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067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诊科PDCA循环管理.doc

大荔县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急诊科预检分诊PDCA循环

一、项目背景

表一2018年5月-9月份预检分诊情况

急诊科预检分诊调查情况表

时间

内容

门诊登记人数

预检分诊人数

率%

分诊至其他科室人数

率%

预检分诊正确人数

率%

5月

310

150

48.4

26

17.3

120

80.0

6月

276

90

32.6

10

11.1

52

57.8

7月

514

87

16.9

13

14.9

61

70.1

8月

182

44

24.2

1

2.3

25

56.8

9月

115

48

41.7

6

12.5

23

47.9

合计

1397

419

30.0

56

13.4

281

67.1

图一

预检分诊是急诊科窗口部门,急诊病人到达我科就诊时,通过

病人的年龄、病情轻重,生命体征等由预检分诊护士把病人分诊到

急诊科各诊室,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病情分级等进行诊治。

统计2018年5月-9月预检分诊情况进行分析,有预检分诊不到位,有未经分诊直接到达科室的。

二、成立QC小组

针对上述问题,我科决定成立一个QC小组,对预检分诊进行

调查分析,以减少预检分诊差错,提高预检分诊率以及准确率,促

进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QC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张军(急诊科主任)组织实施

副组长:

钱雅莉(急诊科护士长)负责实施

质控员:

郝晓燕调查统计刘盼调查统计

三、PDCA过程

1、P阶段-制定时间表

2018年10月10日召开QC小组成立及协调会,制定计划如下:

表二

内容

日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协调会议

现场调研

制定新制度和流程

新制度流程实施

效果检查与评价

进一步措施

2、D阶段

DO-

(1)现场调研及原因分析

图二调查问题分析系统图

非急症患者就诊多

患者不了解预检分诊的作用

不通过预检分诊直接就诊

人员

人员不足

预检分诊率及准确率低

陪诊

分诊护士

抢救患者

业务培训不足

不积极主动

入口太多

无绿色通道标识

无危重患者优先标识

环境

预检分诊无发热患者测体温提示

无专用急诊建卡窗口

预检分诊处设置不合理

预检分诊用具不全

设备

其他

DO-

(2)具体分析原因:

1)人员因素

A、患者因素:

预检分诊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选择就诊科室,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为需要紧急救助的危重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但是患者不能足够了解预检分诊的作用,就可能造成急诊科非急症患者就诊增多,增加分诊护士工作量,甚至很多患者不通过预检分诊直接就诊。

B、分诊护士因素:

对预检分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询问患者的意识;业务不熟或者对一些疑难病认识不够,分诊护士人员不足,从而造成漏分或漏诊了部分患者。

2)环境因素

A、门诊收费建卡处无急诊科专用建卡窗口,无绿色通道、危重患者优先标识

B、预检分诊设置不合理,预检分诊处无发热患者测体温标识,绝大部分患者将它当成一个咨询的地方,预检分诊的作用未得到发挥;

3)设备因素

预检分诊处体温表、额温表、外科口罩、防护隔离用品等损耗或准备不全。

4)其他因素

患者身份信息识别不清。

部分患者用其他人的身份信息建卡或者建卡、就诊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使得一些患者确诊为传染病但无法联系到患者本人。

DO-(3)制定方案并进行实施

1)人员:

A、患者方面:

更新就诊流程图,门诊大厅前台服务人员加强引导,对于急症患者、有发热、腹泻、皮疹等症状的病人均需到预检分诊处进行分诊;

B、预检分诊护士:

向医院申请,补充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预检分诊的重要性和传染病的危害。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并加强监督考评。

3)设备因素:

定期检查分诊用物,有需要更换或者不足的情况及时更换或补充。

4)环境因素:

优化急诊科布局,合理设置急诊科就诊窗口,各个环节标识明确。

表三采用5W1H分析落实

类别

What

Why

How

Where

When

Who

1

优化急诊科布局,设置预检分诊处

使急诊科布局更加合理,合理分配患者就诊区域,提高诊疗效率

1.将门诊清创缝合室同资料室更换2.将预检分诊处放置于急诊科诊室前

急诊科

18日-20日

王继东郝晓燕

2

增加医院导引标识

提醒患者注意医院告知流程,缩短等候时间,减少预检分诊压力

门诊大厅增设急症及发热等患者就医标识,收费处、预检分诊处等标识明确

门诊大厅预检分诊

18日-20日

钱雅莉刘盼

类别

What

Why

How

Where

When

Who

3

加强预检分诊督查

保证预检分诊护士按时在岗,提高预检分诊率

每天按时查岗

预检分诊

18日-20日

钱雅莉刘盼

4

预检分诊护士

提高预检分护士的执行力,和预检分诊率及正确率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

2.补充预检分诊护士人员配备,合理排班。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急诊科

18日-20日

王继东郝晓燕

5

医技

科室

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就诊并出具报告单以及绿色通道的畅通

1.申请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联合培训及演练。

2.张贴危重患者优先标识

医技科室

18日-20日

王继东郝晓燕

6

预检分诊设备

简单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准确进行分诊,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放口罩,防止院内感染

及时补充预检分诊处物品

预检分诊

18日-20日

钱雅莉刘盼

DO-(4)考核

3、C阶段–效果与评价

通过三天的调查统计,患者的预检分诊率较前5个月提高了

40%;分诊其他科室较前5个月增加了15.2%;预检分诊正确率较前5个月提高了32.9%。

表四2018年5月-9月份预检分诊情况

急诊科预检分诊调查情况表

时间

内容

门诊登记人数

预检分诊人数

率%

分诊至其他科室人数

率%

预检分诊正确人数

率%

10.17

6

3

50

0

0

3

100

10.18

2

2

100

2

100

2

100

10.19

2

2

100

0

0

2

100

合计

10

7

70

2

28.6

7

100

图三

图四2018年5月-9月与10月17日-19日预检分诊情况

4、A阶段–进一步处理

(1)经过持续改进,科室上下联动,各个科室互相协调,制

定新的规章制度以及流程图,合理有效的安排预检分诊护士的值班,缩短了患者的就医等待时间,提高了预检分诊率和正确率,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优先救治的抢救时间。

(2)但是,非急症患者就诊率仍为28.6%,因此次调查分析

时间紧促,受环境及地域性限制,就诊人数少,需长期跟进,在多次PDCA循环中不断改进。

(3)改进计划:

1)建议医院进一步优化急诊科布局

2)及时为急诊科补充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3)建议医院制作医院布局图,医护人员及时为患者

宣教,引导患者就医。

制作时间:

2018年10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