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044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

篇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打开心灵的快乐频道

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老师,来自***。

你们可以叫我XX姐姐。

XX姐姐特别喜欢交朋友,今天来到三

(1)班就是想和大家做朋友。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风吹”。

注意听游戏规则哦!

XX姐姐说“大风吹,大风吹,吹戴红领巾的同学”,这时候戴红领巾的同学起立鼓掌,会了吗?

好,那我们一起来玩这个小游戏。

(做游戏)

大家喜欢这个小游戏吗?

那你们想和我做朋友吗?

那谁愿意成为我的第一个朋友呢?

请你来做个自我介绍。

还有吗?

(学生做自我介绍)

谢谢大家!

这么短的时间我就认识好几位朋友了!

其他同学也不要着急,我们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分钟里成为朋友。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

先来做一个热身游戏“撕纸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白纸,一起看游戏规则。

(学生看游戏规则)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开始游戏,注意听口令。

(开始做游戏)现在,请大家将被撕的纸张打开,互相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呢?

此时,你有什么感想?

对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幻灯片出示“健康”)健康,大家都知道。

那你知道什么事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今天XX姐姐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的健康也就是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

就好比我们的身体,会有生病的时候,心理健康也是。

人的心理健康既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最近这段时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呢?

让我们通过一个心理健康测试来了解一下。

(学生做心理健康测试,测试内容见附件)A得0分,B得1分,C得2分,D得3分,得分相加。

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的测试结果怎样。

看看测试结果:

0-7分。

哇!

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8-16分。

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要更开朗些,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17-25分。

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26分以上。

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通过测试大家都对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XX姐姐整理了5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活泼、开朗,喜欢和同伴玩耍,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2)能同家庭成员、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平和宽厚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

(3)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不会应羡慕别人而怨天尤人,产生妒忌,甚至带有攻击行为,同时不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4)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一致,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有一定的毅力,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并且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前进的步伐,敢于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5)具有良好的情绪,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痛恨坏人坏事。

从大家的神情,XX姐姐看出大家都想成为这样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

可是,有时我们也会有小烦恼,比如和自己的朋友闹矛盾了,考试考得不理想等等。

那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学生呢?

XX姐姐也给大家带来几个小妙招,想看吗?

打开心灵的快乐频道小妙招:

1、学会发泄。

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

(跑步,打球,打枕头,听歌,睡觉,看书,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

2、学会写日记或周记。

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把内心的不安用笔记下来。

3、学会感恩。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故事叫“树和男孩”。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

他有时候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阴里打盹儿„„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

树说:

“和我一起玩吧!

”男孩回答: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

“抱歉,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的走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

树说:

“和我一起玩玩吧!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

你能帮助我吗?

”“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

”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

男孩说:

“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悠闲一下。

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的想划多远就多远。

”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回来了。

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不能给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就是枯老的树根了。

”树流着泪说。

“我现在只要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

经过这些年,我太累了。

”男孩说:

“老树根是最好的歇脚的地方了。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的热泪盈眶„„同学们,这棵树好比谁呢?

让我们学会感恩。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

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他人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5、学会自信。

还是来听一个故事“智救落水者”。

一次,拿破仑外出打猎,刚走到一条河,就听到一个落水者在呼救。

拿破仑见他在水中扑腾,但却不往岸边来,而是马上举起猎枪瞄准他,说:

“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边爬,我就开枪打死你。

那人听了,吓得忘记自己不会游泳,使劲用力向岸边游来。

经过多次挣扎,那个人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岸上。

一上岸,他气愤地责问拿破仑:

“你为什么见死不救,还要开枪打死我?

”拿破仑从容答道:

“我不吓唬你,你自己还不照样在水中淹死。

现在你至少懂得:

一个人可以自己救自己。

6、珍爱生命。

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

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把与你行为相符的答案对应分数加上。

1、每天上学、放学回家能否主动与父母打招呼?

A、能B、有时打招呼C、不能

2、你每天进父母的房间敲门吗?

A、敲门B、有时敲门C、不敲门

3、你有好吃的的东西能主动给父母吃吗?

A、给父母吃B、有时让父母吃C、自己吃

4、在家看电视时,让父母选台,还是以你为主?

A、以父母为主B、与父母商量C、以我为主

5、父母生病时,你关心过父母吗?

A、很关心B、有时关心C、不关心

6、平时能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吗?

A、能B、偶尔做点C、不能

7、你经常为学校或班级做好事吗?

A、经常做B、有时做C、没做过

8、课间活动你是否能遵守纪律,不跑跳、不喧哗?

A、能做到做不到B、有时能做到C做不到,我喜欢跑跳

9、每天出入校门,能谦让小同学,给他们提供方便吗

A、能谦让B、有时能做到C、不能谦让

9、你在学校或公共场所随处乱扔垃圾吗?

A、从不乱扔B有时乱扔C、经常乱扔

11、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吗,并在活动中力争为集体争光?

A、愿意参加,并能为集体争光B、不愿意参加

12、当看到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13、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你选择的是:

A、服从集体,牺牲个人利益B、以我为主,放弃集体利益

14、你在公共汽车上能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15、当你与同学在班级发生矛盾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谈话解决B、找老师解决C找班级干部解决D用武力解决

篇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2、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3、自卑:

它是一种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4、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

“心病还需要心药治”。

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

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