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083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便道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施工便道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施工便道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施工便道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施工便道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便道方案.docx

《施工便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便道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便道方案.docx

施工便道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与工地建设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

1.2贵州省颁布施行的有关施工管理的文件规定

1.3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

1.4《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施工标准化示范标段场站管理办法(试行)》

1.5交通运输部公路局《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二、工程概况

贵州省遵义乐理至冷水坪高速公路,路线起点位于乐理村,接西北绕城K59+200,路线向南前进,与杭瑞高速公路交叉设乐理枢纽互通,经小河村路线折向西南方向,绕航天工业园南,经泥港湾,梓柏树,经乐意坝,在山岔村南跨乐民河,经青杠园,柏杨坝,两路口,上跨兰海高速公路设三合北枢纽互通,然后设隧道下穿走马岭,经马老水,上跨川黔铁路,绕阁老坝铁路货运站南,经赵氏堰水库渝黔铁路,路线折向东北方向,经代开水库,洗马塘,竹兰垭,上跨苟江河,经红光坝,杨柳井,于山岔沟上跨南楠公路,经官茶园,干堰坝,毛栗湾,肇新场,九岭岗,终点于冷水坪接规划的余遵高速公路,与遵贵复线十字交叉设冷水坪枢纽互通,路线全长53.505Km。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全线划分为三个合同段,其中第三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43+500~K53+505.676,路线全长10Km,包括三岔互通、肇新场大桥、万家寨大桥、杨村大桥、冷水坪互通等主要工程。

三、设计思路

本合同段起于K43+500,依次经过三岔互通、肇新服务区、肇新场大桥、杨村大桥、万家寨大桥、冷水坪互通,终于K53+505.676,路线全长10Km,C175村道在本合同段前半部分大致与主线前进方向平行(从全线平面图上看,在主线左侧上方),到K49+960附近,与主线交叉,并沿主线右侧下方继续前行。

村道与主线的直线距离基本上保持在1Km以内。

所以本合同段施工便道的设计思路是:

以主线为骨架,力争实现施工便道在红线范围内纵贯,对于个别无法实现贯通的路段,设置便道支线,利用C175村道或者其余支线村道,通过加宽加固现有村道,接入红线内便道。

设置便道支线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临时便道的土地征用,降低对途径村镇的环境影响。

实现成本控制与施工便利的协调发展。

本合同段施工便道支线布置见下图:

图1:

本项目施工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四、便道支线设置

本合同段红线以外的便道支线初步考虑设置8条,以C175村道为干线,选择C175村道与主线之间距离较短,路况较好,通行能力较强的村道作为支线,通过加宽加固、设置错车道的方式,完成红线内便道与外界道路的连接。

经过对沿线交通资源的调查,初步设置方案如下:

4.1、1#便道支线

主线K44+550处,一条村道与主线交叉。

该村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2.6-3m左右,最宽处4m,厚度约15cm。

该村道从C175村道长山村岔出,延伸经过某村民组,与主线在K44+550处交叉之后继续向前约100m,然后终结。

计划将该村道局部加宽,个别位置设置错车道,作为1#便道支线。

1#便道支线全长约600m。

详细布置见下图:

图2:

1#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2、2#便道支线

C175村道,金家丫口路段有一条C172村道(往新山方向),大致呈U型与C175村道闭合,与主线交叉。

该村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约3m,厚度约15cm。

计划将该村道局部弯道处加宽,并设置错车道,作为2#便道支线。

由于该村道与C175村道形成闭合,可以选择从一端进入,一端驶出,形成单向行驶。

2#便道支线全长约2300m。

该村道原路况见下图:

图3:

2#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4:

2#便道支线可做错车道地点

 

图5:

2#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3、3#便道支线

C175村道肇兴小学处,有一条村道紧贴着肇新服务区,经过肇兴小学,与主线在K47+340处交叉。

该村道路面宽度3m,厚度15cm,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计划利用该村道的前半段,从主线左侧的服务区进入红线。

3#便道支线约120m长,该便道支线使用时需注意上下学时间学生通行安全。

另外该便道支线与C175村道交叉处右侧需要进行加宽处理。

该村道原路况见下图:

图6:

3#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7:

3#便道支线与C175村道交叉

 

图8:

3#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4、4#便道支线

C175村道经过肇新场路段,在肇兴烟草收购站右侧有一条C227村道,与主线在K48+200处交叉。

该村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约5m,厚度18cm,作为4#便道支线,长度约110m。

4#便道支线距离红线较近,路面较宽,两侧或者为房屋建筑,或者为树木,考虑不需要进行加宽,也不具备条件设置错车道。

4#便道支线原路况见下图:

图9:

4#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10:

4#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11:

4#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5、5#便道支线

大约在主线里程K49+500处有一条小村道从C175村道分出,与主线在K49+520处交叉。

该村道路面宽度约3m,厚度约15cm,水泥混凝土路面。

从C175村道与小村道交叉口到小村道进入红线范围大约有50m长,村道两边为稻田。

将该村道作为5#便道支线,由于该支线长度较短,且道路两侧为水田,征用土地难度和成本较高,不考虑设置错车道和加宽车道,但是小村道与C175村道交叉路口的地方转弯半径太小,需要进行加宽处理。

5#便道支线原路况见下图:

图12:

5#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13:

5#便道支线与C175村道交叉路口

图14:

5#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6、6#便道支线

大约在主线里程K50+600处有一条小村道从C175村道分出,并与主线在K50+620处交叉,交叉点位于万家寨大桥桥台附近。

该村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约4m,厚度为15cm。

选择合适位置对该村道进行加宽,设置错车道,作为6#便道支线。

该道路两侧有树林、菜地,并经过一处房屋,通行时需注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6#便道支线原路况见下图:

图15:

6#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16:

6#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7、7#便道支线

大约在主线里程K51+500处有一条小村道从C175村道分出,并与主线在K51+540处交叉。

该村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约4m,厚度为15cm,道路两边为菜地和林地。

经过现场实地勘察,发现该村道路面下方有旧路面结构,结构形式为混凝土路面,厚度不详。

计划将该村道加宽,设置错车道,作为7#便道支线,长度约为420m。

7#便道支线原路况见下图:

图17:

7#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18:

7#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4.8、8#便道支线

C175村道经过长安村,在距离村委会约50m的地方,有一条小村道从C175村道分出,并与主线在K52+650处交叉。

该村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约为3.5m,厚度为15cm,道路两旁为菜地、房屋。

计划将该村道在局部加宽,设置错车道,作为8#便道支线。

长度约为220m。

8#便道支线原路况见下图:

图19:

8#便道支线原路况

图20:

8#便道支线设置错车道处

图21:

8#便道支线平面布置图

五、施工便道设计形式

本项目红线内施工便道共设计3种形式,分别为挖方路段、填方路段、桥涵路段。

便道支线利用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达到3m的,不需要额外加宽,只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位置修建错车道,个别急弯地段进行加宽。

施工便道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路面宽度采用5m,基底宽6m。

一般路段每隔200m设置一个会车带,会车带路面宽8m,基底宽9m。

路面设置2%的单向横坡,边坡为1:

0.5。

便道坡脚设置临时排水沟,就近接入地方排水设施。

本项目施工便道尽量设置在红线范围内,桥梁部位考虑在红线外侧修筑施工便道,涵洞位置形成横向阻隔,可绕行。

5.1、挖方路段

挖方路段施工便道为新建便道,原则上尽量设置在红线范围内,修在路基坡脚外侧,避免影响路基施工。

修筑时,按照图纸开挖至路基底面标高,如该处地质状况良好,地基承载力较高,可直接整平利用,然后铺筑20cm厚山皮石,碾压密实;如该处为承载力较低的土壤,不能满足混凝土罐车、运梁车等重型车辆通行要求,可将软土挖除,铺筑70cm厚山皮石+10~20cm厚泥结碎石碾压密实(根据不同地段的具体地质条件及土层承载力计算再调整便道结构层厚度)。

施工便道路面宽度5m,坡脚宽度6m,向外设置2%单向横坡,坡脚为60*60cm排水沟。

山皮石可就近使用附近路段的挖石方或者料场的石料。

山皮石中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35mm的含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总重的15%,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

石块粒径<200mm,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mm的块石。

施工时分层填筑并碾压,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分层厚度压实度不小于94%。

泥结碎石中的石料规格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如土的含量不应大于15%,塑性指数宜为18~27,石料压碎值小于35。

表1-泥结碎石路面所用的碎石规格 

编号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

层位

75

50

40

20

10

5

1

100

0-15

0-5

下层或基层

2

100

0-15

0-5

3

100

0-15

0-5

上层或面层

4

85-100

0-5

5

85-100

0-5

嵌缝

 

考虑到本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运输T梁以及混凝土,荷载较大,可考虑在泥结碎石中掺入水泥,增加路面强度。

横断面结构见下图:

图22:

挖方路段施工便道横断面(地质良好路段)

图23:

挖方路段施工便道横断面(地质较差路段)

5.2、填方路段

填方路段的施工便道同样属于新建便道,设置在红线范围内,路基坡脚外侧,避免对路基施工产生影响。

施工时首先清除10-30cm地表土,然后铺筑70cm厚山皮石+10~20cm厚泥结碎石(根据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土层承载力再调整便道结构层),山皮石填筑时要分层填筑并碾压密实,一般每层松铺厚度在30cm左右,压实度不小于94%。

对于一些水田等软基路段,要先将软土层挖出,抛填片石,然后填筑山皮石+泥结碎石。

横断面结构见下图:

图24:

填方路段施工便道横断面

5.3、桥涵路段

桥梁路段由于受结构物尺寸和基础施工时的机械设备等影响,所以桥梁路段的施工便道可根据详细的高速公路红线范围布置,具体可考虑设置在红线外边缘。

对于一般填方路段,按照70cm山皮石+10cm泥结碎石的结构层施工;对于水田、池塘等路段,需将水抽干,软土淤泥挖出,抛填块石、片石等,然后填筑70cm山皮石+10cm泥结碎石;对于挖方路段,按照路基基底标高开挖,然后整平碾压密实,铺筑20cm厚山皮石。

涵洞位置由于涵洞对路线形成横向阻隔,该处施工便道也设置在八字墙外侧。

图25:

桥梁路段施工便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6:

涵洞路段施工便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5.4、便道支线

全线共有8条便道支线,现状路面全部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在2.6m-4m范围内,经过对便道支线的日常交通调查观测,通行车辆多数为农用三、四轮车,少数为小汽车。

8条便道支线当中,只有一条路面宽度为小于3m,最窄处仅为2.6m。

其余路面宽度均在3m以上。

路基施工中使用的常规装卸汽车尺寸,前轮距2.02m,后轮距1.82m,轴距3.9m。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圆曲线加宽的相关规定,见下表所示:

8条便道支线均为单向行驶路面,按四级公路考虑。

规范中提及:

但是由于便道支线要用来做中大型运输车辆的进出场通道,故本方案中按第2类加宽值设计。

又由于本项目位于山岭重丘区,村道蜿蜒曲折,弯道众多,且缺乏村道路线设计数据,无法一一确定圆曲线半径,故本方案中统一按照第2类加宽中的上限采用,即加宽值2.0m,单车道减半即为1.0m。

现场条件具备的地方可将加宽值增加到1.5m-2.0m。

规范要求加宽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0m,本方案中各处加宽过渡段长度均大于20m,渐变率采用1/15。

便道支线弯道加宽及错车道设置见下表:

便道支线加宽及错车道设置统计表

序号

便道支线

加宽位置

加宽尺寸

错车道位置

错车道尺寸

1

1#

B1K0+0-B1K0+150左侧

1m*150m

B1K0+100

3m*10m

2

B1K0+280

3m*10m

3

2#

B2K0+060右侧

加宽2m,长度20m

B2K0+126左侧

3m*10m

4

B2K0+160-B2K0+200左侧

最大加宽2m,长度40m

B2K0+300右侧

3m*10m

5

B2K0+230左侧

大致为三角形,垂线1m

B2K0+455右侧

3m*10m

6

B2K0+420右侧

最大加宽1m,长度20m

7

3#

B3K0+025左侧

最大加宽2m,长度20m

8

B3K0+120右侧

交叉口加宽,最大4m,长度10m

9

5#

B5K0+050

交叉口加宽,最大2m

10

6#

B6K0+050-B6K0+080左侧

最大加宽2m,长度30m

B6K0+180-B6K0+190右侧

3m*10m

11

B6K0+093-B6K0+105左侧

最大加宽2m,长度12m

12

7#

B7K0+120-B7K0+130右侧

3m*10m

13

B7K0+280-B7K0+290左侧

3m*10m

14

8#

B8K0+080-B8K0+110右侧

最大加宽2m,长度30m

B8K0+060-B8K0+070左侧

3m*10m

15

B8K0+130-B8K0+150右侧

最大加宽2m,长度20m

便道支线加宽及错车道施工前,先清除地表土,然后向下开挖75cm深,将基底夯实,铺筑50cm厚山皮石,碾压密实。

上面铺筑10cm厚级配碎石,然后浇筑15cm厚C25混凝土作为面层。

由于现有混凝土路面与新建混凝土路面之间有接缝,受到外界荷载影响,会发生不均匀沉降。

所以施工混凝土面层前,在旧路面板侧面埋置传力杆,传力杆可以使用Φ25钢筋,长度40cm,按照纵向间距15cm布置。

图27:

便道支线加宽、错车道横断面图

六、便道施工

6.1施工前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合同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制定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可靠、安全可控。

2)便道施工前,根据红线用地图及地勘报告,并实地查勘便道周边的土质情况,进一步优化便道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

3)施工前期,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便道线路纵、横断面的测设工作,定出便道的走向。

4)在区段施工前,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施工前,完成对参与施工的全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明确人员岗位及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

序号

人员类别

数量

备注

1

技术员

2

实地调查沿线既有村道的土质情况

2

测量员

4

测量放线

3

施工员

5

负责现场实施技术方案

4

工人

20

负责卸料、收面等

5

操作人员

12

负责操作机械及车辆

表1:

人员投入数量表

6.2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内容、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拟定机械设备安排见下表。

表2:

机械、测量设备数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备注

1

装载机

ZL-50

2

3m³

2

挖掘机

CAT330

1

1m³

3

自卸汽车

FM12

5

20t

4

振动压路机

LP6500

1

20t

5

淤泥车

12m3

2

6

振动压路机

LSS1001

1

10t

7

推土机

1

8

全站仪

1

9

水准仪

1

6.3土石方填筑

本项目施工便道土石方填料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山皮石和碎石。

山皮石可以就近利用附近挖方路段的石方,泥结碎石可以选用附近挖方路段的碎石,如果附近石料不足,也可以选用三岔互通附近的取料场开采的碎石。

石料运抵指定位置后首先采用推土机将石料推平,再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整修平整,填筑时应由路两侧向中心碾压,使其表层保持平整。

横向接头一般重叠0.4m~0.5m,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压实质量。

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c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山皮石填筑好之后,施工泥结碎石面。

首先铺筑碎石,要求碎石颗粒均匀,碎石铺好后,用10t压路机碾压3~4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为佳。

碎石碾压完成后,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

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铁锹等工具将路面整平,再用10t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

过几小时后,再用20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遍。

考虑到本项目施工便道有混凝土罐车、运梁车等重型机械通行,可在泥浆中掺加水泥,增加路面强度。

水泥添加量以试验测定为准。

6.4便道维护与防护

由于便道主要通行混凝土罐车、砂石料车、运梁车、自卸汽车等重型机械,使用过程中,测量人员定期对便道的标高进行复测,一旦发现沉降过大,应及时补填。

便道旁的排水沟,注意定期清理沟内的杂物,避免影响排水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