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0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docx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

中考必备|政治最全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

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

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

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

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

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

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

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

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

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

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

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

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

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

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