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568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备战高考历史大题精做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

(1)变化:

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问,“历史背景”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

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中国古代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及今天的基层村民自治历史线索脉络,考查考生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契合了当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稳定与发展问题的重视。

本题考查古今贯通,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

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模拟试题应该都能扣住此类题目,这体现了高考不避讳热点的思路。

2.(2018年北京卷)儿童:

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年龄段

称谓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

孩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

孺子

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10岁

幼学

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

舞勺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

束发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岁(女)

及笄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

舞象

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

弱冠

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

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

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

卢梭认为:

“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

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

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

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

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

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阅读材料,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材料三古人云:

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材料四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

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

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

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吴虞《说孝》(1920年)

材料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力,国家根据未成年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孝亲尊师善待人”。

——《中小学生守则》

(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答案】

(1)称谓:

幼学、舞勺、束发、及䈂、舞象、弱冠。

简析:

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根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

(2)18—19世纪的成就:

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特殊群体;社会采取行动保护儿童;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背景:

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观念,成为儿童权利保护的思想基础;工业革命时期,大量使用童工引起社会关注;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国家直接采取措施,保护儿童。

20世纪的新特点:

出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国家机构和国际组织;儿童权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儿童权利保护成为国际共识。

(3)参考示例: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孝”被赋予不同的要求和作用。

在封建主义社会,社会等级严格,“孝”还要求“忠”;在近代中国,思想逐渐近代化,开始关注自由、平等的观念;在现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儿童享有合法的权益,国家、社会、家庭有义务保护儿童的权益和成长。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结合表格信息可知,称谓是幼学、舞勺、束发、及䈂、舞象、弱冠。

第二小问,根据划分严格的年龄可知,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

根据表格的“年龄段”对年龄和性别的严格区分,可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礼乐制度的内容掺入到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根据儿童的成长时间段,施于不同的教育内容。

根据表格的“对儿童要求”即可知,贵族根据礼乐制度来培养子弟。

第(3)问,按历史时间轴的顺序进行解读,可从历史的纵向演变,分析总结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名师点睛】本题是以儿童保护为主体的综合性历史大题,通过儿童保护来贯彻考查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

作为学科内综合性最强的试题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需强调的是,在阐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点的罗列不再成为评价试题优劣的唯一标准,更多地侧重于历史思维逻辑的完善与周密,这样的完善周密重点体现在观点的准确与论据的充分。

3.(2017年天津卷)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

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

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

皇太后准奏。

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

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

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

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

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

废原因。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

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

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

你如

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儒学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充分。

第(3)问,据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成为正统;第二小问,可以从完善史料、补充史料等来分析;第三小问,考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价。

4.(2018年河北沧州高三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

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

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

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

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

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

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

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

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

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

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

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

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

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衰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

——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

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

【答案】

(1)重大变化:

在地方权力结构中,满汉势力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满洲官员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汉族官员的比例迅速上升。

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湘淮军成为清军主力;清廷政策调整,重用汉族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兴起。

影响:

短期来看有助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长期来说,汉族地方势力的兴起,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

(2)原因:

辛亥革命的冲击;皇族内阁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外皆轻”权力格局;北洋军阀势力崛起,军人干政。

教训:

地方权力过大,造成中央政府政令不行,严重威胁了中央的权威与统治;新政及“预备立宪”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摄政王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表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擭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进行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可知,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的统治;根据材料“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可知,晚清政府的改革对地方的稳定与发展有影响;根据材料“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可知出现军人干政,威胁中央统治。

5.(2018年山东济南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秦阿房宫的叙述在诗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综合所给材料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观点:

秦阿房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而非毁于项羽的战火,杜牧的记述系对历史的误传。

阐释:

《史记》中有秦阿房宫在渭南兴建的大量记载,当代考古也出土了其夯土台基的建筑遗址;但据《史记》记载,自开建到废停仅历时5年,杜牧笔下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很难建成,而对其宫殿建筑、建筑材料等相关遗存的考古结果也予以印证;《史记》记载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对阿房宫遗址和秦都咸阳宫殿遗址的考古结果证明,项羽烧毁的是秦都咸阳的宫殿,而非渭南的阿房宫。

而杜牧的诗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讽谏晚唐颓弊,并非对历史真实的客观记述。

因此,对秦阿房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

6.(2018年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检测)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选官方式,在北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取士无如本朝路狭,唯有进士、明经二科。

虽近设制举,亦又取人不多。

是三者,大抵只考文辞、念诵而已。

天下之士,有大才大行而赋性不能为文辞就举试者,率皆遗之。

向时天下无事,则此等人或在场屋,或在农亩,或为商贾,或为僧道,屈伏不能有所为,但怨望思乱而已。

今昊(西夏王元昊)贼寇边,西陲用武,覆军杀将,中外震恐,兵寡粮匮,调发无所。

当是之时,乃此等人踊跃快意,皆欲助贼为患,或更有盗贼屯聚,则为之倡首,惊劫州县,自图富贵之时也。

其间忠义者,尚思因时驻屯而愿为朝廷之用者。

然朝廷至今未悟,不加搜访。

臣恐为他人所得,则中国处处皆为敌国也。

——(北宋)富弼《上仁宗乞诏陕西等路奏举才武》

材料二统治者首先是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本身,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科举考试程式方面的不公。

实行锁院制、糊名制、誊录制、殿试、覆试等,尽力减少在考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考试的相对公正与公平。

对于考试过程中官员舞弊现象,予以严惩,以此减少落第士人的不满心理。

其次是增加科举录取名额,充分发挥科举制度的縻士功效。

——黄云鹤《唐宋落第士人抗争及政府对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科举取士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2)据材料二,概括政府应对科举弊端所采取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答案】

(1)问题:

录取人数少;开科少;录取标准单一;人才流失。

危害:

落第士子参与造反,引起社会动荡;落第士子流向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政权。

(2)措施:

完善科举制度,保证考试公正公平;严惩舞弊官员;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3)作用:

提高官员素养;行政效率提高;加强中央集权;形成社会重学风气;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官员素养;行政效率提高;加强中央集权;形成社会重学风气;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7.(2018年安徽八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世纪后期,欧洲逐渐形成了四个精英阶层:

国王、贵族、教廷和后起的城市中产阶级。

四个精英阶层为各自的利益长期斗争,使欧洲既回不到罗马时代的统一,又达不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逐渐发展出一些弱专制的地域性国家。

在斗争中,宗教势力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以及理性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逐渐下降,欧洲的国家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贵族阶层部分转化为国家官僚和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城市中产阶级一起,共同为欧洲殖民打开了空间,促进了商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精英阶层逐渐结晶为两个主要群体,那就是皇族和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士绅官僚集团,而其中的大部分是由科举出身。

即使是那些未进入政府的儒士,也和进入政府者一样,都在预备考试的岁月中培养起了一种儒家意识形态。

他们忠君爱国,讲和谐重仁爱,政权和儒家精英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

这在欧洲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很多欧洲贵族精英,拥有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权力基地。

——摘编自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英阶层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精英阶层与中世纪欧洲精英阶层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答案】

(1)避免了欧洲国家的高度专制;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发展;为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同:

居于社会上层,拥有较大力量;影响国家发展方向。

异:

欧洲阶层构成多元化,中国以科举出身的儒士为主体;欧洲追逐本阶层利益,中国服务于皇权;欧洲权力角逐,斗争不断,中国注重和谐,共生关系。

原因欧洲:

专制集权力量弱;教会势力强大;商品经济发展;人文精神的影响。

中国:

专制集权制度的影响;科举制的实施;儒家的贵和思想;小农经济占主导。

(2)问,“相同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所处社会阶层、对国家发展方向的影响方面来分析。

“不同之处”从阶层、目的等方面来分析。

“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先秦:

世官制。

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汉朝:

实行察举制。

(1)含义:

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2)途径:

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魏晋南北朝:

采取九品中正制。

(1)含义:

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九品即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途径: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3)衰落: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无法继续下去,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正中制。

4.隋唐:

实行科举制。

(1)含义:

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2)演变: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3)意义

①它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②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中央政府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

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

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

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示例2:

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

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3:

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

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

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书·文帝纪》写道:

“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即督邮)循行,不称者督之。

”《后汉书·卓茂传》写道:

“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

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

”李贤注:

“《汉书》曰:

‘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

”《晋书·隐逸传·陶潜》写道: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材料二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职掌纠察,它可以“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对全国所有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纠劾,另外还创设了六科给事中这一独特的监察组织,负责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

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

——摘编自马举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汉晋的督邮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监察制度的发展,并说明古代加强监察制度建设的历史作用。

【答案】

(1)评述:

督邮是汉代到魏晋时期各郡的重要属吏;当时把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

督邮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郡守了解下情,督促地方格尽职守:

另一方面由于督邮位卑权重,往往容易凌驾于地方官吏之上,出现弄权现象。

(2)发展:

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扩大职权,增强其独立性;创设六科给事中,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颁布《钦定合规》,完善监察法规。

作用:

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发展与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社会的反腐败斗争等提供经验和借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问,应结合材料从督邮制的地位、内容、职责、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角度进行评述。

根据材料“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即督邮)循行”可得出其地位是汉代到魏晋时期各郡的重要属吏;根据材料“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可得出当时把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据材料“不称者督之”“以察诸县也”可得出其职责在于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

根据其职责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