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docx
《最新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总和。
2、管理学:
是研究人类的管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行政:
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物,社会公共事物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4、行政学:
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5、公共管理:
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二、简述题
1、管理的基本含义
答:
(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行为科学阶段
(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内容
答:
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而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是以科学管理学派和组织管理学派为主干形成的。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八项主要内容
答: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3)实行标准化管理(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6)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资制”(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5、法约尔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
答:
(1)管理分工原则
(2)权力与责任联系原则(3)确立和遵守纪律原则(4)命令的统一性原则(5)指挥和领导的统一性原则(6)个人效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7)公平支付报酬原则(8)权力适度集中原则(9)管理划分等级系列原则(10)秩序原则(11)公平管理原则(12)保持组织成员稳定原则(13)首创精神原则(14)团结协作原则。
6、现代行政体系的5项基本原则(韦伯)
答:
(1)提出了理性化的基本原则和观念
(2)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即按照明确的分工和自上而下的层级系统来构建管理的组织(3)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力管理(4)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5)行政管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
7、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
答: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2)在组织中存在这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8、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
答:
(1)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2)重视非正式组织(3)主张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这些理论改进了古典阶段的理论,但是,由于它们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忽视了组织的结构及其制度规则的重要性(4)在强调非正式组织的同事有忽视正式组织的倾向(5)过分强调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而忽视了对于专业和职位角色的要求。
9、孔茨划分的11个管理学派
答:
(1)以孔茨等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2)以麦格雷戈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3)以巴纳德等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4)以马克兰特等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5)以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6)以卡斯特等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7)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的经验学派(8)以明茨伯格等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9)以特里斯特等为代表的社会技术学派(10)以布里奇等为代表的经营管理学派(11)以卢丹斯等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
10、管理理论演进的特点
答:
(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
(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对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的研究(3)是从认定性分析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4)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11、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答:
(1)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和演变历史
(2)行政活动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3)行政主体包括对行政组织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行政公务的工作人员的研究(4)行政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主要包括行政目标,行政计划,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信息,行政咨询和行政协调等(5)行政的内部保障,即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财政管理,后勤和办公室管理等(6)行政效能(7)行政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2、公共组织:
是以管理社会公共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公共组织仅指国家机关。
二、简述题
1、构成公共组织的十二个要素
答:
(1)人员
(2)目标(3)职能(4)机构(5)职位(6)职权(7)权责(8)规章制度(9)团体意识(10)组织设计(11)支持硬件(12)技术和信息。
2、公共组织的类型
答:
(1)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公共组织大体可分为六个类型:
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和基金会
(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a强制型公共组织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如各种形式的仲裁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c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等)。
(3)按权威及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a古典模型b官僚模型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
3、古利克和厄威克的《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古典模型的八项标准及六个特点
答:
(一)标准:
(1)使人员适应组织结构
(2)承认一个高层经理为权威的来源(3)坚持统一指挥(4)使用专业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5)按照目的、方法和领域进行部门划分(6)授权并使用例外原则(7)要使职责与职权相称(8)考虑适当的控制幅度。
(二)特点:
(1)组织具有四个基础
(2)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3)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4)任何上级仅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及存在控制范围(5)行政权威及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6)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4、官僚模型的特点
答:
(1)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2)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3)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4)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5)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6)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决策:
公共组织的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面临的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2、行政决策:
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做的行为设计和决策过程,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
二、简述
1、决策类型
答:
(1)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2)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可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3)根据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4)根据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可分为个人决策和时间影响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决策、中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2、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
答:
(1)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
(2)认识形成的依据不同(3)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3、行政决策体制的三种类型
答:
(一)独裁制:
(1)宗教领袖型
(2)君主亲政型(3)军人独裁型
(二)议会制:
(1)议会——总统制
(2)议会——内阁制(3)议会——委员会制。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
4、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答:
(一)群体决策的优势在于
(1)群体决策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中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因此它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较多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2)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伴随着满意度的增加会表现出对决策的支持,从而使之易于执行。
(3)群体决策是组织中很重要的沟通形式,通过群体决策可以加强组织中不同水平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二)群体决策的不利面
(1)群体决策的工作程序较慢,需要比领导个人决策更长的时间
(2)在群体沟通遇障碍时,个人意见往往会受到某种因素的压制,使个人的创新思想和建设性意见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来,特别是在一些不善于进行群体决策的组织里更是如此。
(3)因为决策结果是由集体负责,所以决策群体易出现激化现象。
这种激化现象表现为冒险或保守两个方面的激化。
(4)群体决策时会出现利益的不同,观点的冲突、个人的成见和情绪化行为等情况,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和人力的浪费,从而导致认为的决策障碍。
(5)有时表面上是群体决策,但事实上决策仍是由某个领导或小集团控制,此时,表现为民意的群体决策,实际上的个人拍板,其结果可能会伤害参与决策的其他成员的感情。
(6)一旦决策失误,责任需由集体承担,从而掩盖了个人的过失,这是一种极不应该出现的情况。
(7)当组织不具备群体决策的条件,如组织成员素质较低、缺少必要的决策技能、缺乏健全的决策程序等,一旦采取群体决策形式往往会带来非常不利的结果。
(8)把群体决策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的做法并不明智。
在多数情况下,激励只是群体决策的附加价值,并不是群体决策的目标所在。
(9)在决策目标和问题情境不清楚时,不要采取群体决策。
此时,如果采取群体决策,往往会把本来就不确定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领导艺术
是指在实施领导的方式、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它首先是领导者素质和经验的综合体现,是在领导科学和方法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发挥和升华。
领导艺术重要的特征是创造性,这是与模式化、程序化相对立的;其次是因人而异,所以领导艺术可以学习,但切忌模仿;再次是注重实效,以是否完成领导任务,达到组织目标为评价标准。
2、公共组织领导者
是指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行使法定领导权力并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其中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
3、领导职责
是指担任领导职务者在行使其职权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工作责任和道德责任。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组织沟通
指公共组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公共组织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取公共组织系统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
2、协调
是公共组织为了顺利的实现决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
二、简述题
1、公共组织的协调类型和协方式
答:
(一)协调类型
(1)从协调的对象看,分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
(2)协调的范围,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3)协调的内容,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4)协调的性质,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5)协调的方式,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6)协调的途径,会议协调与非会议协调。
(二)协调方式:
(1)主体合流法
(2)中间数法(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4)当面表态发(5)谈心法(6)跟踪处理法
2、协调中的若干关系
答:
(1)事后与事前的关系
(2)一般与个别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