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818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docx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9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课题:

有多少张贴画

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编制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你能背诵吗?

我们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好吗?

师生对口令,帮学生复习2、3、4、5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

你们喜欢贴画吗?

老师这里有很多贴画,请看。

课件出示:

教材第78页图一。

师: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横着看,每排都是6张贴画。

师:

你能看图完成这张表格吗?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结果。

2、编口诀。

师:

结合我们以前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你能根据上面表格的计算过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编写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6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背诵6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

老师这里有两幅图,表示了推算6×7结果的过程,你看懂了什么?

抽生答。

师:

你们可以这样在点子图上用不同的方法推算6×7的计算结果吗?

试一试。

学生自己在点子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算6×7的计算结果,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推算的方法。

三、总结提升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

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们能背诵6的乘法口诀吗?

有了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子啊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们。

练习设计:

教材第79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一共有多少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编制7的乘法口诀以及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讲故事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80页情境图

师:

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1:

图中的三个同学在进行关于“过几个星期有什么事情”的对话。

生2: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再过2个星期就要开运动会了,再过3个星期小女孩要过生日,再过9个星期就放假了。

师:

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一星期有几天吗?

2个星期呢?

生:

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14天。

二、自主探究

1、说一说,填一填。

师:

结合刚才的回答,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80页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怎样计算的。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每增加一个星期就增加7天。

所以表格中后一个数会比前一个数多7.

2、编口诀。

师:

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根据前面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结合刚才的表格计算过程,共同完成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背诵7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

说说你是如何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

抽生答,对于学生的记忆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

练习设计:

教材第8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买球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和9的乘法口诀。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编制8和9的乘法口诀,发现8和9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以及9的乘法口诀得数与整十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要跟老师一起去采购体育用品,咱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82页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我知道买1个足球要8元,买1个篮球要9元。

师: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

买1个足球8元,买2个足球多少元?

买3个呢?

……

生2:

买1个篮球9元,买2个篮球多少元?

买3个呢?

……

二、自主探究

1、说一说,填一填。

师:

买1个足球多少钱?

(8元)买2个足球多少元?

(16元)买3个呢?

4个呢?

……买9个足球又是多少钱呢?

你能用表格的形式写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用记录计算的结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刚才我们用表格记录买足球的计算结果,现在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买1个篮球多少钱,买2个篮球多少钱……买9个篮球多少钱,并用表格记录下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填写表格。

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表格,谁愿意帮老师填写完整?

课件出示:

教材82页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2、编口诀

师:

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独立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编口诀。

师:

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所编的8和9的乘法口诀。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3、找规律。

师:

同学们真棒!

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8和9的乘法口诀么,你发现了什么?

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

三、总结提升

师:

在这节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设计:

教材第83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做个乘法表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2、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2、能发现并提出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乘法算式卡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你能背吗?

让学生轮流背。

二、自主探究

师:

我们已经学过了1—9的乘法口诀,如果我们把这些口诀有规律地整理出来,就更容易记住了。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整理。

师:

我们应该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呢?

生1:

我们可以以乘数为准进行整理,比如我们找出乘数是3的算式,整理在一起。

生2:

我们也可以以积为准进行整理,例如我们可以找出积是18的算式,整理在一起。

师:

说得很好,下面就请大家合作找出乘数是3的算式,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

教材第84页表格。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找算式填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乘数

1

2

3

4

5

6

7

8

9

乘数

3

3

3

3

3

3

3

3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师:

你能从乘法口诀中找出积是18的算式吗?

生1:

3×6和6×3,积都是18。

生2:

2×9和9×2,积都是18。

师:

说得对,通过刚才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们既可以根据乘数进行整理,也可以根据相同的积进行整理。

师:

现在就请同学们帮助淘气把他没有整理好的乘法表填完整,你能行吗?

学生独立整理乘法表,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乘法表。

师:

从这个乘法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只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表内乘法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复习,通过小组合作把乘法口诀进行了有规律的排列,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85页

板书设计:

乘法表

×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教学反思:

 

数学好玩

课题:

班级旧物市场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的过程。

2、会选择适当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会选择适当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图书、工艺品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上节课结束时老师已经告诉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要举行一次班级旧物市场的交易活动,把你的玩具、图书、工艺品带来跟同学进行交换或出售。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师: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组织本次活动,效果会更好呢?

生1:

我们应该先找一块场地,各班划分一下,就像商场里一样,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物品分类摆放好。

生2:

我们对自己的物品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估价,自己打算换点什么或是打算多少钱出售,要做到心中有数。

生3:

在交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讨价还价,但是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能强行。

……

只要学生提出的建议合理,教师就应该予以采纳。

二、自主探究

1、观察思考。

师:

在我们开展活动之前,先来看看其他班级的旧物市场。

课件出示:

教材第86页最后一幅图。

师:

热闹的交换活动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

这里是图书市场,这里的同学们在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交换。

师:

咱们深入他们之中,看能知道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件出示:

教材第87页情境图

生1:

淘气有一套故事书,共5本,每本2元。

我想知道淘气的这套故事书多少钱?

生2:

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有一套玩具是12元,他想换2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个小朋友正在跟他商量,看是不是喜欢自己的书,如果可以就能交换了。

我想知道他的一本书是多少钱。

师:

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抽生答,师生评价。

2、实际活动。

师:

说得很好,那我们就开始自己期待的交换活动吧!

学生自由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适时指导。

活动结束,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做好总结:

在上面的活动中,你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

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乘法、除法运算;还用到了购物的知识。

师:

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再举行这样的活动,你觉得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学生自己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谈谈自己的改进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评议。

三、总结提升

师:

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练习设计:

教材第87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人的身体上特有的规律。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感受用身体的一部分测量物体的普遍性,养成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发现人的身体上特有的规律。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技能。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上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秘密”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我们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有兴趣吗?

二、自主探究

师:

淘气有什么发现呢?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88页第一幅图。

生:

淘气的妈妈告诉他拳头的一周和脚长差不多。

师:

这是真的吗?

太有趣了,让我们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测量进行验证。

学生合作测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

原来真的是这样的。

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秘密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一下吧!

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在教材第88页表格内。

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测量,完成表格。

教师巡视,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师: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秘密?

生1:

我发现双臂平伸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

生2:

我发现一般头发长的6倍就等于身高。

生3:

我发现腰围是脖子一周长度的2倍。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测量、观察和思考,发现“秘密”。

师:

是啊!

大家发现的“秘密”还真多啊!

现在就读一读教材第89页《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读完跟同学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

师:

请借助刚才测量的步长,用步测的方法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然后用卷尺测量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教室。

教室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比较的结果。

三、总结提升

师:

你还知道我们身体上有哪些“尺子”?

你可以去多方面查阅资料,或者是调查收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汇报。

练习设计:

教材第89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除法

课题:

长颈鹿与小鸟

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1、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长颈鹿和小鸟成了好朋友,瞧,长颈鹿正在帮小鸟盖房子呢!

课件出示:

教材第90页情境图

师:

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我知道了有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

生2:

我知道了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

师:

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3:

我想知道长颈鹿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4:

我想知道如果有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

生5:

我想知道长颈鹿造的房子是正好吗?

有没有剩余的额?

……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重点解决。

二、自主探究

1、长颈鹿要准备盖几间房子?

师:

大家可以画图,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汇报。

生1:

我是用画图帮助解决问题的。

……

生2:

……

生3: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师:

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最好,就可以选用哪种方法。

2、一共有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

师: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

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求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就是计算63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63÷7=9(间),用的口诀是“七九六十三”。

3、还有几间空房子?

还能住几只小鸟?

师:

经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可以造9间房子,而这些小鸟需要准备7间房子。

那还有几间空房子?

生:

9-7=2(间),还有2间空房子。

师:

这2间空房子可以住几只小鸟?

怎么列式呢?

生:

每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2间房子可以住6×2=12(只)小鸟。

师:

把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总结提升

师:

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设计:

教材第9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农家小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3、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2、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农家小院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93页情境图。

师:

从这副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抽生答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抽生答,鼓励学生找对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仔细看到底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呢?

谁愿意列式计算呢?

抽生答,教师总结,其实这道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师:

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装几盒?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抽生答,教师总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师:

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一共有几只兔子,兔子边上有几个笼子?

如果这些兔子住在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抽生答,总结:

平均分的时候也用除法计算。

(4)如果每筐装4个南瓜,这些南瓜需要装几筐?

抽生答,总结。

(5)谁能告诉老师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该怎么计算呢?

你是怎么想的?

抽生答,黄瓜高35厘米,青椒高7厘米,求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用除法计算,35÷7=5.

3、小结。

师:

同学们,你发现都有哪些问题用除法解决?

生: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师:

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呢?

生: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

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与同学交流并一起解决。

练习设计:

教材第94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联系的体会。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本单元我们主要是学习“除法”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

二、自主探究

师:

真的学会了吗?

咱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96页第6题

师:

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我知道一根跳绳是5元。

生2:

我知道了一个皮球是9元。

生3:

女老师买了6根跳绳和5个皮球。

生4:

男老师想买两种体育用品,并且正好把40元钱用完。

……

师: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吗?

在小组里一起交流并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总结提升

师:

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96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复习

课题:

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2、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

(板书课题)

二、系统整理

师:

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版块,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会答: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

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课件出示:

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例如上下车问题等。

注意随时纠正学生语言的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

也可以出示启发学生的例题。

让学生模仿编数学故事。

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97页第4题

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2、教材第97页第2题

课件出示:

教材第97页第2题

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举例来说自己对乘法含义及除法意义的理解。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并引导学生适时作出评价,总结归纳。

3、教材第97页第5题

师:

能举例说一说“3倍”的意思吗?

小组内互相说说,抽生汇报。

4、教材第97页第3题

师:

你能运用所说的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吗?

试试看。

课件出示:

教材第97页第3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5、复习人民币

师:

我们认识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要那12元8角,应该怎样拿呢?

让学生在小组里一个人说钱数,其余人说付钱的方法,最后抽生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

“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是今后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学会了测量。

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

二、自主探究

1、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

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

厘米和米。

师: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抽生汇报。

师:

关于“米”和“厘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

我知道1米=100厘米。

2、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

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

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

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3、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

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长度进行估计?

生:

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进行比一比。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