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11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练习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生活或生产活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化水;金属冶炼

B.高温堆肥;风能发电

C.钢铁生锈;食物腐烂

D.海水晒盐;瓷器烧制

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水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分子间间隔变大

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过滤黄泥水

C.点燃镁条

D.熄灭酒精

5.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二氧化碳

C.水

D.氯化钠

6.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废金属污染﹣﹣把废金属填埋处理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7.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炒菜时油锅起火------弃锅逃走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日常生活经验

D.物质与微粒构成

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A

B.B

C.C

D.D

8.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A.

B.

C.

D.

9.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下列活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打年糕

B.剪窗花

C.放烟花

D.写春联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1.2019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的主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鼓励乘坐公共交通

B.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C.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D.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1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

),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

D.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是78%

C.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有:

SO2、NO2、CO2

D.空气的成分相对固定,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4.如图所示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B.铁、氯均属于金属元素

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

D.铁、氯两种元素形成的氯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

1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加快反应速率

B.能增加产物质量

C.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D.能减慢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

16.同学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为验证燃烧的条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板上的少量红磷用细沙完全覆盖,加热一段时间,没有明显变化。

撤去酒精灯后,立即拨开细沙露出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起来原因是_____。

(2)当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燃烧能否发生与_____有关;

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木炭达到着火点时也不会燃烧。

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

金属钠能在氯气中燃烧,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

17.如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水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地壳中的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信息,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______周期,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9.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

(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此时固体乙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

A.锌、铜、银

B.只有铜和银

C.只有锌和银

D.只有银

20.如图所示是硫粉、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强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反应的一些共同点:

①从反应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

②从生成物的种类看,生成物都是_______。

③从能量变化方面看,都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④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甲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

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                   。

(2)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简要写出它的用途                               。

(3)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

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请你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推断题

22.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白色固体,B和F是黑色固体,G和H是无色液体,E在D中燃烧的现象非常剧烈,火星四射。

B在反应③中作催化剂。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C_____。

(2)写出上述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根据______________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R>Fe>Cu;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   猜想三:

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

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金属R在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显+3价,写出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4.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

称取6g生铁粉,然后将100g稀硫酸平均分五次加入,测得加入稀硫酸质虽与放出氢气的质量如下表。

(说明:

生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g

0.05

0.10

m

0.20

0.20

(1)上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

(2)计算生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根据数据和计算结果,在右图坐标中画出对应的曲线图________。

(4)若另取同种生铁粉6g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由图中数据可求得,100g混合溶液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

1、

四、推断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