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212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闸防洪排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前言

双东水闸地处福建省,位于西埔港港口入海河流上游段,属于农田灌溉排涝水闸,是周边农田灌溉排涝的重要水工构筑物。

现有双东水闸运行至今已几十年,是当地防汛、排涝、水环境改善和农田灌溉不可缺少的重要水工建筑。

现有双东水闸闸孔规模为(净高:

3.4m,净宽:

2m)的四孔水闸,闸墩厚度为0.65m、闸身总宽6.9m、闸长11.1m,闸板为木板闸门。

双东水闸在多年运行后,水闸条石表面出现明显炭化、表面腐蚀脱落、破损严重,对日常运行安全构成了威胁,且闸门启闭至今为人力,急需改用启闭机设备。

为此东山县西埔镇邀请我家对双东水闸进行评估,评估结论为:

水闸上下游淤积严重,水质恶化,使水闸功能衰退,生态环境较差,随着东山县农田的建设和发展,水闸所在地为农业灌溉区,水闸受常年来的侵蚀,已明显老化,2010年5月我单位受东山县西埔镇的委托,开始编制双东水闸防洪排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2工程设计范围

按委托要求本工程的内容为:

①双东水闸及其配套设施的除险加固。

②中游段挡水闸门改建;③河道清淤;④河道护坦扩展、加固;⑤电气设备的布置。

1.3编制依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6年12月);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防洪标准》(GB50201-94);

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6.《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9.《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

10.《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

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1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7.其它有关规范。

1.4主要研究内容

1.复核工程任务及其具体要求,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收集分析水工建筑物,提出相应评价和结论;

3.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规模,拟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和布置、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数量;

4.拟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的型式和布置;

5.拟定工程的管理机构;

6.提出工程的投资估算。

1.5主要研究成果

1.作为灌溉及防洪排涝水系改造建设的需要,为提高闸门可靠度,加固双东水闸是非常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

双东水闸的规模为净宽11.1m,闸身长度为6.9m,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防洪(潮)、排水、灌溉。

2.经方案比较后选定对双东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并对其上、下游河段进行清淤整治。

3.按规划河道口宽11.1m,底宽8m,底高程0m。

4.水闸闸孔为净宽8m,闸首采用浆砌条石坞式结构;闸底板高程为-0.3m

5.闸门采用直升式钢筋混凝土闸门,启闭设备采用手电两用启闭机。

6.本工程用电为非工业重要用户。

7.工程管理初拟水闸管理所定员为1人。

8.工程总投资为万元。

1.6工程综合特性表

表1-1工程综合特性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工程等别

五等

主要建筑物

4级

闸首、消力池和翼墙

次要建筑物

5级

临时建筑物

5级

抗震设计烈度

7度

防洪标准

10年一遇高潮位

水闸结构主要特征值

1

闸首

水闸孔径

m

2

四孔

闸首长

m

6.9

浆砌条石坞式结构

闸首宽

m

11.1

闸底板面高程

m

-0.3

门槽立柱顶高程

m

2.4

2

消力池

外河消力池长

m

5

钢筋砼坞式结构

外河消力池池深

m

0.5

3

翼墙

外河圆弧翼墙顶高程

m

2.0

浆砌条石重力式结构

内河圆弧翼墙顶高程

m

2.5

浆砌条石重力式结构

续表1-1 工程综合特性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河道

1

河道

清淤

km

3

2

边坡

边坡护坦加固

m

20

闸门及启闭机

1

工作闸门门顶高程

m

2.9

平板砼闸门

2

工作砼闸门重量

Kg

94.2

3

启闭机容量

kN

10

距离

km

2.5

工程管理

1

定员

1

2

管理区面积

900

3

管理区建筑面积

m2

20

十一

工程投资估算

129

1

闸门除险加固

万元

52

2

边坡护坦加固

万元

12

3

河道清淤

万元

65

第二章自然条件

2.1水文气象

东山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丰富。

工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51.5mm,降雨量由西北向东南随地势降低而逐步减少,多年平均径流深467mm,为全省年平均径流深1168mm的40%。

降雨天数多年平均为112天,月降雨天数多年平均以6月份最多,达19天;以10月至12月份最少只有4天。

历史实测日最大暴雨310.5mm,发生于1990年6月30日,根据历年实测资料分析,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12.0mm,20年一遇日最大降雨207.3mm,30年一遇日最大降雨207.3mm。

经计算,水闸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水位见下表。

双东水闸设计水位成果表

重现期

地点

均值

100年

30年

20年

10年

双东水闸

0.36

0.73

0.59

0.52

0.44

2.2地质

双东水闸地处东山县西埔镇的西南部,水闸建于河道上,根据邻近的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了解,水闸地基土层为中风化花岗岩,闸区范围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淤泥混砂层及中粗砂混粘土层。

①淤泥混砂:

呈深灰色、流塑为主,局部软塑,饱和。

以粉粘粒为主,富含有机质,含有贝壳碎屑,中细砂含量约20%-30%,层厚约0.75-1.5m,工程性能较差。

②中细砂层:

第四系海积成因。

黄褐、灰色,松散-稍密,饱和。

以石英质中细砂为主,分选性较差,含少量淤泥,含量约5%-15%。

该层厚度约0.9m,属细砂土层。

③中粗砂混粘土:

灰色,松散-稍密,饱和。

以石英质中粗砂为主,分选性较差,含较多泥,含量约10%-20%。

该层为淤泥混砂下伏土层,工程性能一般。

根据《福建省地质构造图(1:

100万)》,长乐—南澳深断裂带南段通过本工程区,该断裂带位于东南沿海,呈北向东平行海岸线分布,宽38-58公里,长大于400公里,北入海域,南延广东,该断裂带推测发生于晚三叠世,自晚三叠世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在福建大陆边缘平行俯冲带形成长乐-南澳深断裂带,在东南沿海由祥谦-云霄、长乐-陈岱、平潭-东山等三个次一级的断裂带所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1/200000漳州幅区域地质图》,本场地范围内无区域性地质构造穿过,动力地质左右影响较弱,构造形迹不发育。

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周期为0.35s。

第三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

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现有双东水闸运行至今已几十年,是当地防汛、排涝、水环境改善和农田灌溉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为东山县农业发展及安全渡汛起了很大作用。

1.从客观环境讲,由于水闸段淤积严重,使水闸排水功能衰退,水闸四周环绕农田,交通不便,一旦遇到险情,抢险条件较差。

2.从水闸本身讲,几十年咸潮咸气的侵蚀,使水闸已明显老化,如原来的木板闸门难以满足蓄水要求,各构件间接触部位挤压破损,设备陈旧,双东水闸至今仍采用人力启闭等等,均待以投入予以维修、改造和加固。

基于上述原因,现有水闸已在运行管理和功能发挥方面有所衰减,因此对现有水闸进行除险加固迫在眉睫。

3.2工程任务

双东水闸除险加固的内容为更换4扇平板钢筋混凝土闸门和4台10T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对双东水闸下游护坦抛大块石进行防冲消能,并对双东水闸的上下游河道进行清淤整治。

修建上双东水闸启闭机操作室的楼梯1个。

并更换上游小水闸的2扇平板钢闸门和2台台10T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

布置距离约2.5km的380V输电线路。

双东水闸主要功能为:

防洪排涝和灌溉。

3.3工程规模

工程规模如下:

水闸规模:

净孔宽2m;闸底高程-0.3m。

河道规模:

河道口宽11.1m,底宽8m,底高程-1.0m

双东水闸更换4扇平板钢筋混泥土闸门和4台10T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双东水闸下游护坦抛大块石进行防冲消能,并对双东水闸的上下游河道进行清淤整治,水闸两边岸墙,修建上双东水闸启闭机操作室的楼梯1个。

并更换小水闸的2扇平板钢筋混泥土闸门和2台台10T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

工程总投资142万元。

第四章工程选址、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1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双东水闸要求保证周边农田的灌溉与防涝。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第,堤防上的闸、涵、泵站等建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应不低于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并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

本工程的主体建筑——闸首、消力池、内、外河翼墙以及外河防洪建筑物均为五级建筑物。

4.2设计标准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第,堤防上的闸、涵、泵站等建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应不低于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第,本工程非农业人口远小于20万人,故本工程防洪标准按《防洪标准》表年一遇。

水闸的门顶高程按《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确定为:

设计高水位加0.3~0.5m超高。

外河侧闸墙及挡墙顶高程按《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确定为:

设计洪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与安全超高值之和,并按其规定,位于防洪(挡潮)堤上的水闸,其闸顶高程不得低于防洪(挡潮)堤堤顶高程来加以确定。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工程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建筑物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4.3工程布置

工程布置的原则是:

满足功能、运行要求,结合考虑地形、地质等因素,做到布置紧凑合理、协调美观,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运用灵活。

4.3.2工程总体布置

该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和灌溉,平时操作上是启闭闸门自排,故工程布局上将水闸轴线置于河道中心线上,使主流平顺。

闸首的外河侧设消力池,水闸管理区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景观效果等因素进行布置。

4.3.3闸门布置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仅需设置一道工作闸门。

受力钢筋选用12φ10(As=942mm2),分布钢筋选用11φ10@300。

钢筋排列见图纸。

4.4主要建筑物结构型式

4.4.1结构设计原则

满足有关设计规范要求;

满足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及检修的要求;

技术适当先进、安全可靠、管理方便、整齐美观;

施工便利。

4.4.2闸首结构

孔数:

4孔,净高:

3.4米,净宽:

2米,闸墩厚度:

0.65米,闸身总宽11.1米,闸长:

6.9米。

1)梯板几何尺寸:

水平步级数n1=14级

垂直步级数n2=15级

步级尺寸a1Xb1=200X240

梯段净跨n1Xb1=14X240=3360

梯段净高n2Xa1=15X200=3000

上折平台跨度L2=0mm

下折平台跨度L3=0mm

2)梯板荷载条件(除注明外,均为标准值):

每米宽斜板重=25x150x4504=16.8kN

每米宽步级重=25x0.5x200x240x14

=8.4kN

20厚水泥沙浆面层=2.4kN

20厚纸筋灰底层=01.5kN

梯级面层(大理石)自重=7.1kN

楼梯栏板(钢栏杆)自重=1.4kN/m

恒载总标准值=11kN/m

活载标准值=3.5kN/m2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3

总荷载(设计值)=18.28kN/m(控制组合方式:

1.35*g+1.4*0.7*q)

3)计算结果:

计算砼强度等级C25

计算斜板厚度h=250mm

实选斜板厚度h=250mm

计算跨中弯矩M=20.63kN.m

计算选用钢筋:

φ10@98(I级799)

实际选用钢筋:

φ10@90(I级799)

4.4.4消力池

由于不引水,故内河不设消力池。

外河消力池净宽由闸孔处的11.1m渐变到13m,长5m。

消力池深为0.5m,池底面高程-1.5m,底板厚度初拟9.5m。

墙身采用浆砌条石及底板结构采用钢筋砼结构。

4.4.5圆弧翼墙

内、外河圆弧翼墙采用钢筋砼悬臂式结构,基础采用钢筋砼方桩。

外河侧墙顶高程为2.5m,与外引河的防浪墙岸相接。

内河侧墙顶高程为2.0m,与内引河的防汛墙岸相接。

4.4.6河道

河底宽8m,河口宽度11.1m,河底高程-1.0m,河道工程段长3.3km。

1)防洪标准

区域河道规划控制最高水位2.1m,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表2.3.1,取安全超高0.4m,由此确定区域河道设防标高为1.5m。

2)布置原则

内容包括河道疏拓、新建亲水型护岸和绿化工程,以防洪排涝及改善水环境为主要功能。

因此,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以水利规划为基础,综合考虑现状地形、水流特征、建设单位及两岸建筑规划建设单位意见,尽量满足各方面要求;

b.从实际出发,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c.按照河道规划要求,在不影响河道实施后过流能力情况下,根据需要局部调整河道线型,保持河道线型自然光滑、曲折优美。

3)河道结构断面

由于受规划过水断面、两岸地形的限制,护岸采用方桩重力式承台结构,即-1.0m高程以上设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

4.5主要建筑物结构计算

水力计算公式取自《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Q=σ’μ0heB0(2gH0)^(1/2)

消力池深:

池长:

底板厚:

(1).基底应力

(2).抗滑稳定:

<

(3).不均匀系数:

η=Pmax/Pmin<〔η〕

NBγBD+NCC

经计算复核,水闸的结构稳定及消能、防渗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第五章小闸门改建

5.1闸门概况

双东水闸上游处有一挡水闸门。

闸门有2孔,闸孔高3m,闸墩厚为0.65m,水闸受常年的侵蚀,老化、损坏严重,如混凝土表层爆裂剥落,受力钢筋外露锈蚀、闸板漏水严重等。

5.2主要整改内容

1.作为东山县灌溉水系改造建设的需要,为提高闸门可靠度加固挡水水闸是非常必要的,且技术上是可行的。

2.闸门采用平板式钢筋混凝土闸门。

3.设置2道闸槽,以便于闸门更换、维修。

4.钢筋混凝土闸门受力钢筋选用21φ10(As=1648.5mm2),分布钢筋选用15φ10@200。

钢筋排列见图纸。

5.启闭机的更换,2台10T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5.3整改估算

钢砼闸门:

数量:

2;单价:

16541元;

10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

数量:

2套单价:

15507元;

更换费用:

96144元。

第六章电气及金属结构

6.1电气设计

6.1.1供电方式

本工程用电为非工业用户,拟申请一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

10kV架空线路引至闸区外终端杆,管理区内采用电缆引入变配电所变压为380v电压。

计量采用高压计量方式。

10kV外线由供电部门负责。

6.1.2用电负荷及电气结线

1.闸门液压启闭机配套油泵电动机6台14kW,一用一备,采用软起动方式。

2.检修动力负荷约为3kW。

3.控制电源5kW。

4.管理房照明、空调照明电约5kW。

总装接容量约为27kW;

10kV电源电缆引至变配电所高压进线负荷开关。

备用电源采用电缆方式引至变配电所内低压开关柜电源切换处。

变电站内配置低压计量、无功补偿、电源切换、动力出线及照明出线等部分。

低压柜主开关为双投刀开关,实行手动切换,备用电源用以确保水闸启闭机动力,控制室照明供电。

6.1.3电气设备布置

变配电所设于距双东水闸2.5km的地方,变配电所内配置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柜、量电屏及无功补偿柜。

另外设置动力配电,照明配电各一台。

6.1.4照明

启闭机控制机房内按规范及功能作照明设计。

照明均采用节能灯源。

6.1.5防雷与接地

在闸首门架机房屋顶及管理房屋顶设置避雷装置,利用电缆于大地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6.1.6电缆敷设

由变配电所引出室外的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敷设,室内照明线路采用一般塑铜线沿墙、沿地暗敷。

6.1.7控制

1.控制系统

本工程采用人工监控,配备一名专职人员管理和监控水闸的运行。

2.检测仪表

在变配电所内高压及低压进线柜处设置微机型综合测量装置,电量信号送闸首油压泵房内的PLC柜。

6.1.8其他

水闸控制室内设置1门电话,并设置一台传真机,由当地邮电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和安装。

6.1.9电气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高压开关柜

HXGN-10kV

2

2

箱式变压器

SC9-160/10,160kVA,10/0.4kV

1

3

低压配电屏

MNS型

4

4

计量柜

1

供电部门提供

5

操作台、椅

桌:

宽800×长2500,椅:

1只

1

6

动力配电箱

非标

3

7

照明配电箱

非标

8

9

投光灯

白炽灯100W

2

配镇流器、灯杆,触发器等

16

电力电缆

VV-1-4×25

3000

24

PLC柜

非标

2

28

打印机

单色激光,A3

1

29

不间断电源(UPS)

输入电压:

220VAC

输出电压:

220VAC2kVA,1h

1

30

过电压保护装置

1

32

通讯电缆

屏蔽双绞线

2000

34

电源避雷器

900104,900121

10

35

信号避雷器

SACH-5

50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编制依据及标准

7.1.1编制依据

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依据福建省水利厅闽水[2005]计财73号文颁发的《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

7.1.2定额依据

1、建筑工程定额主要采用1997年福建省水利厅颁发的《福建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并扩大3%计算,不足部分参照其它有关专业定额。

2、安装工程定额采用水利部水建(1993)63号文颁发的《(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3、施工机械台班费采用1997年省水电厅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并将其一类费用小计乘1.45系数。

7.1.3取费标准

根据闽水(2005)计财73号文规定计算:

1、其他直接费:

建筑工程3%、安装工程4.2%。

2、间接费:

土石方工程10%、砌石工程8%、混凝土及钢筋制安工程10%、设备安装(人工费的)80%。

3、计划利润:

5%。

4、税金:

3.381%。

7.1.4基础单价

1、人工费:

根据闽水(2005)计财73号文规定,人工费为28元/工日。

2、主要材料估算价格采用当地的现场价,不足部分参考2010年4月份《漳州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上的东山县材料信息价格。

设备按国内代理商报价计列。

7.1.5独立费用

1、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闽建计[2001]18号文的规定执行。

2、勘测及设计费:

按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执行。

3、工程保险费:

取工程建安费的0.45%计算。

4、生产准备费:

按照设备费的1.53%计算。

5、基本预备费:

按估算一至三部分之和的4%计算。

7.2估算总投资

东山县西埔镇双东水闸除险加固及河道清淤整治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35.35万元。

其中:

土建工程费为119.35万元;工程建设监理费4.75万元;勘测及设计费4.25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及基本预备费7万元。

详见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8.1环境状况及环境效益

本工程是以蓄水和排涝为主的综合利用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水利环境工程,实施后对整个区域能提供良好的环境效益。

双东水闸工程实施后,可以增大调水力度,改善水环境。

同时,也增大了排涝流量,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工程的排涝、蓄水功能发挥,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2主要环境影响

本工程实施后,提高了地区排涝标准,改善了水环境和投资环境,因此,水利工程实质上是一项水环境工程,其建设后会对环境带来长期有利的影响。

但本工程在施工期会对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这些影响只是次要的、短期的,并可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使影响程度减小。

施工期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时挖掘机、起重机、砼搅拌机、机动车辆等施工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的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2.施工期生活垃圾若不合理地处置和加强管理,会影响周围的地面环境。

此外,生活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入周围河道,会对水环境有污染影响;

3.施工时需临时占地,会对占用的农田带来影响。

8.3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上述施工期间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以改善和控制:

1.噪音治理

施工时尽量采用低噪音的施工机械,并保持施工机械良好地运行,对因故障而发出强噪音的机械,应及时停止使用,加以维修。

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集中点。

对噪音大的车辆和施工机械尽量不要在夜间使用,以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

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期人为的噪音,做到文明施工。

2.生活污水处理

可结合工程管理区的需要,配置小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使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附近的河道内。

3.卫生防疫

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应重视施工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和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定期检查施工人员的饮水和饮食卫生。

对施工区的垃圾等污物要加强管理,定期清扫运出工区。

施工单位也要积极配合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制定工区卫生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工区卫生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土壤、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工程完工后,把施工临时占用的土地要尽快地归还到当地部门,以便使被占用的土地尽早复耕,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保护土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美化环境,工程完工后,堤防的内外侧及植被遭破坏的堤防处,需植树种草进行绿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