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3032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序号

名称

1

新华·三里家园住宅2#、3#楼施工图

1.2.施工组织设计

序号

名称

1

《新华·三里家园住宅2#、3#楼施工组织设计》

1.3.主要规范、规程

序号

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T10-95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及设计规程》

JGJ/55-2000

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04-97

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1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11

《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12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1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3-2002

1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1.4.主要标准

序号

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999

1.5.有关图集

序号

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2J301

1.6.主要法规

序号

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新华·三里家园住宅2#、3#楼

2

工程地址

沧州市新华区三里庄村内,地处交通北大街与永济东路交汇处东北方向

3

建筑规模

层数

地下2层

地上26层

建筑

面积

2#楼22502m2

3#楼19893.842

建筑

总高

78.5m

4

结构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底板厚度

1000mm

混凝土等级

C35P6

本工程主楼底板厚度1000mm,按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考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其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

2.2.工程重点和施工难点

2.2.1混凝土浇筑量大,约800m3混凝土,要一次性连续浇筑,不能留下冷缝。

商砼站、项目部等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避免干扰连续浇筑的因素出现。

2.2.2暗梁与暗柱交叉较多,钢筋密集,振捣难度较大。

在绑扎钢筋时就要充分考虑该情况,做好相应技术措施,振捣时宜选用小直径振捣棒。

2.2.3混凝土浇筑时段正好是冬季,不利于连续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做好防冻措施。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管理小组及人员职责

为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

3.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

项目经理

邹国民

技术负责人

张向民

项目副经理

戚光安

 

3.1.2小组成员职责

项次

人员

职责

1

邹国民

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全面管理工作

2

戚光安

负责混凝土施工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3

张向民

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及方案、相应纠正措施的审批

4

田宏翔

负责砼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5

冯勇强

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

6

温思源

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测量、计量工作

7

孙谊

负责混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档工作

8

王权

负责试验、测温、负责试验计量等具体工作

9

丁刚

测温、负责负责施工用电、用水管理

10

张德洪

测温、负责负责与商砼站、设备厂家应急联系

3.2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备用

合计

1

混凝土工

2

15

30

2

架子工

2

3

6

3

抹灰工

2

3

6

4

木工

3

2

6

5

钢筋工

3

2

6

6

养护工

3

2

6

7

信号工

1

2

2

10

电工

2

1

2

11

壮工

3

3

9

12

机修工

3

1

3

13

交通指挥

3

2

6

14

混凝土供应协调员

(驻站)

2

1

2

15

现场调度员

2

1

2

16

质量把关

2

1

2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固定式塔吊

1

3

汽车泵

2

4

砼振动棒

15

10根备用

5

测温设备

4

6

砼罐车

10

其中4台备用

7

潜水泵

2

2.2KW

8

测量仪器

1

9

振捣器

12

3.3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分一次性浇筑,总浇筑方量约800m3,基础混凝土计划浇筑30小时浇筑完。

依据地下室阶段性进度计划,基础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计划时间为2012年1月5日~2012年1月6日。

各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及浇筑持续时间如下表:

项次

部位

混凝土量(m3)

浇筑持续时间

(小时)

备注

1

底板

800

30

一台汽车泵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提前组织技术、施工人员审核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

预先与混凝土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

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掺合料、抗冻剂和浇筑时间等。

4.1.1降低砼入模温度

(1)温度低时应对水进行加热,保证入模温度不低于50C

(2)掺入缓凝性膨胀剂等外加剂。

4.1.2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浇筑后,做好保湿保温措施,避免受冻。

(2)采取及时和长时间养护,砼终凝后,先覆盖塑料薄膜在覆盖保温毯,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加强温度监测与管理,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0℃。

4.1.3提高砼抗拉强度

(1)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加强振捣,提高砼的密实度,减少收缩变形。

(2)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

加强早期养护,提高砼各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4.1.4工作程序:

 

质量验评

4.2测量准备

测量仪器: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米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等(以上仪器应进行检验并合格)。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平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暗柱钢筋上,以便砼浇筑时控制标高。

预先弹出轴线和墙柱边线等,墙柱插筋前将其边线用红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4.3交通供电

底板砼浇筑期应考虑夜施给砼浇筑带来影响。

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前与城管及供电等部门取得联系,避免外界因素对砼浇筑造成影响。

4.4搅拌站的准备

4.4.1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甲方、设计审查认可。

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的性能或种类,必须有合格的检测报告和厂家合格证。

4.4.2配合比设计:

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掺和料和外加剂等进行多次混凝土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4.4.3混凝土用料:

施工时选用低碱原料,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小于3kg/m3,减少碱骨料的反应(碱含量计算详见搅拌站编制的技术方案)。

4.4.4材料明细:

水泥:

选用P.0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

泵送剂、防冻剂。

掺合料:

粉煤灰。

骨料:

控制混凝土单方总碱含量不大于3kg。

砂:

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0%;细度模数为2.3~3.0。

碎石:

选用粒径5~25mm的低碱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

搅拌站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作出调整。

4.5天气预控:

提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雪天。

五.混凝土的运输

5.1运输要求

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

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汽车泵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

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30min。

5.2运输车数量及时间

现场计划用一台汽车泵泵送砼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汽车泵输送时平均取值30m3/h,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能力为12m3/车,运输周期为1h,综合计算如下:

(1)日浇筑量(24h):

30m3/h台x24hx1台=720m3

(2)混凝土(800m³)浇筑所用时间:

800m3/720m3x24h=27h(保守取值为35h)。

(3)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周期为1h,24h累计运行为24/1=24(次)。

(4)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

800/(27x12)=3辆(考虑其它影响取值为5辆)。

六.混凝土的浇筑

6.1浇筑前的准备

责任工程师提前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况。

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6.2泵车布置及浇筑路线

根据现场情况在基坑南侧布置一台汽车泵。

混凝土浇筑由东向西顺序进行,最后在西南角收口。

6.3混凝土的浇筑

6.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第一遍压实→混凝土第二遍压实→混凝土拉毛成型→混凝土测温和养护

6.3.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自然流淌的方法(如下图)。

浇筑混凝土时由东向西倒退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避免形成冷缝,浇筑层高度控制在400mm。

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米。

分层浇筑图

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振捣棒移动采用“行列式”,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

同时,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因就餐或其他原因,应做好交接班,浇筑不得中断。

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如发生堵泵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

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

6.3.3板面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