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尹翼娟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重点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整数数乘法,再教学小数乘法。
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第一课时
课题: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
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
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
二、自主探索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
如果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3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强调“估计”这个词。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
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
方法1:
连加。
方法2:
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
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
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师:
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
小数乘整数。
)
2、探索新知
(出示0.72×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方法:
加法和乘法。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3、小结:
仔细观察乘法算式,你能用你的话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
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
4、练习:
结合主题图,提出问题:
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风筝呢?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页做一做1、2题
2、课本第7页练习一1、2、3题。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我们大家说点什么?
第二课时
课题: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P.4~6页的例3、例4和例5、“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3图:
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
怎么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0.8×1.2
二、自主探索
师:
自己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的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你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得出:
先把因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另一个因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
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3、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
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
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
6.052×0.82呢?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先按照整数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
(勾画做记号)
师:
大家会计算小数乘小数了么?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你们有信心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4、5页做一做。
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学生板书,反馈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说出:
①你是怎样算的?
②怎样点小数点?
2、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3、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4、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
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课题:
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12.889≈40.00001≈
2、出示例6主题图,观察一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引出问题:
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计算方法,列式。
教师板书:
0.049×45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
(1)计算的积精确到哪个数位?
(千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数该怎么办?
(用“四舍五入”法对小数求近似数)
(3)运用“四舍五入”法对小数怎样求近似数?
教师板书答案。
注意提醒学生,由于最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约等号。
2、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0.91.7×0.45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0.85×1.120.86×5.4
3、小结:
引导学生说说在求积的近似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该保留不要划去;
(3)在以后计算应用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小数位数。
如:
遇到有关付钱的题目时,如果计算的结果小数位数较多时,要自觉地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分。
三、巩固练习
课本13页练习二第1、2题
三、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第四课时
课题:
连乘、乘加、乘减
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320
2、把上面复习题2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变成:
1.2×0.5×60 30×0.7+8.5 2.5×4-3.2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小结:
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3、出示例7主题图,认真观察,说说你观察到的信息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让不同做法的同学板书到黑板上。
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师: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先算0.9×0.9,再乘100.)②0.9×0.9是什么意思?
(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
不可以就用0.9×100吗?
(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
2、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
0.9×0.9×110第二种:
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3、小结:
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出示习题: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
4、你能灵活的运用这些规律简便计算吗?
0.25×4.78×4 0.65×201
=0.25×4×4.78 =0.65×(200+1)
=1×4.78 =0.65×200+0.65×1
=4.78 =130+0.65
=130.65
说出你是怎样算的?
用了什么规律?
5、小结: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数的运算顺序和小数也适用整数的运算定律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5-1.9 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25.2 =26.7776
2、计算下面各题
19.4×6.1×2.3 5.67×0.21-0.62
3.25×4.76-7.8 7.2×0.18×28.5
18.1×0.92+3.93 0.043×0.24+0.875
3、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0.65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四、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
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
“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
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
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至于“六要素”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式,要侧重于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围绕中心还要巧安排。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叙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轻重、不分详略,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
我们说,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一条线。
写事时,还要学会巧安排。
怎样使用材料,确定详略;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都要通盘考虑巧妙安排,这样才能变化写作角度,努力跳出框框,写出别具一格的好作文。
二、佳作欣赏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
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嗯,这是什么?
”我惊奇地脱口而出。
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
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
“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
能吃吗?
”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
“这个是柿子,能吃。
但得化了才能吃。
”“怎么化呀?
”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
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妈妈慢条斯理地说。
“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
”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
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
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
对!
就这么干!
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
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
哈!
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
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
“妈妈,能吃了吗?
”“行,能吃了!
”妈妈说。
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
”我惊叫起来,“妈!
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
还能吃吗?
”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
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
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
“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
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
”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
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点评
作者小时候用热水泡冻柿子之事,既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意义。
当读者在为一个小孩子的幼稚行为捧腹大笑时,会从中体会到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提高的。
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所以此文做到了选材新颖,中心突出。
文章按“发现冻柿子——
————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叙述,同时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反映了事情的情趣。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从中可以看到小作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
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是不行的。
童年趣事
星期天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到街上购物上,家里只留下我(当时上二年级)和妹妹。
呆着真没意思,干点什么呢?
我望着姥爷那只小黄鹂出神。
突然,我像发现了什么,拉着妹妹指着小鸟说:
“这只黄鹂身上脏兮兮的,咱们给它洗个澡吧!
”妹妹拍手叫好!
“哥哥,用水管子洗太费水了,不如用喷水枪和针管吧!
”我听这个主意好,连忙吩咐:
“你去准备‘武器’,我准备‘弹药’。
”说完,我搬来了一盆水,准备“战斗”。
随着我的一声枪响,给鸟洗澡的战斗打响了。
可是黄鹂太机灵,一躲,没打着。
我接着又打了一枪,还是不中。
这回妹妹抢了先,没等黄鹂站稳,开了一枪,结果打中了,她高兴地喊:
“打中了,哥,你真笨!
”
我不服气,心里想着计策,目光移到了针管上,连忙把针管灌满了水,在笼子四周架起来。
我先朝小鸟虚打一枪,让它进入我的一根针管的射程里,然后随着一道光亮的水线射出,小黄鹂终于被射中了。
就在这一瞬间,我又扣动喷水枪的板机,小黄鹂又挨了一枪。
一盆水用完了,小黄鹂成了“落汤鸡”,全身发抖地蹲在笼子底下,一动也不动。
“快,用吹风机把它吹干。
”妹妹真机灵,我赶紧拿出吹风机,插上电源,这一下,小黄鹂成了“小刺猬”了。
就在这时,姥爷回来了。
他赶紧对小黄鹂进行“抢救”。
事后,姥爷哭笑不得地教训我们:
“有你们这样做好事的吗?
真拿你们没办法,鸟儿不能这样洗澡!
以后可不许胡闹了!
”
“这是胡闹吗?
”妹妹还在不解地问,我和姥姥、姥爷都笑了。
点评
童年的生活是充满遐想,令人回味无穷的。
童年的我们也一定是幼稚、可笑的。
小作者的童年虽比不上童年捕猎的闰土那样充满神奇,然而小作者与他妹妹的行动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趣事的确很有意思。
小兄妹俩本想做件好事,但终因年幼无知而事与愿违。
事情紧张而有趣,作者开门见山,直插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准备——给鸟洗澡——给鸟吹风——大人抢救”的事情发展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仿佛两位天真、勇敢的“小战土”就在我们面前。
小作者克服了写“童年生活”经常以“那是发生在我××时的事情”为开头的写法,而结尾也戛然而止,给人以整洁、流畅的感觉,使得一对纯情少年形象较为突出的跃然纸上。
三、训练设计
在过去的五年里,你曾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或有意义的事,请你写出来。
第二讲身边人物——悟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在家庭、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每天,我们都接触许许多多的人,有无微不至关怀你成长的家长,有诲人不倦的老师,有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有那些熟悉的或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清洁工人……他们的言行影响教育着你。
这次习作就是要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成功的人物描写要一人一个模样,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
要让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请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所谓典型事例是指在表现人物特点上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选择的“谈碰壁”、“救车夫”、“关心女佣”、“谈《水浒》”等几件事例就非常典型,它让我们了解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2、要抓住人物外部的形貌特征描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要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一般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
例如:
我的爸爸是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今年37岁。
他个子不高,但身体结实得像钢浇铁铸一般,纯补和善的面容总是带着笑。
这段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我们已从句中体会到小作者的爸爸是一个身体健壮、和蔼可亲的人。
外貌描写要注意三点
①要为突出中心服务;②要有一定顺序;③要抓典型特征。
3、让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应力求语言个性化。
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简单地说,就是写人物“怎么说”、“说了什么”。
老舍先生曾指出:
“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的钥匙。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经历等不同,语言也应有差异,这就是个性的鲜明性。
例如:
爸爸会干木匠活儿,经常有人找他帮忙,有一次哥哥发牢骚说:
“爸,你做的都是义务工,何必这么卖命!
”爸爸脸一板,训斥道:
“你小孩子懂什么!
人家上门求咱们帮助,是看得起你,信得过你,是觉得你人好!
“
爸爸的话朴实、自然,合乎身份,表现了他淳朴、乐于助人的精神。
4、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得体,可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揭示。
例如:
《景阳冈》一文,作者写武松看到官府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时,他想: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看看怎么样。
”这里虽有犹豫,但还是揭示出武松勇往直前的豪气。
5、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具体体现。
例如:
《景阳冈》中,在写武松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三闪”时,休现了武松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总之,写人物要善于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