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425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人们多将原因单纯地归结为扩招造成的供大于求,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是现代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很强的应用型人才,而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学术型、理论型的,即高校毕业生拥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面,但是实际应用技能和动手能力却很差,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受欢迎,导致了就业困难问题。

本课题主要通过调查了解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较为深入地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09年5月28日,国际劳工组织发表题为《2009全球就业趋势最新情况》的报告指出,今年全球就业市场受到的冲击比预想的更严重,2009年全球将有2.1亿至2.39亿人失业,失业率有可能达到6.8%,为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指出,2009年到2015年,全球需要创造3亿个就业机会,才能满足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呈现高速的增长态势,但我国的就业形势,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是不容乐观的,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降为72.6%,2006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了70%,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就业率为70%,2008年全国毕业生达532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70%,2009年全国毕业生达611万人,初次就业率也不足70%。

毕业生就业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开始关注并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该方面研究是以介绍国内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相关对策为主,如孔贺、宋笑平和周磊等主要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就业困难的特征,刘永霞、林颖和邹云龙等主要介绍了在高校扩招背景下,政府如何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而刘永根等则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有关高校扩招的实证数据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且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探讨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关对策。

2、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该方面研究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讨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教育学的文献一般研究在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国家、高校、学生如何调整相互的关系、角色。

社会学的文献一般更注重从毕业生的个人属性上来探讨对就业各方面的影响,如就业期望、就业前途等。

本文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理清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育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同时,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为切入点,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现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较为系统地深入分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提供有关对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1)相关文献梳理:

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梳理有关学者研究脉络,确定研究切入点。

(2)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难成因分析:

主要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真正原因,进而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分析提供参考。

(3)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专业课程方面、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课方面、教学手段及方法方面、教师素质等方面找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前述研究成果,探讨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有关实施保证措施。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确定研究切入点。

(2)问卷调查及访谈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3)系统分析方法:

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及其不同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群体中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准劳动者,其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高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和解决他们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难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80万人,2005年为340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32万人,2009年为611万。

资料整理如图2.1所示:

图2.1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图2.1中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待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居低不上。

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能找到专业对口或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造成了相当数量人才的闲置、浪费,毕业是否等于失业成为了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政府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1)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不够完善,影响大学生就业

尽管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

如许多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

2008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数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

2009年大学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为41%,到国有企业为28%,到合资企业为17%,到政府机构为13%,其他就业为1%。

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制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0%以上,而大学生却难以很好地与其对接,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连接,在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渠道不够畅通,造成了一方面很多单位或者企业找不到他们急需的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为了找工作到处奔波碰壁。

(2)大学生就业程序过于复杂、渠道不够通畅

由于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然存在。

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而企业的用人自主权却不能落实;有些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就要交费的障碍;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也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

如一些大型毕业生招聘会的组织者以赢利为目的,发布虚假广告,对招聘单位审查不严,招聘会环境混乱,学生交钱买票参会,效率低、成效差。

2、高校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1)高校大规模扩招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1999年6月,我国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项举措呈现出的直接现象就是高校大学生人数的迅猛增加,从而导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巨增。

拒统计,2001年到2009年间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18万,145万,212万,280万,340万,413万,495万,532万,611万呈迅速递增趋势,且未来几年内还要呈持续递增趋势。

(2)高校的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市场化的情况下,许多高校的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滞后。

由于“教育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大学生学习的知识进入市场以后,市场无法吸收使用”,使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在多方面表现得不相匹配。

首先,高校在专业学科设置上未能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与客观的调研并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也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适,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配置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上的供需矛盾。

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至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国际贸易热、金融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

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上,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局面。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真正根源之所在。

留有计划经济深刻痕迹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滞后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等和职位要求的有一定的错位,其中不受欢迎的表现就在于现代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很强的应用型人才,而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学术型、理论型的,即高校毕业生拥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面,但是实际应用技能和动手能力却很差,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受欢迎,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3)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意识欠缺,毕业生缺乏就业技能

目前有些高校指导意识欠缺,在学生就业方面所做的仅仅是一些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缺乏主动的服务理念,全程的指导意识,更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主动训练和指导。

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思想、就业技巧,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当毕业生就业时就缺乏相应的就业技能。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沟通能力欠缺,求职技能缺乏,求职观念有误,甚至还出现一系列的心理不良反应等。

3、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1)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给学生就业带来不良影响

近些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了用人标准。

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

另外,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打出了招收人才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这样一来,研究生在市场上相对较受欢迎,本科生基本还能应付,专科生就基本没什么地位了。

此外,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上还呈现出功利现象。

人才市场上被用人单位一致看好的抢手人才,近90%都是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2)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

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

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

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4、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据对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后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只有70%左右,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

由于扩招等因素,有些学校招生标准降低,进校后又不严格要求,使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专业知识掌握很差,毕业时只能勉强通过。

还有的学生在校时成绩虽然较好,但知识结构不合理,或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需要有一段实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而很多用人单位是不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代价的,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

同时,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普遍看重的是人品和能力。

(2)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滞后

当前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也必然从精英层面走向大众化层面。

这些过于追求个人利益的心理,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也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成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分析

1、调查目的

本问卷发放的目的是从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角度出发,找到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个人就业能力方面的软肋,以及当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时候,大学生希望得到何种模式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竞争的就业“战场”中赢得胜利。

2、调查对象

问卷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人才培养模式对个人就业能力影响的不足方面,因此将调查对象确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本文选取天津财经大学2009届部分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0份,实际回收211份,回收率为95.9%。

 

表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信息表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

有效频数

百分比(%)

性别

138

65

73

35

3、调查内容与结果

(1)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多被认为是扩招原因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就业能力欠缺等。

其中认为缺乏工作经验的49.8%,就业能力欠缺的20.9%。

有45%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扩招后毕业生太多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见图3.1),这可以说明自1999年以来的扩招确实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3.1关于就业“难”原因的调查结果

(2)社会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家庭条件和个人自身的原因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四大主要因素。

如表3.2所示,问卷调查中将个人就业能力不足认为是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占总体的34.6%,归为个人自身原因的学生占总体的30.3%,认为是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影响分别为总体的28%和7.1%。

表3.2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因素

社会环境影响

人才培养模式

家庭条件

个人自身原因

百分比

28%

34.6%

7.1%

30.3%

(3)调查对象认为对他们个人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素中有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大一统”的培养模式。

选择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大一统”的培养模式分别为40.8%和32.7%,而选择实习、实践环节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生的百分比为21.8%(见表3.3)。

选择教学及学业评价、高校的用人体制、教学管理制度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学生的百分比分别为32.7%、22%、19%、和19%,另外有19%的学生选择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影响个人就业能力较大的因素。

表3.3对个人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素

人才培养模式因素

百分比

高校的用人体制和教学管理制度

22.0%

专业设置

40.8%

就业指导工作

19.0%

“大一统”的培养模式

32.7%

实习、实践环节

21.8%

教学及学业评价

32.7%

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9.0%

(4)调查对象认为比较欠缺的就业能力主要是竞聘能力及职业能力。

排序依次是:

选择欠缺竞聘能力的学生52.1%、欠缺职业能力的学生46.9%、而选择自主能力、认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自身欠缺的就业能力的学生分别为33.2%、30.3%和26.1%,选择适应能力欠缺的学生为19%。

表3.4调查对象认为自身欠缺的就业能力统计情况

认知能力

职业能力

自主能力

竞聘能力

适应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

百分比

30.3%

46.9%

33.2%

52.1%

19%

26.1%

(5)认为高等教育对职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生为46.5%,对认知能力影响较大的学生为41.9%,图3.2中以白色柱表示。

以图3.2中以黑色柱表示接受高等教育对象学生自评的高等教育对个人就业能力影响的不足方面。

图3.2高等教育对个人就业能力的影响

而经过了本科四年的学习,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希望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的占32.6%,职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的占23.3%,希望自主能力、认知能力、竞聘能力、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的分别占到14%、11.6%、9.3%、9.3%。

4、从调查分析中反映出的现象

高校学生个人对就业能力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竞聘能力,对自己、社会环境、职业的认知能力,作为个人就业能力的潜在方面,也开始被注意到。

认知能力强的人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目标明确、职业定位清晰,得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较大。

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意识到就业能力欠缺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学生们能够理智地判断影响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自身的原因。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因此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们选择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也是希望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所以高校有责任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使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在毕业时能够顺利走向人才市场、成功就业,在职业岗位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高校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整个阶段、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但是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人才竞争程度不断加剧,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管理体制、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1、专业课程方面

(1)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有些学校只是根据自身己有的办学条件或者是从办学的经济效益考虑设置专业,而不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设置,导致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有的高校设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比较滞后,知识陈旧与现实脱节,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毕业后就已经过时了,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从而影响其专业能力的水平。

(2)专业口径狭窄

高校中专业设置都是围绕着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设定的,这样设置的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技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因此专业课上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而且文理科之间缺少相互沟通与渗透,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接触的机会较少。

2、实践教学方面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缺少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动手能力较差。

高校中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特点,即: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析,轻综合。

学校中有些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却很笼统不规范,而且实践课管理的不够严格。

从调查中可知,有将近60%的同学反映实习的时间和机会不充分。

大学四年中实习的时间一般定为2一3个月之间,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充分地在实践中予以消化和吸收,造成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

3、就业指导课方面

许多高校虽然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但对就业所需的职业观念,应聘技巧和职业规划等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培训,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导致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没有在指导中得到提高,所以在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反映在就业指导课上学的东西缺少应用性,没有人告诉和指导他们用人单位需要哪些能力,导致毕业生无法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4、教学手段及方法方面

(1)教学方法落后,缺少创新能力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传授知识依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方式。

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和中小学相似,以知识的传授和考查为主要内容,很少教学生如何进行知识的搜索和收集,以及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高校只是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逻辑性,而较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和针对学生个人能力、爱好来因材施教。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兴趣专长得不到发挥和引导,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课程考试形式单一

高校中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考核就是对学生各门课程学习情况的检查和评定,通过分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

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评价,而且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没有考核的标准和要求。

通常考试的形式是采用闭卷考试,试题内容侧重于对理论基础知识记忆的考核,而分析和运用方面的试题通常过于简单或者脱离现实,这种考试形式缺乏激励作用,不利于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导致学生只注重笔记内容,靠背笔记应付考试。

这种方式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高,在就业市场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5、教师素质方面

(1)专业教师自主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

高校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术水平评分相对较高,比较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是很认真的,而且作为高校的教师,其在学术方面的水平也比较高。

但是从社会整体上考察高校教师队伍,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高校中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体制不够合理,没有配套的教师激励机制,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并且一些教师由于实践经验缺少,不能把学科前沿知识教授给学生,今后应加强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增强实践能力。

(2)就业指导的师资薄弱

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师资相对薄弱。

具有就业指导专业性知识的教师配备不足,虽然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认识体会,但没有经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致使指导教师的专业性不强。

就业指导教师指导的内容不够全面,方法和手段上也相对简单,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大多是讲座的形式,内容不够系统规范。

而且运用的小组讨论、招聘模拟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法流于形式,没有结合实际更深入的讲解,学生的应聘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6、学生素质方面

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应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由于现在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招生人数成倍增加,这无疑在入学要求上就会有所下降,至使人才培养上也大不如前。

有些学生认为考上大学等于后半辈子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天之骄子”的想法依然在他们心目中存在,于是没有压力和紧迫感,学习上有所怠慢,学习氛围不够浓,学生自身素质自然有所下降。

四、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为此,高校应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设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实行按类培养,给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