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149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docx

形势与政策热点问题

1.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形势的基本特点。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1)在国内,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2)在国际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主要特点是: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2.新世纪面临的任务的内容及其要求。

在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任务。

(1)推动现代化建设是三大任务的核心。

我国还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的总目标。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解决国内国际问题最主要的条件。

(2)完成祖国的统一。

我们已经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大力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坚决反对“台独”,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也要看到,解决台湾问题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进行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的主题。

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强烈愿望。

3.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1)“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2)“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5.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怎样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②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③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④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6.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怎样坚持与时俱进?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2)坚持与时俱进,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②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③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④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3)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在当前,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就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6)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7.怎样理解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1)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在理论上不停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2)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深刻认识客观规律,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3)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从容应对新的严峻挑战,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8.怎样理解“三个代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这就是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发,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的。

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互关系的原理等等,作为整体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并以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品格,这就是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又具有新的时代内容;既一脉相承,又别开生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①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它敏锐地把握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提出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视人的素质提高;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②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上,提出了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强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文化建设,吸收世界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努力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等等。

③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提出了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同时又强调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强调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强调保持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怎样理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

(2)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10.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

(1)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党和全国上下要抓住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11.新时期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1)要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2)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和建设;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2.如何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通过实行这个基本经济制度,逐步消除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的总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13.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3)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6)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1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

(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和中坚,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共同奋斗的核心。

民主政治意味着对政治权威的制约。

但是,制约的前提是权威的存在。

没有权威,就无所谓制约。

没有权威就将是一盘散沙,是混乱。

在中国,民主政治的首要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权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和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

党的领导的实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3)依法治国是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并辩证统一的媒介物,是实现途径。

人民无法直接参与决策,也无法直接参与所有政治过程,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依法治国是将这种基本政治关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有效途径。

15.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4)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1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即是对党的性质的完整表达,也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概括。

17.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的归宿。

共产党员首先是党的干部都要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18.党建理论创新的新突破有哪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建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回答了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若干重大历史课题。

这其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1)“三个代表”思想。

江泽民同志提出: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在去年“七一”讲话和今年“5·31”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讲”。

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在全国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创造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新形式、新经验。

(3)“三大优势”。

江泽民同志指出: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4)“两大课题”。

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中央提出的党的建设的两大课题。

(5)增强党的阶级基矗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6)民主集中制的“四句新话”。

近几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并强调: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这是继毛泽东提出“四个服从”之后,又一个重要方针,前者是指根本的领导制度,后者是指根本的组织制度,两者共同构成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7)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由具有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领导骨干带领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8)干部制度改革。

江泽民同志强调,要下定决心,加大力度,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改进管理干部的方法结合好,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和一整套办法。

(9)“四严四自”。

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10)“三个正确对待”。

江泽民同志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

这是领导干部世界观改造的内容要求和具体途径。

(11)“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12)反腐败新机制。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各级党委务必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工作锲而不舍。

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13)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矗江泽民同志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冶。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要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14)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

19.200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是什么?

(1)200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正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沉着应对,趋利避害,抵御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坚持实施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团结奋斗,勤俭建国,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2)2002年必须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①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②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③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抓好企业技术改造;④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发展和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⑤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⑥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3)2002年的经济工作八个方面的具体部署。

①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国内消费需求;②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农村市场需求;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④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⑤标本兼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⑥努力促进出口,扩大利用外资,做好入世应对工作;⑦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⑧转变政府职能,反对奢侈浪费。

20.为什么说扩大内需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1)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的基点必须建立在国内需求上。

我们要积极利用国外市场,更要利用好国内资源,坚持立足国内市场,依托内需。

这样,才能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有效地抵御国际经济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扩大内需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的增长速度,关键还是要看本国国内市场容量的扩展。

在继续促进对外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同时,应牢牢抓住坚持扩大内需这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3)扩大内需可以促进结构升级。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进入一个较快的结构变动期,结构变动已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有效措施。

(4)扩大内需可以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根本上说,发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通过调整国内的需求结构,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

21.我国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1)扩大国内需求,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

①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②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当务之急是落实“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③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

工基本工资,并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

各类所有制企业也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职工收入。

④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这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199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扩大内需的政策内容和实施效果,做到五个结合:

①扩大内需要与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

②扩大内需要与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合起来。

③扩大内需要与增加就业结合起来。

④扩大内需要与增加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

⑤扩大内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3)扩大内需的根本立足点是要培育和保护内需。

培育内需,就是要不断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为扩大内需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保护内需,就是要节约使用资金,珍惜老百姓的血汗钱。

22.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重点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革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四个:

(1)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2)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3)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常(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23.今后我国将从哪些方面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切实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继续推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转换经营机制。

强化企业内部改革,选择少量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和境外上市公司,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推进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衔接。

加强和改进企业质量、成本、营销管理。

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2)积极推进企业重组改组。

尽快形成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在企业重组改组中,必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逃废银行债务。

(3)继续有步骤地做好企业破产兼并工作。

特别要注意按政策安置好职工,维护社会稳定。

适当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主要用于重点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