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599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鱼台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doc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孔子B.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

C.理学集大成者是陆九渊D.心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

2.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该观点

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3.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4.“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5.李贽说: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他认为: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6.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

②“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

③“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

A.①②B.①②③C.②D.②③

7.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和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8.某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9.叔本华说:

“一切天生万物总结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10.黄宗羲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这些看法产生的根源是()

A.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传承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尖锐D.经世致用思潮导致的严谨学风

11.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陆贾反问: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

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B.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

C.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D.《诗》《书》已成为统治工具

12.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论语》记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下列说法与孔子强调的理念无关的是()

A.上下尊卑观念B.社会等级秩序C.正名与教化D.维护君主专制

14.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15.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

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

“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

这里的“同”是

A.万物的本原B.探究天理的途径C.儒家的纲常伦纪D.发明本心

16.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成为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更多地体现了法家的思想要求

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全面发展了法家思想

18.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洗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状况,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1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此主张属于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1.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2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C.宋朝时,理学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24.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5.“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  )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27.要想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提出,应当查阅

A.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的《日知录》

C.李贽的《续焚书》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28.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9.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B.汉武帝创设太学

C.朱熹注解《四书》D.隋朝创立科举制

30.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西学

 

31.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3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3.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34.关于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应该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这种观点反映了(  )

A.宗法分封制的稳定性 B.中央集权体制的高效性

C.官僚政治的特点 D.君主专制的独断性

35.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36.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37.下列史实与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A.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成新书写材料——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B.《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C.东晋的《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D.元代王祯用转轮排字盘印成100部《旌德县志》——中国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

38.马克思之所以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是因为三大发明(  )

①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②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③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 ④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9.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科技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

①取得了较高成就②重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

③重实践,轻理论④忽视实用技术,重视抽象科学 

A、①④   B、①③C、③④ D、②③

40.鲁迅说: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8分,第2题22分,共40分)

41.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

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

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信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

最后,孔子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官吏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官场哲学。

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材料三、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

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如前所述,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

(2分)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

(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和感情上的需要”?

(4分)

(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

(2分)其实践效果如何?

(4分)为什么说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3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天理是公道与良知。

朱熹说:

“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及影响?

(4分)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分)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

(2分)

(3)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

(6分)

(4)据材料四,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感染着时人及后世?

(4分)

 

试卷答案

第I卷(选择题)

1.D2.C3.D

4.A宋明理学。

材料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知道被蛇咬过的感觉应该是曾经体会过的,这是格物致知的思想,故选A.

5.C李贽思想。

李贽针对正统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

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谈仁义道德,主张尊重人性,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

6.C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①不对,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但是使其成为正统思想的是汉代董仲舒;②正确,秦始皇时期创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不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思想的统一,而非奠定中国的版图。

7.B老子思想。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AD是评价法家的学说,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强调法治,抑制民权;C是评价墨家的学说,墨家主张尚贤;B是评价道家的学说,道家崇尚清静无为,无为而治。

因此选B.

8.C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批判思潮的相关内容——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项表述明显不正确,直接排除;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的;D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明清统治者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仍是“重农抑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推动了黄宗羲思想上“工商皆本”的产生,即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项符合题意。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9.C

10.B明清批判思潮。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作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强调以人为本,提倡经世致用,反对重农抑商等,其思想产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要从经济角度分析,故应选B。

11.B本题考查的是儒学的发展。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刘邦在大臣陆贾建议,开始重视儒学,“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汉武帝时儒学成为统治思想,A项是错误的;CD不符合材料。

所以答案选B。

12.C

13.D百家争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引文孔子的要求是:

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由此分析,孔子是在提倡维护周礼的上下尊卑观念、社会等级秩序、正名与教化,所以A、B、C符合孔子的理念。

D君主专制在春秋时期还没产生,所以不符合孔子的理念,故本题选D。

14.D儒家思想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不难发现d处儒家思想发展在宋明时期再次处于顶峰时期,其原因是受宋明理学的推动,所以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B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D

15.C宋明理学。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

依据所学知识,二者都认同天理的存在,认同天理的实质是儒家的纲常伦纪。

故选C。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探究天理。

陆王心学认为本心是万物的本原,主张通过加强内心的修养以体验天理。

16.C宋明理学的概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所以A不合题意;汉代儒学是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所以B错误;汉代以后儒学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

宋明理学是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所以答案选C。

17.A分析考察董仲舒新儒学。

西汉的时候,儒学家董仲舒柔和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

董仲舒的思想为汉武帝所接受,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而“独尊儒术”的思想,反映了思想上的专制,体现了法家专制的思想,因此说是“法家的胜利”。

分析选项,B、D表述错误;法家思想只是儒学的补充而已。

故应选A。

18.A19.C20.C21.A22.A23.D24.B25.A26.D27.B28.B29.B30.C

3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强调了君主的独尊地位,不能体现民本思想,排除有④的选择项,故答案为A。

32.C

33.B试题分析:

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手段虽不同,但均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

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根本目的

34.C

35.C古代中国的科技。

A项“唯有”不正确;D项“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的观点不正确;李约瑟的言论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重视对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C项。

36.C

37.B古代中国的科技。

蔡侯纸是改进了的纸张,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东晋时期并未火药用于军事,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术是在隋唐时期,因此ACD项错误,故选B。

38.D考查三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①②③分别体现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推动欧洲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而④表述不正确。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与中国三大发明关系不大。

故应选D。

39.B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材料中“物理成就不多……化学并不突出……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并不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③④两项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但国古代科技发展仍旧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重要原因是重视实用技术尤其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应选B。

40.B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利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实质问题”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项表述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不能够成为“实质问题”;C项表述本身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相关。

古代中国对科技成果的利用程度,与国家的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

古代中国,政治上是不断加强的专制主义中央制,经济上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带有封闭性、落后性等特点)。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41.参考答案:

(1)未被接受的原因:

孔子的主张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者的需要。

(2分)被接受原因:

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原则;提供一门官场哲学。

(3分)

(2)儒家提倡“仁”“礼”“以德治民”;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超然、潇洒的人生观。

(4分)

(3)法家提倡变革和中央集权,符合秦统治者的需要。

(2分)实践效果:

一方面秦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