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13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docx

第五章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

八、断奶3天内母猪生产管理

(一)断奶3天内母猪的生理特点

1.断奶应激:

焦虑不安、咬架,不食等。

2.干奶期易发乳房炎。

(二)管理目标

1.减轻断奶应激

2.做好饲料过渡。

(三)母猪管理方案

1.限饲

断奶后第一天,1.0~1.5㎏/天、头,哺乳母猪料,每天饲喂一次。

断奶后第二天,1.5~2.0㎏/天、头,每天饲喂两次,一次哺乳母猪料,一次妊娠前期料。

断奶后第三天,2.0~2.5㎏/天、头,每天饲喂两次,一次哺乳母猪料,一次妊娠前期料。

断奶后第四天,全部使用妊娠前期料,并执行短期优饲方案。

2.管理

(1)随时观察母猪干奶和乳房炎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母猪乳房炎。

(2)母猪断奶后即行驱虫,连续两天,每天一次。

断奶后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在饲喂之前,先用少量饲料混合以驱虫药物(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后让母猪采食干净,然后再提供其余规定量的饲料,并及时清理母猪粪便。

(3)用抗生素进行疾病的药物预防。

母猪的保健涉及到清洁卫生、免疫消毒、药物预防、营养运动、环境控制、日常管理等许多方面。

清洁卫生标准化。

如清理粪便不论几次,达到卫生标准即可。

免疫消毒程序化。

猪场要有本猪场的免疫接种程序,“三七消毒制”是一种程序化的尝试。

营养运动科学化。

科学调控母猪的营养和运动,是猪群保健的基础。

环境控制合理化。

养猪场的环境控制不能达到标准化,但一定要合理、要因“场”制宜。

日常管理精细化。

管理要用心,用心才精细,精细有效益。

药物预防制度化。

药物的作用有三,即治疗、预防和保健。

治疗用药是被动的,而预防和保健是主动的。

以下方案主要用作母猪群预防和保健时的参考。

①产前1周、产后1周和断奶后3~5天内,母猪饲料中可以添加以下两种复合制剂(每吨饲料添加量):

80%支原净125g+强力霉素100g(或金霉素300g);80%支原净125g+磺胺异噁唑(SIZ)500g+甲氧苄氨嘧啶(TMP)100g+碳酸氢钠(小苏打)1000g。

②感染细菌性发热病症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肌肉注射,2~3次/天,连用3~5天。

或者用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妊娠期禁用)按20毫克/kg体重,两天1次,肌注或口服,连用2次,如按0.1%~0.4%混饲,则连用3~5天。

(4)母猪淘汰与更新:

①后备母猪8月龄不发情的,立即淘汰。

②母猪断奶后30天不发情的,立即淘汰。

③母猪连续二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立即淘汰。

④母猪连续两个情期配种不受胎(返情)的,立即淘汰。

⑤青年母猪前两胎窝产活仔猪数平均7头以下的,第二胎仔猪断奶后淘汰。

⑥经产母猪连续两窝平均活产仔猪数7头以下的,第二胎仔猪断奶后淘汰。

⑦经产母猪连续两窝哺乳仔猪成活率平均低于70%的,第二胎仔猪断奶后淘汰。

⑧母猪泌乳能力差、咬仔、连续两胎难产的,立即淘汰。

⑨经产母猪7胎以上、累计窝均活产仔数少于9头的,立即淘汰。

⑩发生严重传染病的,或者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立即淘汰。

九、断奶4天~配种母猪的生产管理

(一)断奶4天~配种母猪的生理特点

1.已经度过断奶应激:

精神和身体逐渐恢复。

2.出现发情表现。

(二)管理目标:

改善膘情、促进发情、适时配种及保证配种受胎率。

(三)管理方案

1.短期优饲方案:

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是一种在配种前加强营养,促进母猪发情的技术方法。

(1)从断奶后第四天开始,使用妊娠前期料,2.5~3.0㎏/天、头,每天饲喂两次。

(2)在母猪日粮中添加5%~10%的油脂。

油脂可以选择大豆油、猪大油等。

(3)为母猪另外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加强母猪饲料原料的质量监测,严防霉菌毒素等有毒成分的存在。

霉菌毒素对母猪发情的影响是严重的和不可逆转的。

2.管理要点

(1)实行小群管理,即将4~6头同期断奶的母猪饲养在同一圈舍内,占栏面积为2~3㎡/头。

(2)建立严密的空怀母猪发情观察制度,及时发现发情母猪并进行发情鉴定、作好发情记录。

(3)保证猪舍环境干燥、清洁、卫生、通风、温湿度及光照适宜。

(4)严格按照卫生防疫制度的要求,加强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

(四)生产问题:

如何促进母猪及时发情?

1.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1)先天性的原因根据统计,在适龄母猪群中,约有10%的母猪是先天不育的。

这些先天性原因较为常见的有:

雌雄间体、阴道不全、子宫颈闭锁和子宫发育不全等,这些缺陷均难以发现。

(2)获得性原因

①饲料单一、蛋白质不足或质量较差、能量水平过低、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母猪表现为过瘦或营养不良。

②运动不足或不限饲,使母猪过肥。

③应激、乳房炎、体温持续较高、霉菌毒素等,使母猪内分泌失调,影响发情。

④母猪发生生殖系统疾病,如细小病毒、布病、PRRS、子宫炎、阴道炎等。

2.促使母猪发情排卵的措施

(1)实行短期优饲,保持母猪膘情,可以促使母猪发情。

(2)充分利用试情公猪诱情,并保证母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3)采用仔猪早期断奶和母仔隔离饲养技术。

(4)作好预防接种,防止传染性繁殖障碍病的发生。

(5)严格清洁卫生和消毒,防止子宫炎、阴道炎等对母猪的影响。

(6)推行母猪产后子宫冲洗。

(7)严禁饲喂霉变有毒饲料。

(8)药物催情。

母猪断奶后,用FSH400IU和HCG200IU同时肌肉注射,或者用PMSG1000IU肌肉注射后3天再注射己烯雌酚1mg,或者PG600或富道600(含400IUPMSG和200IUHCG)1头份,母猪3~5天内即可发情。

(9)坚持对母猪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以保持母猪群整齐而旺盛的繁殖水平。

第五章仔猪保育及后备猪培育技术

第一节仔猪保育技术

保育期仔猪是指仔猪断奶到10周龄或70日龄左右的仔猪。

断奶仔猪难养是困绕当前规模猪场的最大难题,疾病复杂、死亡率高,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其它各阶段,导致了许多养猪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一、保育仔猪的特点

(一)刚刚断奶,要经历断奶应激,这是保育仔猪最突出的生理特点。

仔猪断奶时所受到的应激有心理应激、营养应激、环境应激、管理应激和健康应激五大方面。

(1)心理应激:

母仔分离,烦躁不安,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不思饮食或者盲目进食。

(2)营养应激:

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因不适应植物性高蛋白日粮而使消化机能紊乱;营养来源从“母乳+乳猪料”变为“仔猪料”,导致消化器官的损害(肠绒毛结构被破坏、变短)、胃肠道菌群失调(早断奶使乳糖缺乏,乳酸减量,盐酸仍不能大量分泌,致PH值升高4.0以上,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消化酶活性降低(仔猪断奶后,一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2/3,2周后才恢复,故易导致消化不良)。

营养应激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仔猪腹泻的发生。

(3)环境应激:

从产房到保育舍,仔猪的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猪栏、饲养员、温湿度等,都会给仔猪不舒适的感觉。

(4)管理应激:

管理应激是指在仔猪断奶前后需要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给仔猪带来的影响,如防疫注射、去势、驱虫、分群、抓猪等。

(5)健康应激:

断奶仔猪早已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抗体因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同时,诸多应激的存在降低了仔猪体内的抗体水平,抑制了细胞免疫力,使仔猪对各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并极易产生免疫抑制,如果此时进行疫苗注射,则因为抗原抗体的中和而使仔猪抗病能力更加低下,支原体、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痢疾、副嗜血杆菌病、水肿病等疾病会接踵而至。

另外,近年流行的圆环病毒感染和兰耳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免疫抑制,更容易被各种病原菌感染。

(二)进入高速生长期,营养障碍通常导致僵猪的产生。

二、管理目标

(一)克服断奶应激,降低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做好营养来源的过渡,促进仔猪生长,消灭僵猪。

三、管理要点

(一)饲养阶段的划分

根据精细管理的要求,建议各猪场对保育仔猪的饲养阶段做如下划分:

21日龄断奶仔猪分三阶段饲养(21~28日龄、29~42日龄、50~70日龄);28日龄断奶仔猪分两阶段饲养(29~35日龄、36~70日龄)。

(二)饲料营养

1.饲料配制保育仔猪对饲料的要求很高,下表为深圳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所使用的仔猪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

保育仔猪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原料

100#(21~30日龄)

101#(31~40日龄)

102#(41~70日龄)

玉米

豆粕

鱼粉

乳制品

添加剂

49

16

5

20

3

7

58

18

6

10

3

5

66

25

2

0

3

4

消化能(MJ/kg)

粗蛋白(%)

赖氨酸(%)

蛋+胱氨酸(%)

钙(%)

磷(%)

灰分(%)

粗纤维(%)

粗脂肪(%)

14.11

21.33

1.45

0.76

0.93

0.80

7.76

1.62

7.40

13.94

21.45

1.38

0.68

0.87

0.77

8.28

2.11

5.84

14.19

18.68

1.10

0.66

0.85

0.74

6.52

2.26

5.15

2.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1周内不能突然变更饲料并适当限饲,1周后用仔猪料自由采食。

仔猪断奶后1周内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水平过高,或者采食量过大,则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会消耗大量胃酸,降低仔猪胃肠道的酸度而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腹泻。

故为仔猪补充有机酸、消化酶以及抗应激的药物或添加剂是必须的。

(三)供足清洁饮水,环境舒适温度20~22℃,相对湿度65~75%,通风良好。

(四)分群、调群,提供玩具按照体重大小和性别分群调群,10~30头/群,0.3~0.6㎡/头。

(五)防病合理进行消毒、驱虫、药物保健和免疫接种工作。

(六)断奶过渡期(29~35日龄)饲养管理方案

1.断奶、调群、选留仔猪

2.28日龄开始

①连续7天进行消毒,2次/天,直到35日龄为止。

消毒时,可选两种消毒剂交替使用,喷雾时要避开仔猪料槽。

②连续7天在饲料中混入益生素,严禁饲喂抗菌素。

③仔猪严禁自由采食,每天饲喂6次,每次每头饲料喂量不得超过50g,全天不超过300g/头。

3.饲料过渡方案

断奶后第一天,每头仔猪每天饲喂乳猪料250g、仔猪料50g;

断奶后第二天,每头仔猪每天饲喂乳猪料200g、仔猪料100g;

断奶后第三天,每头仔猪每天饲喂乳猪料150g、仔猪料150g;

断奶后第四天,每头仔猪每天饲喂乳猪料100g、仔猪料200g;

断奶后第五天,每头仔猪每天饲喂乳猪料50g、仔猪料250g;

断奶后第六天,每头仔猪每天饲喂仔猪料300g;

断奶后第七天,仔猪料全天自由采食。

4.32日龄仔猪全群驱虫。

5.35日龄仔猪转群到仔猪保育舍。

6.35日龄后根据各个猪场的实际情况确定药物预防和消毒方案。

A、支原净100ppm阿莫西林400ppm金霉素400ppm

B、泰乐菌素200ppm磺胺二甲150ppmTMP30ppm

7.仔猪腹泻的治疗方案:

用抗生素结合补液(葡萄糖20g+小苏打2.5g+水1000ml)

第二节后备猪培育技术

后备猪是指仔猪断奶~初次配种前的生理阶段。

对后备猪进行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本猪种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

任何猪场为了使养猪生产保持较高水平,都应该选留占种猪群数量25%~35%的后备公母猪,用于替代被淘汰的种猪,从而保持种猪群有较高的整体生产水平。

因此,后备猪阶段是成年种猪的基础,其生长发育的好坏对成年猪的生产性能和体形外貌有直接的影响。

一、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

猪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猪又是最容易通过定向选育、营养控制和调教管理而满足养猪生产需要的动物。

因此,我们在掌握和了解后备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在后备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控制其营养水平、饲料类型和饲料喂量,从而控制后备猪的某些器官和组织的生长或相对发育程度,使后备猪按照生产的理想要求发育,提高其成年阶段的繁殖能力。

(一)后备猪的体重增长规律:

体重是后备猪各组织器官综合生长状况的度量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现不同的规律。

如北京黑猪,从23kg开始到50kg后,体重的生长强度加快,到体重80kg时达到最高峰,而后逐渐下降。

根据后备猪在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调整其饲料的的营养水平,是对后备猪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后备猪的体重增长高峰过后,如果继续保持饲料的高营养水平,则必然使后备猪的体组织生长发生变化,沉积过多的脂肪而影响某些器官的发育以及以后的配种繁殖能力;而在后备猪的生长高峰期间,采用较低的营养水平,则又会使后备猪的体重增长过慢而影响配前体重,进而同样影响其配种繁殖能力。

因此,对后备猪应该按照不同猪种的生长体重标准,通过合理饲养管理而适当控制其体重的增长。

下表为瘦肉型后备猪体重标准。

瘦肉型后备猪体重标准

猪种

性别

3月龄

4月龄

5月龄

6月龄

长白猪

公猪

母猪

36

35

55

52

75

70

100

90

大约克

公猪

母猪

30

30

51

49

76

72

104

97

汉普夏

公猪

母猪

38

32

56

49

75

62

97

79

杜洛克

公猪

母猪

32

23

41

36

69

47

93

67

(二)后备猪的体组织的增长规律:

猪体内的各组织的生长顺序和强度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次为神经组织、骨骼、肌肉和脂肪。

猪体内的各组织的生长发育速度决定了猪的早熟性。

现代猪种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达到60kg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而脂肪的生长速度则逐渐增加。

因此,为保持后备猪良好的生长发育,应该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为其提供不同营养成分和含量的饲料。

例如在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高峰期间,必须满足其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

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一)后备猪的饲养:

后备猪应该饲喂营养全面的后备猪专用配合饲料。

日粮中的营养含量要根据后备猪的生长阶段不同而异,特别要注重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并充分满足其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重视饲料原料的品质。

在喂饲方法上,一般采用前期自由采食、后期限量饲喂。

饲料日喂量一般在体重80kg前(5~6月龄)占体重的2.5%~3.0%,以后占体重2.5%以下。

在后备猪的饲养过程中,可以参考如下体重控制标准:

5月龄体重70~80kg、6月龄体重90~100kg、7月龄体重110~120kg、8月龄体重130~140kg。

(二)后备猪的管理和利用

1.分群管理:

瘦肉型后备猪在60kg以前,4~6头/群,60kg以后,2~3头/群,小群饲养直到配种前。

在这期间,一方面应酌情限量饲喂,另一方面应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群养或单栏饲养。

2.运动和称重:

后备猪的运动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也能提高其性能力,并防止过肥和肢蹄不良。

有条件猪场,应按照月龄进行后备猪的体重体尺测量,达到6月龄后测量背膘厚度,淘汰发育不良者。

3.调教:

在后备猪的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对猪的刷拭、修蹄等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人猪亲合训练,消除猪对人的惧怕心理,方便以后的采精、配种和接产工作;对后备猪进行触摸训练,抚摩猪的敏感部位如耳根、腹侧、乳房等,促进人猪亲合;训练猪的三点定位,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特别要重视对后备公猪的配种调教。

4.注意防寒保暖和防暑保温。

5.确定后备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并采取措施促使后备母猪能够及时发情、配种。

6.免疫接种断奶前和配种前。

后备公母猪

18日龄乙型脑炎2ml

20日龄口蹄疫3ml

22日龄细小病毒2ml

23日龄PRRS2ml

24日龄猪瘟4头份

25日龄伪狂犬1头份

26日龄细小病毒2ml

27日龄PRRS2ml

28日龄口蹄疫3ml

30日龄猪瘟4头份

第三节SPF猪生产

由于高密度工厂化养猪的发展、抗菌素等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和种猪的频繁交流,使猪病、特别是传染病的种类不断增加,流行范围不断扩大,也更加易于相互传播和交叉感染,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一、SPF猪生产的意义

当猪被某些特定病原感染以后,一般呈慢性经过,其表现不象猪瘟等烈性传染病那样,也不能用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同时,更不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临床治疗。

一旦猪群传入该类疾病,则只能先淘汰猪群,后关闭猪场,再经过长期消毒净化后,才能重新养猪。

如果不进行猪群淘汰而继续饲养,则不但加大了该类疾病的扩散,更不可能取得养猪生产的高效益。

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种猪以及猪产品进出口时,都非常重视对该类疾病的检验检疫,并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也加强了对该类疾病的检测,一经查出有病原存在,立即扑杀、决不姑息。

即使如此,该类疾病的病原并没有得到彻底根绝。

于是,自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起,国外提出了建立无特定病原体猪群的设想,并在6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到80年代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SPF猪进行肉猪生产,丹麦和日本是其中较为成功的。

二、SPF猪的含义

无特定病原体猪(specificpathogenfreepigs),简称SPF猪。

SPF猪并不是完全净化的无菌猪,主要指经常规检查没有特定的几种传染病的病原体而已。

这些特定的传染病,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一)一般规定:

萎缩性鼻炎(AR)、流行性肺炎或气喘病(EP)、胸膜性肺炎(PP)、血痢或赤痢(SD)、弓形体、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和伪狂犬病八种。

(二)丹麦规定:

萎缩性鼻炎(AR)、流行性肺炎或气喘病(EP)、胸膜性肺炎(PP)、猪痢疾、伪狂犬病、猪虱和疥癣七种。

(三)特定病原传染病的共同特点:

既无高效疫苗预防,又无有效药物治疗,属于慢性接触性疾病;死亡率低,发病率高,传播范围广,可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饲料消耗增加、生长速度减慢、医药费用升高,严重地影响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防制措施:

最有效的防制措施是通过SPF猪群的培育,净化猪群,避免上述病原体在猪群中的存在。

三、SPF猪的作用

(一)提高肉猪生产水平平均日增重提高10%,单位增重耗料减少10%,生长肥育期缩短1/6,保健药费减少30%~50%。

(二)改善猪肉的卫生品质,有利于人体健康。

(三)净化环境,减少污染。

(四)医学应用。

四、SPF猪的生产的方法

SPF猪的主要生产方法,是首先获得无特定病原的仔猪,然后将仔猪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人工培育。

无特定病原仔猪的获得方法有两种:

剖腹取胎和无菌接产。

即对临产母猪采用无菌手术,剖腹后取出胎儿,将胎儿放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人工哺乳;或者对临产母猪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后,让其自然分娩,但在分娩时必须实行人工接产,使仔猪出生后,立即被放入事先消好毒的容器内送至无菌哺育室进行人工哺乳。

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无特定病原仔猪,在21日龄后转到无特定病原环境中,适应无特定病原环境的生活。

由此培育出的猪可以称为初级SPF猪。

用初级SPF猪的种猪进行繁殖,便可生产出初级SPF猪的后代及其后代的后代。

其后代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要经过连续严格的检验检疫,如果未发现特定病原,则可以将其称为次级SPF猪或SPF猪,可以作为种猪进行繁殖扩群;另一部分虽然不进行检验检疫,但未发现特定病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则可以将其称为健康猪或少病猪(MD猪,MinimalDisease),可以作为商品猪进行肉猪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