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686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docx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之一体两翼战略

山东“一体两翼”战略:

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

   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我省区域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在今年省“两会”与会代表委员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采访中,与会代表和委员一致认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侧重于从“北中南”纵向坐标观察和思考问题,深化了对山东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深刻提示了各区域间的内在联系,与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部署和我省区域发展实际相一致,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遵循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民生优先发展规律,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过大两个问题,突破了传统的“雁形成长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山东模式”。

   “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极大地解放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思想,振奋了精神。

省人大代表、莒南县县长庄光海说,莒南本是地处深山的内陆地区,既不靠海,也无港口,发展临港经济以前连想也不敢想。

省里提出“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之后,干部群众经过多次学习讨论,思想观念大解放,摒弃“只有拥有港口才能发展临港经济”的陈旧观念,树立港口“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思维,把“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发展临港经济”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正在举全县之力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基本实现“四通一平”,并有部分项目进驻,与一些大的集团公司如中化肥、中石化等的合作正在商谈中。

   科学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必须规划先行。

致公党山东省委向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递交的《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案中就建议,省有关部门要组织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一体两翼”进行深入调研,围绕我省现有的区域经济“五大板块”:

山东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强省,立足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特色,根据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科学制定体现区域产业特色的区域政策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原则和重点。

   省政协委员肖培树认为,做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

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

   “一体”是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乃至海洋经济的整合,是山东经济的脊梁,主要是做优做强。

只有“主体”强壮了,才能带动“两翼”。

许多代表和委员都提出,除了要高水平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动胶济铁路两侧产业聚集带建设外,针对外围层经济欠发达的实际,还必须加大要素投入,促进资源开发,推动紧密层和外围层良性互动,提高一体化水平。

   济南是山东省会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做强“一体”的关键。

民盟山东省委在提案中建议,要学习借鉴上海建设浦东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济南“北跨”的实施步伐,把“北跨”放在省会济南与鲁北德州、滨州和东营加强对接的高度看,放到山东与北京、天津、河北对接,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建设城乡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省会“大济南”,大幅度提高辐射带动作用。

   青岛是山东经济的龙头。

省政协委员、青岛公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言礼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惟有服务业的高度发展,才是青岛未来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希望所在。

目前山东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还较窄,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完善,需要采取经济结构调整的手段。

政府应加强引导,利用青岛开放度高、地理位置独特的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外资、民间资本两个资源,加快青岛服务业的发展。

   黄河三角洲是一片年轻广阔的土地,也是一个沉寂多年的“北翼”;鲁南经济带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红色土地,更是一个一度展翅乏力的“南翼”。

但北翼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南翼拥有我省80%的煤炭资源,建材、铁矿资源更是丰富,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省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说:

“作为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东营市根据自身特点,把今后的发展定位为面向环渤海,东进大海打开出海通道,西扩济南省会城市圈,南融半岛城市群,北接天津滨海新区。

”近年来,东营在为胜利油田搞好服务的同时,积极抓好配套建设,同时进一步充分利用土地、化工资源优势,逐步建立起高新技术、造纸、橡胶等替代产业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放在重要位置。

民进山东省委向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递交的《关于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加强鲁南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快捷交通网络。

目前,南翼临沂、济宁、枣庄等五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较弱,路网布局不够合理。

区域内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16.5公里,比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少30多公里,比全省少14.2公里。

鲁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五市之间通则顺,通则活,通则兴。

鲁南的开发建设,应当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着力在“陆路通、水路通、港口通、信息通”上搞突破、上水平,构建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相支撑的综合运输网络。

   “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把我省原有分离的经济板块有机地整合,使区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比较优势更易发挥,每一个板块都通过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连为一体,面向大海,一个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的新山东已经呼之欲出。

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探析

“北翼”,希望的黄土地——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探析(上)

  

(一)  加快开发建设的热浪正在山东北部广袤的黄土地上涌动。

      东营市确定实施“东进西扩、南融北接”战略:

向东冲出渤海湾,连接东北亚;向西以济南省会城市圈为依托,拓展市场,开辟港口腹地;向南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板块;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接受辐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开放。

      滨州市规划建设“北海新区”,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示范区和对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重点发展油盐化工、船舶制造、生态电源、现代物流等产业,不断提升区域内要素聚集力、产业竞争力和体制创新力,期望早日建成滨州跨越发展的增长极、连接华北与华东、中原地区的环渤海区域物流中心。

      潍坊市早在3年前就开始新一轮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相继建起滨海经济开发区、寿光渤海化工园、昌邑沿海经济发展区和滨海项目区等,目前正全力将其打造为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

      我省新近提出“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构想,以上地区是“北翼”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谓“一体”,就是从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构成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两翼”即北线和南线,北线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线指鲁南经济带。

“一体”聚集了我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相较“一体”,“两翼”无疑是山东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客观比较北线与南线,应当看到,以黄河三角洲为主体的“北翼”优势独特,更有可能实现率先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高度重视,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

不久前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山东环渤海地区综合开发,加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心逐步北移,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优势日益凸现,成为全国开发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呈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省必须积极谋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黄河三角洲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822万亩,约占全省的32%,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6万亩、荒草地151万亩、滩涂210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

此外,黄河三角洲还拥有丰富的石油、盐、地下卤水等资源。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告诉记者,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东营应当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中担当起率先发展的重任。

能不能抓住机遇,担当起这个历史责任,又好又快地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考验。

      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滨州市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北海新区”建设。

市委书记孙德汉介绍,他们正在研究实施以开发治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目前除滨州所属区县有意前去投资外,济南、青岛、烟台以及天津、河北等地的政府部门对此也很感兴趣,许多企业开始考察投资。

  

(二)

  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作为“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定位,是“北翼”开发建设的核心,也是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要做到科学发展,就必须规划先行。

目前,我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全面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预计年底前将完成。

潍坊市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新理念”的原则,委托天津规划院编制了《潍坊沿海地区概念规划和沿海核心区总体规划》,提出了“两带、两廊、一轴、一核心、多组团”的北部沿海开发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统筹规划建设生态体系,依托北部河流、旅游景观带、产业带和现有湿地景观等,规划建设“八河、两廊、十二生态片区”生态网络,形成生态带东西贯通、绿化组团星罗棋布、绿树成荫的生态绿化格局。

      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北翼”科学发展的关键。

在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黄河三角洲农业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发展畜牧养殖业、高效生态渔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吴炳礼告诉记者,该地区富产大闸蟹、海参、文蛤等,去年统一打出“黄河口”品牌,受到市场欢迎,价格翻了一番还多。

      工业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

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海洋化工资源丰富。

有关专家建议,这一地区要在已有基础上优先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等重化工业,扩大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现代物流业应放到重要位置。

突出发展好临港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这里有希望形成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三)

实现“北翼”的率先发展,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和区域一体化等方面,需下更大力气。

      发展港口群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发挥优势和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该地区港口吞吐量仅占全省3%左右,铁路更是短腿,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通车里程仅358公里,占全省的10.5%;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德滨高速、东青高速南延、滨博高速北延等打通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外联系的枢钮工程,亟待开工建设。

      突出交通先行,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网络,形成贯通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接周边区域的“T”字型运输通道,是目前该地区的头等大事。

东营市决定从今年开始,重点推进“三路两港一场”建设,荣乌路东营至北京段,年底可建成通车;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项目推进较快,争取早日开工;东营港年底可建成两个3万吨散货码头,明年开工建设两个5万吨油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广利港规划已通过评审,将分步建设;永安机场扩建10月动工,延长加厚跑道,建设新航站楼,总投资8.3亿元,力争3年把机场从4C级提升到4D级,增开国内航线,开通国际航线。

      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的命脉,必须科学论证并加快实施平原水库、河道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构建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网络,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用水的需要。

潍坊市通过统筹规划建设北部供水体系,除修建平原水库,还依托现有大水库水源和北部过境水系,规划建设“六纵二横”水网体系,层层拦截,梯级蓄水,形成六条带状河道水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要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必须率先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实现突破。

黄河三角洲地区涉及6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地缘、人缘、业缘具有天然联系,在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已有一定程度合作,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区划经济影响,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仍限制在行政区划范围内,缺乏区域层面的审视,一体化的行政阻力较大。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私营、民营经济相对薄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力量相对较弱,尚未形成统一市场,影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

当务之急必须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加快共同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专家建议,应尽快成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领导或协调机构,加强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沟通联系工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规划布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协调运作,避免一哄而上、恶性竞争,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

(记者 吴宝书 齐淮东)

“南翼”,五指攥紧好出拳——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探析(下)  

在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南翼”指的是枣庄、济宁、日照、临沂、菏泽五市组成的鲁南经济带。

当前,无论从区位、基础还是全局看,加快“南翼”发展都处于紧迫状态。

      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我省初步确定鲁南地区为重点开发区,通过一体化布局,将分散的五指并拢为发展的拳头,努力建设成为鲁苏豫皖边界区域新的经济隆起带、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

  在“一体两翼”格局中,与“一体”和“北翼”相比,“南翼”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较低,发展的紧迫感也更强。

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算了笔账,鲁南地区人口、面积分别占全省近三分之一,而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21.3%和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8.6%和85.0%。

全省30个强县该地区仅3个,但30个弱县却占19个。

可以说,鲁南不富,山东不能言富;鲁南不强,山东不能称强。

“南翼”振动不起来,山东这只“雄鹰”就难以展翅高飞。

      面对欠发达现状,鲁南五市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告诉记者,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持苏北,边界经济发展迅猛,不仅对长三角地区的资本和产业流入鲁南产生阻滞,而且开始吸纳鲁南的人才、资金、项目等。

鲁南如不加快发展,有可能被甩在后边。

将鲁南经济带上升为“南翼”重点开发建设,是应对区域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形势固然严峻,但也应看到鲁南地区独特的发展优势。

      首先,鲁南经济带资源丰富。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华东最大的煤炭基地和建材基地;这里是我省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占全省的54%;这里还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省的近四成,棉花、油料产量占到了近一半……

      有关专家指出,鲁南经济带是我省最具后发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尽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该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铁路和公路里程已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整个区域已进入蓄势待发、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

“十五”期间,五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发展后劲充分显现。

  

(二)

  规划建设鲁南经济带,必须科学、合理地勾画产业发展布局。

目前,按照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状况,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鲁南五市“一带三区六大产业基地”的总体建设框架基本确立。

      “一带”:

就是兖石铁路沿线产业带。

以日兖菏为轴线,在东起日照港、西至菏泽东明近500公里的日兖菏铁路两侧,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产业项目,形成若干经济增长点,构成产业密集带。

      “三区”:

就是东部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立临港经济区,中部在陆桥通道与运河水上运输枢纽地带,以济宁、枣庄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西部以菏泽为主体依托京九和新石铁路大通道建立京新沿路经济区。

      “六大产业基地”:

为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工、精品钢铁、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基地。

从上述布局看,鲁南经济带的发展,主要是临港、沿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带和点上展开新的布局,全面构筑和提升产业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大手笔令人振奋:

将鲁南打造成山东的电源基地,到2010年原煤产量达到1.26亿吨,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80%;以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为契机,加速省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在日照规划建设年产2000万吨的临港精品钢铁基地;到2010年,形成商品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1家、过50亿元的5家、过10亿元的45家。

      有了六大优势产业支撑,鲁南经济带前景喜人。

按目前规划,到201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7900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鲁南经济带将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现代化。

  (三)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从鲁南的实际看,五市可融性强,地域相接、民情相近、产业相联,各市既有分工,又是有机整体。

因此,努力加快一体化进程,实现由“错位竞争”到“合作共赢”的转变,是实现“南翼”腾飞的必然路径。

      对“南翼”的发展,省委书记李建国要求,鲁南五市要明确自身定位,坚持分工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

要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信息化资源等方面,实现“五个一体化”。

      这一要求得到鲁南五市积极响应。

菏泽市委书记陈光认为,鲁南经济带五市地缘紧密相连,产业优势互补,凭借东部港口和发达城市辐射带动,可以促进整个鲁南经济带的发展。

比方说,枣庄、济宁、菏泽都有煤炭资源,在煤化工产业方面有共同的发展机遇,在中央和省委宏观调控下实现有序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对五市都有好处。

      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认为,“南翼”快速崛起,是五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五市要在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的大战略中去谋划,各市之间加强互助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在推动鲁南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中彰显叠加效应。

      一体化开发,须建立健全互动互促工作机制。

鲁南五市中的临沂近海而无港,但作为日照港的腹地,如何服务和利用它发展临港经济?

临沂每年工业用煤800多万吨,从枣庄、济宁购进的就达500多万吨,如何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对类似问题须进一步加强沟通。

有专家建议省里成立领导小组,协调指导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鲁南五市也可探讨建立市长联席会议等制度,作为五市的联结纽带和议事平台。

      启动鲁南板块规划建设,五市由五指分散用力变为五指并拢攥成一个拳头出击,早日形成战略联合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跃居强势位置,目前已成为鲁南经济带各方的共识和实践。

青岛市在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对策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2008年4月8日至10日到青岛调查研究时指出: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开放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青岛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影响全省的发展。

”“更好地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事关全省大局。

”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青岛调研时也强调: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

这就为青岛市在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地位进行了总的定位,能否实现这一要求事关青岛的发展和功能发挥,事关全省总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

一、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㈠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城市定位

青岛要以形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确立环黄海经济圈重要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为目标,充分利用中国北方最优良港口的优势,突出海洋经济、旅游经济、港口经济、家电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发挥区域性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创新功能、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打造先进制造基地、海洋经济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和高新技术基地,形成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和金融中心,发挥带动全区、辐射全省、服务沿黄省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1、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目标定位是区域中心城市

把青岛建设成为山东区域经济中心,形成强大的聚集能力。

这既是青岛市自身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一体两翼”战略的客观要求。

其基本要求:

一是青岛各项总量经济指标在山东十七地市名列第一。

而且GDP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外资总量、高端制造业总量等重要指标占山东全省总量比重达到25%以上。

二是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总量指标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进入前十名。

三是力争各项人均量经济指标,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指标,在全省和全国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四是打造四大基地。

主要指先进制造基地、海洋经济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和高新技术基地。

五是形成四大区域中心。

主要指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服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2、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主导作用是龙头带动作用

坚持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作为光荣职责,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好地发挥青岛在全省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龙头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能够辐射山东半岛地区;②能够辐射带动山东全省区域;③进而能够辐射带动沿黄流域地区,包括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区。

㈡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

按照青岛在山东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定位和龙头带动作用,青岛市在山东“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集聚功能。

主要有:

①人口聚集;②科技金融活动聚集;③生产聚集;④商贸活动聚集;⑤管理职能聚集。

此外,青岛区域中心城市还是区域内的总部控制中心、文化传播中心、信息聚集中心。

2、幅射功能。

即向周边地区或城市进行产品、技术、资金、信息等的扩散活动。

青岛的发展必然要对周围城市产生两种扩散效应:

一是无形扩散,如智能、信息、服务的扩散等。

二是有形扩散,人才流动、资金信贷、生产设备转移、商品提供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逐步导致青岛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一体化,最终将达到大众一体化、发展稳固化、区域现代化、交流双向化。

3、创新功能。

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等功能。

其中,观念创新是基本前提,产品创新是外在形式或最终结果,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是保障条件,市场创新是突破点或出发点,以上六种创新活动的结合共同推动着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4、服务功能。

“服务”既是指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本市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指青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周边城市提供各种服务的聚集辐射型产业,如区域性批发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区域性会议展览中心等,从而强化极化效应,增强扩散效应。

5、协调功能。

即在经济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棘轮效应”,既能允许区域经济的“车轮”向前,也能阻止“车轮”后退下滑。

二、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作用发挥㈠青岛市在“一体两翼”战略中的四大基地作用

青岛在山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