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长丝工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1413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24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涤纶长丝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涤纶长丝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涤纶长丝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涤纶长丝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涤纶长丝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涤纶长丝工艺.docx

《涤纶长丝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涤纶长丝工艺.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涤纶长丝工艺.docx

涤纶长丝工艺

第一章概述

1.1纤维的发展概况与分类

从外形上讲,纤维是一种细而长比较柔韧的天然或人工化合物质,具有相当大的长度直径比。

对于纺织纤维而言,需要有较大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才能有服用性能。

1.1.1纤维的发展概况

1.1.1.1合成纤维的发展

合成纤维是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研制的,合成纤维的工业化在3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1935年,美国人首先研究成功了第一种聚酰胺纤维—尼龙66,并在1938年建立了试验工厂,于1939-1940年间将其试验成果推广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聚酰胺纤维在全世界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合成纤维从发现到工业化生产的今天,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38-1950年主要发展尼龙,同时探索新的化纤高聚物。

第二阶段:

1950-1956年涤纶和腈纶问世,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第三阶段:

1956年-迄今,发展第二代合成纤维――改性纤维。

通过化学和物理改性以制成具有特定性能的纤维。

第四阶段:

1960年-迄今,发展特种纤维。

通过努力已经获得耐高温纤维、高强力纤维、阻燃纤维、碳素纤维、超导或导电纤维等。

合成纤维在全世界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1940年全世界合成纤维产量只有5000吨,1950年达到7万吨,并且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随着工业化的普及,在1975年以后,纤维生产的重心开始转移,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上,产品生产和市场的重心也逐渐移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1.1.1.2涤纶长丝的发展

涤纶是我们国家对聚酯纤维的商业名称。

国际标准组织(ISO)对聚酯纤维的说明如下:

构成纤维的聚合物组成为二元醇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酯,其中链形大分子至少占链中的85%(以质量计),它的通常组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它的分子式是:

HO(CH2CH2COOCOO)nCH2CH2OH

可以用其它的二元醇可用来代替乙二醇,如1,4一丁二醇,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1953年美国杜邦(DuPont)公司首先推出聚酯纤维商品,1955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同时建成短纤维和长丝工厂,当时长丝年产量约1000吨。

在以后的几年内,聚酯纤维的产量逐年增加。

聚酯纤维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和产能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1998年聚酯纤维生产能力约占合成纤维总能力的68%。

1998年初全球聚酯纤维生产能力约1867万吨,其中长丝能力1000万吨,短纤维生产能力为880万吨。

1999年初世界聚酯纤维生产能力达2050万吨,同199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8.6%,其中长丝增至1143万吨。

我国聚酯产业的发展相当迅猛,2005年底我国聚酯生产能力达到2250万吨/年。

十年来,我国涤纶长丝每年都以10%以上的产能在大幅增加。

1.1.2纤维的分类

1.1.2.1合成纤维的分类

1.1.2.2涤纶长丝的分类

涤纶长丝

初生丝

未拉伸丝或未取向丝——UDY或UOY

半取向丝(中速纺丝)——MOY

预取向丝(高速纺丝)——POY

高取向丝(超高速纺丝)——HOY或FOY

拉伸丝

变形丝

二步法拉伸丝——DT

纺丝拉伸一步法拉伸丝——FDY

常规变形丝——TY

拉伸变形丝——DTY

空气变形丝——ATY

 

1.1.3涤纶长丝的性质和用途

1.1.3.1涤纶长丝的性质

涤纶长丝的主要性能如下:

1.模量:

民用涤纶长丝的模量一般不低于80cN/dtex,工业用长丝可达130cN/dtex,同时涤纶的模量具有热稳定性质。

2.强度:

涤纶长丝具有较高的强度(4~8cN/dtex),并且能在95℃的水中保留73%的强度。

这能基本满足大多数服装和产业用的要求,

3.吸湿性能:

在这方面涤纶比较差,在湿空气中的回潮率和水的膨润作用方面都是如此,涤纶长丝的平衡含水率为0.4%。

4.染色性能:

涤纶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时,染色性能因为涤纶自身缺少亲水基团或染料接受体部位而受到影响。

用分散染料或非离子染料染色时效果比较好,但染色条件比较苛刻。

5.密度:

涤纶的密度近于1.38g/cm3。

6.可燃性:

涤纶燃烧时纤维会产生熔化而熄灭。

涤纶与天然纤维素的混纺织物比较容易燃烧,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和浓烟,

7.玻璃化温度:

涤纶干态时玻璃化温度为80℃左右。

此特点有利于进行纱的卷曲变形和织物的定型加工。

1.1.3.2涤纶长丝的用途

涤纶长丝早期主要用于丝绸服装方面,随着各种加工技术的开发、运用,涤纶长丝己扩展到仿毛、仿麻、仿棉等整个衣着领域,并向装饰、产业用等领域发展。

1.服装用:

涤纶长丝的传统用途是仿丝绸,用于女式衬衣、男女外衣、裙子、睡衣和丝巾等。

多孔细旦长丝在变形前加以强捻,可制成柔软的仿丝绸,适用于制作高级连衫裙等;比较粗的变形丝可做成毛型织物,用于制作西装、外衣、领带;混纤丝主要用于制作男式服装、童装和运动衣等。

2.床上用品:

用作被面、枕套、床单、床罩、蚊帐、台布和絮棉等。

3.装饰用:

用作沙发布、家具布、窗帘布、窗纱布、贴墙布、地毯、雨披、伞布和汽车内部装饰布等。

4.产业用:

用作缝纫线、帘子线、运输传送带、帆布、土工布、过滤布、篷帐、网类和绳索等。

1.2涤纶长丝原料(聚酯)的生产

我国聚酯的生产起步较迟,初期发展速度慢,在七十年代末期以后才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初期的聚酯生产装置依靠国外成套引进,从八十年代我们开始聚酯纤维的研究工作,并正在组织力量建设配套工程,如原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的生产、聚酯纤维的改性研究、聚酯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业化、聚酯装置的国产化等。

1.2.1聚酯的生产工艺原理

聚酯化学反应过程分为两步,即先反应生成中间产品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然后进行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即聚酯产品。

1.2.1.1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的生产

一般厂家采用直接酯化法,即直接用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也称之为PTA法。

PTA法发生如下反应:

HOOC

COOH+2HOCH2CH2OH→HOCH2CH2OOC

COOCH2CH2OH+2H2O

(PTA)(EG)(BHET)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方法目前还有另外两种(酯交换法和环氧乙烷法),酯交换法、环氧乙烷法和直接酯化法形成聚酯生产的三大工艺路线。

1.酯交换法

酯交换法是由对苯二甲酸(PTA)与甲醇(MA)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然后,再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于中间产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缩写为DMT,所以也叫DMT法。

2.环氧乙烷法

环氧乙烷法是对苯二甲酸与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制取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因为氧乙烷的缩写为EO,所以也称EO法。

1.2.1.2缩聚

经过上述三种方法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后,缩聚反应便可开始进行,其

化学反应式如下:

nHOCH2CH2OOC

COOCH2CH2OH→HOCH2CH2OOC

CO(OCH2CH2OOC

CO)n-OH

+(n-1)HOCH2CH2OH

1.2.2聚酯生产工艺技术

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主要由酯化和缩聚两个步骤组成。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控制的参数和设计的思路不同,其中酯化过程可以是一段酯化(一个反应釜),二段酯化(二个反应釜)或三段酯化(三个反应釜),缩聚过程可以是一段预缩聚(一个反应釜),二段预缩聚(二个反应釜)和最终缩聚等几个阶段。

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多的是以吉玛公司为代表的五釜反应流程和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三釜反应流程。

下面就这两种工艺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1.2.2.1五釜反应流程

吉玛聚酯技术为二段酯化、二段预缩聚和缩聚(并联两釜)的五釜反应流程,如下图1-1所示:

图1—1吉玛五釜反应工艺流程示意图

目前世界上采用五釜反应流程的典型公司还有钟纺公司、卡尔费歇公司等。

1.2.2.2三釜反应流程

杜邦公司聚酯技术为一段酯化、一段预缩和一段终缩的三釜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杜邦三釜反应工艺流程图

目前世界上采用三釜反应流程的典型公司还有莱茵公司等。

两种聚酯生产技术的比较

1.三釜反应流程比五釜反应流程少两个反应釜,因此在工艺流程上就显得比较紧凑,并且反应器的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合理,装置设备、管道较少,投资费用省。

2.三釜反应流程反应速度快,物料在反应釜中总停留时间短。

如杜邦公司流程中物料总停留时间为2.5~3.5小时。

3.三釜反应流程与五釜反应流程比,在酯化与预缩聚过程中反应温度高,反应压力大,减少了副反应的产生。

4.两种工艺流程生产工艺都非常成熟,产品质量比较稳定,都可以在后面接直接纺丝,也可以生产切片供间接纺生产用。

1.3 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1.3.1 涤纶长丝生产主要工艺路线

1.3.1.1POY—DTY长丝生产

POY—DTY长丝生产路线是指在高速纺速下(纺丝速度为3000~3600m/min)制得预取向丝(POY),然后对POY进行加弹、变形等后加工的工艺路线。

此工艺采用高速纺丝和高速拉伸变形,是典型的二步法工艺路线,是目前生产变形丝采用最多的工艺路线。

POY的后加工速度通常为400~1000m/min。

这种工艺路线于70年代开始工业化。

特点是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基建投资省。

1.3.1.2FDY长丝生产

FDY是指全拉伸丝。

纺丝、拉伸一步完成。

它可采用低速生头(纺速900~1500m/min)、高速拉伸卷绕(卷绕速度3200~5000m/min),两道工序在一台纺丝拉伸联合机上完成。

采用FDY路线生产的全拉伸丝不但生产成本低,而且成品质量稳定,毛丝断头少,染色均匀性好,具有很好的服用性能。

1.3.1.3其他工艺生产路线

1.高取向丝生产工艺

高取向丝(HOY),亦称全取向丝。

此工艺采用一步法超高速纺丝制得高取向丝,纺丝卷绕速度为5500~6000m/min。

由于大幅度增加了喷丝板拉伸,因此纤维的取向度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结晶粒子较大,非晶区的取向度较低,纤维的染色性能比较好。

2.高结晶丝(HCY)是在普通高速纺丝纺程上,在纤维凝固集束上油之前,加一段热管,由热空气将丝条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软化点之下),使凝固后的丝条在卷绕牵引力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拉伸的工艺。

1.3.2涤纶长丝的生产特点

1.生产速度高。

随着长丝生产技术的发展,纺丝速度愈来愈高,初期速度只有400~500m/min,现在已提高到3500~5000m/min甚至更高。

纺丝速度的提高,对工艺技术、设备制作、操作管理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卷装容量大。

随着生产速度的提高,长丝丝饼的卷装重量愈来愈大,卷绕丝丝饼的净重从4~5kg已增至15kg~20kg。

卷装重量增大后,对高速运转的卷绕头锭子轴的安装校验、丝饼内外层质量的均一性、原丝的退卷性能、丝饼的装箱运输等均提出新的要求。

3.对原料质量要求高。

聚酯原料的质量与长丝的可纺性及产品的质量关系十分密切。

间接纺考核聚酯切片的质量指标有特性粘数、软化点、二甘醇含量、羧基含量、灰分和凝聚粒子等六项。

同时对切片的外观形状、有无炭黑粒子、含水率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含水率对高速纺丝的影响很大,要求切片的含水量不超过30~50ppm,而且要求含量均匀一致。

对直接纺而言,对熔体的特性粘数、软化点、二甘醇含量、羧基含量、灰分和凝聚粒子等六项指标要求比较高,重点控制熔体质量的稳定性。

4.工艺控制要求严格。

长丝生产中工艺参数的要求十分严格。

例如,熔体温度波动不超过土1℃、侧吹风风速差异不大于0.1m/s。

对公用工程的供给也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停电、停水、停汽。

有些工序需要控制温、湿度,要求采用密闭厂房和双门结构。

5.要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长丝生产特点是多锭位的重复作业,现场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长丝产品的质量。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在生产中实行锭位管理、设备要有专人专机维修保养。

在涤纶长丝生产中,按照原料的不同把生产过程分间接纺丝和熔体直接纺丝两种形式。

1.3.2.1直接纺的生产特点

熔体直接纺丝指将聚酯装置生产的熔体利用熔体管道直接输送到长丝装置纺丝成形的生产工艺。

在70年代末,聚酯短纤维首先实现了直接纺丝的工业化,80年代初国内引进高速涤纶长丝生产线,一般都采用的是间接纺丝工艺。

在90年代中期以厦门翔鹭为代表的直接纺长丝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出现,并立刻以质量稳定、产量大、成本低而显出竞争优势。

90年代末,国内生产厂家纷纷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改进聚酯生产,出现了海南兴业化纤、黑龙江涤纶厂、仪征化纤、佛山化纤、洛阳化纤、辽阳化纤等一批新的熔体直接纺涤纶长丝生产厂。

目前,国内新上的长丝生产线大都采用直接纺生产方式。

涤纶长丝直接纺丝有以下的生产特点:

1.工艺流程短,能耗低

间接纺纺丝必须要经过铸带切粒、储存运输、切片干燥、挤压熔融等几道工序以后,才能重新形成熔体进行纺丝生产。

而熔体直接纺丝则省去了以上所提到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也相对缩短。

由于无须将熔体冷却和对切片加热熔融,生产过程能耗比较低。

2.设备投资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由于工艺流程的缩短,相对于间接纺生产工序而言,设备种类少,单位产量设备投资也相应减少。

同时,纺丝装置和聚酯生产装置联接为一体,相应地减少了生产厂房占地面积。

3.生产规模大,对管理和技术的要求提高

熔体直接纺长丝可以在1个反应釜后接3到4条直纺生产线,每条线可以达到32—36个纺丝位,一般单线年产都在1万吨左右。

工艺流程的缩短,生产规模的提高,对电气控制、工艺控制、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直接纺丝装置一般均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对纺丝过程、重要控制点进行管理,使联锁、联动过程自动进行。

直接纺对聚酯和纺丝生产过程稳定的要求比较高,聚酯要保证工艺控制平稳,减少对纺丝的影响,同时纺丝部分需加强生产管理,避免生产的波动影响聚酯工艺的控制。

熔体直接纺丝为了适应生产规模大,工艺控制要求高的特点,生产管理的比较严格。

如一个年产量为十万吨直纺长丝生产装置,日产量300吨,一天生产的丝饼近3万只。

任何一个丝饼出现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引起用户的质量投诉,因此对现场管理、锭位管理、产品交接、分析检验、信息反馈等各个管理工序都有管理上的特殊要求。

1.3.2.2间接纺的生产特点

熔体间接纺丝是指将聚酯装置生产的切片,经输送、干燥、挤压、熔融成熔体再进行纺丝的生产工艺路线。

自80年代初,国内引进的涤纶长丝高速纺生产线采用的都是间接纺丝工艺。

长丝生产厂的规模基本上在5000吨左右。

随着涤纶长丝服用性能的研究开发,市场对差别化、异形化长丝的需求逐步增大,间接纺的涤纶长丝厂得到迅速发展,间接纺长丝生产厂的规模也发展到年产一万到两万吨。

熔体间接纺丝生产特点:

1.生产规模适中,生产稳定,便于管理。

我国早期由于长丝工厂的规模不大,很多工厂又无聚酯生产,因此以切片纺丝的居多,各生产厂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生产规模。

2.间接纺灵活多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

间接纺的生产品种和负荷的调整比较容易。

间接纺丝都是单线独立,可以按用户要求灵活地组织生产阳离子可染、大有光、色丝等差别化长丝时。

间接纺丝完全可以在品种灵活、生产多变等方面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3.间接纺丝必须要经过铸带切粒、贮运、切片干燥、挤压熔融等几道工序以后,才能重新形成以聚酯熔体进行纺丝生产,因此相对直接纺长丝而言成本较高。

1.4差别化长丝生产

1.4.1化学改性纤维的生产

从90年代初开始,人们通过对高分子结构的改性并辅之以相应的纺丝工艺,改变涤纶的超分子结构,从而改善其染色性能和纤维物理性能。

其中,开发最为成功的是阳离子染料可染性涤纶。

其改性方法是:

在原有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两种单体之外增加少量的3、5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钠(SIPM)作为第三单体,使改性后的高分子链中增加了可以作为阳离子染料染座的磺酸基团,使之成为阳离子染料可染(CDP)纤维,大大改善了涤纶的染色性能。

1.4.2物理改性纤维的生产

1.4.2.1细旦纤维

细旦纤维的研究开发是从涤纶长丝开始的。

最初的成果是涤纶长丝的碱减量方法,这种方法在降低涤纶长丝纤度的同时,改善了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光泽、手感和悬垂性。

在60年代中期,可以采用常规熔纺法稳定生产单丝纤度为0.4~1.1dtex的细旦涤纶长丝。

目前最细的超细旦纤维单丝纤度已能达到0.001dtex。

1.4.2.2三异纤维

所谓三异纤维是指异纤度、异收缩和异截面纤维。

异纤度就是采用纤度不同的单丝组成复丝;其中较粗的作为芯丝可提供足够的强力、刚度、弹性及挺括性,较细的纤维可作为皮层提供柔软的手感及蓬松性;异收缩是利用不同单纤之间的收缩率差异,在后处理之后,织物结构紧密,而纱线中部分收缩率低的丝(单丝)产生松弛、蓬松、浮凸,使织物形成多层次的纱线结构和有凹凸感的效果;异截面就是采用圆形、三角形、三叶形、五叶形或六角形等各种截面形状,使得成纱内部稳定蓬松、外观光泽柔和、自然,并可追求某种特殊的外观(光泽)效应。

三异纤维以通过复合纺丝技术或混纤复合技术制得。

1.4.2.3高(低)收缩纤维

高(低)收缩纤维主要通过纺丝工艺的调整来获取。

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其超分子结构与常规纤维存在很大差异,结晶度低,无定形区含量高,沸水收缩率可达20%~40%,有的甚至可达60%~80%。

高收缩纤维广泛用于服用面料和工业领域,如电缆线的包覆材料等,产品附加值大大高于普通纤维。

1.4.2.4远红外纤维

远红外纤维是近年来已经形成市场开发热点的功能性纤维,其主要技术思路是在纤维纺制时掺入少量陶瓷粉(主要为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二氧化锡等),这些添加材料在吸收了人体或外界的热能辐射后,通过分子的能级跃迁而释放出波长范围在2.5~30um的远红外线,而其中与生物生长密切相关的4~14um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可引起人体表面细胞分子的共振,从而激活人体表面细胞和促进入体皮肤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环,达到保暖、保健、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1.4.2.5抗菌纤维

以共混改性方式制取的抗菌纤维与普通的以后整理方式制取的抗菌纺织品相比,具有抗菌效果持久的特点。

这类抗菌纤维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在于抗菌剂的选择,并且由于抗菌剂的加入,使共混改性的聚合物的流变性发生变化。

1.4.2.6抗静电纤维

抗静电纤维的制取可有多种方法,以共混方式制备抗静电纤维的主要有两种:

(1)用导电粉末材料与高分子共混纺丝;

(2)采用复合纺丝技术,使复合纤维中的某一组份因掺入导电粉末材料而带有导电或抗静电功能。

抗静电纤维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目前是差别化纤维的开发热点。

1.4.2.7阻燃纤维

阻燃纤维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功能性纤维。

美欧和日本等都已通过法律严格规定在公共场所和医院使用的纺织品甚至一些家用纺织品(如装饰织物)都必须使用具有阻燃功能的纤维或织物,目前大多数的阻燃纤维仍以共混改性方法获得。

1.4.2.8热敏纤维

利用某些热敏材料与成纤高聚物共混纺丝,可以制取随温度变化而显现不同色彩的热敏纤维,这种功能性纷纷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1.4.3其他差别化纤维的生产

差别化纤维近年来得到飞速的发展,如三维卷曲纤维是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性能的聚合物通过复合纺丝技术并配以特定的冷却成形工艺,在拉伸后由于收缩率的差异而形成自然卷曲的方法制成的。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还开发出了新型环保型纤维,如Lyocell纤维、聚乳酸纤维、甲壳素纤维、玉米纤维等。

1.5长丝的质量指标

1.5.1涤纶长丝的物理指标

1.线密度(即纤度):

线密度是表示长丝粗细程度的指标,用分特(dtex)表示。

10000m长纤维的重量(克数)称为分特数。

也有用特数(tex)表示,1特等于10分特。

长丝一般由一定数量的单丝组成,所以长丝的纤度包含两层意义。

一是复丝的纤度,二是单丝的纤度。

例如167dtex/36f,表示长丝的复丝纤度为167dtex,纤维共由36根单丝组成,单丝的线密度为4.64dtex。

2.断裂强度:

纤维被拉伸到断裂时所承受的负荷称为断裂强度,一般用相对断裂强度表示,它的计量单位为(cN/dtex)。

有时也用绝对断裂强力(cN)表示。

断裂强度是反映长丝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断裂强度高,表明丝在加工过程中不易断头,最终做成的纱线和织物的强力也高。

3.断裂伸长率:

纤维被拉伸到断裂时伸长的程度称为断裂伸长率,即纤维断裂时增加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条干不匀率:

条干不匀率是一种反映长丝长度方向上的质量均匀程度的指标,用CV值(变异系数)或U值(Uster%)表示。

5.沸水收缩率:

一定长度的长丝放在沸水中煮沸规定时间后,其收缩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称为沸水收缩率。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沸水收缩率是一种反映长丝热定型程度和尺寸稳定性的指标。

6.染色均匀性:

染色均匀性是长丝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

染色后,长丝的吸色均匀程度,一般将长丝试样织成袜筒,染色后,观察各段吸色均匀情况,对照标样进行评级。

   7.含油率:

含油率是表示长丝含油多少的指标,在加工过程中,长丝上油可使纤维具有平滑性、集束性、抗静电性。

8.网络度:

表示l米长的长丝内有效网络点的个数。

长丝加网络,主要是为了改善长丝的退绕性能。

除了上述指标,有些用户还对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断裂强度变异系数、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等指标也要求控制。

随着长丝生产技术的进步,工厂为了控制成品和半成品的内在质量,往往还自行加测各种内控指标,如测定丝条伸长变化的热应力(采用动态热应力仪)、上油均匀度、连续测定长丝染色均匀度(采用TYT仪)等。

1.5.2涤纶长丝的外观指标

外观指标均用目测方法检验,需逐个丝饼进行定等。

涤纶长丝的外观指标很多,如毛丝、油污丝、尾巴丝、僵丝、伴丝、成型不良等。

1.6 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1.6.1 聚酯熔体

1.6.1.1 特性粘度与平均分子量

在熔体的质量指标中,熔体特性粘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质量指标。

因为特性粘度与产品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和分子量分布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聚酯分子量分布窄且平均分子量较高时,对纺丝有利。

若聚酯分子量太高,则大分子链太长,难以展开和伸直,要使分子取向所需的力也大,并有可能导致不完全取向。

但分子量太低,则大分子链短,在喷丝孔挤出和拉伸时,在张力下易产生断裂。

聚酯的分子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纤维的性能,同时对纺丝工艺条件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

最佳的分子量范围应选择在对纺丝工艺条件和产品质量最不敏感的区域。

工业聚酯的特性粘度随不同的后加工产品有不同的要求。

纤维级聚酯的特性粘度一般为0.67。

1.6.1.2 二甘醇(DEG)含量

聚酯产品中二甘醇是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大多在酯化阶段生成。

聚酯中二甘醇的含量,实质是指它的的醚键含量,因为二甘醇中的醚键能够改变聚酯大分子中的乙二醇链段,使大分子中的醚键增多。

由于醚键为亲染料基团,聚酯产品中存在二甘醇可增加聚酯纤维的上色率(聚酯大分子中本身含亲染料基团极少)。

同时,由于醚键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分子整齐排列的规整性,并且由于醚键的极性好,熵值高,从而使聚酯的熔点降低、结晶困难,相应的纤维强度降低,最终使纤维的使用性能变差。

一般认为适当高二甘醇的含量对聚酯纤维的染色性有益处,但过量的二甘醇含量不仅影响聚酯产品的熔点而且影响纤维的使用性能。

二甘醇含量一般要求大于1.4%。

1.6.1.3 熔点

聚酯熔点是设定纺丝温度的一个重要依据,纯聚酯(PET)的熔点为267℃,工业生产中的PET的熔点略低,这是由于在酯化和缩聚过程中因副反应而生成较多的二甘醇,致使PET分子结构中生成了醚键,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