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7974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x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本组教材是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我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组成,是一组实施美育的优秀教材。

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同时,让学生体会出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

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了解秋天,感受秋天,并注意引导学生能自己画秋天、写秋天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67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正确、整齐、规范书写46个生字。

品味积累本单元中出现的新词,掌握AABB式的词语,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及4篇课文,会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

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秋天的美。

3.理解大自然的秀丽神奇,培养探究奥秘的兴趣。

认识秋天,了解秋天,品味秋天的美好。

4.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5.灵活多样的方法识字,注重交流识字方法。

6.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

7.能根据单元专题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按要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课外阅读的能力。

8.本单元围绕“秋天”专题,培养学生了解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9.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陶冶享受美的情操。

三、课时安排

识字12课时

秋天2课时

我的画2课时

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1.识字一

教材分析

《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

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

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

本课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三组不同的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炎”“爽”等14个生字,指导书写“爽”等10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炎、爽"等13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掌握识字方法,会用一定的识字方法进行字形记忆。

2.让学生理解这12个词语所描写的秋的意境。

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读课文

1.老师带来一幅图片,能从图片上看出是什么季节?

()的夏天,学习“炎热”的“炎”。

过了夏天就到了秋天,谁会写“秋天”这个两个字?

(指名上黑板写)

2.指导扩词:

()的秋天。

3.让我们来观察几幅秋天的图画,景象真美呀,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打开书翻到《识字一》,自由读,后说说你的发现。

二、读中识字。

过渡:

课文中都是赞美秋天的优美词语,咱们快来读一读吧。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

3.出示生词,学生自主认读。

4.指名读词语。

5.开火车读生字。

6.在小组里说说“我的金点子”。

7.摘苹果。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练读。

3.指名朗读。

4.学生边读边想象,看图,猜词语,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1)播放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猜:

图片表达的内容和哪个词的意思相同?

(2)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指导写字。

1.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五、积累词语

1.回顾今天学的描写秋天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吗?

小结。

2.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

3.课件补充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六、作业布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秋天,可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可以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等。

 

1.秋天

教材分析

《秋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姿而充满活力的绚丽画卷,作者抓住了秋天几个特有的场景,随着方位的变换,展现了秋天独特的风情,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情趣。

在教学上注重指导朗读。

课文朗读中强调“澄”“当”“做”的读音。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图文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那么”、“黄澄澄”等词句,了解“金子、运动场、电报”所比喻的事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观察秋天图画,提高观察能力。

3.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秋天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是什么呢?

许多漂亮的图片。

出示图片配动听的音乐。

2.孩子们,哪个季节到了?

(板书)让我们共同呼唤这个季节的名字。

3.你看,一串串橘子挂在绿叶底下,秋天到了!

出示苹果,你会说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检查生字

过渡:

是呀,秋天到了,让我们跟随秋姑娘的脚步乘坐秋风号飞艇去秋游吧!

秋姑娘要带我们去哪些地方呢?

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去呢?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的读课文。

老师要提醒你:

自己读自己的,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边读边思考,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读完后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读完了。

检查反馈: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出示:

秋姑娘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

板书。

指名说,一起说

(3)想一想:

她按照什么顺序带领我们去看秋天的美景?

(4)你想去秋天的哪里去看?

可是秋天的大门要钥匙才能打开:

你能叫准他们的名字吗?

生字词:

三.学文,感悟语言

(一)学习天空

过渡:

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咱们出发了,看看我们先来到哪?

1.你喜欢秋天的天空吗?

为什么?

2.出示:

天那么高,那么蓝。

这个句子谁会读?

你读的天空不高。

谁能读得天更高更蓝些?

你读的天空好蓝啊。

学着他的样子读,齐读。

3.你会说吗?

苹果那么(),那么()。

还会说吗?

()那么(),那么()。

过渡:

秋天,天高云淡,碧空万里,让人神情气爽,天空之下更是一番美景无限。

看,我们接着去哪?

(二)稻田

(1)谁喜欢稻田?

喜欢的读读第二自然段。

你看到了什么?

(2)看,(一眼望不边的)稻田,能换个词吗?

还有谁想读读这一句?

(3)看到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你的心情如何?

猜猜农民伯伯见了,心情怎么样?

谁来读读这一句。

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比作金子呢?

(4)谁来当当农民伯伯读读这句话。

(5)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秋天,你觉得:

出示

秋天是()的。

(三)学习池塘:

(1)看,池塘边上一棵梧桐树!

叶子是什么颜色?

秋天到了,你发现梧桐树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黄、落)出示:

一片一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①落叶怎么落,做做动作。

②叶子落下时,你觉得它像什么?

出示句子。

③比较句子:

出示: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哪句好?

为什么?

“一片一片”这是个数量叠词,从这个词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落叶真多啊!

陆陆续续落下来,大地像铺了一床黄地毯,真美啊!

④谁能用声音读出落叶的美?

指名读→齐读。

出示:

你会说吗?

你还能说吗?

(2)这些美丽的落叶都落在哪儿呢?

出示:

有的落()……还有的()……

(3)这些落叶把哪些动物吸引过来了呢?

水中的小鱼、岸边的蚂蚁、空中的燕子看见了落叶,会把它当做()。

出示

(4)反馈:

①哪条小鱼来说说,读描写小鱼的句子,生读。

a.小鱼你在落叶下干什么呢?

找找动作的词,玩得高兴吗?

高兴的带上动作读。

b.你们喜欢这把伞吗?

老师也喜欢,喜欢这把伞的孩子和老师合作读,边加动作读。

②蚂蚁把落叶当做什么?

哪只蚂蚁来读读描写蚂蚁的句子,生读。

a.蚂蚁你在落叶上干什么?

真是个运动健将,蚂蚁你的动作词是什么?

b.你在这么宽敞美丽的运动场上来回跑着,感觉怎样?

喜欢蚂蚁的孩子和教师合作读。

③小鱼在落叶下捉迷藏,蚂蚁在落叶上跑步,玩得多高兴呀!

那美丽的落叶还会把哪些小动物吸引过来呢?

它们又会什么动作呢?

又会把落叶当做什么?

④小燕子又把落叶当做什么了呢?

哪只燕子能告诉大家这封电报上都写了什么?

a.最先收到电报的两只燕子会怎样做呢?

b.边读边演

这么多的小动物在秋天欢快的活动着,多么富有情趣呀,给宁静的秋天增添了许多生气。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激发探究秋天的兴趣。

1.秋风号旅程结束,你想对秋天说什么?

板书:

,!

2.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赞美这美丽生动有趣的秋天吧!

齐读课文

五.作业

这么美丽的秋天,你喜欢吗,想留住吗?

可以写下来,可以照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2.我的画

教材分析

《我的画》是鲁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里的第二篇主体课文。

作者以画画、送画为由,寥寥几笔,便描写了一幅色彩艳丽而又充满人文情感的“秋景画”,并把自己热爱生活、赞美秋天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出来。

其中,优美而富童真的语言,适合学生阅读积累;贴近生活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已有经验,激发情感;明显的写作顺序,也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口语表达的良好素材。

总之,本文难易适度,文质兼美,适合此年龄段的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中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九个生字。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文章读通、读懂、读出情感,并把优美的词句积累于心。

  3.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兴趣与习惯,并渗透“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4.加强学生的语言、想象以及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此时,如果让你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你最想画什么呢?

(生谈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小朋友也画了幅秋天的画,想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我的画》。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并感知课文大意。

1.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中认识生字的方法,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识字的金点子。

2.鼓励学生在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3.教师检查生字词。

4.教师小结。

三、细读课文1-3自然段,了解秋天的美景,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l.齐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我都画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板书:

桂花、草坪、枫树)

3.找一找,找出哪些是表示画画次序的词,并用“--”划出。

  板书:

先、再。

 4.朗读感悟:

课件:

1先画桂花,那金灿灿的桂花在瓢香,我想请他们闻闻桂花的香味。

2再画草坪,这草坪在夏天就像是绿色的地毯,现在却染上了一抹金黄。

草坪边上的枫树开始飘下几片黄中透红的落叶,它们像小鸟在飞。

啊!

原来是秋风让落叶长了翅膀。

5.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比喻句的作用,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草坪比作地毯,把枫树的落叶比作小鸟)

6.齐读感悟秋天的美丽。

7.教师小结。

(二)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回顾上面学习课文的方法,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1)细读课文,作者画了秋天的什么景物?

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3)找一找,找出哪些是表示画画次序的词,并用“--”划出。

2.运用以上的方法学习课文的4-6自然段。

重点引导学生第四自然段中的“星星”指的什么?

为什么加引号?

“闪烁”什么意思?

3.教师总结表示次序的词:

先—再—还—还要

4.用上“先、再、还、还要”说说“我”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我要画一张画,先画金灿灿的桂花,再画美丽的草坪,还画一条通往果园的小路,还要画三个活泼的小朋友。

5.仿照例句,练习用“先、再、还、还要”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说一段话。

6.教师小结。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你想画什么呢?

(四)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

它、苹、篮、梨、闻

2.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重点强调“梨”第八笔“-”应写得长些,托住上面的“利”。

写“篮”要与“蓝”分析比较,不可混用。

“闻”,“耳”要在“门”里面,不要露出。

3.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

4.学生练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教师小结。

 

3.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提出问题:

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

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3.正确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方法。

2.老师也搜集一些植物的果实,并制作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把握识字写字的重点,争取在加大课堂学习容量的同时,减少无效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激情引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

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

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板书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含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

2.提炼出生字认读。

 3.小组交流,说说“我的金点子”。

4.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图片,请看,可是夏天很快过去,秋天到了,它们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

 读第一自然段,提示注意“得”的读音。

2.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你觉得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最有趣?

(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什么是“降落伞”?

想象一下,孩子们乘着风飞到哪儿啊?

有的孩子飞到了(),有的孩子飞到了(),还有的孩子飞到了()。

这就是“四海为家”。

(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什么是铠甲?

看苍耳传播图。

(3)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它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看豌豆炸开图。

4.小结

苍耳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豌豆妈妈为孩子准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你认为哪个“植物妈妈”最聪明,它播种的方法好在哪里?

5.学习最后一节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四.回顾全文。

课文讲了()、 ( ) (      )这三种植物传

播种子的方法。

五、拓展资料

你知道植物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六、布置作业

利用双休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集植物的种子,了解它们的传播方法。

每人准备一种,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说一说。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本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字与写字是重点,感情朗读以及理解古诗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前摘录的描写枫叶或枫林的好句佳段。

《赠刘景文》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教学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刘 菊 残君

”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学习《赠刘景文》

一、谈话导入

1.师: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

好,竖起耳朵听哟!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书写“刘”字。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看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看诗人的笔下写了哪些景物?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2.师: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指名说,板书:

荷菊)

3.师:

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①出示荷花荷叶图

师:

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

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

师: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

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理解:

擎雨盖

③反复读:

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

师: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

出示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②理解“傲霜枝”。

师:

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

那你们看看:

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

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③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书写“菊、残”字。

6.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①师:

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②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

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

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

指名回答,齐读诗句。

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苏轼在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教学“绿”。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师:

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师:

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与秋天有关的诗,如:

杨万里《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赞美秋天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哟!

(五)书写生字:

刘菊残君橙橘

1.师:

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这六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

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

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2.集体评价。

三、全文总结

师:

亲爱的同学们,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

老师把这首诗最后的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

(齐读后下课)

教学《山行》

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激情导入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

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唐朝著名诗人杜牧顺着山路在秋天里到山中走一走。

(出示山中的美景)

山上美景令杜牧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二、理解读——领略美

(一)“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

“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二)“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

“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三)“放手”合作学习三、四句。

在学习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做上记录,请教老师和同学。

(四)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五)学生看屏幕,总结。

三、反复读——品味美

(一)想象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