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708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导学设计配套学案专题二666

专题二 专题检测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每对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慰藉/枕藉 和暖/暖和 倔强/强健 曾经/曾孙

B.颤抖/颤栗 要塞/塞外 屏幕/屏息 大都/都会

C.供给/给予 血泊/湖泊 翘望/翘首 间或/离间

D.绿林/绿洲 正月/正点 巷道/巷战 相似/似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跋涉 幻像 麻痹症 再接再历

B.消遣 斑斓 闭门羹 出类拔萃

C.锦缎 精彩 亲合力 按步就班

D.魅力 显赫 启明星 相辅相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________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________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弱其中的杰作,________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A.增强 逐渐 领略B.增强 逐步 领悟

C.加强 逐渐 领悟D.加强 逐步 领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

D.他看着孩子们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无可奈何地走出了屋子。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你总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而那些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人却能“说尽心中无限事”?

B.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但读书的方式是自由多样的。

你的课外读书方式一定是富有个性和趣味的,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C.花草是种费钱的玩意儿,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

至于青菜呀、白菜呀、扁豆呀、毛豆角呀、黄瓜呀、菠菜呀,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

D.我从小喜欢到处走,东看看,西看看。

也许是这种东看看西看看的习惯,使我后来成了一个“作家”。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究竟要不要建设精神文明?

是不是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高枕无忧了呢?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必须关心并严格要求他们。

C.这项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公众对肺癌的实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公众对肺癌这一致命疾病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偏低。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

靠近我身边的两朵,________,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________。

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

②TD如何完美演绎3G生活,对中国企业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突破,完成________,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A.①一朵面朝我……故能遮住笑颜

 ②“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的“惊险一跃”

B.①一朵灿烂地开着……仍不能遮住笑颜

②“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惊险一跳”

C.①一朵面朝我……仍不能遮住笑颜

②“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惊险一跃”

D.①一朵灿烂地开着……故能遮住笑颜

②“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的“惊险一跳”

8.下列对有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22分)

问 说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①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有删节)

注 ①刍荛:

割草打柴的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学无以致疑   致:

发现

B.而或不达于事达:

通晓

C.诚取善之弘也弘:

大、光大

D.其以义理相咨访访:

拜访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

B.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C.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

D.蚓无爪牙之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1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

好学一定要勤奋。

本文目的是劝说人们要虚心向各种人学习。

B.文中第一段所说的好学者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君子学必好问;二是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C.《师说》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主张从师而学。

而《问说》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D.《问说》对比和对象单一,都是“古之人”与“今人”,对比的内容也较为单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

(3分)

译文:

 

 

(2)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3分)

译文:

 

 

(3)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4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8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注]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

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但屡遭排挤。

14.你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

请简要作答。

(4分)

答:

 

 

 

 

 

15.本词上阕写道“道是天公不惜花”,而下阕却写“道是天公果惜花”,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三)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于丹式解读”:

传播文化经典引起学界关注

近一段时间,于丹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

一边是她的书销售得异常火爆:

先是《于丹〈论语〉心得》畅销,紧接着,《于丹〈庄子〉心得》新书签售活动创下日签售1.5万册的纪录;另一边是人们对于丹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士冲入签售会场,脱去外套,露出T恤,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以示抗议。

3月2日,中山大学博士徐晋如联合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几位学生在天涯网上,贴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贴子,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这次学生联名表态“要将于丹抵制到底”,回帖者众多。

拨开现象看本质,深究其本,所有纷争都指向一个焦点:

传统经典应如何解读?

现在有“大话”经典、“水煮”经典、经典“心得”、“品”经典,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个性化的方式对传统经典改写、解读,似乎成了一股风气。

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

只要它的立意有可取之处,并且不以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居,就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于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的解读是从‘学术金字塔’的塔尖走下来,与民众分享文化利益的一种尝试,采用的是‘心得’的方式,而非严肃的学术教材,这种解读并未伤害社会的群体记忆。

”另一方面,经典的意义也是双面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会束缚人们的思想或被保守主义者加以利用。

个性化的、非学术化的解读,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起到解放思想、开放经典的作用。

长期从事文献传播学研究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认为,于丹的成功之处在于借助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主流媒体解读经典文本,既迎合了国学热的文化潮流,更满足了公众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大众阅读期待心理,即寻求通过权威经典来找寻解脱精神压力乃至迷茫的良方与答案。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呢?

周庆山提出,通过大众媒体对一种经典知识和文本进行阐释要严肃认真,尽量避免误读。

同时,媒体的传播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这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可以用“信、达、雅”三个传播原则来概括:

要准确把握经典的基本精髓,要易于被公众理解接受,要有较高审美价值。

他觉得这也是今后类似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周庆山表示,经典传播的理想生态环境应该是在严谨把握经典文本基本精髓的基础上,采取诸如电视、电影、戏剧、多媒体甚至漫画等多种方式加以传播,传播方式只是一种形式,本质意义上还是要避免对经典文本的误读甚至歪曲。

无论如何,作为有着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中国来说,有很多的传播资源可以发掘,而发掘时要当心别把它弄得支离破碎。

研究者认为,中国的传统经典历经几千年风雨,不但没有被割断却日渐升温甚至火爆起来,再一次反映了传统经典顽强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

人们希望从中获取心灵和生活上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也呼唤着传统经典从学术圣坛走向民间,走到人们的生活中。

这对文化传播者来说既是商机,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责任。

“于丹式解读”再一次反映出传统经典走入民间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位学界人士指出,随着更多的关于传统经典的文化产品投入市场,对传统经典的解读会形成一个买方市场,经历了这样或那样的文化冲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货比三家”,他们也许不仅仅是读了一本《于丹〈论语〉心得》而已。

这些人可能无心去翻阅朱熹的《论语集注》,但会去看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或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也可能去读读南怀谨著的通俗易懂的《论语别裁》。

经过岁月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文化产品,终究有其魅力所在。

17.一方面是于丹的书销售得异常火爆,另一方面她又遭到强烈反对,两方面的原因各是什么?

(4分)

答:

 

 

 

 

 

18.用个性化的方式对传统经典进行解读,似乎成了一种风气。

作者认为,“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其理由是什么?

(4分)

答:

 

 

 

 

 

19.经典的传播呼唤合理的文化传播生态环境,从文中看,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分)

答:

 

 

 

 

 

20.传统经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你认为当今社会,人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从传统经典中受益?

(6分)

答:

 

 

 

 

 

 

 

四、语言表达(12分)

2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做到既要保留全部信息,又要语言简明连贯,可适当添加、改动个别词语。

(4分)

我最喜欢的是中午的太阳下有一个独眼样的黑洞洞的窗,有一座从屋顶上往下裂开一条大缝像在那里笑的房子的叫做《破屋》的风景画。

答: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个单句概括出它的中心内容,不超过30字。

(4分)

由于科学的进步,有人明确指出,当今的大多数癌症将可以治愈;到2015年前后,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即可诞生,艾滋病的死亡率将会大幅下降;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预防方法,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可减少一半,而患者大部分可以正常生活;由于神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的脊椎损伤病人可以避免发生截瘫。

随着癌症的攻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在2020到2030年间,人的平均寿命突破100岁的国家有可能出现。

答:

 

 

 

2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高尚。

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是麻木。

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曲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里曾引用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名言:

“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无限空间之王。

这个被禁锢在轮椅上的科学奇才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哈姆莱特也许是想说,虽然我们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我们的精神却能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

”2006年6月19日,霍金来到了中国人民大会堂,并做了《宇宙的起源》的演讲。

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的肉体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果壳”的限制与束缚。

但是,人类毕竟是有灵性、有思想的,他们会在“果壳”中开拓出“无限空间”。

请以“果壳中的无限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

1.C 2.B 3.A 4.D 5.D 6.C 7.C 8.C 9.D 10.B11.C 12.D 

13.

(1)以(他们的)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

(2)能够做到勉励人做好事、谏诤人不做坏事就够了。

(3)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以为耻的,后人做着而不认为可耻的事情也就太多了,可悲啊!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放弃问,怎么解决(问题)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实在是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够做到勉励人做好事、谏诤人不做坏事就够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并没有多见,何况世俗的人呢?

而且那些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

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

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

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会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以为耻的,后人做着而不认为可耻的事情也就太多了,可悲啊!

14.姿态之巧:

花瓣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

颜色之巧:

花朵固小,却鲜艳娇媚。

精神之巧:

“百种千般”言其精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和谐一致。

15.上阕“道是”是扬,下阕“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扬抑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16.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锲而舍之 故不积跬步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官盛则近谀

17.她的书既迎合了国学热的文化潮流,更满足了公众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大众阅读期待心理;她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是对经典的亵渎。

18.

(1)这种解读只要立意有可取之处,并且不以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居,就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这种解读,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起到解放思想、开放经典的作用。

19.经典的解读者有责任感、道德感,能严谨把握经典文本的基本精髓;传播媒体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读者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20.略。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结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1.

(1)我最喜欢那张叫做《破屋》的风景画。

(2)这幅画画的是中午的太阳下的一所房子。

(3)这所房子有一个独眼样的黑洞洞的窗和从屋顶上往下裂开一条像在那里笑的大缝。

22.在未来几十年里,许多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将得到有效的防治。

23.它可能是一片海 让你体会壮阔 它可能是一座雕塑 让你明白永恒

24.范文

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曾无数次仰望天空中的飞鸟,为自己没有翅膀、只能受困于大地而苦恼不已。

几千年后,人类还是没长出翅膀,可他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这块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并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文明。

今天,他们又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着无限可能。

还记得那个失聪的作曲家吗?

当贝多芬在本就烦恼的生活中不断上演音乐巨作时,上帝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夺走了这位天才作曲家的听觉,这无疑是将充满活力的斗士关进了最阴暗的笼子。

可战斗仍在继续,他不愿放弃或者说不能抑制那股在心中燃烧的音乐热情。

他继续自己的音乐创作,但自己却永远也听不到了。

难怪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发出“我将在天堂听到一切”的感慨。

一个作曲家身陷无声世界,一曲曲绝世之作却从中响起,激荡……

还记得那个叫布鲁诺的青年吗?

因为反对“地心说”而被烧死在十字架上。

那条生命、那团火虽早已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但你为何还在心底一声声呼唤着这个响亮的名字?

只因那青年在其有限的生命中作出了超越世俗和时代的追求。

在一个科学屈从宗教的传统中,布鲁诺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的在中世纪的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世人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还记得那位被祖国抛弃的思想家吗?

马克思在晚年竟被赶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祖国,被驱逐出境后不得不在几个国家流浪。

对此,谁都要发出“天下虽大,安能容我”的悲叹吧!

而他却在这无容身之处的“果壳”中,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一生:

他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参与组建了第一共产国际,当然,还有那部毕其平生之力的《资本论》,这是一个思想家一生思想的积淀,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而它正是这个思想家在颠沛流离中完成的。

也许有一天声音会离你而去,但音乐将永存后世。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化为灰烬,但月亮将永度众生。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濒临绝境,但思想将超越时空。

果壳虽小,但心灵的空间无限,有人已用它放飞了音乐、学说和思想。

而你,将会放飞起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