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鉴赏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588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鉴赏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音乐鉴赏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音乐鉴赏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音乐鉴赏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音乐鉴赏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鉴赏1.docx

《初中音乐鉴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鉴赏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音乐鉴赏1.docx

初中音乐鉴赏1

1、北京喜讯到边寨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

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引子:

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

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

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

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

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

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

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

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

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

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

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

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

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总结出音乐特点: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买报歌

  聂耳作曲安娥词

  聂耳云南玉溪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奠基人,代表作品:

  器乐合奏:

《金蛇狂舞》《翠湖春晓》

  舞台剧:

《扬子江风暴》

  群众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码头工人》《大路歌》

  抒情歌曲:

《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塞外村女》

  他的歌曲内容中心是:

抗日救国和民族解放。

3、快乐罗嗦

  《快乐的罗嗦》,彝族音乐,张福全编配,鼓王朱啸林演奏,选自《神驹——朱啸林——华夏锣鼓演义》,韦俊指挥中央民族乐团演奏。

本乐曲亦为彝族的传统歌舞,淬于云南醅与凉山交界地区和云南西南部,常在节日里或婚宴喜庆中演出,音乐为以“So”为主音的七声调式,曲调欢快跳跃,节奏强烈明快,充分展示了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性格。

4、丰收锣鼓

  民族管弦乐,彭修文、蔡惠泉作曲。

乐曲描绘了人们喜获丰收的愉快心情和劳动的宏大场面,曲调欢腾热烈,节奏明快。

  民族管弦乐曲,彭修文、蔡惠泉创作于1972年。

乐曲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乐曲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子雄壮嘹亮,主题旋律跳荡,节奏明快,展现了一幅热闹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尤其是最后的锣鼓段,以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情绪更加热烈高涨。

    第二部分以吹管乐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开始,转入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旋律,然后笛子与弹拨乐器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明亮的笛子音色和散板旋律,勾画了一幅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则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表现了阳光下的粼粼水波。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气势磅礴的锣鼓片段,紧张激烈,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

  

5、《我爱你中国》-女高音独唱

  词郑秋枫曲《海外赤子》插曲全曲共三个部分:

  引子,节奏自由、气息宽广、跌宕起伏展开。

长笛伴奏

  第二部分:

A+B+A'

  女高音音域:

C1—C3,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的特点,分为抒情女高音(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而富有诗意);花腔女高音比一般女高音高,声音纤细、清亮、灵活婉转而富有弹性,善于演唱高音区的华丽曲调;戏剧女高音音色浓厚、坚实有力、音量较大,善于表现强烈的感情。

6、《宝贝》

  印度尼西亚民歌摇篮曲体裁: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其特点是旋律轻柔甜美,节奏和伴奏常带有摇篮的动荡感,具有安静、温暖、亲切的特点。

  女中音:

音域:

a-a2,其音色特点介于女高音和女低音之间,音色甘美纯厚,圆润柔和。

  

7、《黑娘娘》

  爵士乐女低音演唱。

内容:

一个黑奴隶被主人无辜毒打一顿以后逃跑,妻子日夜思念并决定为之报仇。

  女低音的音域:

f-f2,音色丰满结实,宽广浓厚。

  

8、《祖国,慈祥的母亲》-男高音

  张鸿喜词,陆在易曲。

  男高音音域:

c1-c3。

音色明朗、嘹亮,分为抒情男高和戏剧男高。

  

9、《魔王》-男中音德歌德词,奥舒伯特曲

  这首脍炙人口的叙事曲是舒伯特在1815年十八岁时根据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一首同名诗歌谱曲而成,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水平、被誉为世界名曲的艺术歌曲。

  全曲采取通谱的手法,一气呵成,具有宏大的气势。

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以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展示出充满戏剧性的情节:

父亲怀抱发着高烧的孩子骑马穿过黑夜的森林,孩子因看见森林中的树精--魔王在反复引诱他而不断发出惊呼……音乐始终贯穿着由钢琴伴奏的马蹄疾奔的节奏,话外音呈现出林风飒飒、黑夜沉沉的自然景象和咄咄逼人的阴暗情境(片段1)。

作品中每个音乐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表现小孩的音乐语言是惊恐、紧张的(片段2),表现魔王的主题是飘渺的、狡猾而诱人的(片段3),表现父亲的主题是关怀而慰藉的、沉着而稳健的(片段4)。

最后,马蹄声歇,奔驰终止,孩子却已在父亲怀抱中死去。

宣叙性的旋律和两个特强和弦的打击,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

这里选用的是经改编的钢琴曲。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称之为“歌曲之王”

  代表作品:

  室内乐:

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死神与少女四重奏》

  交响乐:

《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伟大交响曲》

  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艺术歌曲:

《魔王》《野玫瑰》《流浪者》《菩提树》

  钢琴独奏:

《音乐的瞬间》

  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音提亲、大提琴。

五重奏:

四重奏+钢琴,但是《鳟鱼》比较特殊,是小提琴、中音提亲、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

  

10、《跳蚤之歌》-男低音独唱歌德词,穆索尔斯基曲

  以国王蓄养跳蚤来讽刺皇帝的昏聩腐朽。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ModestPetrovitchMussorgsky,1839-1881),俄国作曲家,“强力五人集团”成员。

童年时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十三岁进彼得堡禁卫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充御前禁卫军。

两年后脱离军界。

早期的作品不够成功,后从师于巴拉基列夫。

他的作品不仅是庄严的悲剧,而且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以及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霍宛斯基党人的叛乱》、《索罗庆采市集》(此作由居伊续成)以及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叶辽木什卡的摇篮曲》等。

  《图画展览会》

    1873年,与穆索尔斯基有深交的急进派建筑家维克多·哈尔德曼(VictorHartman,1842-1873)去世了,交往四年之久的密友的故去,似乎给穆索尔斯基很大的打击。

    同年于圣彼得堡的美术学校举行了哈尔德曼的绘画遗作展览会,这一展览会成为穆索尔斯基写作这一首组曲的动机。

这一钢琴组曲,不仅是穆索尔斯基的代表性器乐作品,而且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有独创性的乐曲之一。

乐曲是由与“图画”有关的十首小品,以及有间奏功用的“漫步”主题组合而成。

其配合之佳,表现了穆索尔斯基所独有的大胆的创造性,因此,这一首乐曲时至今日仍然很受欢迎。

这种直接了当的表现方式,对后来的法国印象派有很大的影响。

    这一乐曲的出版是在作者逝世后五年(1886年)在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努力下才得以完成的。

很多作曲家对于这一钢琴组曲的管弦乐编曲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现在一般只演奏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

    这里介绍的正是由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并选录了整部组曲中的两个片段:

    “漫步”主题:

这一主题在整部组曲中反复出现,作为连接十首小品的间奏曲,主要用来表现作者漫步欣赏画展的情景,但这一主题在每一次反复时都有情绪上的变化,直接提示着下一幅图画的内容。

(片段1)

  “基辅城门”:

这是十首小品中最为精彩的一曲,风格壮严肃穆,威风堂堂。

此曲是根据已决定在基辅建造的城市大门设计图所得的灵感而作的。

由稳重的主题开始,逐渐增强之后,突然变成了平静的圣咏调。

然后先前的主题再度强有力地出现,八度音程的上下移动在此增添了辉煌的色彩。

接着经过圣咏调的再现,开头主题更加壮大,最后的尾奏像是再次把主题的精力全部释放出来一样,全曲结束。

(片段2)

  强力五人集团:

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1、《牧羊姑娘》

  歌曲描写旧社会被生活所迫而不得已为地主放羊的牧羊姑娘忍饥挨饿备受折磨的的不幸遭遇。

双簧管独奏金砂作曲。

单二曲式,第一部分是问,第二部分是答

  

12、《什么结子高又高》

  对唱歌舞剧《刘三姐》壮族民歌

  

13、《阳关三叠》-二胡独奏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

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谱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

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

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

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

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

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行,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14、《苗岭的早晨》-小提琴独奏。

  陈钢作曲,描绘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苗族人欢乐幸福的生活。

  

15、《洪湖水浪打浪》-女声独唱、二重唱

  歌剧《洪湖赤卫队》

  

16、《拉德斯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德劳斯作曲,他创立了维也纳圆舞曲形式,

  

17、《游击队之歌》

  贺绿汀词曲A+B+A结构。

歌曲以准确生动德音乐语言概括地反映抗日烽火中游击健儿德战斗生活贺精神面貌。

  

18、《我们走进十月阳光》-童生合唱

  

19、《在希望的田野上》

  领唱、合唱相结合。

描绘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的新面貌。

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贺乡土气息。

引子先有木管吹出辽阔富有田园风味的音调。

  施光南作曲家,四川重庆人,代表作品:

  歌剧音乐:

《伤逝》《屈原》,芭蕾音乐《白蛇传》,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

  

20、《社会主义好》

  领唱、合唱。

以满腔热情贺浅显通俗的语言,流畅易记的曲调歌颂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到反动派,赶跑外国侵略者,建设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定决心。

其中第三四段是轮唱的形式。

  李焕之:

作曲家,福建人管弦乐组曲《春节》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筝协奏曲《汩罗江幻想曲》歌曲《社会主义好》

  

22、《牧歌》-作曲家瞿希贤作曲,海默作词的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

流传在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长调。

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流传于内蒙地区,其特点是气息悠长开阔,节奏自由,旋律不受小节的限制,曲调进行中常有丰富的装饰音,真假声并用,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作曲家瞿希贤,著名的女作曲家,上海人。

  

第二册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西民歌,现在是管弦乐合奏。

  

2、《放马山歌》

  这是一首牧童放马时唱的歌。

云南民歌

  

3、《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陕西民歌,这首信天游曲调悠扬高亢,表现了陕北人民和工农红军的骨肉深情。

  

4、《欢乐颂》片断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

交响曲:

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被尊称为“乐圣”。

d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

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庞大的诙谐曲式。

贝多芬打破了古典交响乐中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

这一乐章的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具有精力充沛的奥地利民间舞曲的特征,但其中还带有不安的情绪。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

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

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

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

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曲的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

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5、《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

马可,作曲家,音乐学家。

作品:

《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陕北组曲》

  

6《澧水船夫号子》湖南民歌,通过复杂多变而富有气势的合唱,真切表现澧水船夫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贺乐观自豪。

  我们知道民歌有以下几种类型:

即号子;山歌;小调。

首先我们来说说号子。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着体力劳动歌唱的民间歌曲,是我国最早的民歌体裁之一。

号子产生于劳动者的体力劳动过程中,在体力劳动中劳动者结合不同的工种特点,用吆喝、呼喊并配以不同的节奏来辅助紧张、沉重的劳动,从而达到团结一致目的。

号子,来源于人工的体力劳动,并直接为体力劳动服务,所以它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风格。

音乐也表现为粗犷、豪放、坚定、节奏感强等特点,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山歌是指在野外劳动和生活中,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

它主要用于抒发情感,倾诉衷情,宣泄郁闷。

在我国一些地区,山歌常常被称为情歌,是一种非常受人们喜爱的民歌体裁。

山歌旋律优美自然,歌词通俗易懂,有深远的意境。

山歌歌词是人们根据多年体验而提炼出来的口头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音乐形式上,山歌比号子更有回旋和琢磨的余地,在内容上也有更多的思考和推敲。

山歌多是即兴创作,词与曲调常随情境的需要而变化,山歌一般分为“一般山歌”、“四秧山歌”和“放牧山歌”,其中“一般山歌”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山歌种类,它集中体现了山歌体裁的特征。

山歌在我国分布广泛,西北地区的山歌最具特色、影响最大,如信天游、爬山调、山曲和花儿等。

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很多山歌,并且十分有特色,只是南方山歌不太集中,基本曲调比西北山歌少一些。

南方山歌的基本曲调命名常以地名为主,如兴国山歌、柳州山歌等

  小调又叫小曲、小令。

小调常常在劳动余暇、风俗节日集会时演唱,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

小调的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行,因而不管是农村的男女老幼,还是城镇的市民、手工业者、商人或知识分子阶层都能吟唱。

小调流传的地域也十分广泛,有的小调传遍大江南北,如《孟姜女》、《茉莉花》等

  

7、《下山虎》

  民族管弦乐合奏,原是1945年冼星海在苏联创作的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中的一段。

1975年10月,为纪念作者逝世三十周年,由刘文金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下山虎》原是一首广东民歌,旋律明快而有力,生气勃勃。

洗星海将此曲和另外四首民歌连在一起加以变化发展,尝试写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交响乐,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改编后的管弦乐曲,既保持了原曲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民族乐队的表现力,以丰富的配器和多声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下山虎那敏捷矫键、威武勇猛的形象。

8、《土地还家》

  这首具有浓郁山西风格的民歌,抒发农民得到土地、牲口后的喜悦心情和保卫红色政权的决心。

9、《绣金匾》

  原是陕西传统小调《绣荷包》,填上新词后改名的。

表达人民队领袖发自内心的衷心爱戴。

10、《天山之春》:

  琵琶独奏曲,原为乌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的热瓦甫独奏曲。

1961年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后广泛流传。

乐曲描绘天山春天的秀丽风光和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节日欢庆场面。

  乐曲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段为三拍子,通过两个鲜明对比的主题描绘了春到天山时一派明媚喜人的秀丽风光。

第一主题用长轮演奏,带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调特点,舒展宽广,具有较强的歌唱性。

紧接着的第二主题采用了新疆弹拨乐器常用的那种轻快活泼的节奏型,生动有趣。

随后第一主题在属调上再现。

在挑长轮以后,作者巧妙地以双音与空弦音相结合奏出第一主题,音响和节奏显得丰富多采。

  第二段是一个欢腾的快板段落,音乐转为D调,节拍也变为二拍子,色彩明亮,旋律带有强烈的新疆民间舞曲风格,充分发挥琵琶扫、摭分和快夹弹等技法,热情奔放,一气呵成,形象地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面。

  

  11、《嘎达梅林》

  蒙古族民歌,曲调宽广豪迈,节奏舒缓,男低音演唱。

  

  12、《上去高山望平川》

这是一首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

“花儿”流行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连的广大地区。

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形式。

花儿的曲调当地人称做“令”,如“河州令”、“土族令”、“尕马儿令”和“脚户令”等。

《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曲调是“河州令”。

河州即今之甘肃临夏,素有“花儿之乡”之称。

“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广、影响大、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

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特点。

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起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13、《北京的金山上》

这首藏族民歌以淳朴的感情,亲切的音调,表达翻身农奴队领袖的由衷的热爱,以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幸福感。

14、《手挽手》

维吾尔族民歌

15、《打麦号子》

靖江民歌,劳动号子刚劲有力,热烈明快,以鲜明的节奏统一劳动步调,鼓舞劳动热情,调节打麦人的情绪。

演唱用靖江方言,有说有唱。

16、《唱唱扬州三把刀》

用民歌《杨柳青》曲调填词而成。

小调。

曲子歌颂文明服务的新风尚。

三把刀:

厨师,理发师,修脚工。

17、《无锡景》

无锡民歌,传统小调,介绍无锡的美丽景色和特产惠山泥人。

18、《搭凉棚》

这首是充满泥土气息的昆山歌。

昆山民歌。

风趣将昆虫按季节编织在民歌中。

并将其体态和生活习性用精练的语言概括。

19、《茉莉花》

本曲是民族管弦乐合奏,原是一首流传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有许多变体,本曲就是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改编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源于明代的《鲜花调》。

20、《战马奔腾》

陈耀星曲,二胡独奏,独创运用特殊的二胡演奏技法,如马蹄声的“大击弓”,模仿厮杀的“双弦快速抖弓”。

表现战士为保家卫国,苦练沙地本领的情景。

21、《乌苏里船歌》有男生独唱的形式,有合唱的形式(瞿希贤改编而成)

22、《太湖美》、任红举词,龙飞曲,

23、《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24、《一分钟圆舞曲》

降D大调圆舞曲("小狗")(作品64之3)作品64号共有三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

其中第三首(降D大调,即本曲)为肖邦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俗称为《小狗圆舞曲》。

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喂养着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兴趣"。

肖邦依照乔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音乐上,作成了这首乐曲。

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终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

演奏本曲时,应使用平滑流畅的指尖技巧,才能感觉出此曲的趣味来。

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

在四小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则是甜美而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立;第三段为第一段之反复。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

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

“波兰不会亡”。

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代表作:

《华丽圆舞曲》《离别圆舞曲》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c小调练习曲《革命》

25《伏尔加船夫曲》

这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通过深沉的音调,沉重的步伐性节奏,吐露沙俄时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纤夫们的愤懑和不平,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26《梭罗河》

印度尼西亚民歌,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最大河流;歌曲以悠长的节奏,流畅优美的旋律抒发对梭罗河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27《缆车》

歌曲以有张有弛,富有活力的音调,表现乘坐缆车的喜悦心情,意大利,丹查词曲

第三册

1、《我的祖国》

领唱、合唱。

《上甘岭》片断,乔羽词刘炽曲

2、《姑苏行》

江先渭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演奏家。

作有为数甚丰的民族器乐作品,对民间音乐的整理研究有较大贡献。

其作品风格清雅幽丽,余韵悠长。

其代表作《姑苏行》无疑是我国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一首富有江南色彩的笛子独奏曲,为了切合题意,作者采用昆曲调为素材,并用韵味浓厚的曲笛演奏。

宁静的引子,仿佛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隐现的诱人的画面。

抒情的行板,使人犹如置身于幽曲明净、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之中,尽情观赏,美不胜收。

中段是对比性的热情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

当再现第一段时,更觉婉转动听,使人们似乎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

3、《百鸟朝凤》

唢呐独奏曲。

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

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

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

当《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