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287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ocx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

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

 

引言1

一、需要问题的历史考察及当代理解2

(一)对需要现象的历史考察2

1、生存需要的全面性是生命进化的动力2

2、理性的局限和人活动的片面性2

3、需要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基本主题3

(二)对需要理论的历史考察4

1、需要范畴的萌芽和演变4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4

3、马斯洛等对需要的理解5

(三)需要理论的当代阐释和需要概念的界定6

1、需要理论的当代阐释6

2、需要概念的界定6

二、需要全面性的基本表现8

(一)需要内容的全面性8

1、人的基本需要8

2、需要之间的关系10

3、需要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现形式的片面性12

(二)需要主体的全面性13

1、需要主体的多样性及其关系13

2、主体多样性在自我内部的表现15

3、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及其需要16

(三)需要全面性在时间尺度上的表现17

1、需要的无限性和有限性17

2、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18

3、不同世代的需要19

三、需要全面性的价值意义19

(一)需要的全面性与人的全面发展20

1、需要的全面性与社会进步21

2、实现需要的全面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条件23

(二)需要的全面性与人的自由发展25

1、需要的全面性与人的自由发展25

2、劳动本身的解放是人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26

(三)需要的全面性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7

1、需要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是和谐发展的依据28

2、调整各种需要主体的矛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28

3、规范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9

结语30

全面地把握和规范人的需要,才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人30

引言

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性及其导向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

[1](p.239)现代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发展,但人的发展需经历一个过程。

在人们自觉地充分关注这个问题以前,现代化还可能给人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片面地强调物质需要和生产力的发展。

这必然导致对人本身和社会发展的忽视,最终必然导致人和社会的片面发展。

发展是为了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需要,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需要角度来理解,从而把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导向。

当代人们对需要全面性的关注不够,而对某些物质需要的追求却达到了偏执的程度。

比现代化速度更快的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四处蔓延。

面对此种情形,我们必须合理地确定人的需要,充分认识“需要的全面性”。

要充分认识到,现在的某些生活方式有悖于人的需要本身,使人成为了片面的人。

只有理解了需要的全面性,才能在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问题上前进一步。

也就是说,全面实现人的需要,是消除人的片面性的现实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以从需要的视角理解。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说“人是目的”,按照人的需要,以实现人本身的发展为目标。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根源于人的需要的全面性;所谓可持续发展,根源于人的需要所具有的持续性。

需要决定着人的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发展战略的选择,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应当研究人的需要问题。

需要理论的片面性在当代的凸显

在当代,需要理论的片面性首先表现在虽然是唯物的,但是有些方面缺乏辨证。

例如强调需要的无限性,却忽视了它的有限性,马克思也只是阐述了需要的无限性。

这些缺点的实质都是缺乏辩证法,特别是辩证法所讲的全面性,因而很有形而上学的嫌疑。

因此有必要在唯物的需要理论之上探讨辨证的需要理论。

探讨需要问题必须运用辩证法的方法,本文的特点也是在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对辩证法的贯彻。

而全面地看问题,是辩证法的主要观点。

理解需要的全面性必须用分析的方法。

既然讲全面性,就是暗示事物内部有多个方面,暗示事物内部有矛盾,有对子。

那么要澄清每个方面,就得用分析的方法。

强调分析,是因为事物本身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因此分析实际是对事物的分析,而不仅是对概念本身的分析。

其次,需要理论的片面性表现在忽视不同需要之间的同一性。

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片面地强调了需要的层次性,忽视了不同需要之间的平等性。

物质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是第一性的,二者都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传统理论对精神需要也缺乏重视。

例如母爱作为反映繁衍需要的德性,和求生欲相比,不见得屈居第二。

如果我们能假设一种完全没有尊严的生活状态,不见得有多少人愿意为他苟且偷生,所以人格尊严和性命或许同是第一性的。

我认为,只有等级社会才会发明等级思维和等级理论,从而建构片面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理论在当代越来越显示出弊端,我们必须用辩证法的全面观来重新理解人的需要。

 

一、需要问题的历史考察及当代理解

(一)对需要现象的历史考察

1、生存需要的全面性是生命进化的动力

春天的烂漫,秋日的丰硕,或是呼唤蜂蝶传递生命的基因,或是引诱动物传播生命的种子。

这些近似智慧的安排都是自然界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植物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包括个体生存和类的繁衍。

植物按照需要而进化,总是能够达到全面性。

动物界更展示了大自然的完美设计,大自然为生命的所有需要都设计了完美的肉体工具。

有水中逍遥的,有长空中翱翔的,有黑暗中用舌头听的,用耳朵看的。

大自然甚至为动物安排了精神性的本能,可谓是先天的智慧和宗教般热忱的爱。

非洲牛蛙做父亲以后,会在池塘边守侯自己的后代蝌蚪,非洲气候炎热,池塘容易干涸,到时父亲会挖一条水渠,把附近的水源和它沟通。

动物的本能不多余,也不缺乏,正好符合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多种需要。

灵长类是一个更神秘的自然物,它已经初步具备了复杂的大脑。

灵长类是杂食动物,需要记住大量的食物来源地,这就需要好的记忆和大脑。

猛兽主要是用它的力气,而灵长类必须用脑子,自然界按照它的需要而塑造了它。

一旦灵长类成熟了,人类的出现也就没有绝对的有形的界限了,就不再是一个神秘。

灵长类的出现使得动物丰富了实现需要的形式,即增加了实现需要的主观形式。

灵长类可以用知识或者原始的理性来实现自己的需要。

当然这一步骤也带来了主观性,产生了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产生了片面性的危险。

2、理性的局限和人活动的片面性

所谓人类,不过是能力更高的一种动物,他具有独特的理性能力,可以运用知识来制造产品,用交往的方法来提高人的力量。

人,真是神圣的动物,以至费尔巴哈认为,人应当成为上帝的本质,崇拜上帝是错误的,应当把人作为崇拜对象。

[2](p.482)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需要没有设置确定的界限。

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们再看看宗教的文本怎么说。

《圣经》记载,统一以色列的最圣贤的大卫王看见一个女人洗澡,就爱上了她,她的丈夫是大卫最好的将军。

大卫使她怀孕了,就召回将军,让她夫妻团聚,以遮掩奸情。

但是将军忠于工作,拒绝回家。

大卫派将军打仗,暗中把援兵撤回,致使将军战死了。

后来这个女人生了个儿子就是所罗门。

[3]到底是什么可以让人丧尽天良,是需要还是欲望?

人总是超越合理的需要,屈从于欲望。

人在理性和欲望之间,作疯狂而又痛苦的挣扎。

人必须对需要作出合理的解释,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需,须也”。

中国古人在《周易》需卦中是这样理解人的需要。

这和当代的理解基本一致,当代对需要的理解是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依赖。

[4](p.40)人类实际忘记了需要的本意,剩下的只有欲望。

人们说所谓文艺复兴和人性的解放就是欲望的解放。

欧洲人在近代踏平万里波涛,冒死历险,辛苦开拓殖民地。

在现代则伴着血腥吞并世界,大力经营帝国主义。

人类扭曲自己的颠峰时刻,是希特勒等法西斯发疯的时候。

萨特反思人类好象忘记了什么,他认为人类忘记了人本身的存在。

人的存在主要是人的需要问题。

今天人类仍然有必要反思人的需要。

今天的中国更有必要反思。

由于缺乏对需要的科学认识,现代化同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困惑。

例如有些富裕的沿海地区,不少人为祖宗八辈修筑豪华坟墓,甚至给八辈的后代也修好了坟墓。

贫穷是人面对的难题,富裕也是。

俗云:

“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这话很有道理。

财富毕竟是中性的,问题的出路只能是正确理解需要。

穷人也必须把握需要才能更好地摆脱贫穷。

黑格尔说,精神的本质是自由。

[2](p.439)马克思也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5](p.6)穷人也有一定的自由的空间,也有余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穷人也有责任深刻认识和合理规范自己的需要。

3、需要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基本主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可以理解需要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基本主题。

首先,人的需要是一切历史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他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如果不是为了人的需要,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做。

”[5](v.3p.51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需要是历史活动的目的。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6](p.78)

其次,需要是未来社会最相关的问题之一。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的社会,按需分配的条件是生产力和人的素质极大提高。

但是从需要本身出发,这个制度何以可能,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

再者,需要是历史现实进程中最相关的问题。

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它和需要问题是什么关系呢?

江泽民认为二者互为前提: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7](p.179-180)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问题,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手段,而且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以必须关注需要本身。

(二)对需要理论的历史考察

1、需要范畴的萌芽和演变

需要范畴最早出现在《易经》需卦。

《易经》说,“需,须也。

”“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8]这个概念确切地道出了当代对需要概念的界定。

需要范畴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逐渐被欲望的概念淹没。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对欲望的反思,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尚书《大禹謨》讲“罔咈百姓以纵己之欲”。

《礼记曲礼上》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孔子认为无欲则刚,主张“欲而不贪”[10]《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11]宋明时期出现了激烈的理欲之争。

朱熹主张“复天理,灭人欲”。

由于范畴不科学,朱熹的思想历来受到了极大的诟病。

明朝李贽认为人之欲,无非天理。

欧洲哲学史上先出现了欲望的概念,柏拉图认为理性和欲望是人乘坐的一辆快车上的两匹拉车的马,欲望这匹马是很危险的。

由于中世纪鲜明的禁欲主义,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和人道主义就是欲望的解放。

欲望总是和贪欲联系在一起,黑格尔认为“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12](p.237)

需要概念的成熟是欧洲唯物主义全面复兴的结果。

爱尔维修明确提出了需要概念,对需要做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他说,“人的推动力是肉体的快乐和痛苦。

为什么饥饿是支配人行动的最基本的原则?

因为在一切需要之中,这是最经常重视的,是支配人最为紧迫的。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唯物主义的观点。

他说,“人是一台机器,为肉体的感受性所发动,必须做肉体的感受性所执行的一切事情。

”[2](p.178-180)

需要上升为哲学范畴,从使用的频率或者地位来看,是在马克思那里实现的。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大量使用需要概念,首次使需要成为了哲学范畴。

并且论证了“需要”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赵科天认为,“需要作为重大的哲学范畴,它在哲学中的地位的真正确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思想史的重大贡献。

”[13]

马克思把需要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

他认为需要是历史的动力和前提,是社会心理的基础。

他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14](p.286)他强调了需要对于生产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讲“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1](p.9)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些思想概括为唯物史观,认为物质需要是历史前提。

对此恩格斯评价道: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15]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和需要问题密切相关。

《哥达纲领批判》讲,共产主义社会“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16](p.305)在这里涉及到需要问题,包括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可能性,以及按需分配的可能性。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7](p.569)这个理论的缺点是把人的需要局限于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它们的特点是都可以通过社会生产来实现,但是人的内涵不仅是社会生产。

它忽略了人的需要的无限多样性,忽略了人对爱的需要,对人格尊严的需要,等等。

这些需要的特点是不可由社会批量生产来实现,不是靠某种产品来实现,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包括社会生活和非社会的生活。

主体意识在当代日益发展,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从人的需要出发理解社会。

我认为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都是重视人的需要。

3、马斯洛等对需要的理解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的关系是:

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较低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目标。

[18](p.117)

弗洛姆认为需要有:

联系的需要,

超越的需要,

寻根的需要,

认同的需要,

定向的需要。

健全的人在于追求整体需要,改变片面的人。

[19]弗洛姆针对物质主义,认为“我们对消费的需要,已经和人的真实需要失去了联系。

”消费并不必然带来幸福,反而使人成了消费的奴隶,被“物化”了。

弗洛姆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必须了解人的真实需要。

[20]

马尔库塞把人的需要区分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

真实的需要包括基本需要与剩余需要。

基本需要是维持人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

虚假的需要是指没有内在根据和客观根据的需要。

马尔库塞说:

“大多数现行的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事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

”[21]

奥德佛(C·Alderfer)提出了ERG理论。

认为人类需要分为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三大需要。

关于它们的基本关系,他认为,多种需要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受到压抑,低层次的需要才会更强烈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两大需要,即饥和爱。

(三)需要理论的当代阐释和需要概念的界定

1、需要理论的当代阐释

学界对需要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需要范畴的界定。

对此有热烈的争论,典型意见有三种。

一、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这种观点把需要看做主观现象。

二、需要是主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客观要求及其主观反映。

这种观点把需要看做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现象,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三、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

这种观点把需要看做客观的东西,它把需要指向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需要是主体和必要的客观条件的关系。

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需要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持不同意见。

为了研究需要的客观性,有的学者联系欲望,探讨了二者的关系。

(2)需要理论的应用。

有的学者研究了需要问题在主体哲学中的意义。

陈新夏教授的专著《人的尺度——主体尺度研究》,研究了需要和主体各个方面的关系。

认为“主体尺度是人的需要和能力的综合。

”[4](p.79)本书探讨了需要对于价值、历史规律、人的认识和实践等的意义。

有的学者研究了需要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需要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有的学者研究了需要和人的本性、需要和价值等的关系。

(3)对传统理论的批判。

有的学者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做了批评。

贾小明和赵曙明在《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科学再反思》一文中认为,生存需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这是维持生命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自然需要;二是对异性的需要,这是延续生命的需要;三是安全需要,这是维护生命的需要。

这三种需要都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自然需要,属于同一个类型和层次。

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有合理性。

但他断言后者高于前者,则是不符合事实的。

他们强调了安全需要的第一性,认为:

饮食和安全都是生命的必要条件,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

[22]

2、需要概念的界定

需要的概念在学界有严重的分歧,主要是如何界定需要和欲望的关系,实质是如何处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

本文对需要的概念界定也集中在客观性问题。

这一界定的意义是,它影响理论的研究对象,而且在实践中决定理性所规范的对象。

(1)需要和欲望的界定。

有的学者认为需要是主观的,并且把二者混合使用。

刘凤瑞、陈永先认为,“所谓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需要是人受客观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或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它以主观愿望或欲望的形式反映出来,是人对某种物质和精神目标的渴求心理活动。

”他们明确地把需要定义为欲望,并且定义为心理状态。

[23](p.187)这种观点十分普遍,例如有的辞书认为:

“需要,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24]也明确地把需要等同于欲望。

有的学者明确主张需要和欲望的区别。

刘传广认为欲望不等于需要,二者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而且有时也会产生脱节。

他主张回归人的需要,调节人的欲望。

[25]关于区别需要和欲望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者在价值论上有绝对区别。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26](p.406)我们可以说价值是对需要的满足,但是我们不能说价值是对欲望的满足。

这是区分需要和欲望的价值论意义。

刘传广认为欲望与需要的混淆导致了价值论的脆弱。

[25]

二者在形式上有绝对区别。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

”[27](p.164)这里的关键是“自觉”一词。

我们不能说欲望是人对条件或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

笔者赞成二者的严格区别。

笔者认为,需要和自我直接同一,欲望和自我间接同一。

需要是人在客观上对客观事物的依赖。

它可以用理性的心理来反映,包括人的知识,满足需要的实践过程也可以用理性来参与。

欲望是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对某种事物的爱好。

它可以背离人的需要,经常超过真实的需要。

欲望有明显的惯性,而需要有明显的度。

欲望好象是飞快的车,要由人调控,而需要好象预定的道路,要求人遵循。

需要理论研究的真正对象是需要,不是欲望。

(2)需要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界定。

学界主流认为需要是客观的。

周晓耘主张需要的客观必然性。

他认为“需要不管是否被意识到,它本质上是客观的。

”他认为需要能够表现为主观欲望,但不等于主观欲望。

[28]苑一博批评理论界“有一个共同的、同时也是错误的理解,那就是用需要的主观性反映掩盖了需要的客观本质,把需要仅仅理解为是一个主观的心理范畴。

”他提出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论认为,客观性不等于客体,并不是只有离开人这个主体的东西,才称之为客观的。

一个范畴的客观性,只是在于它有别于主观思想一类的范畴。

需要是社会主体对自身生存与发展条件一种特殊等待状态。

比如,人们对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的等待,首先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意识。

”需要的客观性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其次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再次它的满足离不开客观对象和实践过程。

[29]有的学者探讨了需要和主观性的关系。

认为“人的需要在内容上是物质的、现实的、客观的,在形式上却又是主观的。

”[30]笔者认为需要的实现形式是主观的,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欲望,二是理性对需要的认识和理性指导下的实践。

(3)本文对需要的界定。

首先,需要反映了客体对主体的积极的客观作用。

主体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需要反映了客体和主体客观方面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积极的,二是消极的。

需要反映了客体的积极作用。

用传统的表述来说,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依赖。

客体分为两类:

一是物品,二是行为,人利用一定的物品或者行为来满足自己。

因此需要的基础是主客体之间的客观作用。

其次,客观性是各种需要现象的共性。

无机界的事物也有存在和发展问题,也都有赖于一定的条件,人们在表述这个现象的时候,也使用需要这个概念。

我们可以理解,无机界的需要关系是纯粹客观的,它是生物界需要关系的原型。

生物界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前提。

植物的需要是纯粹客观的。

动物需要的特点是欲望的介入。

动物的满足手段不仅是进化而来的本能,还要经过欲望的中介。

没有欲望为驱动,动物就不会为了个体生存和物种的延续而表现出斗争。

欲望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人的需要是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依赖和需求,而生存发展是客观的,条件也是客观的。

欲望是主观的,而主观都是对客观的反映,那么欲望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和对象是什么呢?

就是客观需要。

因此需要本身是客观的。

总之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客体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依赖关系。

它是客观存在,是欲望和理性所反映的对象、服务的对象。

 

二、需要全面性的基本表现

马克思认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

”[31](p.130)这是我们讨论需要全面性的理论依据。

全面是指运用辩证法,特别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事物内部包含的对子和诸要素,并且分析对子和诸要素之间的同一性。

需要的全面性是需要内部的辨证关系,研究需要的全面性是运用辩证法分析需要的内容和性质。

研究的依据是需要本身具有的辩证意义,或辩证法本身体现在需要的本质和现象中。

需要这一问题包含的辩证关系是丰富的,学界已有研究,例如关于需要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真实性与虚假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差异性与统一性等。

但是这些研究总体上缺乏辩证法,不能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因而大都是片面的。

它们片面地分析了需要的某个特性:

例如需要的无限多样性、需要的发展性,但是没有涉及这些特性的对立面,更少有涉及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

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作者的心得和研究兴趣作一粗浅的探讨,并且为了避免论述层次混乱,选取了几个视角作为统筹内容的工具。

(一)需要内容的全面性

对需要内容的分析,有两个基本维度:

一是横向的,二是纵向的。

它们共同构成需要的结构。

横向分类的根据是需要的客体和对象的形式,纵向分类的根据是需要的重要性以及产生的顺序。

前者在一般意义上被称为需要的种类,后者被称为需要的层次。

1、人的基本需要

(1)物质需要

马克思主义对物质需要很重视,《德意志意识形态》讲,“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6](p.78)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凡人有所一同: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32]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仍然有匮乏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必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