三)吊慰:

前往吊丧时,应当表示沉痛、哀悼之情。

前往吊丧或者出席追悼会时,应注意服装。

一般宜穿深色衣服,也可穿比较素雅的服装。

穿红着绿,与沉痛肃穆的气氛很不协调,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参加追悼会的时候,国外习惯送葬礼鲜花,以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若死者生前与你关系密切,友情深厚,在追悼会后还应当对死者的家属表示关心。

(十四)送礼:

1、国际上通用的社交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

选择的礼品应具有一定纪念意义、民族和地方特色,或者具有某些艺术价值,为受礼者所喜爱的小纪念品、小艺术品、花束、书籍、画册、一般日用品、食品等。

2、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及场合,须有针对性。

一般应邀赴私人家宴,应该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诸如小艺术品、纪念品、水果、食品、土特产和花束等。

新年、圣诞节,一般可送日历、糖果、巧克力、酒、茶等。

出席官方或者民间组织的酒会、招待会,较大的宴会等,则可不必送礼。

必要时可以送花束、花篮等。

2007年12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问山东时,在曲阜济宁市外办赠送的礼物是一个孔子像和一枚如意。

我校赠送的礼品通常为画册、剪纸、孔子画像、漆盘、茶叶、丝绸、手表、钟表(朝鲜代表团、加电池)、白酒、中国结、鼻烟壶、体恤衫等有中国特色的礼物。

3、赠送的礼品要用礼品纸(花色、彩色纸)包装。

即使礼品本身已装在盒子里,也应另加包装。

然后用彩带系成漂亮的蝴蝶结、梅花结。

礼物应当面赠送。

当面受礼时,绝大多数国家用双手接受礼品,以示尊重,并向对方致谢。

西方人的习惯是当面打开包装,欣赏一下礼品。

有时送礼者还可以对礼品作些介绍、说明。

收到邮寄或者专人送来的礼品,应当回复一张名片或者亲笔信表示感谢。

4、送礼时应尽可能考虑到受礼者的爱好。

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习惯与个人的爱好做出必要的选择。

比如在英国,一般送一些较轻的礼物,这样不会被认为是贿赂(在有些西方国家,法律非常严格,礼物或招待别人花费超过十几美元就算是受贿)。

与法国人初次见面,一般不送礼物,应在下一次见面时再送,才符合他们的习惯。

与法国女士接触时,切忌送香水之类的化妆品。

在拉丁美洲,手帕不能作为礼物赠送,因为它是和眼泪联系在一起的。

刀剑也不可作为礼品,因为这些东西意味着友情的破裂和完结。

在阿拉伯国家,初次见面不宜送礼,更不可送酒,因为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有明文禁酒的规定。

尤其注意的是,不可直接向阿拉伯妇女送礼品,必须通过他们的丈夫或父亲,而送饰品给他们更是大忌。

(十五)尊重各国风俗习惯:

不同国家、民族,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等因素,都会有特殊的礼节和风俗,均应予以尊重。

比如:

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某些国家如印度、马里、印尼、阿拉伯等国家,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者用左手传递东西;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13”这个数,特别是13日星期五,遇上这种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用筷子进食的东方国家,不能用一双筷子来回传递,也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赏,点头表示不同意。

初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该多观察、多了解,不懂或者不会做的事,可以仿效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