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015.08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公顷与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优化、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安排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统计知识方面安排了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安排了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优化;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感受1亿的大小,初步了解小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由此体会探索乐趣,培养初步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为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与实验版的教材进行比较,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从三年级年级下册移来“面积”单元的“公顷和平方千米”内容,单编为一个单元。
2.把原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的“统计”内容按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整合,统一安排在本册第七单元。
3.原“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移到四年级下册。
4.“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广角”等单元教学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
(二)各单元的分析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
2. 读数、写数例题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写数的好处;对大数的读法、写法法则,以学生讨论、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显示。
3. 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分别安排例题教学,以避免学生将二者混淆。
4. 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连环画形式,配以简要的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
随后单独介绍了算盘、计算器。
5. 增加了很多“你知道吗”的版块,丰富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6.新增了“整理和复习”。
三、具体内容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例1:
认识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
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时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由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例如,在计数器万位上拨数,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十万怎样表示”的问题,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引出计数单位“十万”。
还应注意让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后,要说明: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使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
引出数位顺序表后,通过说出北京市人口数中一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2.例2、例3:
读亿以内的数。
教材的编排分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教学读整万的数,让学生体会读数的本质,第二个层次是教学读一般的含两级的数,总结读数的方法。
例2的编排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整万数的读法的思路。
第1个学生是迁移了“万以内数的读法”:
也就是由高到低按顺序把每个计数单位都读了出来,这实际上也体现读数的本质:
就是读出计数单位的个数。
第2个学生则归并了“万”字,简便了读法。
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加深对万级数的读法的认识。
此外,例2给出的4个数也很有代表性。
例3是教学读含有两级的数,第一个数没有0,给出读法;后边两个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没有给出读法。
特别是有关“0”的读法。
例3的数据的选择也突出了读数的重点和难点。
3.例4:
写数。
通过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上铸字的信息,引出写数活动。
对照数位顺序表,出现4个不同的数。
第一个给出了写法,采用画竖线的形式,凸现了先分级、再写数的思路,其余3个则让学生自己探究写出。
总结出写数的方法。
4.例5:
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首先给出了2011年6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
法则,重点突出了两个方面:
位数相同的情况和位数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大小比较。
5.例6:
大数的改写。
探讨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小精灵的话,则凸显了把整万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意义和作用。
例题后面的“做一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让学生在“改写”中深化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和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6.例7: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学习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时,可举一些实例说明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用一个省或一个市的人口、全国小学生数、全国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实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没必要十分精确地表示一个事物的量,常用近似数来表示。
7.数的产生。
教材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简要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
(二)十进制计数法
教材首先运用两个实例,说明比亿大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凸显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
然后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计数器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
此基础上,“扩展”数位顺序表,系统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并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并为亿以上数的认识和读、写作好准备。
(三)亿以上数的认识
1.例1:
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材通过呈现地球不堪人口重负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
提供了3个亿以上的数。
让学生借助数位顺序表把亿以内数的读法迁移到读亿以上的数之中。
在读法的总结上,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先分级,再读数和重点关注“0”的读法问题。
2.例2: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材结合数位顺序表,呈现了1个整亿数和两个非整亿数,让学生通过思考与尝试、讨论与交流,自主迁移、探究写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先分级,再按级写。
“做一做”第2题采取题组形式,把个级数、整万数、整亿数对照编排,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级写数的特点,更好地掌握写数方法。
3.例3: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第一个呈现改写结果,其余2个让学生独立完成,熟悉改写的方法。
4.例4:
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所以这里用色块和文字标注的形式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直接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我国古代用算筹计数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位值制,感受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并由此了解数字“0”的产生,丰富对“0”的认识。
(四)计算工具的认识
实验教材是放在“阅读材料”里的,修订教材把它作为了正式教学内容。
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用简洁的文字与画面揭示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对算盘和计算器的详细介绍。
接下来教材说明了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呈现中国算盘和日本算盘的实物图,让学生感受算盘的影响和传播的广泛。
对于“计算器”的认识,通过呈现结账这一情境,让学生了解到计算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并说明计算器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算得又对又快。
然后呈现了计算器的实物图,并标注了显示屏及两个功能键的名称,其余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则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
接下来的例1教学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呈现了加法计算的例子,减、乘、除法式题,则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
例2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通过计算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
“大数的认识”——数感的培养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
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数运用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数。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大数的认识中,万以上的数、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大数的读写法则、近似数等,都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写”的习惯。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教学内容
1.认识公顷。
2.认识平方千米。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对两个单位单独安排了例题,分别进行认识。
2. 通过操作并借助直观,让学生充分体会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并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丰富直观经验,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四、具体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将原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中的“公顷和平方千米”移至这里,放在“大数的认识”之后教学,这样编排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二是习题也不再受数的范围的限制,并可利用大数充分地感知这两个大的面积单位。
1.例1:
认识公顷。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太大,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所以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鸟巢”引入,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接下来,教材又从3个方面对“公顷”进行了刻画:
一是正方形表征,通过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来表征“1公顷”,体现了面积单位研究方式的延续性。
二是根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从而使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建立起联系;三是通过呈现400米跑道围成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使学生建立起“1公顷”的直观表象。
“做一做”则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先建立起100平方米的直观表象,在此基础上再来推算1公顷,从而为学生准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提供间接经验支持。
2.例2:
认识平方千米。
以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引出“平方千米”,从而强化“平方千米”是一个比“公顷”更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引起学生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教材也呈现了三种方式:
一是语言描述,以正方形表征1平方千米;二是沟通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三是以天安门广场和“鸟巢”等直观场景描述1平方千米。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我国土地面积的市制单位“亩”的相关知识。
练习2张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一、教学内容
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2.角的度量。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4点)
三、具体内容
1.线段、直线、射线。
有的教材是先讲直线、再讲线段和射线,这里的编排是从学生已有的关于线段的认知经验出发,先讲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再认识直线和射线。
关于线段的编排,先直观呈现拉直的线、绷紧的弦等,再语言描述、最后给出符号表示。
虽然直线和射线的概念比较抽象,还是结合了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体会“无限”“延伸”等特点。
如手电光、汽车灯光、探照灯光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最后,教材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
清楚地呈现了比较的3个维度。
2.角
教材从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出发,结合刚刚所学射线特征说明角的含义,既是“角”的概念归纳,又是角的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3.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编排的重点是引出角的单位,因为量角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一个角里包含了多少个角的单位。
也就是角的单位的产生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单位,利用角的单位就介绍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从而也说明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 为学生在使用量角器量角时,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了帮助。
4.量角。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不但给出了量角的直观图,而且还强调对操作步骤的梳理。
后面“做一做”第1题两个角的开口方向不同,需要依据起始边认读角的度数,是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技能训练;第2题则意在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强化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5.角的分类。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直角,通过测量,让学生发现直角等于90°。
关于“平角”和“周角”的认识,从角的动态定义引出的,有两个优势,一是通过动态的角度就容易看出它们的形成过程,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而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让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二是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度数,也与角的单位是把一个圆周平均分成360份这一定义相呼应。
与此同时,对锐角、钝角的认识,同样需要从角的单位出发,利用度数范围来重新定义这两种角。
后面的例5则教学5种角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核心是从度数出发,从大小排序和倍数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6.画角。
与量角一样,教材仍然关注画角的步骤的整理,分三步:
第一步,定线;第二步,定点;第三步,连线。
并且,图示与文字对应,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画角技能。
练习
五、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恰当定位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已经涉及到“角的认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已经知道的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关系,如关于“线段”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直线、射线的特征认识教学。
只有恰当定位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有新的收获。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方法的适度提炼。
本单元内容的一大特点是操作活动多,也可先让学生尝试,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直观经验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归纳,提炼出一般的操作要点,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
3.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如在理解直线、射线的特性时,“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等,便隐含了极限的思想。
4.强调基本内容的掌握,适度拓展提升。
比如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学习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这是画角的一般方法)之外,可适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尺画一些特定度数的角,比如画30°、45°、60°、90°、120°等。
这样处理已不仅仅停留在画角的层面上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特殊三角形间角的关系。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量一些超过180°的角的度数,拓展对“角”的认识(例如教材第46页第14题)。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口算、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
2.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题进行概括、总结。
3.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
三、具体内容
1.例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一是体会计算的现实需要,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
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估算后直接揭示145×12的笔算过程,另外,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2.例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第1小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确定。
第2小题的重点则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例2的编排把口算融入了笔算教学中,通过呈现两位学生的不同算法,意在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格子乘法”,使学生了解“格子乘法”的计算过程与笔算乘法的密切关系,也可作为整数乘法算理的一种解释方式。
3.例3:
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思路的引导非常清晰:
(1)研究问题:
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2)归纳规律:
结合广泛交流,畅说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
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与实验教材相比,这里的编排还给出了规律的文本表示,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规律。
4.例4:
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单价、数量、总价,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内涵。
然后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5.例5:
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单价”,对“速度”的理解更难。
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150千米/时、60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单元不但在相关的练习设计中,编排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内容,如打上了“*”号,不作普遍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而且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
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
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教学内容
1.平行与垂直。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三点。
细节变化在介绍中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三、具体内容
(一)平行与垂直
1.例1:
认识平行与垂直。
教材去掉了情境引入,直接通过学生在平面上画任意两条直线来引入,这样编排可引导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就能比较好地回避了“重合”这种情况。
分别教学平行和垂直,重点更突出、线索更清楚。
教材第一次给出了平行的记法与读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而且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能够与第三学段的学习做好对接。
后面“量一量”的活动意在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情况,认识到垂直是在相交的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从而在感知与体验中建构垂直的概念。
教材呈现了三组不同方向的垂直情况图,加深对垂直特征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垂直的表象。
2.例2:
画垂线。
本套教材删去了平行线的画法,但保留了垂线的画法,因为后边画高要用到画垂线的知识。
首先呈现了用两把三角尺或量角器来画垂线,意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画法。
接下来,通过三幅连续的动态图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重点突出了画的过程。
3.例3:
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首先自主尝试,亲身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从而发现点到直线间垂线段最短的这一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发现的能力。
然后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垂线。
画、测量、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这一特点。
“做一做”以生活中走斑马线为素材,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2题,三幅图中的a与b两条直线看起来中间有凹、凸现象,并不平行,实际上却是笔直而平行的。
使学生体验到仅仅依靠视觉观察是不够的,有时要通过亲自测量去检验。
4.例4:
解决问题。
例4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垂直、长方形特征、垂线的画法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有练习)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例1:
认识平行四边形。
本册教材是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安排认识,以便教学主线更清楚。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这里主要是从对边平行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材去掉了情境图,是从平行四边形的生活原型出发,然后抽象成位置、方向、大小都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形表象,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接下来通过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点,为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奠定基础。
教材采用图示加文字说明的方式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概念,突出体现了高与底的相对性,并为以后面学习梯形及面积计算做了铺垫。
2.例2:
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性质。
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通过拉动四根吸管串成的长方形这一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稳定的特性。
下面的“做一做”则是通过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在平行四边形的边确定的情况下,形状还是不能确定,也就是不唯一性这个角度说明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不论是用四根吸管来拉动,还是用小棒来摆,都需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过程,从而发现规律、概括特点,在活动中体验到变与不变的数学原理。
3.例3:
认识梯形。
教材先提供生活中的实例,然后抽象、提炼出梯形的定义,再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意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直观到抽象建构梯形的概念。
接下来给出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和直观图。
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定义,同时形成对梯形的完整认识。
“做一做”通过梯形的定义去辨析,从而巩固梯形的概念,强化表象,并进一步巩固画高的方法。
通过变式,凸显梯形的本质特征。
4.例4:
四边形的关系
回顾已学过的四边形,引导学生探讨图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整理出四边形关系的集合圈。
目的在于从整体上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借助几何图直观形象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也是集合思想的体现。
五、教学建议
1.抓住图形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加强变式)
2.加强作图步骤的具体指导。
本单元涉及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
但教材中很少呈现文字的作图步骤与方法,所以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注重联系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教学的资源。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3.商的变化规律。
二、主要变化 ppt (还有一些细节变化)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2.增加了例题或习题:
再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商5。
出示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具体内容
(一)口算除法
例1、例2:
口算除法。
(算式的正确写法)
因为“四舍五入”法都是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来试商,所以这里安排了这两个口算例题来为后面的笔算除法的试商作准备。
例1是借助小棒图,从包含除的角度来理解算理,例2则脱离了小棒直观图,但也是从包含除的角度来理解算理,抽象程度更高。
两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