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685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7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docx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

铁路公网覆盖

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

 

(申报材料)

2015年度

 

申报单位: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申报时间:

2016年1月

 

 

一、工法申报表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级工法

 

申报表

(2015年度)

 

工法名称: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

申报单位: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申报日期:

2016年1月

工法名称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

开发单位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完成时间

2015年8月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程宝林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通信分公司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宋少波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通信分公司

总工

工程师

张清树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通信分公司

副经理

技师

关键技术鉴定时间及组织鉴定的单位

获科技

成果奖

情况

 

注:

主要完成者不超过5人,表中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工法内容简介: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采用单夹挂多缆的思路,自行研制出的铁路隧道内单眼双吊夹的方法,此方法在漏缆吊夹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吊夹,此吊夹可以用来吊夹其他线缆。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第二个吊夹吊装了通信光缆,因此,隧道内的通信光缆不必再重新画线打眼安装新吊夹,而且也不需要将光缆放到隧道外进行架空敷设。

由于此工法安装通信光缆是在铁路红线隧道内,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通信光缆被人为破坏。

而且将光缆直接挂在吊夹上,整个施工过程都在隧道内,不需要运送电杆等大件物资,所以即节省了施工成本,也方便了施工。

本工法采用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将人员充分调配,工序井然有序进行,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开工前准备工作标准化、开工手续标准化,确保施工行为可控。

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合理化的人员配置,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工法重点强调了施工程序、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营业线施工的配合、防护、施工组织方面的要求,在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上进行了优化。

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有专利权的,注明专利号):

采用了《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科研小组开发研制的新型吊夹,其主要特征是对原漏缆吊夹进行改进多加一个吊夹,可以同时吊挂漏缆和其它通信光电缆,既简化了施工过程,又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

本工法中采用单吊夹挂多条缆的方式进行施工,是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通信分公司第四项目部自行开发研制,在此工法研发之前国内其他施工单位无使用先例。

相对于交通不便的山区隧道内网络覆盖等类似地区公网覆盖工程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完全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工法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

本工法于2013年至2014年在陕西移动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通信网络补强工程中全面使用,全线共长266公里,其中包含大量的隧道,在隧道内需要安装通信漏缆及通信光缆。

采用此工法,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保证了中国移动陕西省公司的施工生产任务和投资计划正常进行,也保证了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网络补强工程的工期节点计划。

随着对在移动交通工具中通信网络需求的提高,网络覆盖工程市场会越来越大,《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在铁路隧道内网络覆盖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对山区隧道公网覆盖及类似地区的公网覆盖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

本工法在陕西移动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通信网络补强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

该工法解决了山区架空所需电杆难以运进,施工也非常艰难,同时也不便于后期维护的困难局面,把架空杆路转移到隧道内进行吊夹吊挂,极大的提高了环保和节能效益。

通过优化施工程序和施工组织,也提高了封闭点使用效率,保证了施工连续性,促进了施工标准化及管理标准化,减少了投资,节约了施工成本,仅本工程就节省架空线路近80公里,节省劳务费及材料费等约280万,为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

本工法在工程应用中获得了陕西省移动公司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我单位在业主和管理单位心目中取得了良好形象。

申报单位意见

 

(签章)

年月日

专业组评审意见

 

(签章)

年月日

集团公司审定意见

 

(签章)

年月日

二、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程宝林宋少波张清树

1.前言

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各主要干线铁路沿线大力进行通信网络覆盖,以满足众多旅客在旅行途中的通信需求。

公网覆盖方案通常是采用BBU+RRU(分布式基站)方案,系统由BBU、RRU、天线系统及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组成,其中在隧道外BBU和RRU采用光缆提供有线通道,在隧道内采用RRU+漏缆(隧道内)+天线(隧道口)方式连接并提供无线信号,光缆是采用隧道外架空方式布放,漏缆是采用隧道内漏缆夹固定在隧道壁上悬挂。

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网络补强工程是由中国移动陕西分公司投资,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目的是解决襄渝铁路陕西段因隧道过多导致乘坐火车的乘客无法进行移动网络通信的问题。

由于襄渝线地处山区,架空所需电杆难以运进,施工也非常艰难,同时也不便于以后的维护。

为了改变这一困难局面,考虑是否能将光缆也改到隧道内和漏缆一起敷设呢?

于是考虑在漏缆夹上进行改造,通过实验,将只能挂漏缆的单夹改成即可挂漏缆也能挂光缆的双夹,即解决了这一施工难题。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本工法,对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内吊夹安装从开工到竣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

本工法结合了公网覆盖施工管理新的要求,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能够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一整套的标准化作业程序;同时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施工管理水平;能够保证施工有序、顺利的进展。

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法特点

采用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将人员充分调配,工序井然有序进行,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开工前准备工作标准化、开工手续标准化,确保施工行为可控。

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合理化的人员配置,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

重点强调了施工程序、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营业线施工的配合、防护、施工组织方面的要求,在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上进行了优化。

本工法在实施过程中与传统吊架安装过程、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原漏缆夹多加一个固定光缆的吊夹,为工程后期光缆敷设施工提供极大的便利,将通信光缆和通信漏缆布放在双吊夹上,减少山区光缆敷设施工的工作量。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铁路进行公网覆盖,需要在隧道外架设通信光缆或电力电缆线路的施工,也可以作为有类似施工环境地区的公网覆盖施工的参考。

4.工艺原理

4.1工艺原理标准及依据

4.1.1依据工程建设相关规范及监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履行开工手续,各项资料齐备、符合要求,表格规范统一。

4.1.2依据铁道部《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以及《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决定》等规定,按照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组织施工,满足铁路建设管理“六位一体”的要求。

4.1.3依据《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隧道内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报批,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单位配合制度,确保施工有序可控。

4.1.4根据优质样板工程的要求,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法,解决“四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样板引路,施工工艺、方案合理可行。

4.2工艺原理

经过多次研究,将传统的隧道漏缆吊夹进行改良,优化,制作成既可以吊夹漏缆又可吊夹光、电缆的多用途吊夹。

此吊夹使用优质镀锌钢材制作,现有技术可轻易实现量产。

其原理简单易懂,安装便捷,功能强大,达到了画单眼,挂多缆,节约成本的目的。

吊夹图片如图所示。

图4.2-1传统单吊夹

图4.2-2改良后吊夹

4.3关键技术

4.3.1漏缆吊夹改造。

4.3.2隧道壁上划线打眼。

4.3.3安装吊夹。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总工艺流程图

 

图5.1总工艺流程图

5.2操作要点

5.2.1开工前手续办理及各项准备

1按投标文件中的承诺,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进场,相关资质文件报监理、建指批复并备案。

人员相对投标文件有变更时,资质需对等,并报建指审批备案。

按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作业人员进场,相关资质文件在单位工程开工时报审,报监理和建指备案。

2按标准化管理要求,针对施工条件制定管理制度报监理审查并备案。

3技术准备(施工调查、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定测、施工复测、组织设备管理单位对既有设施进行踏勘、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踏勘并编制施工防护方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组织方案)。

4材料准备,进场机械、仪器、仪表准备,人员进场分级安全、技术培训。

轨行车辆必须有年检合格证,配齐三项设备,司机必须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件。

5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及配合协议。

编制月度施工方案,提报月度施工计划,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审查后报路局审批。

6单位工程开工报审(按监理规范附表填写并附齐相关证件)。

5.2.2施工测量

测量工作主要是测量隧道壁长度,以确定需要多少材料,如吊夹数量、线缆长度等。

测量过程也必须有现场防护、远端防护、驻站防护。

5.2.3画线打眼

根据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进行画线。

若与回流线距离过近,要保持60cm的距离。

画出的线保持与轨面平行。

孔应打在所画线上,孔距为1.0~1.5m;钻孔的直径及孔深应满足设计及厂家安装要求,孔眼要求平直,不得成喇叭状,用吹灰器清除干净孔内粉尘。

要求孔的轴向和隧道壁面垂直。

确保打眼高度、孔径和眼的深度,不要随意将孔径扩大。

确保同一个隧道内打眼高度一致,不允许出现高低不平现象,确保观感质量。

5.2.4吊夹安装

在隧道内应使用专用梯车或竹梯进行吊夹安装。

吊夹安装要牢固,注意卡具的方向性,并采用特制膨胀螺栓,固定件与隧道壁距离不小于80mm,膨胀螺栓紧固后的普通高速吊夹孔深满足安装要求,吊夹间距1~1.5m,防火吊夹间距10~15m。

在电气化区段隧道内安装时,应在关闭该段接触网供电情况下进行作业,两端设防护员。

5.3主要工序的劳动组织

主要劳动安排配置表表5.3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组长

1

技术人员担任

2

拉链

3

3

书写标记

2

4

防护员

3

车站1人,区间2人

5

施工负责人

1

由工班长担任,负责现场组织

6

技术员

3

技术指导

7

施工现场防护员

3

作业现场1人,远端2人

8

驻站联络员

2

施工现场两端车站各1人

9

隧道壁画线

3-5

根据隧道长度确定人数

10

隧道壁打眼

2

负责隧道壁打眼

11

吊夹安装

3-5

根据隧道长度确定人数

12

辅助工人

3-5

配合安装人员递送工具、材料、扶梯等

6.材料与设备

主要材料与设备配置表表6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卷尺

50m

1

2

钢卷尺

5m

2

3

钢丝刷

1

4

油画笔

小号

2

5

喇叭

2

防护用

6

防护旗

红、黄

各2

7

对讲机

8

防护人员人均1台

8

发电机

1

9

冲击电钻

2

10

T型尺

2

11

梯子

6m

2

12

照明灯

5

13

钢锯

2

14

防盗螺栓套筒

套 

1 

15

手锤

2

16

梯子

6m

2

17

组合螺丝刀

2

18

斜口钳

2

19

活动扳手

300mm

4

20

尖嘴钳

2

7.质量控制

7.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重点抓好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按照架子队管理模式,配齐管理人员,杜绝转包、分包,确保过程可控。

7.2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7.2.1严格按照铁路局批准的隧道内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7.2.2材料、设备进场必须严格执行检查、检验、验收手续,按规定向监理报验,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随材料一起配齐才能验收使用。

7.2.3隧道内吊夹要求安装牢固,避免出现松动、脱落现象。

7.2.4坚固螺丝不能用力过猛避免破坏膨胀螺栓螺纹,膨胀螺栓坚固后露出螺纹不应小于15mm。

7.2.5线缆敷设高度要求距同侧轨面垂直距离4500mm~4600mm,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7.2.6布放线缆要求5~7m一人,线缆不能拖地,不能打折。

线缆放于隧道壁下方,背筋要求正面向隧道壁。

8.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指挥部相关安全管理的要求。

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可控。

8.0.1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

8.0.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0.3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登高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证件上岗。

施工前,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登高作业时下方应有专人防护,以防坠落。

8.0.4施工时按要求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现场工具、机械、设备应能正确使用。

上、下传递工具材料时应使用小绳、工具袋,严禁抛扔。

作业人员均应戴应安全帽,以防工具、材料坠落伤人。

8.0.5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9.环保、节能措施

9.0.1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9.0.2测量记录、标识要按规定标示,不得随意在隧道壁及铁路设备上乱涂乱画。

9.0.3施工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9.0.4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做到人走、料清、场地净。

10.技术经济效益等分析

《铁路公网覆盖隧道吊夹安装施工工法》采用单夹挂多缆的思路,自行研制出的铁路隧道内单眼双吊夹的方法,此方法在漏缆吊夹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吊夹,此吊夹可以用来吊夹其他线缆。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第二个吊夹吊装了通信光缆,因此,隧道内的通信光缆不必再重新画线打眼安装新吊夹,而且也不需要将光缆放到隧道外进行架空敷设。

其主要特征是对原漏缆吊夹进行改进多加一个吊夹,可以同时吊挂漏缆和其它通信光电缆,既简化了施工过程,又大大节约了成本。

在此工法研发之前国内其他施工单位无使用先例。

相对于交通不便的山区隧道内网络覆盖等类似地区公网覆盖工程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完全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本工法在陕西移动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通信网络补强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

该工法解决了山区架空所需电杆难以运进,施工也非常艰难,同时也不便于后期维护的困难局面,把架空杆路转移到隧道内进行吊夹吊挂,极大的提高了环保和节能效益。

通过优化施工程序和施工组织,也提高了封闭点使用效率,保证了施工连续性,促进了施工标准化及管理标准化,减少了投资,节约了施工成本,仅本工程就节省架空线路近80公里,节省劳务费及材料费等约280万,为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

本工法在工程应用中获得了陕西省移动公司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我单位在业主和管理单位心目中取得了良好形象。

11.工程实例

本工法于2013年至2014年在陕西移动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通信网络补强工程中全面使用。

襄渝铁路陕西段全长约266公里。

襄渝铁路东段为鄂西北丘陵低山区,中段为秦岭巴山区,西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

铁路横穿当山、白云山,走经华蓥山、中梁山,在仙人渡、旬阳、紫阳3跨汉江,9跨东河,7跨将军河,33次跨后河,在北碚跨嘉陵江。

沿线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悬岩峭壁,地势险峻,地质复杂。

全线桥梁716座,隧道405座,桥高隧长,多线隧道13座,最长的1685米,最高桥墩76米。

施工条件差,尤其是陕西境内,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物资缺乏。

陕西移动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通信网络补强工程,主要包括铁路用地界内设备安装、光缆及漏缆敷设等。

公网信号补强范围为铁路隧道等公网信号未覆盖及弱场强区段。

该工程于2013年6月12开工,2014年6月27日完工。

在襄渝铁路陕西段移动通信网络补强工程施工中,通过将只能挂漏缆的单夹改成即可挂漏缆也能挂光缆的双夹,攻克了工期短、技术先、标准高、要求严的难关,通过不断试验、总结、优化,技术成果成熟,保证了该标段的顺利建成。

工法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投资,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材料运输困难,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

通过优化施工程序和施工组织,提高了封闭点使用效率,保证了施工连续性促进了施工标准化及管理标准化,减少了投资,节约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仅本工程节省架空线路近80公里,节省劳务费及材料费约280万,为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为以后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

工法中采用的施工工具、施工措施、施工组织方式能够保证施工安全、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减少山区隧道对线缆架设正常施工的影响,对山区隧道公网覆盖及类似地区的公网覆盖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相关证明材料

12.1社会效益证明

 

12.2经济效益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