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2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2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2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2课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2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
1.图片反映了苏俄某一时期农民上缴全部余粮,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评述是( )
A.苏俄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取得了内外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D.确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苏俄”、“上缴全部余粮”,图片反映的是余粮征集制,这是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的实施,使苏俄取得内外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故选C项。
A、B、D三项均发生在斯大林时代,皆排除。
答案 C
2.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后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的化合物”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以后实行新经济政策),联系各选项,①②④项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③项“按劳分配”说法错误,实施“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答案 B
3.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
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他地区几乎要拖延一年时间。
这一政策的实施( )
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B.说明余粮征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解析 斯摩棱斯克实行的是粮食税征收,取得较好效果;与此同时,其它地区仍实行余粮征集制,结果是“拖延一年时间”完成任务,因此A项正确。
余粮征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国家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不符,排除B项;C、D两项与当时史实不符。
答案 A
4.影响下图曲线②变化的因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解析 1921~1923年期间,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故选B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时间是1918~1921年,排除A项;斯大林经济体制中的工业化开始于1925年,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7年,排除C、D两项。
答案 B
5.“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解析 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故选B项。
答案 B
6.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
“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列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暂时恢复资本主义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
答案 B
7.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
“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 )
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 从材料“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等可知此措施是指新经济政策,选择B项。
答案 B
8.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
国家必须有计划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进而避免了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避免了毁灭一切人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 )
A.斯大林模式
B.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C.美国凯恩斯经济模式
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该经济学家主张,通过国家制定经济目标,有计划地实施计划,会造成企业成为官府意志的奴隶,企业家缺乏自主性,剥夺了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这是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批评。
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9.下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该画讽刺( )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
C.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
解析 漫画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答案 A
10.沈志华教授指出:
“斯大林这个……经济就是由国家做主,投资什么就搞什么,没有市场。
”这实质上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D.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斯大林”、“国家做主”、“没有市场”等,由此判断是斯大林模式,其本质就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故选C项。
A、B两项是列宁时期的;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一个表现;皆排除。
答案 C
1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下列口号与图片人物有关的是( )
A.“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的理解。
可使用排除法,A项是列宁;B项是斯大林;D项是戈尔巴乔夫,故排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12.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对1953、1958、1963、1973、1978、1983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苏联的工业化完成的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卫国战争爆发之前。
苏联的工业化具有强烈的国防色彩,重工业发展特别的迅速,高度集中和计划性,故A项所给时间错误;赫鲁晓夫下台是在1964年,而且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的原因应该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总统是在1985年,1978年苏联的总统是勃列日涅夫,故应排除D项;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
2012年是苏联解体21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
项目
1918年
1929年
1930年
1934年
1937年
集体农庄数
(单位:
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
户数(单位:
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
占
农户总数的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
百分比
不详
14.9
33.6
87.4
99.1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
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
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四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
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1)材料一中表格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哪些特征?
指出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
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4)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
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指出苏联解体过程中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做法。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解析 第
(1)问,从表格看1918~1937年苏联农庄的数量迅速增长,基本实现集体化,由此概括其特点,目的从当时的背景分析。
第
(2)问,从材料二赫鲁晓夫主张“第一个十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超过美国”,第二个十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可以判断其错误所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即可。
第(3)问,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不断下降,从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方面分析。
第(4)问,目的依据材料有效信息“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可以判断。
最后一问从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谈启示。
答案
(1)特征:
集体农庄发展迅速;全盘集体化。
主要目的: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2)赫鲁晓夫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
(3)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任答三点即可)
(4)改革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摆脱苏联国内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出现的停滞和衰退局面。
苏联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5)启示:
认识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建设要搞好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西方的“和平演变”。
(任答三点即可)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
有的。
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其“新”在哪里?
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
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
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中美国“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可判断属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和内容即可;第
(2)问,从材料中“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可判断意图在于考查苏俄经济政策的转折: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第(3)问,图1体现了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来回答;图2体现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结合苏联“一五”计划的背景来回答。
第(4)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材料中涉及的经济政策的特点谈谈对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的认识。
答案
(1)罗斯福新政。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
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背景:
美:
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
苏:
1925年起,苏联先后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4)认识: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不同的经济制度可以互相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