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83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docx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413最新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化工程

第三标段(西四环-陇海路互通立交)

 

雨水工程施工方案

(XSHK1+240~XSHK3+690)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三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四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西四环雨水管道工程范围为XSHK1+240~XSHK3+690。

管线位于西四环道路中心线两侧布置。

管道采用D300~D11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承插式接口,承插管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均采用滑动橡胶接口(06MS201-1P11)。

基础底宽与沟槽开挖底宽同。

钢筋混凝土管应符合(GB/T11836-2009)标准要求。

依据《排水检查井》(06MS201)选型,选用混凝土模块式雨水检查井。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

检查井、井周管顶以上0.5m至路床应采用水泥石灰稳定土分层回填、夯实,回填宽度不小于0.5m。

道路雨水连管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管,排水坡度≥1%,采用“q”型橡胶圈止水,180°砂石基础,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中。

检查井盖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

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1-11。

1.2主要工程数量

西四环路雨水工程主要工程量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

d600

469

平均挖深2.0米 

2

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

d800

169

平均挖深2.0米

3

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

d1200

338

平均挖深2.5米 

4

圆形雨水检查井(混凝土模块)

Ф1300

14

06MS201-4,页13 

5

圆形雨水检查井(混凝土模块)

Ф1500

6

06MS201-4,页13

6

矩形雨水检查井

1900x1100

20

06MS201-4,页27 

7

偏沟式双箅雨水口

189

06MS201-8,页10

8

雨水口连管(DN300)

6200

平均挖深1.0米

9

小方井

1400x1100

307

02S515-96

10

废除管线

2200x2200

159

平均挖深2.0米

11

废除管线

W=1200

328

平均挖深2.0米

12

更换井盖

 

188

 

13

调整井盖标高

 

188

 

14

90o混凝土雨水检查井(d1200)

12

 06MS201-3,页59

二、编制依据

1、郑州市陇海路快速化工程(渠南路—西四环)排水工程设计图纸;

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09MS201);

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排水检查井》(02S515);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三、雨水管线布置

3.1西四环雨水管道布置

西四环雨水管线位于道路中心线两侧,具体管网布置为:

西侧:

K1+300(Yx-1)~K1+480(Yx-6)采用d6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K1+980(Yx-42)~K2+020(Yx-44)、K2+380(Yx-24)~K2+480(Yx-28)、K2+660(Yx-37)~K2+680(Yx-40),采用d12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东侧:

K1+300(Yx-8)~K1+480(Yx-13)采用d6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K2+000(Yx-15)~K2+120(Yx-45)、K2+280(Yx-20)~K2+340(Yx-23),K2+520(Yx-29)~K2+660(Yx-36)采用d12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道路雨水连管采用DN300钢筋混凝土管,雨水连管按实际长度计算,排水坡度≥1%,采用“q”型橡胶圈止水,180°砂石基础,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中,详见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6MS201-1-11。

3.2主要管材标准

本工程雨水管道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管材均应符合国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标准。

四、雨污水管线工程施工流程

4.1钢筋混凝土雨水管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槽底处理→回填砂石基础→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回填砂石护肩→管道加固→沟槽回填。

本工程雨水管道施工采用开槽法施工方法。

4.2雨水管涵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槽底处理→C10防水砼垫层施工→雨水涵底板、侧墙钢筋及检查井底板钢筋绑扎→雨水箱涵模板安装及支撑→雨水涵底板、侧墙及检查井底板砼浇筑→(箱涵盖板预制)→雨水涵盖板安装→盖板涵检查井侧墙砌筑和砼浇筑→沟槽回填。

五、雨水工程施工准备

5.1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1)开工前,在工程处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集中工程处有关技术、质检人员仔细审阅图纸,将在审阅图纸时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后报监理单位、总承包部及设计人员及时解决。

(2)开始施工前,根据不同部位实际情况,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相关国标图集,组织现场技术人员及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5.2机械、材料的进场准备及劳动力的组织

(1)在计划施工前,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及相关国标图集,提出主要施工材料计划。

由物资采购部落实管道供应厂家,进行认真考查和认可,选定供应厂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日生产能力,保证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2)按照材料及机械计划编制分批进场,具备施工条件后立即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并合理调配资金,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及时进行复检。

(3)安排施工队伍及劳动力进场,并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对工程所需的各技术工种进行技术培训教育。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取得有关上岗证、资格证后方许其进场从事相应工种的工作。

(4)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先进行场地的整理,及时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管道布置的轴线和沟槽开挖的边线。

(5)机械设备与材料抓紧落实进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必须准备齐全,要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6)管道施工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六、雨水管线施工

6.1测量放线

(1)根据设计图纸中管道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设计坐标,以及与道路中心线的固定关系,把井位测放到地面上,然后沿管道中线方向进行中线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

(2)施工平面控制点及水准点需由施工单位联合监理单位复测后无误方可使用。

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采取保护措施。

(3)在施工区域内测放水准基点,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同时所有控制点必须经过校核并经过监理复核后方可使用。

(4)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校核。

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不易被扰动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5)严格按施工图及井位坐标先定出沟槽轴线,再根据图纸设计,按1:

0.5(总深度减去下部开挖层)和1:

0.1(下部分层、每层高度2m)放坡,放出基槽的开挖线。

(6)为了保证纵断面水准测量的精度和避免差错,沿管道方向每隔一定距离(100m左右)有一个水准基点,以便校核高程数据。

(7)高程控制:

施工中管沟纵断面的高程控制,采用基底设置高程控制桩,控制桩间距为10m,在桩上部标注高程,通过距离基底统一位置(如10cm)拉线控制基底高程。

6.2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前,通过总承包部等有关部门详细调查了解原有地下管线布置情况,尤其是横穿道路的管线,开挖前用红油漆标出其管线确切位置,首先采用人工挖探沟暴露出管线后再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到管线时采用人工开挖管道周围,避免出现挖坏挖断管线的事故。

(2)本路段排水管沟采用开槽法施工,即从地表开挖沟槽,在沟槽内敷设管道(渠)的施工方法。

沟槽开挖分段进行,先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在有坡度处,由低向高处进行。

(3)沟槽土方开挖采用SR250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将上层有杂物的渣土运至弃渣场,由于受场地限制,沟槽弃土随开挖随外运至西三环与陇海路交叉口处的征地红线(匝道所在位置)内堆存,便于回填利用。

堆土高度不宜超过2.5m。

(4)用于回填的土料堆存存土码方,采用反铲将土堆顶部平整,并用铲斗将土堆四周进行排压。

用于回填的土方采用黑色网覆盖,防流失、防扬尘周边压土袋一层。

(5)排水工程沟槽采用反铲开挖,人工配合清底。

开挖时,每10米测量一次基底高程,沟槽开挖断面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并整平,做到槽壁平顺、边坡稳定。

(6)开挖时采用全站仪跟踪中心定位,防止中线位移。

为了防止出现塌方,按设计图纸坡度放坡开挖。

本工程雨水管线开挖深度在4m内,根据图纸设计,按1:

0.5(总深度减去下部开挖层)和1:

0.1(下部分层、每层高度2m)放坡,各层间留台宽度不小于0.8m。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沟槽开挖在沟外侧临时堆土时,堆土不得掩埋测量标志以及地下管道的井盖,堆土距沟槽边缘不小于1m,且高度不超过0.5m。

(8)槽底开挖至设计高程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单位共同验槽;发现岩、土质与勘察报告不符或有其他异常时,由上述单位研究处理措施。

(9)开挖成型的沟槽,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当槽底为湿陷性黄土、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10)沟槽开挖完成后,敞沟时间不宜过长,及时进行验槽及雨水涵及管道施工;施工完毕后及时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

挖好的管沟保证管道安装后的中心线、标高和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平整,沟边不塌方,沟槽有足够的宽度。

(11)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槽顶应避免震动荷载。

成槽后应尽快完成管道基础和敷设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

使用机械开挖沟槽时,严禁扰动槽底原状土壤,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应留20~30cm左右采用人工清基。

(12)沟槽开挖完成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安全梯采用Φ48钢管制作,宽度不小于0.8m,梯步高度不大于30cm,两侧设置扶手栏杆,高度不小于1.2m,并在栏杆中间0.6m处设置一道横杆。

必要时可采用Φ48钢管及Φ25钢管焊接制作,但两侧必须设置扶手栏杆。

6.3槽底处理

(1)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

2)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2)排水不良或开挖造成地基土扰动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宜填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处理;

2)扰动深度在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宜填卵石或块石,再用砾石填充空隙并找平表面。

(3)遇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可靠的降水措施,将地下水降到槽底以下不小于0.5m,做到干槽施工。

6.4回填砂石基础

(1)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00mm,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1-11。

砂石基础施工时,必须将管下部两侧腋角部分的砂石回填密实。

(2)管道沟槽开挖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前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定出管道中心线,并在中心桩上测出高程,平基顶面高程要严格控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前应先对槽底进行检查,槽底高程及槽宽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有积水和软泥。

(4)管道基础应坐落在稳定的未扰动的土层上,当管道基础坐落于现状沟渠以上应将明水排除,当沟渠淤泥厚度小于0.5m时挖至现状土层换填碎石或石屑至管道基础底部;当管道基础坐落于现状沟渠底以上淤泥厚度大于0.5m时则应抛石挤淤,然后再回填碎石或石屑至管道基础底部,再按管道基础施做。

管道基础下如为杂填土,需换填碎石或石屑。

(5)砂石基础材料可选择下列材料:

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中砂、粗砂;级配碎石、石屑,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

槽底至管外底部分压实系数为0.85~0.90;管外底至管中心部分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6)承插口管接口处承口下亦应铺设与C1(管外底至槽底距离)等厚的砂石基础层。

(7)砂石基础采用装载机根据回填区段及回填厚度,分段将砂石材料倒入基槽内,随后人工进行摊铺,人工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先期回填管道下部砂石基础,待管道安装后再回填两侧腋角部位。

(8)管道有效支承角范围必须用中、粗砂填充插捣密实,与管底紧密接触,不得用其他材料填充。

6.5管道安装

6.5.1下管

(1)下管前的准备工作

1)管道检验:

下管前对下管工具及设备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下管前应详细检查管材、橡胶圈等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管材检验要求:

①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管节安装前应进行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道中心及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稳管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发生滚动。

④验证所有管材是否有合格证,外观检查是否合格,采用抽样法进行检测。

管节内外壁、承插口和胶圈应进行外观检查,有损伤或变形应进行处理或进行调换。

⑤钢筋混凝土管安装前,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应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应正确就位;橡胶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应涂刷无腐蚀性的润滑剂;安装后放松外力,管节回弹不得大于10mm,且橡胶圈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

橡胶圈检验要求:

①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的橡胶圈性能指标按照图集06MS201-1-40附录三橡胶圈及橡胶垫性能指标表控制。

外观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

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②管道安装时,橡胶圈涂刷润滑剂(如硅油等),润滑剂的性能不得与橡胶圈材质有任何不良反应。

③橡胶圈由管材生产厂家按规格配套供应。

管道接口施工时应使胶圈压缩均匀,避免出现胶圈扭曲、接口回弹等现象。

2)沟槽的检查:

下管前对沟槽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槽底是否有杂物,若有应清理干净;检查槽底宽度及高程,应保证管道结构每侧的工作宽度,槽底高程要符合现行的检验标准,不合格者应进行修整;检查槽帮是否有裂缝及坍塌的危险;检查槽边堆土高度,下管的一侧堆土过高、过陡的,应根据下管需要进行整理,并须符合安全要求;检查地基、基础,如有被扰动的,进行处理。

(2)管道运输与布管

管道运输和布管在管沟开挖成型后进行。

管道由生产厂家采用平板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受场地限制,管道运至现场后放置在远离围挡、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管沟边缘与管外壁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00mm,且垂直管沟放置,管道底部设置方木支撑,防止管道滚动。

禁止先在沟侧布管再挖管沟,将土、石块等压在管道上,损坏管道,使管内进土等。

布管时,根据开挖进度及各段管用量放置,尽量缩短管道在道路上的放置时间。

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

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防碍机械的通行。

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原厂。

管节堆放,必须在起重机工作幅度范围内。

两节管间要有一定间隙,以便捆管。

管节捆绑绳扣,可滚管,也可在地上开槽穿绳。

钢丝绳不得从管心串过吊装。

注:

其中L为管长;Φ为管径;H≥L-2/5L;单根绳长≥Φ×3.5+1.2H。

布管时应注意保持管道放置方向与安装方向一致,承插式管道插口插入的方向要与水流方向一致。

(3)下管

机械下管根据管道管径,拟采用25t汽车吊进行下管。

下管用的起吊设备应停放在坚实的基础上,若地面软弱,要用方木、钢板等铺垫进行加固。

下管时要有专人指挥。

在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应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承口和插口用清水刷净。

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齐平。

为避免因紧密相接使管口破损,并使柔性接口能承受少量弯曲,管子两端面之间应预留约1厘米的间隙。

6.5.2管道安装

(1)混凝土管安装前,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应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应正确就位;橡胶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应涂刷无腐蚀性的润滑剂;安装后放松外力,管节回弹不得大于10mm,且橡胶圈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

(2)管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接口需严密,管道间隙要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不得左右晃动。

(3)管道中心线垂直引至坡度板上,拉好中线,吊好锤球。

管节铺设采用起吊设备在垂直方向吊管,采用两组手扳葫芦在管的左右两侧水平方向拉管。

(4)排管铺设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当线形、标高、接口等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管道铺设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要求,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中线控制:

本次施工采用边线法,即根据管道直径,在槽底设置管道边线控制桩,在控制桩上按管道中心线位置拉通线控制。

稳管后通过拉线绳线控制管道边线。

2)高程控制:

管道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测量管顶高程进行控制,底部根据管道底部设计高程,两端设置控制桩从管道中间拉通线统一量测高程控制。

管线平面位置与高程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管中心控制与高程控制必须同时进行。

(6)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对于管内径为500~600mm的,纵向间隙为1.0~5.0mm;对于管内径≥700mm的,纵向间隙为7.0~15mm。

(7)井室内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孔)应封堵。

(8)安装时,根据设定的控制管道安装高程和轴线位置。

稳管时以管内底高程为准,以此调整管道安装高程。

调整高程采用中粗砂,以确保管道安置平稳。

管道安装中心线控制采用边线、中线双向控制,以确保管道安装高程及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9)管道接口使用手工倒链进行拉紧,保证进口紧密、均匀对接。

管道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保持两管中心线对准,间隙均匀,专人负责查看胶圈滑入情况,若发生不均匀滑入则停止顶拉,调整胶圈位置后再继续进行顶拉,使胶圈达到工作位置。

管道安装后不得直接松开手工倒链,应在下一节管道安装完成再行松开,防止管道回弹。

(10)每节管道安装就位后,立即测定管道轴线、管底高程等,如不符合要求,及时采用纠正措施,或调整或重新安装。

(11)承插口管道安装,插口插入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并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

(12)预埋支管埋设至道路红线外1m,设检查井1座,并在检查井外预埋一节支管(4m),支管管头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封堵。

6.6检查井砌筑

(1)根据设计图纸,雨水管道检查井选用图集06MS201-3(页31)。

检查井根据标准图集上检查井的结构进行施工。

(2)雨水管道检查井井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烧结实心砖。

检查井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均用1:

2防水水泥砂浆。

抹面厚20mm。

砖砌雨水检查井内壁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至管顶上200mm,外壁用防水水泥砂浆勾缝。

(3)井基槽开挖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首先进行检查井C15混凝土垫层浇注。

垫层施工前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定出井位中点,并在中心桩上测出高程,垫层顶面高程要严格控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到浇筑现场,人工辅助溜槽入仓、平仓,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人工收浆。

(4)砌筑结构的井室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砌筑前砌块应充分湿润;砌筑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拌制应拌合均匀,随用随拌。

2)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

流槽需在安放踏步的同侧加设脚窝。

3)砌块砌筑时,必须砂浆饱满,灰浆均匀。

灰浆与砌块四周粘贴紧密、不得漏浆,上下砌块应错缝砌筑。

砖砌体井盖安装时加1:

2防水水泥砂浆座浆及抹三角灰。

4)砌筑时应同时安放踏步,踏步安放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时不得踩踏。

(5)管道穿过井壁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混凝土管道管外壁与砌筑井壁动圈之间为刚性连接时水泥砂浆应坐浆饱满、密实。

2)排水管道接入检查井时,管口外缘与井内壁平齐;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对于砌筑结构井室应砌砖圈加固。

(6)有支、连管接入的井室,应在井室施工的同时安装预留支、连管,预留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排水检查井的预留管管口宜采用低强度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7)井室施工达到设计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井圈应以水泥砂浆坐浆并安放平稳。

(8)预制混凝土盖板必须保证表面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

混凝土盖板均为底层配筋,盖板在堆放及运输时不得倒置。

(9)检查井砌筑前,将垫层表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井内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表面砂浆人工分层压实抹光,流槽与上、下游管道底部顺接平滑。

(10)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实度根据路面要求而定,但不应低于95%。

(11)施工时设计井盖标高须与所处的设计地面标高接平。

高架及地面辅道采用管道排水,设计检查井井盖标高与道路路面持平;绿化带内的新建检查井井盖标高应高处绿化土层200mm,便于系统检修维护。

检查井井盖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

(12)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口宜用砂浆砌筑封口并抹平。

附属构筑物依据标准图集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6.7闭水试验

(1)试验管道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并带井试验。

(2)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4)管道两端封堵坚固,不得渗水;管道两端砌砖封堵,用1:

2水泥砂浆抹面,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闭水试验。

(3)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4)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5)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6)注水过程中同时检查管堵、井身,无渗水和严重洇水,再浸泡管线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少于30min,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6.8管道坞膀

(1)无压管道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道坞膀回填施工。

(2)回填前管沟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彻底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3)采用中粗砂坞膀回填至管顶以上500mm处,中粗砂干重不小于16KN/m3。

砂层以上采用间隔土(100mm砾石,200mm好土)分层夯实回填,回填土需对称均匀,分层夯实。

沟槽回填压实度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执行。

6.9沟槽回填

(1)沟槽回填是管道工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沟槽回填采用“中松侧实法”,先用手扶式振动夯、冲击夯将管道两侧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为20cm,到管顶以上80cm后,再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回填。

(2)回填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