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822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2

第二章工程概况………………………………………………………3~4

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4~7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7~29

第五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29~30

第六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0~34

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4~38

第八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8~41

第九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1~44

第十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44~45

第十一章其他事项………………………………………………………45~47

附表一………………………………………………………48

附表二………………………………………………………49

附表三………………………………………………………50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⑴龙开口水电站永胜县移民搬迁辅助公路(龙开口至板桥段)第五合同段施工设计图、施工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中的有关规定。

⑶现行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

⑷现场踏勘考察获得的资料等。

⑸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水利、人文、风俗等资料。

⑹我公司的施工实力及参加公路建设积累的施工技术经验。

2、编制范围

龙开口水电站永胜县移民搬迁辅助公路(龙开口至板桥段)公路施工(合同号:

第五合同段)(K3+040~K12+070,全长90906.7米)范围内明确的路面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龙开口水电站永胜县移民搬迁辅助公路(龙开口至板桥段)第五合同段工程内容主要为:

C20片石砼路缘、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合料面层、过水路面工程。

技术标准农村公路四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2、施工条件

⑴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位于云南省永胜县境内,沿线起点段处于金沙江河谷岸坡地段,沿小庄河岸坡升坡沿线,山岭区地形,横坡较陡。

该区属金沙江中游腹地,东西部高山峡谷相间排列。

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年际温度变化小,降水时空变化大,82%的降水集中在6~9月,年降雨量585.3~710毫米。

⑵沿线筑路材料及水、电供应条件

沿线的主要筑路材料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匀,砂料主要分布于大河、山坡地段,部分砂料还需要外运;砂料主要采用机制砂和河砂。

进场后拟设立自采料场自行加工或从就近料场购买。

工程及生活用水可就近取用。

施工用电:

沿线村庄均有电力网覆盖,可架设临时输电线路电网供电。

必要时可用自备发电机。

3、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标准值

采用值

1

设计速度

Km/h

20/15

20/15

2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30

30

3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15

15

4

回头曲线最小长度

m

12

12

5

最大纵坡

12

12

6

路基宽度

m

4.5

4.5

7

行车道宽度

m

3.5

3.5

8

竖曲线极限半径

m

100

100

9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20

20

10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施工管理主要目标

(一)工期目标:

招标文件规定工期为3个月。

我公司计划该工程工期为3个月,即计划2015年12月18日开工,2016年3月18日完工并达到验收条件。

(二)、质量目标

1、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以及龙开口水电站永胜县移民搬迁辅助公路(龙开口至板桥段)第5标段工程验收的有关规定: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

合格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

优良工程。

2、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质工程标准,并配合业主实现全线总体创优规划,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质量评分90分以上。

确保ISO9001:

2000质量保证体系在本项目持续有效运行。

(三)安全目标:

建立三级安全保证体系,实现“三杜绝、三无、一创”目标。

即杜绝因工死亡事故,杜绝因环境如塌方等造成的死亡事故,杜绝因施工造成的输油管道、架空明线和通信光缆损坏等责任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火灾和爆炸中毒事故;创建全线安全标准工地。

二、施工队伍投入及施工组织机构

(一)、施工队伍及人员:

为保证本段工程的工期及质量,准备参加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具有较丰富的公路桥梁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

目前,他们担任的施工任务已经完成,队伍已经过整顿,正整装待发。

(二)、施工组织机构:

在施工现场成立龙开口水电站永胜县移民搬迁辅助公路(龙开口至板桥段)第5标段工程项目部,负责本合同段路面工程的施工和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联系,忠实的履行合同责任,优质、高效、安全、文明的完成施工任务。

项目部下设一个路面施工队。

三、施工区段的划分

一个路面工程队承担本合同工程路面工程及安全设施的施工。

四、总体施工安排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是驻地建设、临时设施、房屋等临时工程的建设,机械设备、人员的进场及施工恢复定线,各种标准实验等,在开工前做好。

1、进场组织

将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及人员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组织进场,在短期内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并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开工。

2、主要的施工力量

拟投入本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齐备完好,能适应本项目工程建设需要,可在指定的时间内运至工地。

3、技术准备

在前期的技术工作准备中,进行现场勘查与施工调查,会审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在15天内完成现场接桩,复测护桩工作,在开工前,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完成主要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的复核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临时设施的规划

(1)生产、生活用房、用水、用电

A、本项目工程的生产、生活用房:

项目部和施工队驻地拟设于路线附近的村庄。

B、本段工程的生产、生活用水:

本项目工程,生产、生活用水按设计取水地点取用。

C、本段工程生产、生活用电:

沿线电力供应充沛,施工用电可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接入当地电网,架设临时输电线路设施供施工、照明等使用;同时配置1台发电机以备急用。

(2)通讯设备

项目部设程控电话传真机各一部,用于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联系及请示工作。

另外项目部负责人、工程队队长、现场技术负责人均配备手机以便工作。

(二)工期安排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1、工期安排:

(1)招标文件规定:

总工期3各月

(2)计划的总工期安排:

总工期3个月,即计划2015年12月14日开工,2016年3月14日完工并达到验收条件。

2、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总体施工顺序:

在5天内完成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进行施工准备,然后进行路面工程的施工。

五、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一)路面工程施工

1、对拟选用的全部原材料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实验、检测,凡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原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2、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底基层、基层、面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实验,采用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混合料配合比。

3、使用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先进的混合料拌和、摊铺、运输碾压机械设备,提高路面施工机械化程度和质量。

4、正式施工前铺筑试验路段,取得正式施工时所需的各种参数,检验拟定的施工工艺及机械配套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5、拌合厂每个工班应按施工规范要求的检测项目和频率检测各种混合料的拌各质量。

6、严格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7、每一作业段按施工规范要求,每200m用贯砂法检测4处压实度;用3m直尺每200m检查2处x10尺平整度;每车道每200m一点,钻芯检测压实厚度。

所有检测项目均应符合技术规定,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废方的处理

对于本合同段的废方,不得乱堆乱放,必须按设计或业主指定弃土场统一弃放,同时注意水土流失等环保问题,完工予以植树、种草等绿化处理。

(三)环境保护

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水土流失和雨水冲刷等环保问题,为在一定程度上美化环境,要进行种树、植草,如果施工时不得已破坏其植被,完工后要用其它方法进行补救。

施工废渣统一运输,统一处置,严禁运输沿途“滴、漏、撒”,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测量

在开工前先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核与增设,测量与绘制横断面。

增设的点均标记,主点埋设砼桩。

施工测量的精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并将复测成果资料签字后交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开工后方可施工。

在开工之前在现场放出路基边缘线等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并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二)防水、排水

施工前预先做好各种防、排水设施,并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三)规划用地

测设并标示出路线界桩,安排人员挖出界沟及划出用地界限。

根据施工需要并优化选址后提交人、机、料生产生活、材料临时堆放、弃方场地、施工便道用地等准确详细的用地报告书,在监理、建设单位及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妥善地处理好施工用地问题后积极组织施工。

(五)技术设计及试验准备

根据详细复测的结果,如有可能,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出优化设计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付诸实施;根据需要编制各种补充施工图和施工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批。

开工前将各种用于施工的原材料(砂、石、水泥等)按照有关试验规程进行各种物理学力学试验,根据各项施工需要进行砼、砂浆的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验。

二、路面工程的施工

(一)砂砾垫层的施工

1、施工前将表面的杂物全部清除。

2、砂砾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5mm(方孔筛),且压碎值不应大于26%;;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设计规定。

3、拌和

本合同段砂砾垫层采用天然砂砾,不需拌和。

4、摊铺

(1)按照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械辅以人工将材料均匀地摊铺在规定的宽度上。

(2)摊铺均匀,出现局部细料集中地方,添加粗骨料,局部面积出现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采用人工补洒部分细料方法进行处理。

(3)用平地机或人工将天然砂砾料按规定的路进行整平调型。

5、压实

(1)摊铺和整型后,立即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一般需均匀地压实到规定地密实度为止。

使表面无明显轮迹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2)碾压采用轻型压路机辗压1~2遍,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辗压,碾压遍数为6~8遍。

凡压路机不能作业地地方采用机夯进行压实,直到获得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地路段上掉头和急刹车。

6、接缝处理。

(1)横缝处理。

两作业段地衔接处应搭接拌合,第一段摊铺后留5-8M不进行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摊铺整平后进行碾压。

(2)纵缝处理

尽量避免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合,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合时,将相邻地前幅边部约0.3米搭接拌合,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二)极配碎石底基层

1、级配碎石底基层地施工工艺框图详见下表。

2、路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级配碎石地施工,施工前将表面的杂物全部清除。

3、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且压碎值不应大于4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拌和

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料场集中拌和均匀并堆放整齐,提前24小时以上进行洒水闷料。

使用前补充洒水,使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再运至工地现场进行摊铺。

5、摊铺

(1)按照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械辅以人工将材料均匀地摊铺在规定地宽度上。

(2)摊铺均匀,出现局部细料集中地方,添加粗骨料,局部面积出现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采用人工补洒部分细料方法进行处理。

(3)用平地机将拌合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调型。

6、压实

(1)摊铺和整型后,立即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一般需均匀地压实到规定地密实度为止。

使表面无明显轮迹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2)碾压采用轻型压路机辗压1~2遍,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辗压,碾压遍数为6~8遍。

凡压路机不能作业地地方采用机夯进行压实,直到获得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地路段上掉头和急刹车。

7、接缝处理。

(1)横缝处理。

两作业段地衔接处应搭接拌合,第一段摊铺后留5-8M不进行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摊铺整平后进行碾压。

(2)纵缝处理

尽量避免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合,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合时,将相邻地前幅边部约0.3米搭接拌合,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材料实验

准备下承层

备料

 

施工放样

摊铺整平

碾压

不合格

检查密实度

合格

养护

质量检验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水泥稳定碎石必须满足所提供的颗粒组成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级配曲线应接近圆滑曲线。

2、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必须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中的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其设计强度3.0Mpa(七天),极限抗弯拉强度不得小于0.5Mpa(三个月龄期)。

3、水泥和水:

水泥应采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

块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能使用。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计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计量多0.5%-1%,水泥最小计量不得小于4%,也不得超过6%。

凡人和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层的施工。

4、工艺要求和必须遵守的规定:

(1)混合料的拌制,一律在中心站用强制式粒料拌和机进行。

严禁使用路拌法进行施工

(2)必须严格按实验室提供的配比进行配料。

水泥剂量的控制极为关键,必须有专人进行管理,发现集料级配有变化或水泥品种、标号与原室内试验不同时应重做配比试验。

拌合时用水量可适当增加,以保证碾压时稳定混合料处于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状态。

拌和必须均匀、色泽一致,无灰团和花面。

(3)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4)严禁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混合料铺筑应设专人消除粗集料的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地段应该铲除,并用新拌和料填补。

(5)应在混合料处于和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至要求的压实度(98%),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路拱横坡应与路面一致。

(6)每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湿养生不使其表面干燥,也不能忽干忽湿。

这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形成的关键一环。

养生不宜少于7天,养生期结束,应立即浇洒透层沥青。

其上未封面时宜开放交通,需临时开发今天时,也应采取保护措施。

(7)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半幅施工时,施工纵缝也必须垂直相接,先期施工的半幅应超宽15~20cm,铺后半幅时必须将前半幅未压实结板部分全部整齐挖除。

5、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JTJ034-2000。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评定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为确保工程质量,要求进行弯沉测量,每公里每车道50各测点,其代表弯沉值不大于提供的控制弯沉值。

测试时应注意龄期。

芯样必须完整光滑。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整修及放样

监理工程师批准

监理工程师旁站

修筑试验路段

拌和及运输

 

摊铺及整型

碾压

保湿养生

监理工程师批准

检测验收

 

养护

 

(四)沥青混合料面层

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A、本合同段沥青路面工程为:

5cm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面层(AC-16)。

B、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规定。

C、进场后,我们将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规定的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与检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D、在正式铺筑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用的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结合料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详细说明。

在提交的目标配合比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前,不进入生产配合比设计。

E、在沥青混合料未被批准之前,不进行下一道工序。

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对已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原材料品种不做更改。

F、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40-2004)的规定。

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的厚度选择。

2、施工工艺

A、设备

a、沥青拌合站

①我公司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拌合站设备在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能保证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满足工地配合比设计要求。

拌和站配备足够实验设备的工地实验室,能及时准确提供实验资料,并将试验人员的资质及试验设备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拌合设备的产量为120t/h,能满足生产进度要求,在安装完成后将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符合要求。

③拌和厂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④拌和厂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⑤拌和厂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

⑥拌和厂有可靠地电源。

b、运料设备为有金属底板的自卸槽斗大吨位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在未装料前均保持洁净,不沾有杂物。

运输车辆配备覆盖设备,且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c、摊铺机械

①设备采用MT12000型摊铺机。

②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和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相配合。

③摊铺机配备有熨平板自控装置能铺筑处理想的纵横坡度和平整度。

④每个摊铺工作面压实设备配备钢轮式压路机2台、轮胎式压路机2台,振动压路机2台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配备一定数量的、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小型振压实机具,用于压路机不便压实的地方。

B、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a、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分开堆放。

每个料源的材料都进行抽样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b、拌和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按批准的配合比准确计量,其计量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c、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40-2004)要求

d、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混合料予废弃。

拌合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

e、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变更时,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

试拌时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f、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

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秒),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

g、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

h、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如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

当储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储料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C、理清混合料的运输

a、热拌理清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

可在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

30)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合,但不的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b、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c、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h时,可不加覆盖。

d、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e、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人工铺筑混合料方法进行摊铺。

f、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应事先设置挡板。

g、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

h、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撤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

i、撤料用的铁锹等工具应加热使用,也可以粘少许柴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粘结混合料,但不得过于频繁以影响混合料质量。

j、摊铺不得中途停顿。

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达到碾压温度时应立即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下雨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保温。

k、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混合料应覆盖。

E、沥青混合料压实

a、混合料摊铺后立即进行压实作业。

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四个阶段,每阶段的碾压速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b、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c、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

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应少于4~6遍且无显著轮迹。

d、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应少于两遍,并无轮迹。

e、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

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f、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出现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柴洒油。

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或在连续碾压一段时间轮胎已发热后停机向轮胎洒水。

g、压路机不在未碾压成型或冷却的路段上转向、制动或停留。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油、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落在路面上。

h、在沿着路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它地方,采用振动夯板、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

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修补表皮。

i、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量,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F、接缝

a、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b、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摊铺时应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

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在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②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

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

摊铺时重叠在以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