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8207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docx

华师大版初一下期末易错题整理

、选择题

1.下列所描述的对象为真正的果实的是()

A.银杏的白果B.松鼠的球果C.稻谷D.西瓜子

2.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3.将美国甜玉米的胚和中国老玉米的胚乳嫁接,长出的植株种子是()

 

ABCD

4.人类的地球只有一个!

“减少污染,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职责。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臭氧空洞的不断扩大,增加了人类皮肤癌的发病概率

B.减少含氟制冷液的使用和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使臭氧空洞修复

C.大量使用汽油、煤炭等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这对农作物都是不利的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人工造林面积等措施,与海平面高度变化无关

5.如图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天平调平后在托盘中垫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简便

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提高食盐的溶解能力

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7.如图所示为桃花结构模式图及某过程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⑧是胚珠,未来发育成种子,即“桃仁”

B.④和⑦是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C.过程A表示桃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风力来完成

D.如图表示桃花的无性生殖过程

8.70℃时的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

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

t)的关系的示意图

是()

AB

C

D

9.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夹膜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它们

10.如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A.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

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

D.50℃时,100g水中加入50.0g氯化铵配成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g固体

11.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

12.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3.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酒精的凝固点应是117℃B.328℃的铅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C.-39℃的水银可能是固液共存态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14.小丁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他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15.

某体温计的示数为40℃,现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体温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BC

16.

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17.假设你流落荒岛,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更长时间来等待救援?

()

A.

B.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D.玉米只用来喂鸡,每天吃鸡蛋.过一段时间,能长出幼苗的是()D.小麦能,大米不能

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肉C.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蛋

18.将小麦和大米种在温暖、湿润、水分充足的土壤中

A.小麦和大米都能B.小麦和大米都不能C.小麦不能,大米能

19.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母本的遗传特性

B.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交配过程,是为了让蛙卵完成受精作用

D.一般是鸟卵越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20.下列有关溶液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主要原理是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的方式

21.如图,图1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并画出了横断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

B.图2中①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C.图2中②起保护作用

D.图2中③表示胚

22.

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

B.图甲中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①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2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24.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

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A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b

B.M点表示t1℃时甲、乙的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图一烧杯②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25.如图所示的圈形图中,甲、乙是并列关系,丙则包含甲、乙,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关系的是()A.丙是胚胎发育,甲是变态发育,乙是无变态发育

B.丙是传粉,甲是风媒传粉,乙是虫媒传粉

C.丙是无性生殖,甲是克隆,乙是细胞分裂生殖

D.丙是生态系统,甲是生物成分,乙是非生物成分

26.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A.泡有热茶的茶杯口飘出的“白气”——汽化

B.固体石蜡加热后变成液体石蜡油——液化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固体沉淀——凝固

D.冬天结冰的衣服在0℃以下环境中也能晾干——升华

27.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一端是用半透明薄膜制成的光屏。

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改变光

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的大小也发生改变,下面有关此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应在圆筒的

B.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应在圆筒的

C.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应在圆筒的

D.

A端;圆筒向左移时像变大A端;圆筒向左移时像变小B端;圆筒向左移时像变大B端;圆筒向左移时像变小

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应在圆筒的

 

填“增大”或“减小”)光

、填空题

1.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白色的光屏接收到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

(1)实验时,一边慢慢转动三棱镜,一边注意观察光屏。

在图示位置时,从光屏上可观察到A、B为边缘的彩色光带,其中B处为光.

(2)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看到的白屏的颜色是屏换成绿色光屏,我们看到的光屏的颜色是___色。

(3)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2.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所

示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

(2)图A中胚的组成包括填图中的序号);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

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将来发育成大豆的___;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__

(3)E是由D中的__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两个生理过程

是.

3.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主要成分为有机物),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并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请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在此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

来自种子的.

(2)图2中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___.(甲或乙)

(3)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5)c点后,曲线不再下降的原因是.

4.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两种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若将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此时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

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了研究固体的熔化以及液体的沸腾规律,小晓用一稳定的热源对一定量的冰加热,使之熔化成水直到沸腾,并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如图象甲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的状态是

(2)

第26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此时的大气压强

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3)在第16min时,小晓观察到水中出现了气泡,此时气泡的情形应是图丙所示中的___(选填

“a或”“b”).

6.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

小孔成像的原因。

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所

示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左右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像。

可以用光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像的大小(以上两空选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地距离为

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km.

7.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完成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2)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次序是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是___.

三、实验探究题

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5)该同学发现发光体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发光体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填“正比”或“反比”)。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6)如果用不透光的黑纸把圆形小孔蒙起一半,留一个半圆形小孔透光,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蒙起后与蒙起前比较像发生的变化有.

2.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

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

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

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

是(答一条即可).

3.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为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请在甲乙两图中代表光线的直线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2)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选填“都正确”、“都不正确”、“甲正确,乙不正确”或“乙正

确,甲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

A.画图是否认真B.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C.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4.纳撒尼尔·沃德是英国伦敦市的一位外科医生,钟爱园艺的他发明了微型生态园,他在全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建立的微型生态园,内部能够自主运转,成为风靡一时的实验艺术品。

小科同学对微型生态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玻璃瓶、水藻、河泥、小鱼等材料,设计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写两个)。

(2)实验装置中的“等量,相同”的方案设计,目的是

(3)选择装置A和B进行对照,则实验变量是。

(4)装置D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试分析原因:

(5)选择装置C和D进行对照,可提出的实验探究问题是:

(6)请你从该实验设计中找出一处可进一步优化之处:

5.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结果,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分组处理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不消毒

涂硫碘粉

50-85

嫩枝

47

第二组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

第三组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

第四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老枝

10

笫五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

环境条件:

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

(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粉是为了保护插条切口,提高成活率之外,还有.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第五组和第一组可以探究与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5)从表中第三组和第五组的数据分析可知_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6.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如图

1所示).小亮所在的小组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对此,小亮想弄清造成误差的原因,于是与小组同学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1)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小亮的猜想:

猜想一:

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导管逸出。

猜想二:

可能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过早打开使水进入过多。

猜想三:

可能是燃烧红磷时插入得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同组的其他同学认为小亮的猜想二一定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3)经小组实验后,发现猜想一和猜想三都是正确的,都会使测得结果偏大。

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生气体泄漏而造成误差,那应该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亮

与组内同学对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

的一个优点是.

(4)实验后瓶中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四、解答题

1.

A.B.

有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各一瓶,可用怎样的方法加以鉴别?

(不超过两种试剂)操作步骤1:

实验现象及结论:

C.D.

(5)在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S克,该温度下把a克硝酸钾固体投入到b克水中,充分搅拌.

S

①当S、a、b满足的关系是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100S

a

②当S、a、b满足的关系是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若要使其溶质

ab

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3倍,需加水克.

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B4.A5.C6.D7.B8.C9.B10.C11.C12.C13.C14.C15.B

16.A17.B18.D19.C20.C21.C22.B23.B24.D25.A26.D

二、填空题

1.紫红黑增大

2.

(1)器官;

(2)①②③④;③胚根;根;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3)子房;传粉和受精

3.

(1)胚根;子叶

(2)乙(3)种子萌发吸水(4)种子萌发时消耗自身储存的有机物,有机物减少(5)幼苗长出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4.

(1)溶质的性质;氯化钠;

(2)31.6g;(3)不饱和溶液;不变;

5.

(1)晶体;固液共存;

(2)96;小于;(3)b;

3

6.

(1)实;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无;

(2)不变;变小;(3)3.458×3.10

7.

(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B>C>A;(3)B>A>C.

三、实验探究题

1.

(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3)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4)太阳;(5)正比;(6)亮度减弱。

2.温度达到着火点;水倒流进A瓶40mL;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

3.甲正确,乙不正确;B.

4.

(1)清水、光照、温度等

(2)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水藻(4)无光照,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该装置的氧气消耗更快,所以小鱼存活时间最短。

(5)光照对该微型生态系统是否有影响(6)将清水换成池塘水

5.

(1)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2)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消毒;(5)相对湿度;

6.

(2)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由于集气瓶中的气压较高,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3)实验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等。

(4)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四.解答题

1.略

2.

(1)2.8;197.2

(2)蒸发皿,玻璃棒,加速溶解.(3)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4)C.

100a100a

(5)①S;②S;③2(a+b)

bb

操作步骤2:

实验现象及结论:

2.在花卉市场上经常见到用营养液培育观赏植物.配制营养液的主要试剂之一是质量分数为

1.4%的硝酸钾溶液,现欲配制这种硝酸钾溶液200克.

3

(1)需硝酸钾固体克,需水mL.(水的密度为1.0g/cm**3)

(2)配制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