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739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docx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

病名、病原、症状(偶数)、流行(奇数)、防控(序号为奇数)、诊断(序号为偶数)

第6章鱼类寄生虫病

*在自然界中,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

它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般称为共生生活。

*寄生是共生生活中的一种类型,共生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

*在寄生生活关系中,包括寄生物(parasite)和宿主(host)两个方面。

寄生物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寄生物带给宿主不同程度的危害,也即宿主发生疾病,甚至导致宿主死亡。

*寄生虫概念?

*寄生虫类型有哪些?

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寄生虫类型:

A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

B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

C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

D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E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

A鞭毛虫病

*鞭毛虫属于肉足鞭毛门,鞭毛亚门的动鞭毛纲。

*鞭毛虫的个体较小,无叶绿素,有1根或多根鞭毛,鞭毛除了作运动胞器外,尚有感觉和助于捕食的作用。

*引起水生动物患病的常见鞭毛虫有锥体虫、隐鞭虫、口丝虫、六前鞭毛虫、卡拉虫,主要危害淡水、海水鱼类的鱼苗、鱼种,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1波豆虫病(ichthyobodiasis)

*1.1病原

波豆虫病是由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necatrix)引起的鱼病。

属动基体目,波豆科。

*虫体自由游动时呈圆形,背面隆起,腹面凹陷;固着时背腹侧扁。

*虫体侧面观呈卵形或椭圆形,腹面观呈汤匙形。

*腹面有1条纵的口沟,从口沟端长出2根鞭毛,沿鞭毛沟伸向体后而游离。

*虫体用2根鞭毛作为附着的胞器,插入寄主的皮肤或鳃组织中。

*圆形胞核位于虫体中部,胞核后有1个伸缩胞。

1.2流行情况

*此病是世界性鱼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

水温4~30℃均能发病,但飘游鱼波豆虫的繁殖适温是12~25℃,因此一般流行于春秋两季。

两广地区以冬末春初最流行。

*该病对鱼苗、鱼种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各种温水及冷水性淡水鱼,如草、鲢、鳙、鲤、鲫、金鱼等都可感染。

*放养后三、四天的鱼苗或从鱼卵孵出6~8d的鱼苗即可受害,且病程短,发病后2~3d病鱼即开始大量死亡。

*2龄鱼也常大量感染,一般不引起死亡。

1.3症状

*鱼波豆虫是侵袭皮肤、鳃及鳍条的寄生虫。

当皮肤上大量寄生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辩认出暗淡的小斑点。

*病鱼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体表及鳃黏液分泌增加,形成灰白色或淡蓝色的膜。

*病鱼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甚至病鱼丧失食欲,鳍条折叠,漂浮水面,呼吸困难而死。

1.4病理变化

*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被鱼波豆虫穿透的表皮细胞坏死,细菌和水霉菌容易侵入,引起溃疡。

*感染的鳃小片相互粘连,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功能,呼吸困难。

游泳迟钝,不久便死亡。

*2龄以上大鲤鱼患病严重时,可引起鳞囊内积水、竖鳞等症状。

1.5诊断

*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初步诊断。

*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如发现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即可做出诊断。

1.6防控

*池塘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养殖期间排污彻底,保持池底清洁。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

*鱼种过冬前,用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每立方米水用药8g,浸洗20~30min。

*病鱼池用0.7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

2)全池遍洒。

2鳃隐鞭虫病

2.1病原

*是由鞭毛虫纲的鳃隐鞭虫(Cryptobiabranchialia)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鳃病。

属动基体目波豆科。

*虫体柳叶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狭;从前端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着体表向后构成波动膜之后,伸出体外为后鞭毛。

*虫体中部有一圆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动核。

 

2.2流行情况

* 鳃隐鞭虫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池塘养殖鱼类均能感染。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能引起鱼生病和造成大量死亡,对夏花草鱼种特别敏感。

以7~9月份最为严重。

*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

*而虫体离开该寄主后,可以在水中生活1~2d,即有可能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

*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2.3症状

*病鱼早期鳃部无明显的病症,只是表现粘液较多。

*当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不摄食,游动缓慢,体色暗黑,鱼体消瘦,以致死亡。

2.4病理变化

*鳃隐鞭虫用后鞭毛插入鳃上皮细胞,患病早期鳃小片的毛细血管轻度充血、渗出,鳃丝肿胀,黏液分泌增生。

*当鳃隐鞭虫大量侵袭鱼鳃时,能破坏鳃丝上皮和产生凝血酶,引起病鱼溶血,使鳃小片血管堵塞,粘液增多,以致坏死。

2.5诊断

*取病鱼鳃丝或血液置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借助显微镜来检查。

*离开组织的虫体在玻璃片上不断地扭动前进,波动膜的起伏摆动尤为明显。

*固着在鳃组织上的虫体不断地摆动,寄生多时,在高倍显微镜的视野下能发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虫体,即可诊断为此病。

2.6防控

*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提高鱼体抵抗力。

*鱼种放养前用硫酸铜溶液洗浴20~30min,药液浓度是含药8g/m3。

*全池遍洒药物浓度为0.1~0.2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2)。

*每666.7m2用30kg(水深1m)苦楝树煮水全池泼洒。

B纤毛虫病

*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构造最复杂的,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有许多纤毛,纤毛是虫体的运动器官,此外纤毛虫还具有胞口、胞咽、大核、小核等;

*无性繁殖通常是身体横分裂,有性生殖通常是接合生殖。

*纤毛虫绝大部分寄生在鱼体的鳃和体表,只有少数种类寄生在体内器官。

*寄生在鳃和体表的纤毛虫大多数种类对鱼体有一定的危害,有些种类可引起水生动物大批死亡。

3小瓜虫病

3.1病原

*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whitespotdisease)。

*引起淡水鱼白点病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寄生而引起的。

属于纤毛动物门,膜口目,凹口科。

*虫体有幼虫期和成虫期,幼虫长卵形,前尖后钝,前端有一乳头状突起,称为钻孔器。

*稍后有一似耳形胞口,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有长短一律的纤毛;大核近圆形,小核球形。

*成虫期虫体球形,尾毛消失,全身纤毛均匀,沿身体纵轴排列成子午线壮的纤毛线。

*胞口变为圆形,大核香肠状或马蹄形,小核紧靠大核,不易看到,小瓜虫生活周期可分为营养期和胞囊期。

*营养期自幼虫钻进皮肤或鳃上后,在皮肤组织间不停地来回钻动,吸收养料生长发育,同时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成一个白色脓泡。

*虫体在内分裂繁殖,至一定时期冲出脓泡,在水中自由游泳相当时期后,在池边或草上形成胞囊。

*虫体在内分裂成数百至数千个,幼虫冲破胞囊出来在水中游泳找寻寄生,接触鱼体后,即进人体表上皮层或鳃组织间,进行新的生活周期。

3.2流行情况

*多子小瓜虫寄生在淡水鱼体的鳃、皮肤、眼角膜和口腔等处,对鱼的种类及年龄没有严格选择性,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小瓜虫的繁殖温度为15--25℃,因此流行为春秋两季。

*对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的危害最为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

3.3病症

*小瓜虫寄生处形成许多直径1mm以下的小白点,故又名白点病。

*当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

*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呼吸困难而死。

3.4诊断

*将病鱼体上的小白点剥离鱼体放在玻片小滴中,用肉眼观测可见到白色球形或成梨形的虫体。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极易发现到淡灰色的虫体,不断地翻动。

3.5防控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合理放养。

*用0.2~0.4g/L孔雀石绿浸洗病鱼2h。

*用2g/L硝酸亚汞浸洗病鱼,水温在15~12℃以下时,浸洗2~2.5h;在15℃以上时,浸洗1.5~2h。

*福尔马林25mg/L的溶液浸洗病鱼24h。

4车轮虫病

4.1病原

*能引起车轮虫病的车轮虫有10多种,属缘毛目壶形科。

*在皮肤上寄生的主要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

*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有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

这类车轮虫的虫体都比较小,故将它们统称“小车轮虫”。

*车轮虫的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圆碟状。

*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相对的一面叫反口面,向中间凹入,构成吸附在寄主身上的胞器,叫附着盘。

*从反口面看,可以看到一个像齿轮状的结构,叫齿环。

*在齿环外围有许多辐线状的辐线环,在辐线环周围边长着一圈长短一律的纤毛。

4.2流行情况

*车轮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海水鱼的体表、鳃、鼻孔等处。

*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

*全国各地养殖场都有流行,特别是长江流域各地区,每年4~7月间,鱼苗、夏花鱼种常因此病而大批死亡。

*广东、广西的鲮鱼“埋坎病”其主要病原就是微小车轮虫。

*此病在面积小、水浅和放养密度较大的水域最容易发生,尤其是经常用大草或粪肥沤水培育鱼苗鱼种的池塘,水质一般比较脏,是车轮虫病发生的主要场所。

4.3病症 

*这类小型车轮虫对幼鱼和成鱼都可感染,在鱼种阶段最普遍。

*当虫体寄生数量少时宿主不显症状;大量成群地聚集在鳃丝边缘或鳃丝的缝隙里,黏液增多,使鳃腐烂,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鱼游动缓慢,失去光泽,使鱼致死。

*饲养10多天的淡水鱼苗,体表被大量车轮虫寄生时,鱼苗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呈“跑马”症状。

4.4病理变化

*由于车轮虫在鳃及体表各处不断爬行,损伤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增生;

*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鳃上皮组织坏死、崩解。

4.5诊断

*临床诊断:

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

若为放养10天后的鱼苗患此病,病鱼常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俗称“跑马病”。

*剪取少量鳃丝或从鳃上、体表刮取少许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若看到数量较多的虫体,可诊断为车轮虫病。

4.6防控

*掌握合理放养密度;鱼苗饲养20d左右时,要及时分塘,以免暴发车轮虫.

*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混合堆肥代替大草和粪肥直接沤水培育鱼苗鱼种,可避免车轮虫的大量繁殖。

*放新鲜苦楝树叶,每100m230kg沤水,每周换一次,可预防车轮虫病的发生。

C蠕虫病

*蠕虫以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带动物等。

*引起鱼病的是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内的部分蠕虫,并以扁形动物的一些种类危害较大。

5指环虫病

5.1病原

*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寄生虫性鳃病。

*我国饲养鱼类中常见的指环虫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和环鳃指坏虫等。

*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

*虫体后端有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

*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

在虫体的后部有一卵巢,精巢在卵巢的后面。

5.2流行情况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

*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水温为23℃,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

*对鲢、鳙、草鱼危害最大。

5.3病症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

*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后固着器上的锚钩,钩在鳃组织中,虫体不断蠕动,致使鳃丝的表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病鱼鳃分泌粘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

*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

*鱼体呈暗灰色,瘦弱、不吃食,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5.4诊断

*取鳃组织压片,显微镜下可见数个指环虫体即可确诊。

5.5防控

*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min,药液浓度是20g/m3,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

*水温20~30℃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用药0.3~0.5g/m3。

*用含2.5%敌百虫粉剂1~2g/m3全池遍洒,疗效很好,成本比晶体敌百虫低些。

*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

0.6,用合剂0.1~0.24g/m3。

6三代虫病

6.1病原

*为三代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

*三代虫的外形和运动状况类似于指环虫,主要的区别是:

三代的头端仅分成两叶,无眼点;后固着器伞形,其中有一对锚形中央大钩和八对伞形排列的边缘小钩。

*虫体中部为角质交配囊,内含一弯曲的大刺和若干小刺。

*最明显的是虫体中已有子代胚胎,子胚胞中又已孕育有第三代胚胎,称为三代虫。

*由于三代虫具有胎生的特点,子代产出后,可在原寄生体表寄生,也可移离原寄生侵袭其他寄主。

6.2流行情况

*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及鳃上。

*此病是鲢、鳙鱼的主要病害之一。

全国各养殖地区均能发生此病,其中以华中、华东、华北地区比较流行。

*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但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

患此病多为鲢、鳙鱼种、成鱼和亲鱼,感染率颇高,发病严重的鱼池,感染率达80%以上。

6.3病症

*三代虫寄生鱼体后,对成鱼影响不是很大或者症状不明显,幼鱼被寄生以后,急躁不安,常浮于水面,或在水面打转。

*大量寄生三代虫的鱼体,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

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

*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仔细观察,可见到蛭状小虫在活动。

6.4诊断

*取鳃组织压片,显微镜下可见数个三代虫体即可确诊。

6.5防控

*鱼种放养前,用含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5~30min,以杀死鱼种体上寄生的三代虫。

*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水温20~30℃时,用药0.2~0.5g/m3,防治效果较好。

*用含2.5%敌百虫粉剂全池遍洒,用药1~2g/m3。

*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

0.6,用药0.1~0.24g/m3,防治三代虫效果也很好。

D粘孢子虫病

*粘孢子虫为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全部营寄生生活,寄生于海水、淡水鱼类几乎所有的器官。

*已报道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的有700余种。

*其中不少种类可形成胞囊,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引发鱼病,造成鱼类死亡。

*常见种类有鲢碘泡虫、饼形碘泡虫、单极虫、尾孢虫、球孢虫、四极虫、两极虫等。

粘孢子虫病

*粘孢子虫的孢子有1-7片(多为2片)几丁质壳片组成,两壳连接处叫缝线,缝线由于粗厚或突起呈脊状,称缝脊。

有缝脊的一面称缝面,无缝脊的一面称壳面。

*每个孢子内有1~7个(典型种类为2个)呈球形、梨形或瓶形的极囊,通常位于孢子前端,有的种类位于孢子两端。

极囊内有一根呈螺旋状盘曲的极丝。

*孢子内除极囊外充满胞质,胞质中有二个胚核,有的种类还有一个嗜碘泡。

7鲢碘泡虫病(又称白鲢疯狂病)

7.1病原

*鲢碘泡虫病(又称白鲢疯狂病)是由鲢碘泡虫(Myxobalusdrjagini)寄生而引起的,属碘泡虫科,碘泡虫属。

*孢子壳面观呈椭圆形或倒卵形,有2片壳片组成,壳片光滑或有4~5个“V”形褶皱;囊间小块“V”形明显。

*孢子前端有2个大小不等的梨形极囊,极丝6~7个,极囊核明显;有嗜碘泡。

7.2流行情况

*此病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

*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主要危害1足龄鲢,可引起大批死亡,未死的鱼也丧失商品价值。

*该病以冬春两季最普遍,在较大型水体更易流行。

*鲢碘泡虫一个生活史约4个月,6~9月间为营养体阶段,吸收宿主大量养料,进行增殖,是其破坏性最大阶段。

10月份以后逐步形成孢子,孢子成熟后散入水中感染其他鱼,或大量积聚在池塘淤泥中,传播蔓延。

7.3症状

*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中,形成大小不等的白色胞囊。

*病鱼极度瘦弱,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仅为健康鱼的1/2,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或钻入水中又反复跳出水面似疯狂状态,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

病理变化

*剖开鱼腹,可见肝脏、脾脏萎缩,肠内无食,腹腔积水,肉味腥臭。

*病鱼严重贫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等低于健康鱼;白细胞显著高于健康鱼。

7.4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做出确诊。

*将胞囊取少量于培养皿或玻片中不能移动,这有别于小瓜虫。

7.5防控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进行预防。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不引进病鱼,发现病鱼及时捞出作无害处理。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每667m2水面用125kg生石灰彻底清塘,可以防止此病发生。

*放500g/L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20~30min。

8碘泡虫病

8.1病原

是由多种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

*鲮鱼、鲤鱼碘泡虫病多为野鲤碘泡虫和佛山碘泡虫寄生引起的;

*鲫鱼、黄颡鱼碘泡虫病多是由鲫碘泡虫、圆形碘泡虫和歧囊碘泡虫引起的鱼病。

8.2流行情况

*鲮鱼碘泡虫病多发生在鲮鱼的鱼苗、鱼种阶段。

*鲫、鲤、黄颡鱼等碘泡虫病在全国各地都有流行,并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有的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8.3症状

*鲮鱼、鲤鱼碘泡虫病常在体表出现大量乳白色瘤状胞囊。

*鲫碘泡虫病在鲫的吻部及鳍条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乳白色圆形胞囊。

*黄颡碘泡虫病的胞囊分布在各鳍条的末端,白色胞囊大小不等或重叠起来呈灰白色。

*患碘泡虫病的病鱼,鱼体消瘦,特别是各种胞囊让人望而生畏,使鱼失去商品价值。

8.4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做出确诊。

*肉眼可见的胞囊,必须将胞囊压成薄片,观测,以区别于小瓜虫。

8.5防控

*相同于鲢碘泡虫病的防控。

E甲壳动物病

*甲壳动物体外都有一层几丁质外壳,称为甲壳。

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

*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

桡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

9锚头鳋病

9.1病原

病原体是由甲壳动物桡足类多种锚头鳋侵入鱼种而引起的体外疾病

锚头鳋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蓑衣虫病”。

*常见的有四种:

寄生在鲢、鳙鱼体表、口腔的叫多态锚头鳋;

*寄生在草鱼鳞片下的叫草鱼锚头鳋;

*寄生在草鱼鳃弓上的叫四球锚头鳋;

*寄生在鲤、鲫、鲢、鳙、乌鳢、金鱼等体表的叫鲤锚头鳋。

*对鱼类危害最大的为多态锚头鳋。

*锚头鳋体大、细长,呈圆筒状,肉眼可见。

*虫体分为胸、胸、腹三部分,但各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寄生在鱼体的为雌鳋,生殖季节其排卵孔上有一对卵囊。

9.2流行

*此病对鱼种的危害最大,一条6~9cm长的鱼种,有3~5个锚头鳋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以秋季流行最严重。

9.3症状

*锚头鳋把头部钻入鱼体内吸取营养,使鱼体消瘦。

*鱼体被锚头鳋钻入的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组织坏死,水霉菌侵入丛生。

*锚头鳋露在鱼体表外面的部分,常有钟形虫和藻菌植物寄生,外观好象一束束的灰色棉絮。

*鱼体大量感染锚头鳋时,好像披着蓑衣,故称“蓑衣病”。

9.4诊断

*肉眼可见鱼体表附有大量锚头鳋,其前半部钻进表皮组织,后半部暴露在体外。

9.5防控

*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锚头鳋幼虫。

*鱼种在放塘以前,用1/100000~1/5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2h,可杀死全部幼虫和部分成虫。

*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用药0.5g/L,连续2d。

*每666.7m2用50~100kg的酒糟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10头槽绦虫病

10.1病原

*头槽绦虫病是由九江头槽绦虫、马口头槽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九江头槽绦虫主要寄生于草、青、鲢、鳙、鲮等鱼肠道内;

*马口头槽绦虫主要寄生于青鱼、团头鲂、赤眼鳟等鱼肠道内。

*头槽绦虫为扁带形,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两个深沟槽,无明显颈部。

*每个体节片内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睾丸不球形,成单行排列在髓层。

卵巢块状双叶腺体。

卵黄腺散布在皮层。

成熟节片内充满虫卵。

*头槽绦虫卵随着粪落入水中,孵出钩球蚴,为鱼类误食后,即在鱼肠道中发育为裂头蚴,并陆续长出节片发育成成虫。

10.2流行情况

*此病主要危害草鱼种。

流行地区主要在广东、广西,主要危害越冬期鱼种,死亡率达90%,是主要鱼病之一。

*当鱼体长度超过10cm时,感染率下降。

10.3症状

*虫体寄生在鱼的肠道内,以头槽吸附在肠壁上,吸取宿主营养,影响鱼体发育。

*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但食量剧减,故又称“干口病”。

*严重的病鱼,腹部膨胀,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形成胃囊状扩张,破肠后,即可见到白色带状虫体聚集在一起。

10.4诊断

*鱼肠道内肉眼可见数十厘米的绦虫。

11.5防控

*每千克饲料中加1~3g含90%的晶体敌百虫,连喂3d。

*每万尾鱼种,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浆,拌入0.5kg面粉、0.5kg米糠投喂,每天1次,连喂3d。

*用吡咯咪唑拌饵治疗(用量见药品说明)。

G线虫病

 

第7章鱼类真菌病害

*鱼类由于真菌感染而患的病,称为真菌病。

*危害水生动物的病原真菌主要是壶菌门中的卵藻纲的一些种类,如水霉、绵霉、鳃霉、链壶菌、离壶菌、毛霉等。

*这些病原真菌的寄生不仅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而且分泌有毒物质引起水生动物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和器官机能障碍,严重导致大量死亡。

*世界各地均有真菌病的发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成为水生动物养殖业的大害,有些种类是口岸检疫的对象。

*淡水鱼类真菌病的种类不多,主要有水霉病和鳃霉病。

*鲑鳟鱼类常见真菌病有水霉病、鳃霉病、稚鱼内脏真菌病和鱼醉菌病。

1水霉病(Saprolegniasis)

又叫肤霉病(dermatomycosis)

由霉菌感染引起的。

此病主要症状是伤口长出白色的棉絮状的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粘连后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使组织坏死,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衰竭死亡。

1.1病原

*在我国淡水鱼类体表及卵上发现的水霉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属于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两个属的种类,属水霉科(Saprolegniceae)。

*常见种类有新株形异霉、反常异霉、同丝水霉、两性绵霉等。

*它们对宿主无选择性,可以感染各种淡水鱼类,并且从卵到成鱼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感染。

*菌丝为管形没有横隔的多核体,一端象根样附着在水产动物的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及肌肉,称为内菌丝,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