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8020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docx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复习策略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

1.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

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经过修订专家组3年多的辛勤工作,在凝聚了社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基础上,终于正式面世了。

这是我国基础化学教育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之所以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命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解决由于“应试教育”导致的“有知识,无素养”的问题。

为了应试,学生通过记忆而不是建构来习得知识;头脑中的知识,多是浅表性的而不是本原性的,多是散点式的而不是结构化的。

这样的知识只具有考试答题价值,而不具有迁移应用价值,在真实问题解决中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素养。

2.化学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对这5条素养,有人提出质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不仅仅只适用于化学学科,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也适用。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果说从某一个方面来看,都不是化学学科所独有;但基于整体论来看,指的就是化学学科。

3.解读化学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社会决策。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阐述的是“宏微结合”;“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阐述的是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问题,化学变化中的“不变”,是相对不变,存在动态平衡。

这2条素养反映的是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化学学科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反映的是化学学科思维方法。

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属于化学科学认识范畴;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属于化学科学实践范畴;“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重点强调化学科学的绿色应用和社会责任担当,属于化学科学价值范畴或化学科学应用范畴。

4.化学核心素养的两个属性

(1).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果属性”

学习化学后:

能运用化学符号、化学模型加以描述(表征);理解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建立从变化守恒、动态平衡、模型表征等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与人合作的习惯,树立科学物质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的观念。

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建立社会责任观、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属性”

   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

能够通过观察与辨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并得出结论;

能够根据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思想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正确运用化学模型描述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分析与解释化学现象,运用依据多种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揭示其本质属性;

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调用已有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化学原理、化学技术应用时自觉考虑化学过程对自然带来的可能影响,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绿色化”的观念。

 

5.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体现—牢记立德树人,关注核心素养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2、使课堂问题化、情景化3、设计学科活动4、体现立德树人

教学观念变革引起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变革,教学内容调整。

用几个活动来加以说明

活动1.作业布置的多样性活动2.实验创新与探究

活动3.赏析一堂好课(片断)

二、核心素养在中考题中的体现

一道题体现一种素养,或一道题体现多种素养。

绿色应用,关注社会。

例1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考点:

化学概念与常识(化学与生活、科技)

例2

2.橄榄油营养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容及制皂

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

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

起作用。

考点:

化学与生活绿色应用

核心素养在中考试卷上的体现

例3、3.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下列关于CO,CO2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5.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是今年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填字母)

(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三、云南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

1、2020年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研究

2021年高考命题将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中考呢?

肯定会跟进的。

近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各校招生工作做出明确规定。

《通知》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方面要求,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2020昆明】2.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NO3B.KC.KOHD.KCl

【答案】D

此题得分较低,难度系数0.41

【2020昆明】3.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合金B.棉花C.钢筋混凝土D.合成橡胶

【答案】C

此题得分较低,

难度系数0.43

【2020昆明】8.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

“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烹胆矾则成铜”是物理变化

B.胆矾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熬之则成胆矾”是蒸发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

【答案】A难度系数0.69

11.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D难度系数0.67

13.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

9

D.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难度系数0.73

14.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6:

1

【答案】B难度系数0.50

15.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答案】A难度系数0.46

(学生由于对锡元素不熟悉,此题错误较多)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

d的质量为2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

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

C.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

17

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

8

【答案】C

由图可知,一开始,a=5g、b=17g、c=6g、d=2g,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故a=14g、b=0、c=6g、d=10g,故反应后,a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是6g,不符合题意;

B、a、d是生成物,b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a、b变化的质量比为:

(14g-5g):

(17g-0)=9:

17,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a、d的质量比为:

(14g-5g):

(10g-2g)=9:

8,但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学生由于看不懂题意,此题错误较多。

1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

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难度系数0.48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答案】D

(学生由于推不出来,此题错误较多。

 

1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5g,属于可溶物,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

甲>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甲>乙,40℃时,溶解度:

甲=乙,故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溶质质量:

甲=乙,故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

甲>乙,溶液的质量:

乙>甲,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60℃时,乙的溶解度是25g,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100g×20%=(100g+x)5%,x=300g,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19.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答案】A(难度系数0.30)

20.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石油炼制的产品有润滑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

②元素周期表的1~18号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有8种

③侯氏制碱法所得产品之一的溶液呈碱性,是因为该物质在水中会解离出OH-

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O3等

⑤有KOH、NH4NO3、Ba(OH)2、Na2SO4、NaNO3、Na2CO3几种无色溶液,另选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B

【详解】①石油炼制的产品有润滑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说法正确;

②元素周期表的1~18号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有8种:

碳、氢、氧、氮、磷、硫、镁、钠、氯,共9种,说法错误;

③侯氏制碱法所得产品之一的溶液呈碱性,是因为该物质在水中水解出OH-,不是解离,说法错误;

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O3,说法正确;

⑤鉴别KOH、NH4NO3、Ba(OH)2、Na2SO4、NaNO3、Na2CO3几种无色溶液,分别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产生无色气体的是碳酸钠,再用氢氧化钡滴到剩余4中溶液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最后用硝酸铵滴到剩余2种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氢氧化钾,另一种则是硝酸钠,用一种试剂可把它们鉴别出来,说法正确;(难度系数0.53)

2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NH4+含有____________个电子。

【答案】

(1).Be

(2).电子层数(3).不相似(4).Ne(5).15(6).10

(难度系数0.59)

25.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提取CeCl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各小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37,0.31,0.11,0.15)

(1)流程中Ce(BF4)3转化成KBF4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在足量氧气中高温焙烧CeFCO3,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流程涉及的化合物中,铈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价。

(4)酸浸过程中,CeO2与盐酸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单质生成,且化学方程式中CeO2与盐酸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4,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复分解反应

(2).(3).+3、+4(4).

27.(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

小李和小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的热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可用于吸收CO2、水蒸气

②含有Fe2+的盐溶液可与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③含有Fe3+的盐溶液可与KSCN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

【提出问题】样品完全分解后,除水蒸气外还生成哪些产物?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猜想二:

气体产物中含有CO2

猜想三:

气体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

2.2020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

5.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K2SO4B.NH4Cl

C.KNO3D.Ca3(PO4)2

【答案】D

8.“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B.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喜庆气氛

【答案】D(体现社会责任)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溶液

C.蒸发溶液D.闻气体气味

【答案】C

28.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趣味实验。

实验时,打开止水夹,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B试管内气压减小,B中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①在A处烧杯内放置燃烧的蜡烛,打开止水夹,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

②在A处烧杯内放置某溶液,打开止水夹。

若B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红色溶液变无色。

则A处烧杯内的溶液是_____,B中红色溶液可能是_____。

【答案】

(1).澄清石灰水

(2).浓盐酸(合理即可)(3).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30.某工厂利用废硫酸溶液与铁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49t废硫酸溶液中的硫酸与5.6t铁恰好完全反应。

求:

(1)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生产的硫酸亚铁的质量。

【答案】20%;15.2t

3.云南省中考试题特点

2020年云南省中考命题特点

1.题型稳定,结构合理。

题型仍然是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四个题型,各大题的小题数与分值保持了相对稳定。

试卷的结构能较好的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各项知识体现均衡。

2.难度适中,梯级分布

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

3.覆盖面广,联系生活

基本涵盖了的课本的必考知识点,同时又紧密联系生活.

4.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稳:

必考知识点较稳定,题型、题量、难度较稳定。

(基础题不变)

变:

考查方法、命题规律求变。

5.注重图像题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