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78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9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docx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认证自评报告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基础医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始建于1972年,原名基础科、医学基础部、基础部,2004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是我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支柱,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心。

学院下设2个办公室(院办、学工办),2个系(预防医学系和法医学系),6个教研室【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含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医学生理学(含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含免疫学、遗传学)和病理学】,3个综合性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与检测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专业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法医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病理诊断学实验室),1个科研中心。

几十年来基础医学院为我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于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15人,具有硕士学位91人。

专任教师116人,其中博士(含在读博士)22人,硕士学位72人,两者占专任教师的81%;教授31人,副教授32人,讲师43人,助教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4.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3%。

学院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首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巾帼建功标兵1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

学院承担学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英语、应用心理学、法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19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和各类成人教育等多专业、多层次的生物医学课程和公共卫生课程的教学任务。

共开设必修课程168门,选修课程53门,年课时约4.3万余学时。

多年来,学院在保持基础医学教育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课程体系。

针对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对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该体系突破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统一于医学类专业教学大系统中,形成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医学实验学》系列化实验技术课程,独立开设了《医学实验方法概论》、《形态实验技术》、《机能实验技术》、《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4门实验技术课程,并为此成立了新的课程组来组织实施教学工作。

学院以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为重点建设精品课程。

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以带动基础医学其他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课程建设水平。

学院现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微生物学),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人体解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3门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10门校级精品课程。

2007年以来,学院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1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61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最佳技术实现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实验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得到全面更新。

学院现有教学和科研建筑面积22157.99m2,其中教学用房面积12411.5m2,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02万元。

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

在全省率先装备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Ⅱ级实验室(P2实验室)、SPSS统计实验室及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教学实验室。

同时,建有开放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实验室,通过开设开放性实验和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院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基础医学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也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生理学和药理学为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病原生物学为学校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基础医学学科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一些研究方向在其相应的学术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

2007年以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94项,科研经费1070余万元。

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

公开发表论文639篇,其中核心期刊340篇,SCI、ISTP、EI收录论文59篇。

主编或参编论著和教材61部。

学院承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共管理学生4893人。

学生工作遵循“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思想品德建设为主渠道,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班集体建设为基础,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途径,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帮扶体系为保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学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近90%;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校毕业生的通过率连续6年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24.95%、31.38%、25.07%、32.39%;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团体赛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97项,发表论文75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三等奖2人、优秀奖3人,基础医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当前,全院职工团结拼搏、发挥优势、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大力增强学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多出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而努力奋斗。

第二部分自评报告

 

1.宗旨和目标

2.

学院积极参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等办学宗旨和目标的确立,并通过各种形式使学院全体师生周知。

学院遵循基础医学教学规律,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负责落实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2.教育计划

2.1课程计划

2.1.1制定原则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能够满足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人才为依据,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计划。

2.1.2课程计划制订程序和师生的参与及理解

教务处下达制订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和修订意见后,学院以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代表等利益方对课程计划的意见和建议,并参考部分国外医学院校相同专业的学时设置和我国35所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平均课时,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计划进行整体协调,最后将讨论结果形成修订意见,并上报教务处。

教务处将制订的课程计划印发给各二级学院及用人单位,并上传至教务管理系统,供师生查询使用,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做到课程计划周知。

2.1.3课程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科学设计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坚持“三早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大预防观念、循证医学观念和社区服务观念。

学校设置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包括思想道德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课程模块,共有必修课程54门,学时总数3588学时。

学院主要承担生物医学课程模块和公共卫生课程模块的教学任务。

生物医学课程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课程的设置应既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重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该课程模块中,开设必修课程13门,学时数1042学时,占总学时29.04%;开设选修课程31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为1:

2.4。

公共卫生课程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医疗实践,树立公共卫生服务观念,增强公共服务卫生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开设必修课程2门课程,学时数162学时,占总学时4.52%。

选修课程19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1:

9.5。

表2-1临床医学专业课时分布情况一览表(单位:

学时)

思想道德课程

自然科学课程

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

生物医学课程

公共卫生课程

临床医学课程

合计

理论课时

284

160

424

692

96

822

2478

实践课时

66

26

256

350

66

356

1120

小计

340

186

680

1042

162

1178

3588

理论与实践比例

1:

0.23

1:

0.16

1:

0.60

1:

0.51

1:

0.69

1:

0.43

1:

0.45

各类课占总学时(%)

9.48

5.18

18.95

29.04

4.52

32.83

100.00

注:

本表统计的实践课时不包括毕业实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入学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分散见习及选修课等学时。

2.1.4课程整合

学校以“突出主干课,调整必修课,丰富选修课,加强实践课”为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横向综合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出台了《赣南医学院21世纪初教学改革方案》和《赣南医学院2006-2010年教学改革总体方案》。

为此,学院自1999年开始承担了多数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任务,在医学实验课程综合改革和课程内容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医学实验课程整合

在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方面,建立了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医学实验学》系列化实验技术课程,学院承担了《医学实验方法概论》、《形态实验技术》、《机能实验技术》、《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4门实验技术课程,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编写出版了相应的教材,建立了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实验总论课程组、形态技能课程组、机能技能课程组、检测技能课程组)具体实施教学工作。

这些整合课程为必修课,从2005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中开始开设。

《医学实验学》系列教材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被列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具体整合情况如下:

《医学实验方法概论》:

以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主线,将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学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旨在使学生了解医学科学研究的概貌,初步掌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架起一座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科研方法概论、医学论文写作、医学文献检索、医学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

学时数28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讨论4学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于第3学期开设本课程。

实验总论课程组为该课程的负责单位。

考试方式为考查。

《形态学实验技术》:

以人体和病原生物的形态观察与检测技术为主线,将《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相关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同时将临床诊断新技术引用到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病原体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系列。

增设了综合性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并设置病例讨论,使学生能早期接触临床。

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教学平台,采用交互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方位的互动教学。

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形态学观察与显微诊断技术、病原生物学检测技术等内容,分为形态学实验技术I、II、III三部分,分别于第2-4学期开设。

学时数100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操作88学时。

形态技能课程组为该课程的负责单位。

考试方式为考查。

《机能学实验技术》:

以人体机能及其变化为主线,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实际实验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相结合。

在实际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已建立的虚拟实验课程教学环境,采用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使学生既可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动手操作,又可自主设计实验,有利于培养科研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实验指标的测量、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等内容。

共计70学时,理论学时4学时,实验操作学时68学时,分为机能学实验技术I、II两部分内容,于第3、4学期开设。

机能技能课程组为该课程的负责单位。

考试方式为考查。

《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

以常用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为主线,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用化学》、《医学免疫学》等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分析检测技术及仪器、常用分析检测实验、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增设了综合性实验。

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种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共计104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践90学时,分为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I、II两部分内容,于第2、3学期开设。

检测技能课程组为该课程的负责单位。

考试方式为考查。

基础医学理论课程整合

自1999年开始为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节省学时,缓解有限的学时与激增的专业知识间矛盾,同时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校在保持课程的系统性和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下,对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对部分教学组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合: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含有细胞学内容,而医用生物学课程也有细胞学内容,为避免重复,且解决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将医用生物学中的细胞学内容整合到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进行讲述。

整合后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

细胞生物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为该课程的负责单位。

考核形式为考试,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部分在期末考试中所占比重根据教学课时比重作相应调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整合及其教学组织:

将医用生物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如遗传学)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

同时将生物学教研室与生物化学教研室重组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作为负责该课程的单位。

考核形式为考试。

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及其教学组织:

目前病原生物学课程仍然由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和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组成,对其教学内容尚未进行完全意义上的整合。

但从1999年开始学院将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与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组建成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该室所有教师均能同时承担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和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达到了从“混合物”过渡到“化合物”的目标,为下一步进行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奠定了基础。

医学生理学课程整合及其教学组织:

目前医学生理学课程仍然由生理学课程和病理生理学课程组成,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合,尚未进行完全意义上的整合。

但从1999年开始学院将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合并,组建成医学生理学教研室,该室所有教师均能同时承担医学生理学课程和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达到了从“混合物”过渡到“化合物”的目标,为下一步进行的医学生理学课程整合奠定了基础。

人体解剖学课程整合:

2002年以前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作为单独的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分开讲授,总计划学时为220学时。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周期过长、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等弊端。

比如肌、神经、血管的内容,《系统解剖学》教学时学习过,到《局部解剖学》教学时又重复学习一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做了较大的调整。

调整后,总计划学时为164学时,两门课程一个学期完成。

为此,学院根据教学实际,结合人体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把《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为一门课程,实行“大局解、小系解”三段式教学新模式。

第一段为系统解剖学的运动系统骨学、关节学部分、内脏学、脉管学的总论和心部分、周围神经总论,其中肌学内容、血管、神经只学习总论,具体内容放到第二阶段学习;第二阶段为局部解剖学;第三段为系统解剖学的感觉器和中枢神经系统部分。

第一、三阶段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以学生动手解剖为主,辅以录像课,按部理论课总结的教学方法。

其中系统解剖学部分教学时数为64学时,局部解剖学教学时数为100学时。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两门课程的内容优化整合,交叉进行,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大大缩短了教学周期和解决了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2.1.5课程改革与建设

(1)加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重视教学软件开发与应用。

近6年来,学院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院共发表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论文32篇,获省、部级各类教学成果奖18项。

如,《系统解剖学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断层解剖学标本多媒体触摸式智能学习系统》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断层解剖学标本智能学习系统》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和最佳技术实现奖,《人体解剖学辅助学习系统》和《系统解剖学网络双语多媒体教学平台》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等。

(2)

(2)注重实验技能培养,创新医学实验教学课程。

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学校建立了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医学实验学》系列化实验技术课程。

学院以“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素质提高,突出创新意识”为原则,出台了《基础医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院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共开设实验项目120项,其中25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医学实验学》系列教材建设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改革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学院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并根据各课程特点设计不同形成性评价方案,分别对理论课堂及实验课堂进行评价,并积极申报有关课程考核的教学改革课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

试题库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将试题库建设与课程建设统筹考虑。

为深化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推进教考分离,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按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我院李启华教授主持开发了《医学通用组卷和试题库管理系统》,学校利用该系统建立了试题库,并不断得到更新。

《医学通用组卷和试题库管理系统》获2006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配套建设经费,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覆盖了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

为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创造条件。

学院利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切实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已建设了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使精品课程资源突破传统课程时空的局限,实现了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发挥了精品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5)规范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从2006年开始,为加快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步伐,规范双语教学,学校制定了《赣南医学院双语教学实施办法(试行)》、《赣南医学院双语授课教师管理暂行规定》。

开展了双语教师资质和课程准入评审,采用教师试讲、英语短文朗读和翻译三种形式,进行资格认定考核,并开展双语教学的等次评定。

迄今,学院共开展的双语教学课程7门,教案63份。

2010年,学院承担的《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医学微生物学》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系统解剖学网络双语多媒体教学平台》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项目获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2教学方法

学院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虽然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班授课占主导地位,但绝大多数教师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和课外的开放性实验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小组方式教学,教师采用以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Method)

如《病理学》课程组利用我校病理科和司法鉴定中心的大量尸检实例以及临床病理检查的实例,编写典型案例,进行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PathologicalConference,CPC)教学。

《病原生物学》课程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典型病例,用于实验教学。

具体做法:

教师提前1周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案例自行查阅资料,进行分析。

实验课上,由学生先讨论病例,最后由教师总结。

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教师把“知识、技能、态度”传授给学生。

同时,也把对医学研究的执着追求和对新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等精神传授给学生。

《免疫学》课程组在讲授“超敏反应”一章后,设计了如下案例:

患者,男,65岁,因急性胆囊炎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

当日,护士给其他病患者注射完毕后,最后给该患者注射庆大霉素,将20万U庆大霉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不到1min患者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不能扪及,神志丧失。

立即拔掉输液管,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给氧,静推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

讨论问题:

患者为何在注射庆大霉素时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

如何解释死亡机制?

怎样防止事故的发生?

该事故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教师首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个案例,课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分析,然后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预防医学》课程组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实验教学。

二、启发式教学法(HeuristicTeachingMethod)

学院各科室均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授课。

如在讲授生物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时,特别强调当时的科学背景及前人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