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2852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周考试题卷解析版

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年下学期历史周考试题

说明:

本套试题总分100分,时量为60分钟。

两部分,第一部分为25个单选题,每个2分,共50分;第二部分为2道材料题,其中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

第I卷选择题

1.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反映了文明的一致性,故选B项;根据所学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排除A项;中华文明起源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礼乐制度出现于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年),排除D项。

2.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

帝禹崩,其子“启递即天子位”,“从禹至莱十七君,十四世。

”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夏朝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B.夏朝的宗法制度已较为成熟

C.夏朝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                D.夏朝的王位传承以传子为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从禹至莱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可知王位通过血缘关系在一家一姓内传承,故选C项;夏启开创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由材料“传弟二”可知有兄弟间的传承,排除D项。

3.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这表明,分封制(  )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的士与广大庶民,没有国与家相辅相成的观念,为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埋下了隐患,故选B项;题干突出了血缘联系,弱化了政治联系,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信息,排除C项;分封制层层分封、森严等级的特征,强化了民众的等级观念,排除D项。

4.东周初期,士人游说出仕四方,但只要还在“华夏”范围内出仕,便不算违背道义。

但后来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广泛招揽人才的现象也不再被非议。

这种变化表明(  )

A.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加强                    B.封建统治者极为重视人才

C.百家争鸣推动士阶层崛起                    D.士人出仕推动诸侯国强大

【答案】A

【解析】题干述及了两种现象,其一,在东周初期,士人只要在“华夏”范围之内做官,就不算“违背道义”,其二,到后来,“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广泛招揽人才的现象也不再被非议”,说明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得到加强,故选A项;题干两个现象主要述及士人的“出仕”观念的变化,其重点在于“士人”,而不是“统治者”,排除B项;题干之意着重在于论述“士人”的出仕观,而不是百家争鸣,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士人”出仕观的变化情况,而没有涉及其出仕的结果如何,排除D项。

5.《商君书·垦草令》中说: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  )

A.加大赋税征收增加国家收入                B.分化社会阶层稳定统治秩序

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生产                D.增强农商竞争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商鞅之所以对商人征收较重的关税,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去从事农业,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中仅是述及对商人征收较重的关税,而没有涉及对农民征收较重的租税,从而让大量的农民去从事农业,排除A项;题干中商鞅主张“重关市之赋”,使农民不愿意从事商业,让商人对经商怠惰,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阶层进行分化,排除B项;题干中的“重关市之赋”,让更多的人去从事农业,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进行竞争,排除D项。

6.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

二者思想都(  )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答案】C

【解析】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人世间的一切都要遵从自然规律,孔子所主张的“以仁待人”、“以仁待物”,说明用“仁爱之心”去处理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据此可知老子和孔子都主张社会的和谐,故选C项;老子的主张中蕴含“顺从自然”之意,但孔子没有,排除A项;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战胜自然”,在孔子的主张中未涉及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思想主张,不是老子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

7.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题干材料分别列举了孟子与韩非子关于“义”的主张,共同点是都认为“义”体现了君臣“上下”关系,起到维护等级秩序的作用,故D项正确。

材料论证的是君臣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君臣等级秩序而不是道德要求,故B项错误;“义”更多地体现的是上级对下级的要求,并非局限于统治阶层,故C项错误。

8.秦始皇沿着新修的弛道、直道等巡游天下,并在琅邪等地刻石纪功称“皇帝之功,勤劳本事”“皇帝之明,临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极”。

秦始皇此举(  )

A.树立了君主勤政爱民形象                    B.得到各地百姓普遍认同

C.复兴了周代礼乐制的传统                    D.致力于巩固大一统国家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巡游天下……临察四方……存定四极”可以看出目的在于巩固统一,故选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爱民之意,排除A项;秦始皇巡查各地无法体现“普遍”认同,尤其是六国故地,排除B项;周代礼乐制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匹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C项。

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是指(  )

A.创立皇帝制                                            B.推行郡县制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确立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故选B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排除A项;“三公九卿”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项;元朝共分设10个行省确立为地方行政机构,而之前并无“封建国家和王国”,排除D项。

10.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

A.带有浓厚的家天下意识                        B.易留下地方割据的隐患

C.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由于“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西汉初年政府“从俗而治”,在东部分封诸侯王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故选D项;家天下指的是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而在西部沿用的郡县制没有反映浓厚的家天下意识,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虽然后来产生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在实行初期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排除B项;西汉时期边患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军事斗争实现的,排除C项。

11.汉武帝发布《求茂才异等诏》说: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反映了汉武帝(  )

A.希望改变王国势力过大的局面            B.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

C.推动察举制成为主要取士之道            D.对国力衰微官员庸碌倍感不满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汉武帝认为“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说明受到世俗讥讽的“士”也可以建功立业,其关键在于如何驾驭他们,在此基础之上,他下令各州各郡要发现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优秀才能,超群出众,可担任将相及出使远方的人才,据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汉武帝主张使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故选B项;通过内容主要反映汉武帝的“用人之道”,而不是要改变地方王国势力过大的问题,并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所颁布的“推恩令”的目的在于改变王国势力过大的局面,排除A项;题干内容主要反映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而没有涉及察举制这种选官方法,并且题干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征辟制,而不是察举制,排除C项;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比较强盛,而不是衰微,排除D项。

12.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故C项正确。

13.《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

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

“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

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  )

A.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                            B.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D.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是鲜卑人,但从文化水准看,他们却已经是卓越的汉族士人了,事实上再没有任何意义要辨别他们的氏族,这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加强,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故选A项;材料强调民族交融冲击传统华夷观念,不涉及巩固士族的政治地位问题,排除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说法错误,排除D项。

14.《魏书?

官氏志》记载:

“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