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40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docx

8年级上册历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8年级上册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

(一)第一学习主题(1—4课)

一、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条约______________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打开中国大门,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辛丑条约》。

2、火烧圆明园的时间________,侵略者_________,战争__________。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_______。

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_______,共侵占_______平方千米。

1860年、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瑷珲条约》、150多万;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在____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_______。

在____战争的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______失败了。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洋务运动;

4、《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_______,中日双方代表__________,开放的通商口岸______

1895年、(伊藤博文)、(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5、最早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国家及条约___________,台湾是在_______战争后签订的《》中被日本割占的,是在_______战争胜利后被中国收回,日本强占台湾的起止时间__________,共____年。

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日本、《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抗日、(1895年—1945年)、50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6、赔款最多的条约________,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及条约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及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丑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二、材料题

1、材料一: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材料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虎门销烟。

(青少年应当: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林则徐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如何评价“光辉的一幕”这一历史事件?

①主张:

严厉禁烟。

(②评价:

a、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b、振奋民族精神)。

(3)材料三是谁说的?

林则徐的主要功绩?

评价林则徐?

林则徐、虎门销烟、(①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2、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

分别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①鸦片战争。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甲午中日战争、(a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较量指哪次战争?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史实:

A、林则徐虎门销烟,B、关天培虎门抗英,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黄海血战;E、太平军抗击洋枪队,F、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举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形成有决定作用的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及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三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②影响: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

(二)第二学习主题(5—8课)

一、填空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中国创办最早的新式学校________________。

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起止时间__________,

(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中央:

奕;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列举洋务运动以_________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早的军事工业_______,最大的军事工业________,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________________

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4、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用企业是____,列举洋务派以_______为口号,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_____,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民用企业是________,亚洲最大的钢铁厂______。

江南制造总局、求富、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汉阳铁厂

5、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车上书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6、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____________、领导阶级________,思想主张_________。

维新派创办的报刊________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开始的时间________,戊戌六君子_________

(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图强、(《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1898年、(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杨深秀、林旭、康广仁)。

7、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_________________,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

辛亥革命;兴中会;

8、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同盟会成立的时间__________

总理_______,机关报_________,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民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9、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________。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______,爆发的时间_____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________,民国8年是_____年,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

揭开了辛亥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912年1月1日;1919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武昌起义

10、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阶级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旗帜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民主和科学)

11、新文化后期,率先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者,1918年,李大钊热情赞颂十月革命的文章《》《》。

1919年,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_____________。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的马克思主义观》

二、材料题

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一

材料二: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政治行动?

(①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②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③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3)据材料一,请列出中国人民所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史实?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据材料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出现的进步思潮有哪些?

分别指出在这些进步思潮指导下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

A、自强、求富——洋务运动;B、变法图强——戊戌变法;C、三民主义——辛亥革命;D、“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5)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洋务运动。

中国甲午战败;(积极作用: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地位: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变法维新”的高潮是什么?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地位: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7)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

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功绩:

a、推翻了封建帝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没有改变人民的悲惨境遇)。

(8)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有哪3点?

后期的主要内容有哪两点?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新文化运动。

(前期的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的主要内容后期:

A、宣传十月革命,B、宣传马克思主义)。

(地位: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9)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从学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A、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B、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C、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D、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三)第三学习主题(9—12课)

一、填空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_,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_________,前期中心及主力军__________,后期中心及主力军_____________,五四运动结果______________。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上海、工人阶级);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创立者_______________。

1920年;上海;陈独秀。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诞生的标志__________,列举中共一大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中央局书记______,中国共产党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

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共一大的召开;(毛泽东、董必武);陈独秀;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4、北伐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铁军___________,主战场________________。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第四军、(湖南、湖北)

5、“军旗升起的地方”纪念的历史事件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_______。

南昌起义的时间_______、总指挥________,领导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昌起义;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贺龙、(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6、井冈山会师的时间________、会师的领袖____________,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_________________,日出东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星火燎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共产党诞生;(毛泽东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远征”指的历史事件_______,长征的出发地点________、起止时间___________。

力挽狂澜指的历史事件_______。

长征;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遵义会议。

8、长征中,中共在______年召开的________会议,是中共历史生死攸关转折点。

1935年;遵义会议:

9、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0、“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黑暗依旧”指_________________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1、“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_________,“上海小楼,南湖游船”指的是_______。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诞生;

12、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_________,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的开始_________

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二、材料题

1、材料一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序幕。

材料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三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

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

(1)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四运动有什么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①初步胜利:

a、释放被捕学生;b、撤销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性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

①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③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

(3)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

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

2、材料一:

阅读下体现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国共合作,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

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

为达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的,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

(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民革命运动)。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共双方的领导人是谁?

它掀起的国民革命的高潮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标志?

①(国民党:

孙中山;共产党:

陈独秀)。

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3)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哪些成果?

两次国共合作破裂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国共两党“合作—分裂”的发展历程给你什么启示?

(成果:

①第一次:

A、创立了黄埔军校,B、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②第二次: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恶果:

A、十年内战;B、三年内战;)。

(启示:

A、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B、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C、合则两利,分则两伤;D、国共两党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3、材料一:

以下是1935年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颜。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红军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哪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1935年、遵义会议

(3)请写出两个红军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事例?

并指出长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a、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b、四渡赤水河;c、巧渡金沙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

(原因:

a、毛泽东的正确领导;b、红军的英勇善战;c、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①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

②长征的胜利,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

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①长征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②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

a、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坚定的理想信念、磨炼意志、克服困难)。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四)第四学习主题(13—16课)

一、填空题

1、标志着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________、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南满铁路沈阳北郊的柳条湖。

2、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________、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3、揭开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4、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__________。

八年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

开始的标志_______,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七七事变。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_______的绝命诗。

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

吉鸿昌。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

6、中国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_________。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__。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7、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的侵华事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

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召开的会议、时间_______,政治路线_____________,在会上毛泽东作了《________》的报告。

“灯塔指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中共七大。

1945年。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论联合政府。

(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9、列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赢得时间的战役_________,时间_______,指挥官_________。

(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滕县保卫战,1938年。

王铭章

二、材料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东京4月11日电温家宝总理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指出: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影响:

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b、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c、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d、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败,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在两场战争中获得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①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政治腐败,②经济落后,③战斗力弱;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③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④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感悟: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

(3)各举一例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