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45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docx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颜色总结

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

1.氧化性:

F2+H2===2HF

2F2+2H2O===4HF+O2

 

Cl2+2FeCl2===2FeCl3

2Cl2+2NaBr===2NaCl+Br2

Cl2+2NaI===2NaCl+I2

Cl2+SO2+2H2O===H2SO4+2HCl(2004北京高考)

 

2.还原性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HNO3(稀)===3SO2+4NO↑+2H2O

PX3+X2===PX5

C+CO2===2CO

(生成水煤气)

(制得粗硅)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4Na+O2===2Na2O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热)===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实验室常用)

2H2S+SO2===3S↓+2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6NO===5N2+6H2O(用氨清除NO)

2.酸性:

4HF+SiO2===SiF4+2H2O(HF保存在塑料瓶的原因,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H2S+CuCl2===CuS↓+2HCl

H2S+FeCl2===(不反应)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2O2===2H2O+O2↑

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2NO+O2===2NO2

2CO+O2===2CO2

2.氧化性: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冷)===2HPO3

P2O5+3H2O(热)===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2NaOH===Na2SiO3+H2O(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FeO+4HNO3===Fe(NO3)3+NO2↑+2H2O

2。

氧化性: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制还原铁粉)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含氧酸

1.氧化性: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

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H2SO4+Fe(Al)室温下钝化

H2SO4(浓)+2HBr===SO2↑+Br2↑+2H2O

H2SO4(稀)+Fe===FeSO4+H2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浓、热)+Fe===Fe(NO3)3+3NO2↑+3H2O

4HNO3(稀)+Fe(不足)===Fe(NO3)3+NO↑+2H2O

8HNO3(稀)+3Fe(过量)===3Fe(NO3)2+2NO↑+4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浓)+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NaHSO4+HCl↑

H2SO4(浓)+2NaCl===Na2SO4+2HCl↑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H2S,HI,HBr,SO2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3.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2NaOH+SiO2===Na2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或NH3·H2O不溶解)

3.不稳定性: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3NaCl

3NaHCO3+FeCl3===Fe(OH)3↓+3CO2↑+3NaCl

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

5.

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2、离子反应方程式与离子共存

1.复习重点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

2.难点聚焦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

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

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SiO32-、AlO2-、S2O3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

SiO32-+2H+=H2SiO3↓、AlO2-+H++H2O=Al(OH)3↓、S2O32-+2H+=S↓+SO2↑+H2O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

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

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2-、S2-、HS-、CO32-、HCO3-、SO32-、HSO3-、ClO-、F-、CH3COO-、HCOO-、PO43-、Si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2Fe3++S2-=S↓+2Fe2+、2Fe3++3S2-=S↓+2FeS↓。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S2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2S2-+S2O32-+6H+=4S↓+3H2O不能共存。

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

如Fe3+和SCN-、C6H5O-,由于Fe3++SCN-

[Fe(SCN)]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例如:

Al3+和HCO3-,Al3+和CO32-,Al3+和S2-,Al3+和HS-,Al3+和AlO2-,Al3+和C6H5O-,Fe3+和AlO2-,Fe3+和HCO3-,Fe3+和CO32-,NH4+和AlO2-等。

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特别注意:

NH4+和CO32-、NH4+和HCO3-、NH4+和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注意事项: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

“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的。

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

MnO4-,Fe3+,Fe2+,Cu2+,

Fe(SCN)2+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③MnO4-、NO3-、Cr2O72-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

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

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发生3Fe2++NO3-+4H+=3Fe3++NO↑+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I-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

如:

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

(3)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考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⑴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⑶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八“看”)

⑴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⑵看“=”“≒”“↑”“↓”等是否正确。

⑶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HCO3-不能写成CO32-+H+

⑷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⑸看电荷是否守衡。

⑹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⑺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⑻看物料是否守衡。

-、丰富多彩的颜色

1.红色:

Fe(SCN)3(红色溶液);Cu2O(红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

红磷(暗红色固体);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溴蒸气、NO2(红棕色)品红溶液(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

2.紫色:

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

KMnO4固体(紫黑色);MnO4-(紫红色溶液)固态O3(紫黑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

3.橙色:

溴水(橙色)K2Cr2O7溶液(橙色)

4.黄色:

AgI(黄色固体);AgBr(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固体);FeS2(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S(黄色固体);Au(金属光泽黄色固体);

I2的水溶液(黄色);碘酒(黄褐色);久置的KI溶液(黄色)(被氧化为I2);

Na的焰色反应(黄色);TNT(淡黄色针状);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

NaNO2(无色或浅黄色晶体);Fe3+的水溶液(黄色);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的NO2时(黄色)

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

5.绿色:

Cu2(OH)2CO3(绿色固体);Fe2+的水溶液(浅绿色);FeSO4·7H2O(绿矾);

K2MnO4(绿色);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

7.棕色:

FeCl3固体(棕黄色);CuCl2固体(棕色)

6.蓝色:

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

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淀粉遇I2变蓝色;Co2O3(蓝色);O2(液态--淡蓝色);

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

O3(气态--淡蓝色;液态--深蓝色;固态--紫黑色)。

7.黑色:

FeO;Fe3O4;FeS;CuO;CuS;Cu2S;MnO2;C粉;

Ag2S;Ag2OPbS;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

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8.白色:

常见白色固体物质如下(呈白色或无色的固体、晶体很多):

AgCl;Ag2CO3;Ag2SO4;Ag2SO3;BaSO4;BaSO3;BaCO3;

Ba3(PO4)2;BaHPO4;CaO;Ca(OH)2;CaCO3;MgO;Mg(OH);

MgCO3;Fe(OH)2;AgOH;PCl5;SO3;三溴苯酚CuSO4

铵盐(白色固体或无色晶体);

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

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

pH试纸:

干燥时呈黄色;中性时呈淡绿色;酸性时呈红色,酸性越强,红色越深;碱性时呈蓝色,碱性越强,蓝色越深。

红色石蕊试纸:

红色(用于检验碱性物质)蓝色石蕊试纸:

蓝色(用于检验酸性物质)

淀粉试纸:

白色(用于检验碘单质)KI-淀粉试纸:

白色(用于检验氧化性物质)

石蕊:

pH<5时呈红色;pH介于5~8时呈紫色;pH>8时呈蓝色。

酚酞:

pH<8.2时呈无色;pH介于8.2~10时呈粉红色;pH>10时呈红色。

甲基橙:

pH<3.1时呈红色;pH介于3.1~4.4时呈橙色;pH>4.4时呈黄色。

甲基红:

pH<4.4时呈红色;pH介于4.4~6.2时呈橙色;pH>6.2时呈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