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767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docx

二年级下册三单元导案

课题

9、日月潭

主编教师

张容

审核

使用教师

使用班级

使用时间

2013.02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

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和周围的优美风光。

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台湾及日月潭比较陌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能看到的风光的相关资料较少。

对于湖光山色这个词的理解比较难。

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来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能够通过现有的网页资料进行交流学习体会。

【导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导学重难点预测】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导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记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书写“岛、展、建、纱、环绕”六个生字。

3、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了解日月潭的大致情况。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创造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抽生读学习目标。

二、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合作探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

小朋友们,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小组合作找一找浙江省的大概位置

  3、指地图上的台湾说: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宝岛。

那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简介台湾的主要名胜风景区。

  4、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进台湾的一大风景区——日月潭。

(出示课题)

  5、生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 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4、出示日月潭的风景图:

这就是日月潭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段。

  1、、师范读第一段

 2、小组合作探究自己知道了什么(最大的湖、太中附近的高山上、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3、小组派代表汇报

  4、指名读第一段

  5、齐读第一段

  四、书写生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

岛展建纱环绕

2、巩固读音:

展纱绕(读翘舌音)

3、发现规律

  

(1)同结构

  

(2)同偏旁

  (3)新旧联系

4、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展:

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

5、生练写

五、课后拓展

学生与家长一起上网搜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训练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当堂检测。

形成能力

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个性素养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2、通过朗读,体会日月潭的特点和在不同时间的美丽的景色。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创造

1. 同桌抽读生字卡。

2. 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合作探究

一、复习导入,书写生字

1、复习生字词

(1)小组内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认读词语:

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日月潭的地点,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填空题。

日月潭是。

它在。

那里。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日月潭。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初读,感知内容: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相机板书:

湖水光华岛……所以……

2.再读,感悟语言:

出示两组句子,进行对比,体会语言描绘的形象性:

(先小组内比较,再集体交流。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背诵,积累语言: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愿意背诵的站起来背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写的字

胜隐约省茂盛

2、巩固读音:

胜省盛(读翘舌音)

3、发现规律

4、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茂:

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

省: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5、生练写

五、总结

1.在我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2.总有一天,我们会去祖国的宝岛台湾,去亲身感受日月潭那仙境般的美丽。

现在,让我们大家再一次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的可以背诵。

训练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当堂检测

形成能力

1、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会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会写“读读记记”中简单的词,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个性素养

1、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2、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

9日月潭

是……,它在……

湖水光华岛……所以……

清晨隐隐约约

中午清晰(晴天)风光秀丽

朦胧(下雨)

导后反思:

课题

10、葡萄沟

主编教师

张容

审核

使用教师

使用班级

二班

使用时间

2013.02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老乡热情好客。

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导学目标】

1、知识点教授:

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

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情感: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家乡的热爱。

【导学重难点预测】

1、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在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

训练学生用“一大串一大串”这样的词语说话。

【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尝葡萄》、葡萄干制作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创造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抽生读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课文。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番鲁

合作探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2、师:

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

《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听朗读课文。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3、学习生字。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识字游戏一:

摘葡萄

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3)识字游戏二:

找朋友

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圆圈划一划,再指名读一读。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导书写。

“沟”、“够”、“密”、“蜜”

(6)小组派代表读课文,正音。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所写的生字,认读。

2、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

3、老师范写。

4、学生练习?

?

评议。

五、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训练反馈

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形成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个性素养

我们从初读课文中知道了葡萄沟的美丽、迷人。

让我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新疆吐鲁番的资料说给同学生们听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创造

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学生边读边想,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②学生提问。

合作探究

一、师生共同解决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细读领会

二、读文

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3、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4、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

   5、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三、 分小组学习,读懂后,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回答上面的问题。

(可以表演,可以朗读。

   四、集体交流、汇报。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

训练反馈

完成训练单上的练习。

形成能力

学生积累本课自己喜欢的词句。

个性素养

借课后练习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在本组语文园地里展示和交流。

板书设计:

 

10 葡萄沟

五月……

七八月……

 九月份葡萄成熟了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导后反思:

课题

11、难忘的泼水节

主编教师

张容

审核

使用教师

使用班级

二班

使用时间

2013.02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课文中洋溢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

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