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776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变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

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

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作用:

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指示剂

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结论:

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

⑤酸+盐=新盐+新酸

五、CO32-的检验:

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六、SO42-的检验方法:

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的检验方法:

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

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因为

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

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

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

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

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

a.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H2SO4

①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

③浓H2SO4的特性

a.吸水性:

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

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CO2等

b.脱水性:

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

1的比例

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氧化性:

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危险!

十、硝酸HNO3

①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

白雾。

②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

③硝酸的特性:

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

一、碱的涵义: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水:

CO2+2NaOH=Na2CO3+H2O

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Na2CO3+Ca(OH)2=CaCO3↓+2NaOH

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

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2)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

二、中和反应:

定义:

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应用:

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

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三、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化学式:

NaOH)俗名:

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

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

2、氢氧化钙:

(化学式:

Ca(OH)2)俗名: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

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Ca(OH)2具有碱的共性

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

一、什么是盐

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

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

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

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2)CO32-的检验方法:

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

2、碳酸钙(CaCO3)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

(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

3、食盐(NaCl)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来源:

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粗盐提纯的方法: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用途:

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3、制生理盐水(0.9%)

0.9%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4、盐的性质:

(1)酸+盐→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

(3)盐+盐→新盐+新盐(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

三、制取盐的可能途经

金属+酸→盐+氢气:

2Na+2HCl=2NaCl+H2↑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HCl+Na2O=2NaCl+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O2+2NaOH=Na2CO3+H2O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FeSO4+Cu

酸+盐→新酸+新盐:

2HCl+Na2CO3=2NaCl+H2O+CO2↑

碱+盐→新碱+新盐:

2NaOH+CuSO4=Na2SO4+Cu(OH)2↓

盐+盐→新盐+新盐:

AgNO3+NaCl=NaNO3+AgCl↓

四、复分解反应:

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1)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2)没有酸参加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

(无酸皆可溶)

五、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溶,氯化银不溶;再说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最后说碱类,只溶钾钠铵钙钡。

六、盐与化肥

1、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2、化肥的类型:

氮肥:

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

磷肥:

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

钾肥:

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

3、复合肥:

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

4、氮肥作用:

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

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

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磷肥作用:

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

多,籽粒饱满等。

钾肥作用:

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生成。

5、铵根离子的检验:

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1、金属: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各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2、金属用途:

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

3、金属物理性质:

有光泽、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电性。

4、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

金属

非金属

有金属颜色

有多种颜色

有延展性

不具延展性

有可锻性

不具可锻性

硬度大

硬度不一致

有良好的导电性

不导电

有良好的导热性

不导热

密度大

密度小

熔点高

熔点低

5.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跟氧气的反应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

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

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

铁、氧化铝。

金属跟酸的反应

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跟某些盐溶液反应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

6.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

金属跟酸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六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