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光》说课稿.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290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光》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光》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光》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光》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光》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光》说课稿.doc

《《认识光》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光》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光》说课稿.doc

青岛版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认识光》

稿

临邑县师范附属小学  王 颖

《认识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小学科学青岛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认识光》。

一、说教材

该部分共分为四个环节:

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线,在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继而在自由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从而为下节课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2、过程与方法:

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情感、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

感受和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四)说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蜡烛、激光灯、三个圆形硬纸片、吸管、一烧杯牛奶水

二、说学情分析

对每个人来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光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光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光的知识,但熟悉的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它们更多奥秘。

这恰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

三、说教学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来完成对光的认识,并采用观察、假设、实验、分析、论证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该环节我设计了四部分内容。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城市夜景图片及学生在看了夜景后所谈感受,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认识光》。

其设计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研究哪些物体会发光。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跟学生进行交谈,并向学生提出“关于光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先小组内对想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全班交流、汇总,引出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哪些物体会发光。

该活动中学生自由发表想法,老师适时播放课件,总结什么是光源并进行板书(板书内容:

哪些物体会发光:

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为探究做好辅垫。

(三)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在该环节中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想。

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观察太阳图对光是怎么传播的进行猜想。

其次、实验指导,验证猜想

第一步:

由学生介绍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

用这些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我们应该怎么做?

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二步: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有几种方法?

第三步:

教师进行实验前指导。

介绍采用“两点之间成一条直线”的原理,透过纸屏小孔看烛光;通过直与弯吸管看灯光及借助水观察激光灯光束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方法。

第四步: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积极参与。

第五步:

学生上台汇报交流。

各小组在上台汇报时,教师要重点提问:

你验证的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用的什么方法?

并且让学生及时演示,同时要适当评价。

第六步:

小结并板书。

光是沿直线并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做实验,从而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

(四)、自由活动,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

1、光有哪些作用?

哪些地方用到光?

2、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五、说板书设计

认识光

(一)哪些物体会发光:

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二)传播路线:

直线传播

(三)生活中的应用:

照明、装饰美化

  该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