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174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docx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

电大期复习——《政治学原理》(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    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    )。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       B.势      C.术      D.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D.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而展开。

A治臣之道        B.治民之术          C.合法性           D.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   )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D     )。

A自由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文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2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  B.  )。

A皇权政治学        B伦理政治学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经济学

22.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兵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B.    )。

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24.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ABD.   )。

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25.(  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26.(A.  )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理想主义     B.经验主义      C.科学主义      D.多元主义

27.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    )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A.经济学      B.生物学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2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    ABC   )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29.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29.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利益   D.人性

3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  ABC  )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    B.政党   C.利益集团   D.选民

31.(   .D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32.政治权力具有(  ABC.D.E  )的特性。

A.权威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强制性   E  支配性

33.(    D.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34.(     .B.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35.(    .B.  )精辟地论述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托克维尔

3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

A.君权神授论    B.人民主权论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论

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3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AC.D.)。

A民主权    B.财产权     C.生存权      D.自由权

3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     A.     )。

A政治权利        B.财产权      C.平等权      D.自由权

4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   D.   )上。

A财产权    B.平等权     C.自由权     D.参政权

4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C.    ),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直接选举   B.普遍选举     C.村民自治     D.监督制约

42.马克思主义认为(    D.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集体    B政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

4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   .ABC.D.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4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   AC.    )。

A.自由权   B.社会经济权     C.公民权     D.社团和群体权

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46.AC.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政府        B.行业协会      C.市场        D.政党

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ABD )。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   48.D      )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49.议行合一原则是(      49.A      )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     B.奴隶制     C.资本主义       D.封建制

50.(     50.D     )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共产党领导制度   B.首长负责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BD     )。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  ABC.D     )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共和制        D.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C.D.  )。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联邦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    )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8.(D)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59.A.  )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60.(B)指出:

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61.AD.    )为特点。

A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62.D.     )政治发展的产物。

A二元君主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63.D.  )。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64.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65.D.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66.(   66.A.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67.C.D.  )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公民个人      B.政府    C.社团     D.政党

6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  68.AB.C.D.      )。

A大众传媒    B.立法机关   C.超国家机构   D.政党和议会党团

69.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69.A.  )。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70.在西方发达国家。

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   70.AB.C.D.)。

A.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司法诉讼

71.英国政府一直在(  71.AD.    )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共和党     C.民主党    D.工党

7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72.AB.C.D.     )。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73.两党制以(   73.C.D.   )最为典型。

A.加拿大     B.澳大利亚     C.英国    D.美国

7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  74.B.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75.美国政治学家( 75.D)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A罗尔斯      B.布坎南      C.亨廷顿     D.达尔

76.社会主义将(   76.D.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司法独立       B.三权分立        C.党的领导       D.议行合一

7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77.D.      )。

A.政治妥协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78.(    78.A.   )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罗尔斯     B.韦伯        C.托克维尔     D.亨廷顿

7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79.C.  )的理解。

A.政治妥协       B.政治治理        C.政治合作       D.竞争

80.(  80.C.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善治       B.服务      C.契约       D.平等

81.(  81.A.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8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 82.C. )。

A.布丹       B.霍布斯        C.马克斯·韦伯       D.孟德斯鸠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  83.D.             )精神的结果。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平等协商

8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 84.B.   ),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公开性        B.自愿        C.责任性       D.一致同意

85.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85.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伙伴关系       D.协商

8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86.B.C.D.  )。

A.责任性        B.制度效率        C.回应性       D.管理效率

87.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87.AC.     )。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   D.法治观念

88.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  88.C.D.   )认同之上的合作。

A.法律       B.平等         C.公共利益       D.市场原则

89.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  89.D.   )的形式来实现的。

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90.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  90.D. )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91.(91.A.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

92.(   92.AD. )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阿根廷

93.在现代社会中,(  93.B.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       B.选举      C.监督         D.罢免

94.马克思主义对于(  94.D. )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95.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95.AB.D.  )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9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 96.B.)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97.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97.D.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98.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C.D.    )。

A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B.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有助于经济发展

9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

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B.C.D.)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决议案      D.选举权利

100.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AB.C.D.    )。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

101.在现代法治社会,(   .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102.一般来讲,(  102.A.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103.(103.B.)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104.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104.C.D.     )。

A对政治参与权的保护            B.平等的参政权

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105.舆论监督以其(  AB.C.D.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       B.广泛性       C.及时性      D.公开性

106.(  A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107.“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10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108.D.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9.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109.A.B.  )。

A代议制    B.民主制      C.法治     D.法制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110.AC  ) 

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团结

111.(  .111.A.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