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624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1、生字词

lǎolɑochuīyānxiējiǎoniàndɑohuǎnɡrújīnɡxǐnɡ

() ()()()()() 

ɡuǎizhànɡzhēnɡyuèwěiwěidònɡtīnɡshēnlínqíjìnɡ

()()()()

ɡōnɡɡōnɡjìnɡjìnɡshíniánshùmù,bǎiniánshùrén

()(,)

fǒuzéduànliànbǎolěidàodéxūyàojīlì

() ()()()()() 

biāncèchénɡdānzhíqínyuánquánjiānrènbùbá

()()()()()

2、选择正确的读音

禁军(jīnjìn)一锭(dìnɡdiàn)押解(jièxiè)闷得慌(mēnmèn)装载(zǎizài)伫立(zhùchù)按捺(nànài)友谊(yìyí)栖息(qīxī)盖解(ɡàiɡě)教诲(huǐhuì)云锦(jǐnjǐnɡ)古刹(shàchà)肖像(xiāoxiào)卧剥(bōbāo)张牙舞爪(zhǎozhuǎ)银弦(xiánxuán)瑰丽(ɡuīɡuì)惟妙惟肖(xiāoxiào)卧佛(fúfó)机械(xièjiè)白炽灯(chìzhì)撩过来(liáoliāo)给予(ɡěijǐ)锲而不舍(qìqiè)逢(pánɡfénɡ)蒙扫兴(xìnɡxīnɡ)即(jíjì)兴

嫦娥奔(bēnbèn)月霎(shàchà)时间结束(shùsù)接济(jǐjì)

三、给下列易读错的字注音。

呜咽()舷()窗要挟()颠簸()钥匙()挣()脱伫()立威风凛凛()开凿()苍()劲()饯()行友谊()掺()杂百宝匣()嫦娥奔()月鸟栖()虫居伺()机押解()暂()时教诲()白炽()灯锲()而不舍惟妙惟肖()

四、填空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

学了这篇课文,我想用这句诗来赞美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3.感谢师恩的名句: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赞美老师的名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4.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

培植树木要十年,培育人才要上百年。

比喻培育人才的不容易。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6.《陶校长的演讲》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

7.《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8.《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放牛捕蝉图。

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

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9.《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10、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

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11、第一问_________有没有进步?

因为身体健康是________,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

否则,__________。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______________,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小树立“___________”的观点,筑起“_______________”。

二问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我们是学生,______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_________________。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

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我们就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四问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_________,也不会成为__________。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____”,也要讲究“_____”,要“_______”。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_____,学习__________。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师恩难忘》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这片断选自《师恩难忘》,作者是________,课文原题是

《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赞美教师的:

、、、

3.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是:

 

5短文最后一句的含义:

2、《陶校长的演讲》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1.我明白“公德”是指(),“私德”是指()“建筑人格长城”是指()。

2.我认为“真人”是指()的人。

3、“陶校长”是(),毛泽东主席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四方面问问自己,这样的()自己。

从而能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面词语在上面诗文中的意思。

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句诗交代了主人公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骑黄牛”体现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的神情,“歌声”传达了牧童_________的心情。

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句诗是因果关系,牧童“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风光的_______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