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3087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吉林省发挥生态和仓储资源的优势,致力建设全国优质粮源基地,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大储粮仓”。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吉林省粮食品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土壤B.技术、光照C.地形、热量D.降水、市场

2.吉林省是我国优势明显的“储粮仓”,是因为()

①收购时节低温高湿②仓储设施完备,管理科学

③纬度较高,能耗少④夏季气温高,病虫害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A2.B

【解析】

【1题详解】

注意题干关键词“自然因素”,技术、市场属于社会经济因素,排除BD;吉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热同期,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相对较少,农作物品质优良。

同时,吉林省所在地区土壤肥沃,化肥的使用量较少,农作物品质优良,A正确;地形对其粮食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

故选A。

【2题详解】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春播秋收,收割时节湿度并不高,①错;病虫害的多少主要与冬季气温有关(冬季气温低虫卵不易越冬),且气温高不利于粮食的储藏,④错;通过建设全国优质粮源基地,吉林省仓储设备完善,管理科学。

同时,吉林省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能耗较少,粮食储藏优势明显,②③正确,故选B。

2019年12月,俄罗斯通过图示输气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

完成下面小题。

3.该输气管道在俄罗斯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冻土广布②天气寒冷③地形崎岖④高寒缺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该输气管道将天然气输往上海的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解决能源问题

C.补充天然气源D.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3.A4.D

【解析】

【3题详解】

该输气管道在俄罗斯境内纬度高,冻土广布,且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不利于管道的施工,①②正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以及根据图中陆高设色可知,该输气管道在俄罗斯境内所经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且海拔并不高,不存在高寒缺氧的问题,③④错。

故选A。

【4题详解】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要大,市场需求量大,D正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并非只有上海基础设施完善,A错;能够缓解上海的能源短缺问题,但不能解决,B错;该天然气输往上海主要供上海及其附近地区消费,而不是在上海补充天然气源,C错。

故选D。

“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

读“畜—沼—果”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

A.甘肃省B.山西省C.浙江省D.黑龙江省

6.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优点有()

①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畜禽增重②改善周围居住环境质量

③处于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平衡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5.C6.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模式中种植有柑橘,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选C。

【6题详解】

畜禽增重不属于生态优点,①错;该农业生产模式中,畜禽的废弃物得以干湿分离,从而有效再利用,通过沼气发电,改善了农户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改善了周围居住环境质量,②正确;该农业生态系统中,通过对畜禽废弃物进行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固体粪便和尿液为山区牧草以及柑橘、蔬菜等提供肥料,无化肥的使用,使整个农业生态模式处于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平衡中,③正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不属于生态优点,④错。

故选B。

切变线是指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线,即风向或风速发生急剧改变的交界线。

在切变线上风的水平气旋式切变很大,但其两侧的温度梯度却很小,主要出现在700hPa空中。

完成下面小题。

7.上图反映的月份最可能是()

A.4~5月B.6~7月C.8~9月D.11~12月

8.下列四地天气现象可信的是()

A.①地炎热干燥B.②地寒潮过境

C.③地天气晴朗D.④地狂风暴雨

【答案】7.B8.C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长江流域受到准静止锋的控制,东南沿海受到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雨带分布在长江流域,最可能是6~7月,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8题详解】

①地受到准静止锋的控制,降水较多,A错误;此时为夏季,②地受低压槽影响,没有寒潮过境,B错误;③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C正确;④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D错误;故选C。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回流趋势。

下图为江西省吉安市2015年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抽样调查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9.吉安市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就业状况()

A.职业类型前后相关性较强B.自主创业的人口占比最大

C.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口增加D.高素质研发人才流失严重

10.回流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收入比较高B.职业技能水平较高

C.距离县城比较远D.家庭农田面积较大

【答案】9.A10.B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吉安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调查图可知,回乡前主要从事一般操作工、技术工人、企业管理、企业行政等,而回乡后的人口主要也从事也上职业,说明职业类型前后相关性较强,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回流劳动力主要是前期从农村牵往城市的农民工,农民工进城后主要从事非农业劳动,经过时间的积累,提升了知识与技术水平,进而返乡后主要从事非农业劳动职业,因此B正确;与非农业相比,农业收入较低,A错误;非农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城,C错误;家庭农田面积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面积,一般变化较小,D错误,故选B。

居延城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重镇,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出塞作》中有如下描述: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完成下面小题。

11.巴丹吉林沙漠中藏有水草丰美的居延城,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12.诗句中描述的人类活动将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草场退化②土地沙漠化③土地盐碱化④水资源短缺⑤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11.D12.B

【解析】

【11题详解】

巴丹吉林沙漠为荒漠景观,但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居延城水草丰美,这很好地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及垂直分异规律无关。

故选D。

【12题详解】

“猎天骄”、“野火烧”、“射雕”等人类活动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草场退化(野火烧),居延城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草场退化以及牧马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加剧,①②⑤正确;土地盐碱化是盐分向表土累积的过程,多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与诗句信息无关,③错;诗句所描述的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与水资源短缺关系不大(居延城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主要在于河流中上游地区过度引水导致),④错。

故选B。

下图为2019年世界重大森林火灾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图中四地火灾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多大风,加剧火势蔓延B.②地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C.③地多烧荒不当,引发山火D.④地为落叶阔叶林,枯枝落叶多

14.监测和预测该灾害分别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GPSB.RSGPSC.RSGISD.GPSGIS

【答案】13.B14.C

【解析】

【13题详解】

①地位于赤道无风带,风力较小,A错;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有利于火灾的发生,B正确;③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火灾多发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关,夏季高温少雨,容易发生山火,且该区域经济相对较为发达,荒地比重较少,C错;④地为亚寒带针叶林,林下枯枝落叶较多,且气温较低,枯枝落叶分解较慢,易燃物多,D错。

故选B。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监测火灾的发生主要利用遥感技术(RS),预测灾害用到了“分析”功能,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C正确;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

故选C。

温室效应加剧会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使地球升温。

完成下面小题。

15.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A.可见光区B.紫外线区

C.红外线区D.无线电波段

16.温室效应使地球升温是因为()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D.削弱作用减弱

【答案】15.A16.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A正确,BC错;无线电波段并不在太阳辐射电磁光谱中,D错。

故选A。

【16题详解】

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得地球增温,C正确;太阳辐射一般较为稳定,A错;地面辐射的强弱与地面温度有关,而地面温度的高低又与太阳辐射以及下垫面性质等因素有关,并不是地面辐射增强导致地球升温,B错;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不会导致削弱作用减弱,D错。

故选C。

图1为南美洲部分气候分布示意图,图2是某地气候资料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图2气候最有可能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8.与北美洲相比,影响丁气候在南美洲分布面积相对较小的根本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热力性质

【答案】17.C18.D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高原山地气候,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图2气候资料显示,夏季降水多,最低气候温在0摄氏度以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

故选C。

【18题详解】

南美洲大陆在丁处东西跨度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故丁气候在南美洲分布面积相对较小,D正确;地形、洋流、纬度相差不大,影响相对较小,排除ABC。

故选D。

19.狮子座流星雨,它的物质来自坦普尔·塔特尔彗星。

2019年11月18日,恰逢下弦月前后,该流星雨达到最大值。

该现象发生时,下列天体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关键词“下弦月前后”,在地球上来看,下弦月亮面朝东,结合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以及月球的公转方向可知(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且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BD选项表示下弦月,AC选项表示上弦月,A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狮子座流星雨的物质来自于彗星”以及“适逢下弦月前后,该流星雨达到最大值”可知,流星雨发生时,在地球上来看,彗星和月球应处于同一方天空背景下,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20.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N是北极点,120°E日期为2020年2月28日,此时夏威夷檀香山(158°W)的日期是()

A.2月27日B.2月28日C.2月29日D.3月1日

【答案】A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