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995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docx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后

 

织金县精选煤矿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矿长:

总工:

编制:

编制日期: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一、矿山交通范围、矿界范围.......................3

二、矿区地质特征.................................4

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6

四、开拓、通风方式...............................6

五、矿井防灭火系统...............................7

六、监控、人员定位系统...........................7

七、矿井供电.....................................7

八、排水系统.....................................7

第二章治理瓦斯的指导方针

第一节、指导思想.................................8

第二节、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8

第三节、工作目标.................................8

第四节、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及岗位责任制........10

第五节、瓦斯治理措施............................12

第三章瓦斯治理具体规划

一、工作要求....................................17

二、矿井中长期采掘规划(2014——2016)............18

三、矿井中长期主要采掘情况分析..................19

四、2014年——2016年瓦斯治理规划...............19

五、瓦斯再利用系统..............................20

六、附表........................................21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瓦斯治理整体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明确以通风、抽放为主,监测、监控为辅做到标本兼治。

对于抓出来的成果必须做到抓出一点,巩固一点,瓦斯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实施计划稳扎稳打、稳步提高,坚决杜绝瓦斯治理成果出现滑坡、反弹现象。

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做为突出矿井,必须将瓦斯治理工作贯穿整个工作日程,清醒的认识到瓦斯治理是一场持久站,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将瓦斯治理规范、要求传达到班组、个人,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瓦斯治理不是面子工程,是生命工程、形象工程,是安全生产、预防群死群伤,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基础工程。

针对矿井M23、M27煤层的开采(2014年—2016年),具有针对性制定矿井的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以便指导矿井的采掘规划,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充分做好矿井瓦斯治理的防范。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山交通位置、矿界范围

织金县后寨乡精选煤矿属于织金县后寨乡所辖。

地理坐标:

东经105°35′12″-105°36′24″,北纬26°35′42″-26°36′13″。

距县城(运距)27.5Km左右有省道由北东至南西直接通过矿区(织金至六枝),矿区至滇黔铁路六枝站运距约65km,交通比较方便。

二、矿区地质特征

(二)煤层

矿区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与下伏茅口组地层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长兴组为整合接触。

主要由薄~中厚层粘土岩、细~粉砂岩夹泥岩、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煤层(线)等组成。

含煤岩系平均厚度约300m左右,含煤24~42层,煤层平均总厚约7~20m左右,含煤系数2.0~5.7%。

其中,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2层,单层厚度1.40~2.10m,平均总厚3.6m左右。

区内含可采煤层6层,分别为M6、M14、M16、M23、M27、M30,其中M23、M27、M30号煤层为较稳定煤层。

精选煤矿目前主要开采M23、M27煤层。

主采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

1、M23煤层

产于龙潭组第一段(P3l1)上部,M16煤层之下,M27煤层之上。

上距M16煤层55~65m,平均60m左右;下距M27煤层13~18m,平均15m左右。

煤层厚1.52~1.58m,平均厚1.55m。

为矿区主采煤层。

无夹石,属简单的稳定煤层。

区内可采,为较稳定煤层类型。

顶板:

直接顶板为泥质粉砂岩,易风化破碎。

间接顶板为砂岩、粘土岩。

砂岩为钙质胶结,裂隙较发育,坚硬;粘土岩易风化,软弱。

底板:

直接底板为泥岩,厚1.32m。

间接底板为细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煤层。

细砂岩钙质胶结,微小裂隙较发育、较坚硬;粉砂质粘土岩,强度小,稳固性差。

2、M27煤层

产于龙潭组第一段(P3l1)中部,M23煤层之下,M30煤层之上。

上距M23煤层13~18m,平均15m左右;下距M30煤层20~25m,平均22m左右。

全区煤层厚度1.90~2.10m,平均厚2.00m。

煤层结构较简单,块度好,厚度较稳定。

在矿区内基本无夹矸,为较稳定煤层类型。

顶板:

直接为粉砂岩质泥岩,易风化破碎。

间接顶板为砂岩、粘土岩。

砂岩为钙质胶结,裂隙较发育,坚硬;粘土岩易风化,软弱。

底板:

直接底板为泥岩,软弱,易风化,间接底板为细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煤层。

细砂岩钙质胶结,微小裂隙较发育、较坚硬;粉砂质粘土岩,强度小,稳固性差。

各煤层特征见表2-2。

表2-2可采煤层特征表

地层层位

煤层编号

厚度

(m)

平均厚度

(m)

稳定性

结构

备注

P3l1

M23

1.52~1.58

1.55

较稳定

较简单

下距M27煤层15m

M27

1.9~2.1

2.0

较稳定

较简单

上距M23煤层15m

区内煤系中,分布有三层标志层,分别为两层中厚层泥质灰岩和一层菱铁岩,分部均稳定,易于识别,自上而下分别编号为B1、B2、B3。

1号标志层(B1):

位于煤系顶部,底界上距长兴组燧石灰岩底38~42m,平均40m左右。

为灰色中厚层灰岩,厚3~5m,平均4m左右。

区内展布较稳定。

2号标志层(B2):

位于煤系中下部,23号煤层之上,上距B1底170~178m,平均174m左右,下距23号煤层28~32m,平均30m左右。

为灰色中厚层菱铁质粉砂岩。

厚1.8~2.2m,平均2.0m左右。

区内展布较稳定,为23号煤层的间接对比标志层。

3号标志层(B3):

位于煤系下部,27号煤层之下,上距27号煤层10~13m,平均12m左右;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硅质灰岩。

厚1.2~1.6m,平均1.4m左右,区内展布稳定,为27号煤层及23号煤层对比标志层。

综上所述,矿区目前可采煤层为M23、M27共二层,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

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1、瓦斯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6]58号文件《对毕节地区乡镇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第二批),精选煤矿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75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68m3/min,属高瓦斯矿井;根据黔煤行管字〔2007〕54号:

对毕节地区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精选煤矿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0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85m3/min,属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精选煤矿处在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区,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审批织金县精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精选煤矿开采标高+1578m以上M27煤层无突出危险,开采标高+1588m以上M23煤层无突出危险,但M23煤层+1588m标高以上及M27煤层+1578m标高以上按突出危险进行管理。

3、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黔能源发(2010)699号文,我矿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属于三级,不易自燃。

四、开拓、通风方式

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以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1577.4m。

根据开拓部署及井下巷道的布置,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五、矿井防灭火系统

采掘工作面采用风钻、风煤钻湿式打眼,定炮使用水炮泥,爆破喷雾、洒水降尘,防火的重点是电缆、机械摩擦和人为火源。

电器设备附近有砂子、灭火器可直接灭火。

防火水源来自地面消防水池到达各个工作面,利用巷道中每50m设有的消防用水分支阀门进行灭火。

但是严禁利用水源扑灭电器和油累火灾,电器火灾和油类火灾只能用砂子、灭火器直接灭火。

六、监控、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安全可靠;双回路供电。

监控中心安装有KJ90NA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至今,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并与市局联网,以及KJ128人员定位系统,并正常运行。

七、矿井供电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电源Ⅰ回路来自后寨乡35/10kv变电站,采用LGJ-70型导线,距离约4km,后寨乡35/10kv变电所容量为20MVA,上级电源有双回路,采用并列运行方式,电源可靠。

Ⅱ回路来自少普111/10kv变电站,该变电站容量为40mva,采用LGJ-70型导线,距离约10km,少普110/10kv变电站容量为40MVA,上级电源有双回路,采用并列运行方式,电源可靠,能满足矿井生产要求。

八、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副斜井井底+1557.4标高处设置中央水仓,矿井涌水由中央水仓经副斜井直接排至地面污水处理池。

井底水仓使用3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型号分别为:

1#80DF-30*6、2#100DF-45*3、3#100DF-45*3。

矿井涌水流量较大时,可两台水泵同时工作,排水管路铺设三趟,型号分别为:

1#内径159mm无缝钢管、2#内径159mm无缝钢管、3#内径100mm无缝钢管。

第二章治理瓦斯的指导方针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治理瓦斯就是拯救生命”、“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理念,严格执行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切实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第二节、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兴安原则,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坚持“可保尽保、应抽尽抽、抽采平衡”的原则,积极推广“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等先进经验;坚持“以抽定产、以风定产”的原则。

正确处理瓦斯防治与煤炭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工作目标

争取在2014年达到织金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将突出矿井的危险区域治理为无突出危险区域,将吨煤瓦斯含量降到最低,保证安全生产,不出瓦斯事故。

努力使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整体提高一个水平。

1、杜绝瓦斯突出、爆炸、燃烧、熏人等瓦斯事故的发生;

2、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

3、经过瓦斯治理,采掘工作面比2013年同期瓦斯超限次数降低80%以上;

4、合理设计布置瓦斯抽放钻场,抽放率达到40%以上;

5、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6、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机构及职责,增配“一通三防”技术人员,努力使“一通三防”人员最低达到高中或技校毕业水平;

7、建立完善的通风、抽采、监测监控专业队伍定期培训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

8、加大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瓦斯治理奖惩制度,推动后进,激励先行;

9、把瓦斯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