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7908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docx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

《农村金融学》教学大纲

 

前言1

第一章农村金融理论基础2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体系6

第三章中国农村金融机构9

第四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4

第五章小额贷款公司19

第六章农村非正规金融27

第七章农村小额信贷31

第八章农业保险37

第九章农村典当与租赁42

第十章农村信贷担保体系47

第十一章农村金融政策51

第十二章国外农村金融制度58

前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增产、农村要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投入的增加,而信贷投入是农业投入的主渠道。

这样,农村信贷投入成为“三农”发展的“咽喉”,农村金融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发展成型的。

课程重点研究和介绍了农村金融理论基础、农村金融体系及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等知识点。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介绍上述理论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以投资学的基本原理认识、分析和把握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农村金融学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何广文、树生等编著的《农村金融学》一书的主要容,参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而编写的,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程学习的总体安排、具体容和基本要求,以方便学生学习和考试。

第一章农村金融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农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2)弄清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旧式;(3)把握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各种农村金融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1)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2)农村金融理论。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农村金融概述

(一)农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

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

它是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农村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三者的统一。

1、涉及面广

2、风险较高

3、政策性强

4、管理较难

(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1、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

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决定农村金融活动的规模与发展程度;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农村金融活动方式与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变革;农业与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金融效益的提高。

2、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运行中的能动媒介,通过融通农村货币资金,优化配置农村社会资源;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神经中枢,通过稳定农村货币流通,保证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信息网络,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可以推动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与完善。

二、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

(一)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1.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2.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3.金融约束理论

(二)农村金融理论

1.农业信贷补贴论

2.农村金融市场论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4.金融创新理论

5.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与特征;

(2)把握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3)弄清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以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农村金融体系构成与特征;

(2)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农村金融体系构成与特征

(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及其构成

从构建有利于包括所有中低收入群体在的所有金融需求者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角度而言,需要构建一个普惠金融体系,这样的金融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竞争的基础上也能为农户和微小企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层次,保障竞争良性运转的制度基础。

第三层次,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恰当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1.农业政策性金融

2.农村合作金融

3.农村商业金融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步调不一致。

2.农产品市场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对称。

3.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工具的单一性不相适应。

4.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匹配。

(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缺乏持续经营能力

(三)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1.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出。

2.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是农业剩余净流出的主渠道。

3.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开始从县域经济实施战略性撤退。

(四)农业风险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

(五)农村金融组织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完善

(六)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七)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1.农村金融秩序混乱。

2.行政干预严重。

3.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不够。

(八)非正规金融缺乏必要的规和保护

(九)农村金融立法滞后

第三章中国农村金融机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的格局;

(2)把握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所经历的5个阶段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所经历的7个阶段;(3)弄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改革历程以及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农业银行;

(2)农村信用社;(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农村金融体系概述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确立政策金融的主体地位,通过宏观调控和优惠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渗透与扩,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发展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通过价值规律作用,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比较利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步伐;协调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的动作,在中央银行统一领导下,实现金融运作的良性循环和持久发展。

(二)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的格局

目前,中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农村金融部分、其他有关农业投资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农业信贷部分等。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全部农村金融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并呈三足鼎立之势。

(三)对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评价:

正效应

新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区别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能够完善各家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能够调动各种经济实体的力量,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能够优惠支持重点地区、产业、行业、部门、项目,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中国农业银行

(一)中国农业银行的主要职责

中国农业银行是以经营农村商业性信贷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国家只凭借对资产的所有权取得红利,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中国农业银行除在农村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外,还在全国许多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并相应开展了各种城市金融业务。

其主要职责有:

组织农村资金,办理各项农村存款;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受理各项贷款;办理转帐结算;提供有关情报、咨询服务;办理农村信托、租赁业务;管理国有农场、供销社的流动资金,监管工资基金;办理外汇业务;办理国际金融组织的农业信贷和中间业务;发行金融债券,代理股票、债券发行及转让业务;办理国家、人民银行委托业务。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三、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一般按乡、镇设立,信用社之间、信用社与各银行之间可以发生横向的业务联系,一般的县建有县联社。

从规的合作金融标准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应由农村居民自愿入股,其财产属于入股社员集体所有。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应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信用社的盈余除按股金分红外,其余转为公共积累,充实信贷基金,由信用社支配使用。

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性质不清、地位不明等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称为合作社,但它们仍主要按国有银行同样的规定进行管理。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其主要业务是:

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所谓政策性金融业务是与商业银行的一般性业务相对而言,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平衡和国家经济政策贯彻的须要,对农业发放低息贷款。

第四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银监会新政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新政的适用围和原则以及新政的主要容;

(2)弄清村镇银行的界定和性质;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贷款公司的业务经营围;(3)把握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和股东资格以及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村镇银行;

(2)贷款公司。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放宽

(一)中国银监会新政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1、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较低,大部分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适应,除农村信用社外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过少。

2、中国银监会新政出台的背景

3、中国银监会新政出台的意义:

新政的出台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必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必将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中国银监会新政的适用围和原则

(三)中国银监会新政的主要容

1.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政策的容

2.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政策的创新点

3.市场准入资本要求

二、村镇银行

(一)村镇银行的界定及性质

1、村镇银行的界定: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外金融机构、境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截止2007年年底,中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9家。

2、村镇银行的性质:

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村镇银行是按照商业可持续发展原则设立的,是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业务品种较为丰富。

村镇银行是不同于小额信贷组织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的设立要求

1.村镇银行的名称:

村镇银行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

2.设立村镇银行的条件

3.设立村镇银行的步骤及要求

(三)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和股东资格

1.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要求:

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除按照《中华人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

村镇银行股东不得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

2.村镇银行的股东资格

(四)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

1.村镇银行可只设立董事会,行使决策和监督职能;也可不设董事会,由执行董事行使董事会相关职责。

2.村镇银行设行长1名,根据需要设副行长1至3名。

3.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村镇银行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4、村镇银行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委员会,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三、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一)农村资金互助的概念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界定,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

1.银监会新政下新产生的独立存在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2.新政下在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础上组建的资金互助社。

3.新政下在农户原自发组建的基础上重建的资金互助社。

(三)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基本规则

1、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当具备的条件及流程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和股权管理

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组织机构

4、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营管理

5、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督管理

6、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四、贷款公司

(一)贷款公司的含义

在中国银监会的《意见》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贷款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是由境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贷款公司的业务经营围

(三)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贷款公司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1、对资本充足率大于8%,且不良贷款率在5%以下的,可适当减少检查频率,支持其稳健发展。

2、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4%,或不良贷款率在5%以上的,要加大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力度,并督促其限期补充资本、改善资产质量。

3、对资本充足率降至4%以下,或不良贷款率高于15%的,适时采取责令其调整其高级管理人员、停办所有业务、限期重组等措施。

4、对限期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以下的,应责令投资人适时接管或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章小额贷款公司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小额贷款公司如何界定,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

(2)弄清小额贷款公司的特征,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以及对其监督管理;(3)把握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创新。

教学重点、难点:

(1)小额贷款公司的特征;

(2)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创新;(3)小额贷款公司新的制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特征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

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过政府批准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并颁发营业执照的,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开展金融机构的某些业务。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特征

就“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机制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1、资金来源渠道的确定性和有限性。

2、贷款利率安排上的灵活性。

3、业务拓展地域围上的灵活性。

4、服务对象的弱势群体性与贷款额度的微小性。

5、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方式灵活多样。

6、小额贷款公司多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共性

1、小额贷款公司持试点县(市)政府给予经营贷款的许可文件,就可到工商局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许可方式有两种:

一是采取招标文件许可,二是直接对选定的投资者进行许可。

2、对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采取了最低资本金额的限制。

3、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及股东人数进行了限制。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创新

(一)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1、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

2、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之路的创新

3、对传统非政府小额信贷的创新

4、对正规金融制度的创新

(二)小额贷款公司制度设计的争议性

1、市场准入制度方面

2、防发展中的风险方面

3、发展中面临资金来源短缺的问题

4、相关的配套政策方面

5、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6、现代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方面

四、小额贷款公司新的制度设计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社会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围,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运用

小额贷款公司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

(五)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

(六)小额贷款公司的终止

第六章农村非正规金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非正规金融概念,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形式;

(2)弄清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性;(3)把握中国非正规金融产生的背景,非正规金融的政策选择。

教学重点、难点:

(1)非正规金融的形式;

(2)非正规金融政策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非正规金融概论

(一)非正规金融概念界定

非正规金融,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政府管理下的资金活动。

具体来说,非正规金融一般具备一下几方面特征:

(1)从交易活动的主体来看,交易的对手基本上是从正规金融部门得不到融资安排的经济行为人。

(2)交易对象不是被正规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的金融工具。

(3)正规的金融中介具有规的机构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而非正规金融一般不具备这些特征。

(4)非正规金融一般处于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围之外。

(二)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

中国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金融需求而催生了非正规金融。

2、金融监管不到位而滋生了非正规金融。

3、监管过度,正规金融安排逃避监管而滋生了非正规金融。

4、正规金融的供给方定价太高、交易成本太高、交易的条件苛刻,人们人们在原有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潜在收益,非正规金融制度就是源于人们为追求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创新,是诱致性制度创新的产物。

作为一种具有长期存在特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民间非正规放款者之所以具有广阔的生存土壤,在于它在以下方面比正规放款者更有优势:

1、客户信息更充分,更了解客户。

2、可以接受一些正规放款者无法接受的非货币性的贷款抵押。

3、往往对一个固定的客户群体放贷,而且向其成员重复放贷。

4、交易的互联性使信贷交易更容易建立,非正规放贷者与借贷者之间的信贷交易,往往可能是它们在土地、劳动或产出市场上的交易的关联交易,信贷交易的条件取决于在其他市场上的交易条件,信贷风险较小。

(三)中国非正规金融产生的背景

一是从需求角度而言,正规金融的行为偏好、政策倾向与经济转轨、改革进程中资金资金需求的变化不相适应;二是从供给角度来看,日益充沛的民间资金供给成为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催化剂。

(四)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性

非正规金融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其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一般风险较高。

1、由于非正规金融行为,大多是一种关系型的借贷方式,还款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得到硬化,信用、社会资本只是一个软约束指标,当债务人预计到其违约收益远远高于其社会信用丧失的成本时,道德风险就会产生。

2、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非正规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因为面临一定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3、非正规金融部门可能同正规金融部门争夺金融资源,对正规金融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产生利益冲突。

4、非正规金融大多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良好的运作机制、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具有非正式、不规、高风险等特征,很难承担大规模集聚资金的功能。

随着非正规金融规模和围的不断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加,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血缘、地缘关系不断被突破,风险不断累积,大大降低了非正规金融的效率。

并且,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五)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客观性

(六)非正规金融的分布

(七)非正规金融的作用

1、非正规金融对中国农村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亲和力,其存在和适度发展有利于弥补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

2、非正规金融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3、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属民间自发性制度创新。

二、非正规金融的形式

(一)民间集资

1、以资代劳,即规定一个劳动力必须带一定数额的资金才能进厂,一定时期后企业还本付息。

2、招股集资

3、联营集资

4、风险抵押金

5、行政性集资

(二)私人借贷

私人借贷有三种形式:

友情借贷(白色借贷,无利息)、灰色借贷(中等利率水平借贷)和黑色借贷(利率较高)

(三)合会

(四)私人钱庄

私人钱庄分为两类:

其一,主要涉及从事外汇买卖业务的私人钱庄或者窝点的运作;其二,涉及“非法集资”或“发放高利贷”。

(五)非银监会推动的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1、非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类型

(1)农户自发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2)地方政府推动的资金互助社

(3)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的扶贫意境下的资金互助组织

2、民间自发组建的资金互助运作要素

(六)农村合作基金会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1、萌发阶段

2、改革试验阶段

3、高速扩阶段

4、整顿发展阶段

5、清理关闭阶段

三、非正规金融政策选择

(一)加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制度建设,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逐步实现规化。

(二)通过加强对“标会”、“抬会”等有组织的监管来引导和规农村非正规金融。

(三)发展和完善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和服务,替代部分农村非正规金融。

(四)通过吸收国外资金和经验来引导和规非正规金融。

四、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农村小额信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小额信贷的概念,小额信贷成功的基本要素,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指标。

(2)弄清小额信贷的产生以及小额信贷的特征,小额信贷的运作程序,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把握小额信贷与商业银行信贷的差异,国外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的做法,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阶段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小额信贷的运作机制及其成功的基本要素;

(2)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的可持续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网络视频

教学容:

一、小额信贷概述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融资中介,按照组织化、制度化、商业化经营原则,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无须抵押担保的小额、短期、连续、简便的信贷服务。

(二)小额信贷的产生

小额信贷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背景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低收入者具有独特的信贷需求

2、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失败

(三)小额信贷在全球的发展

根据小额信贷先行项目走过的路程来看,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强调以为穷人提供贷款资金和穷人偿还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